轉角樓

轉角樓

和吊腳樓類似,轉角樓也是土家族的建築中有藝術特點的建築之一,鄂西地區普遍流行。

簡介

6

和吊腳樓類似,轉角樓也是土家族的建築中有藝術特點的建築之一,鄂西地區普遍流行。建在室內名叫轉角樓,建在室外即如今日之轉角陽台。有“天井”的房子,樓上四角走廊相通,形成轉角樓,也就是內陽台。轉角樓看起來簡單,可做起來不容易,俗話說:“石匠怕打石獅子,木匠怕建轉角樓”。轉角樓建造起來比吊腳樓的難度要大得多,畫脈要求相當準確,兩脈相合,長短相同,三邊的“公母隼”,合攏要求斧口不差。如能允許設內挑梁,那就容易多了,但習慣上不允許設斜梁,認為斜梁不正,會出邪人,老木工們說,轉角樓難就難在這裡。
“正屋來自華夏建築,樓子源於西南少數民族”,正屋與樓子相接處是土家獨創的轉角樓———“騾子屁股”。轉角樓由一根“傘把柱”支撐,把屋頂水面分合為“四面水”(見上圖)。“傘把柱”的上部、中部、下部分別鑿上多個榫眼,上部榫眼和中部榫眼承載由騎、梁、柱、枋組成的四面“排扇”,以“傘把柱”為中心向四個不同方向呈放射狀排列,如電扇的四面扇葉圍繞中軸。“傘把柱”有三層這樣的四面或三面扇葉圍繞在上、中、下端,其中兩面排扇沒有落地,為底層留出開闊的內部空間。
正屋與廂房角度垂直但並不相連,正橫屋排扇的兩根“檐柱”相距約5尺,“大桃”相觸,如此才能“轉得開”,形成扇面一樣的夾角。要是沒有轉角樓的話,正屋和廂房各自獨立,那是吊腳樓走向成熟的過渡形態。
彭家寨的房屋有一部分建有轉角樓,其中以彭武才家最為規範。轉角樓作為土家建築一絕,讓人在講述時常常費盡心機卻不得要領,即使是行家,也很為難:據彭繼書老漢說,彭武才的一正兩橫“撮箕口”屋就曾讓幾個建築系學生轉了八天。還是照抄,修建時的複雜程度就不消講得了,好在恩施地區,有著智慧頭腦和精湛技藝的木匠、解匠、岩匠活躍於土家村寨。
欣賞土家建築時,品味土家語言也有趣,彭家寨人稱轉角樓為“騾子屁股”,真是恰如其分。馬與驢相結合生騾子,正屋與橫屋相連處衍生出“騾子屁股”。“叫驢子”是最難管束的動物,如吊腳樓的樓子一般;馬老成而持重,像正屋一樣可供依附,而正屋與橫屋有機結合,就催生出具雙重性格的騾子。
轉角樓因其難修,一般多見於大戶人家。倘家境一般,則多為“吞口屋”。土家先民稱虎為“吞口”。虎為圖騰崇拜之物,在造房中,以虎口形式較多,名叫“吞口”屋,即在大門兩旁,各伸出七尺長的房子,並設“耳門”左右相對,正面看去如變形虎口。一般右邊為火壟,左邊為廚房,中間的“吞口”可以做飯、乘涼或堆放雜物之用。這種形式的房子,一般以土壘牆、以瓦蓋頂,土家人又叫它為“臥槽屋”,形容其如虎臥槽。如今鄂西地帶農村造房仍採用這種形式。

土家族民居】轉角樓:鄂西土家族的建築精華2009-08-1114:27來源:一元一國學網作者:水瓶座瀏覽:233
和吊腳樓類似,轉角樓也是土家族的建築中有藝術特點的建築之一,鄂西地區普遍流行。山歌好唱難開頭,
鐵匠難滾鐵繡球,
岩匠難打岩獅子,
木匠難修轉角樓。
歌中的“轉角樓”,是土家民居正屋(座子)與橫屋(廂房、樓子)轉角處的“磨角”,在彭家寨稱其為“騾子屁股”,其“磨心”由一根“傘把柱”支撐。當年張良皋教授在巴東調查一棟“仿佛有乾欄意味”的民居時,在正屋與廂房相結處找到一根“傘把柱”後,才敢確認這是土家吊腳樓,他在所著的《武陵土家》中寫道:在正屋與橫屋兩根脊線的交點立起一根“傘把柱”或叫“將軍柱”、“衝天炮”,承托正橫兩屋的梁枋,十分複雜,但又一絲不亂。
和吊腳樓類似,轉角樓也是土家族的建築中有藝術特點的建築之一,鄂西地區普遍流行。建在室內名叫轉角樓,建在室外即如今日之轉角陽台。有“天井”的房子,樓上四角走廊相通,形成轉角樓,也就是內陽台。轉角樓看起來簡單,可做起來不容易,俗話說:“石匠怕打石獅子,木匠怕建轉角樓”。轉角樓建造起來比吊腳樓的難度要大得多,畫脈要求相當準確,兩脈相合,長短相同,三邊的“公母隼”,合攏要求斧口不差。如能允許設內挑梁,那就容易多了,但習慣上不允許設斜梁,認為斜梁不正,會出邪人,老木工們說,轉角樓難就難在這裡。
“正屋來自華夏建築,樓子源於西南少數民族”,正屋與樓子相接處是土家獨創的轉角樓———“騾子屁股”。轉角樓由一根“傘把柱”支撐,把屋頂水面分合為“四面水”(見上圖)。“傘把柱”的上部、中部、下部分別鑿上多個榫眼,上部榫眼和中部榫眼承載由騎、梁、柱、枋組成的四面“排扇”,以“傘把柱”為中心向四個不同方向呈放射狀排列,如電扇的四面扇葉圍繞中軸。“傘把柱”有三層這樣的四面或三面扇葉圍繞在上、中、下端,其中兩面排扇沒有落地,為底層留出開闊的內部空間。
正屋與廂房角度垂直但並不相連,正橫屋排扇的兩根“檐柱”相距約5尺,“大桃”相觸,如此才能“轉得開”,形成扇面一樣的夾角。要是沒有轉角樓的話,正屋和廂房各自獨立,那是吊腳樓走向成熟的過渡形態。
彭家寨的房屋有一部分建有轉角樓,其中以彭武才家最為規範。轉角樓作為土家建築一絕,讓人在講述時常常費盡心機卻不得要領,即使是行家,也很為難:據彭繼書老漢說,彭武才的一正兩橫“撮箕口”屋就曾讓幾個建築系學生轉了八天。還是照抄,修建時的複雜程度就不消講得了,好在恩施地區,有著智慧頭腦和精湛技藝的木匠、解匠、岩匠活躍於土家村寨。
欣賞土家建築時,品味土家語言也有趣,彭家寨人稱轉角樓為“騾子屁股”,真是恰如其分。馬與驢相結合生騾子,正屋與橫屋相連處衍生出“騾子屁股”。“叫驢子”是最難管束的動物,如吊腳樓的樓子一般;馬老成而持重,像正屋一樣可供依附,而正屋與橫屋有機結合,就催生出具雙重性格的騾子。
轉角樓因其難修,一般多見於大戶人家。倘家境一般,則多為“吞口屋”。土家先民稱虎為“吞口”。虎為圖騰崇拜之物,在造房中,以虎口形式較多,名叫“吞口”屋,即在大門兩旁,各伸出七尺長的房子,並設“耳門”左右相對,正面看去如變形虎口。一般右邊為火壟,左邊為廚房,中間的“吞口”可以做飯、乘涼或堆放雜物之用。這種形式的房子,一般以土壘牆、以瓦蓋頂,土家人又叫它為“臥槽屋”,形容其如虎臥槽。如今鄂西地帶農村造房仍採用這種形式。
·位置:老北京網>>資料>>歷史地理>>胡同坊巷>>文章正文
西四轉角樓——慈禧慶壽工程
作者:佚名來源:千龍發布時間:2006-2-100:42:26【字型:小大】
-
在北京西四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和東北角,各有一座曲尺形的兩層轉角樓,西樓是新華書店,東樓是工商銀行。此二樓始建於1894年,是慈禧太后為慶賀60歲大壽而興建的慶壽工程。
慈禧的60歲生日,是1894年陰曆甲午年十月初十。為了舉辦隆重的慶典,一年前就已著手籌備。慈禧晚年的行事作派,處處刻意模仿乾隆。乾隆晚年建設了寧壽宮,以備將皇位傳給兒子嘉慶之後,做太上皇時養老居住。慈禧也於1889年55歲時,宣布撤簾歸政給已經大婚親政的光緒皇帝之後,搬入寧壽宮居住。乾隆過生日時,要去圓明園慶賀,並在沿途大擺排場,慈禧也計畫去頤和園風光一回。
慈禧的具體計畫是,到了60歲生日那天,早上先在皇宮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賀,然後大排鑾駕,浩浩蕩蕩,出皇宮西華門,走北長街,折向西安門大街,經西四路口,往北沿西四北大街,經新街口,出西直門,直奔頤和園。然後在頤和園內聽大戲,開大宴。為此,慈禧命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擔任慶典總辦,按照當年乾隆的氣派,除將皇宮、頤和園妥為籌辦外,還要在西華門至頤和園的幾十里大道旁,沿途點綴景觀,搭建經壇、戲台、彩殿、牌樓,組織僧道念經,戲班演戲,夾道歡迎,供她途中觀覽,這就是慶壽“點景”工程。西四路口的兩座轉角樓,就是在這次“點景”工程中建設的。建此樓作用,一是可以遮掩後面不夠美觀的民居,二是增添喜慶氣氛,三是可以在樓上制高點設定警戒。
不料,正當慶典籌備緊鑼密鼓進行之中,1894年7月,日本艦隊在黃海挑起甲午戰爭。8月1日,中日互下宣戰書。眾所周知,慈禧的頤和園,是挪用了海軍經費建成的,所以後來有人作詩諷刺說,北洋水師的鐵艦全軍覆沒,倒是頤和園的石頭船永不會沉。
戰爭攪亂了慈禧的慶壽計畫。沒有心情,也沒有臉面再大事鋪張的慈禧,不得不在9月25日下旨,取消在頤和園的慶典及沿途的“點景”工程。史載,1894年11月7日(即陰曆十月初十),慈禧的60歲生日,只是在寧壽宮中黯然度過的。
現在西四路口東北角的那座轉角樓,雖然大體保持著原貌,但已是由工商銀行重建的新樓,不再是原物了。只有西北角的轉角樓,自解放後一直是新華書店西四書店,還是當年舊物。此樓是磚木結構,東、南兩翼各面闊五間,成曲尺狀連線,屋頂為灰瓦起脊,檐柱為朱紅油飾,樑柱檁柁用材壯碩,有別於一般民居,雖已歷經整整110年風雨,仍能顯出不凡的氣勢。

相關新聞

彩磚斗拱轉角樓小巷原是地主大院

2010-06-1306:21:00 來源:華西都市報(成都)

如今的成都龍王廟正街70號是一條窄窄的小巷。時光流逝,百年的皂角樹被推倒了,院中的老井被填埋了,碎石小徑上豎起一排低矮瓦房,只有小巷深處的彩磚斗拱、轉角繡樓還記錄著宅院當年的模樣。
昨日午後,老住戶們湊在一起,掰著手指,數著那幾間僅存的老房子,述說著那些深藏在小巷裡的歷史。
如今老房子僅剩4處
走進70號低矮的木門,仿佛進入一個交錯的時空。小巷還保留著上世紀60年代老成都的樣子,兩排低矮的瓦房夾著青石板路,老人們坐在門前洗菜、聊天,筆直的桉樹貼著老牆,伸出房頂。雨後的水汽里,混雜著淡淡的青草和磚土氣味,浸染著小巷。
但這並不是這裡最老的記憶,“付1號,付2號。”順著門牌往裡走,在巷子深處,一座磚木結構的老房顯得與眾不同。圓弧斗拱,斜磚門梁,漆木立柱,房裡的住戶辜女士說,這座房子是老院子僅存的幾間舊房。
辜女士在這裡住了50多年,但她說,在搬來之前,這裡已經有三四戶人家了。
沿著石板路繼續向前走,穿過幽暗的過廊,一座中西結合的兩層轉角樓映入眼帘。三角拱、圓弧拱、單格窗、粉彩磚,與辜女士住宅風格相似。
“我今年60歲了,1歲時就搬到院子裡了。數起來,以前的老房子就只剩下4處了。”轉角樓里住著沈、張兩家人,1950年就已經搬到了院子裡,老院子的一磚一瓦都留在了沈女士兒時的記憶里。
“辜婆婆的房子是以前院子的廂房,門口長著一棵枇杷樹,再往前是老廚房,過去住在前院的人都在裡面做飯。”沈女士掰著手指,一間一間數著僅存的幾間老房子。
劉家大院有6道院門
“這裡以前是劉家大院,是解放前地主劉仲宣的故居。”66歲的張女士與劉仲宣的兒子是國小同學,她
說,這個院子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以前街面上的院門,有近兩人高,兩座石獅子守在門前,門後的耳房內有專人值守。
當年,小巷是個大宅院,由3個連成一線的小四合院組成,如今的轉角樓是宅院的最深處。從街面走到轉角樓前,需要經過6道院門,每道門檻都有半米多高,半大的小孩子很難邁得過去,後庭老住戶回家,必須一扇一扇地叫門,等到走到家門口,已經氣喘吁吁了。
“那時的房子,是中西結合的,木門上雕著花草蟲魚。”沈女士說,當時的房子都是磚木結構,門窗上精雕細刻,正堂里的房樑上還附有彩繪。
大院裡遍種果樹花草,玉蘭、丁香、桃樹、枇杷,從前門數到後院,3個小院的植物都不重樣。前庭的一口老井,古色古香;中庭的皂角樹,3人才能環抱,比院子的歷史還要老;後庭內有一口碩大的石缸,缸內種著水草,置有假山,養著金魚,很好看。
院子漸漸變成了巷子
“院子越來越小,早就名不符實了。”坐在轉角樓前,張女士感慨萬千。這座昔日的繡樓,已經陳舊不堪,走在二樓的木板上,咯吱作響,早就不能住人了。
上世紀60年代,3座院子全被打通了,院門被逐一拆除,順著以前院牆的位置建起了一排瓦房,老井被填埋,皂角樹被推倒,花草間的碎石小徑也蓋上了青石板,只有幾間老房子和轉角樓留了下來。
“這裡住了好幾代人,很多人都是這裡出生的。”沈女士說,幾十年來,由於院子裡人口增多,房子也越建越多,院子變成了巷子,現在中間的石板路也變得狹窄了。
前幾年,巷子正式修改了門牌號,旁邊也建起樓房,現在的劉家院子已經面目全非。
“我的同學去年還回來過,還向我問起了這座院子的情況。”張女士說,劉家人在解放後,逐漸搬出了院子。劉仲宣的兒子在成年後,離開院子,現在在西昌安了家,去年回到成都,還向她問起院子現在的情況,但是再沒有到龍王廟的這處老宅看過一眼。實習記者肖翔攝影報導
報料人:羅先生線索獎:60元
小巷深處藏著老房子(本文來源:四川線上-華西都市報)

磨黑古鎮進行“走馬轉角樓”古建築修繕保護

作者:普洱市旅…文章來源:普洱市旅遊網更新時間:2008-10-31 
位於寧洱縣磨黑古鎮中心的“走馬轉角樓”是古鎮的標誌性建築,房屋建蓋於1946年,占地面積1159平方米,建築面積1776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磚木“走馬轉角”四合院。整座建築威嚴有氣勢,且設計精巧,正樓有三層,廂房及門樓各有兩層,房間閣閣相通,可團團走遍,故稱“走馬轉角樓”。其間龍飛鳳舞的檐雕,各扇木格花窗、房屋柱腳石等局部都有工藝精湛的雕刻,頗具觀賞和研究價值。解放前為鹽商張孟希住宅,解放後收歸國有,原為磨黑鹽礦辦公用房,2006年劃歸磨黑鎮所有。
“6.3”地震後,“走馬轉角樓”因建蓋年代久遠而嚴重受損,出現椽子斷裂、大面積漏雨等險情。為了更好地保護古建築,磨黑鎮黨委、政府圍繞建設“滇南鹽都、茶馬古鎮、革命老區、麗人故里”古鎮保護規劃,本著保護為主,搶修第一的原則,在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拿出3.5萬餘元對“走馬轉角樓”建築在不改變原貌的前提下進行修繕保護。對整棟建築腐爛糟壞的屋頂椽子和歪斜的柱子進行更換、校正,對脫落和破損的瓦片進行更換加固,修繕面積達1776平方米,現在修繕工作已經結束並通過驗收。
古鎮居民楊發昌說:“走馬轉角樓”是我們磨黑古鎮的標誌性建築,在雨季來臨之前,政府拿出錢來對古建築進行修繕,是辦了件保護古鎮的大好事呀!”

中國各地特色民居

由於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各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活方式不盡相同,因此,中國的民居建築樣式和風格在世界建築史上也較為鮮見。中國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設計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在中國的民居中,最具特點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廣東等地的客家土樓、蒙古的蒙古包等。

民居建築

中國各地的居住建築,又稱民居。居住建築是最基本的建築類型,出現最早,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由於中國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情況不同,各地民居也顯現出多樣化的面貌。本期任務讓我們來走進全國各地富有特色的民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