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戲

蒙古戲:蒙古族劇種,與一般漢族劇種不同,尚未形成固定的聲腔體系和表演程式。唱腔是專曲專用的民歌體,不分角色,一曲到底。隨著劇目的豐富和發展,唱腔音樂逐漸由專曲專用發展到多曲聯用,有時還吸收說唱音樂和宗教音樂。

簡介

蒙古戲:蒙古族劇種,由於歷史、地理、社會經濟及文化傳統諸多原因,與一般漢族劇種不同,尚未形成固定的聲腔體系和表演程式。唱腔是專曲專用的民歌體,不分角色,一曲到底。隨著劇目的豐富和發展,唱腔音樂逐漸由專曲專用發展到多曲聯用,有時還吸收說唱音樂和宗教音樂。

歷史沿革

1946年內蒙古文工團成立,從延安來的新文藝工作者借鑑新秧歌運動的寶貴經驗,對蒙古戲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有人將表現蒙古族人民參加解放戰爭的《血案》、《額爾登格》等新歌劇譯成蒙古語,用蒙古戲的形式進行演出。抗美援朝時期創作的《慰問袋》,被國內專家學者認為是一出具有鮮明民族特點、短小精悍的蒙古戲。新中國成立以後,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十分重視蒙古戲的發展,多次召開會議對蒙古戲的創作和表演進行探討。各烏蘭牧騎和專業劇團,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創作和演出了一些風格各異的蒙古戲,在藝術上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追求,逐漸形成蒙古戲在劇本、音樂、表演及舞台美術等方面的相對穩定的劇種特點。

劇種特點

由於歷史、地理、社會經濟及文化傳統諸多原因,與一般漢族劇種不同,尚未形成固定的聲腔體系和表演程式。唱腔是專曲專用的民歌體,不分角色,一曲到底。隨著劇目的豐富和發展,唱腔音樂逐漸由專曲專用發展到多曲聯用,有時還吸收說唱音樂和宗教音樂。六十年代,除民歌聯用體外,還出現了以蒙古族民歌為素材進行加工創作的唱腔音樂。表演為載歌載舞的形式,其身段動作多取自蒙古族民間舞蹈。清代初年,隨著蒙古、漢之間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密切,許多漢族古典小說和民間文學被譯成蒙古文,豐富了蒙古族烏力嘎爾(說書)的說唱內容。好來寶由單口發展為對口或多口,由個人說唱發展為兼有問答或對話的戲劇表演形式。
從內地流入內蒙古的漢族戲曲,進一步推動了蒙古戲的嬗變過程。1932年察哈爾盟的蒙古族學生。在學校里演出小戲《黃花鹿》,是蒙古戲的雛形。進入四十年代,《諾麗格爾瑪》、《韓秀英》、《達那巴拉》等敘事民歌,相繼被一些蒙古族學生改編成蒙古戲。1946年內蒙古文工團成立,從延安來的新文藝工作者帶來了新秧歌運動的寶貴經驗,對蒙古戲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有人將表現蒙古族人民參加解放戰爭的《血案》、《額爾登格》等新歌劇譯成蒙古語,用蒙古戲的形式進行演出。抗美援朝時期創作的《慰問袋》,被國內專家學者認為是一出具有鮮明民族特點、短小精悍的蒙古戲,1959年被收入《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內蒙古卷》。

戲劇發展

內蒙古的戲劇事業源遠流長。在烏蘭察布盟和林格爾縣發現的古墓壁畫,有多處對樂舞百戲作了精美描繪,表明當時內蒙古南部已有規模盛大的樂舞百戲演出。遼代,上京(今巴林右旗)設有教坊,蓄養伶工,宮廷散樂中有雜劇表演。金、元之際,北區流人中原,對北雜劇的形成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明代,俺答汗封貢後,馬市重新開放,長城邊口的堡城修建許多廟宇。經常有酬神戲演出。清代,內蒙古與內地交往日漸密切。商路的開闢和延伸促進了內蒙古城鎮的發展,內地戲曲隨旅蒙商流傳到草原腹地。內蒙古的王公貴族仿效清宮宴享宮戲的規制,相繼成立王府戲班。著名的蒙旗十八班,於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和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兩赴承德,在避暑山莊清音閣為皇帝祝壽獻藝。鴉片戰爭以後, 晉、陝、甘移民走西口,冀、魯移民走東口,形成了內蒙古西部和東部劇種流布迥然不同的格局。西部劇種主要有山西梆子、二人台、大秧歌、道情、賽、咳咳腔等。東部劇種主要有京劇、評劇、河北梆子、二人轉等。三十年代,歸化城等地的一些青年學生排演話劇和文明戲,使塞外觀眾耳目為之一新。哲里木盟和察哈爾盟的蒙古族學生,將敘事民歌《金珠兒》、《黃花鹿》、《敖日古麗瑪》等改編成載歌載舞的戲劇。開了蒙古戲創作和演出的先河。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八路軍和蒙漢游擊隊組建劇團,用二人台、山西梆子、眉戶等劇種形式演出自編的小戲。延安民族學院的蒙漢族學員由陝北深入到伊克昭盟,演出《牛永貴掛彩》、《周子山》等新歌劇。1947年自治區成立以後,內蒙古的戲劇活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建國後,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十分重視戲劇工作,執行"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大力進行戲改工作。一批整理、改編和創作劇目,在自治區和全國會演中多次獲獎。從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自治區相繼建立了話劇、京劇、民族歌劇、二人台、冀劇、曲劇等直屬劇團,創作演出了《嘎達梅林》、《金鷹》、《席尼喇嘛》、《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不同劇種的優秀劇目。自治區和一些盟市還成立了藝術學校和戲曲學校,培養新一代戲劇人才。1956年出現的烏蘭牧騎,是活躍在草原上的文藝輕騎兵,也是戲劇創作和演出的一支生力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優秀的傳統劇目重新上演,各個劇種新創劇目不斷湧現。

舞 劇

內蒙古各民族在生息、繁衍、興盛發達的歷史進程中,為人類物質文明作出貢獻的同時也創造了自己獨特的草原文化。其中,堪稱藝術之母的舞蹈藝術歷史悠久。淵源可追溯到舉世聞名的歷史古蹟--陰山岩畫為代表的各岩畫群,在文字、詩歌還未產生的遠古時期,聰慧的先民們用岩畫藝術形式,把他們狩獵、捕魚、遊牧、耕農、征戰、祭祀等生活內容生動地描繪在岩石上,向人們展示出種類紛繁、內容豐富的古代舞蹈文化。在內蒙古 歷史上曾產生過的古代舞蹈形式,歸納起來,可分為宗教、宮廷、民間舞蹈3大類。解放前,如此豐富的民族遺產,只能分散,零星地保存在民間藝人身上,處於自生自長,乃至瀕臨消亡的危機之中。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1946年,成立了內蒙古第一個專業文藝團體--內蒙古文工團,開創了內蒙古民族舞蹈事業的歷史,掀開了蒙古民族劇場藝術的新篇章,使民間舞蹈復甦,回升,並賦予了新的生命。1947年以來,隨著內蒙古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內蒙古民族舞蹈事業欣欣向榮,呈現出一派百花盛開,爭芳鬥豔的興旺景象。一支新型的民族舞蹈隊伍,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從最初幾十人發展成今天上千人的浩大的專業隊伍。四十多年來,在生活的激流中,在內蒙古人民的哺育下,通過長期藝術實踐,培養、造就了一批獻身社會主義民族舞蹈事業的優秀演員、編導、教師、理論研究、民眾舞蹈工作的專門家。他們勤奮耕耘,活躍在藝術實踐的第一線,事業上成績卓著,其中不少演員在國際、國內舞台上一展風彩,在各種形式的舞蹈比賽中名列前茅,有的曾榮獲金質獎,為國家、為自治區爭得了榮譽,受到國際友人的歡迎,為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全國舞蹈藝術事業飛速發展的推動下,內蒙古舞蹈界從五十年代開始,大膽探索,用舞劇這一外來形式表現民族的生活內容,從創作小型民族舞劇《路人的悔恨》、大型舞劇《烏蘭保》開始,在舞劇民族化的道路上做了有益的嘗試。自治區舞蹈界以高度的責任感、歷史使命感,用舞蹈藝術去反映社會、表現時代、歌頌人民貫徹執行"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創作出更多的、形式多樣、意寓深刻、情調高尚、風格濃郁、技藝精湛的優秀作品,為祖國的兩個文明建設貢獻了力量。

曲藝 

內蒙古民族曲藝具有悠久的歷史、濃郁的地方特色與鮮明的民族風格。它們的表演形式簡單,演唱內容通俗易懂,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特別在一些比較偏遠的牧區,好來寶、烏力嘎爾、笑呵亞熱的表演,是牧區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牧民們通過藝人、藝術家的曲藝表演,不僅可以得到藝術的享受,還可以從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民族曲藝,在這裡是指在內蒙古地區用蒙古或其他少數民族語言演唱,屬於曲藝範圍的藝術形式。
民族曲藝包括:烏力格爾、笑呵啞熱、好來寶和岱日查等到近二十個品種。就其演唱內容來說,有敘述歷史的故事演義,也有幽默諷刺的調侃。在草原上勞累了一天的牧民,晚間圍坐在蒙古包里,一面品著香淳的奶茶,一面聽著藝人的說書,真是一種悠然的享受。有的藝人可以連說幾天幾夜而不重複。
據史料記載,遠在七百年前,就出現了“朝爾齊”(蒙古語),即用馬頭琴伴奏的說書藝人。在距今二百年前有了“朝爾齊”(蒙古語)即是用四胡伴奏的說書藝人。這種形式流傳至今。
自治區曲藝工作者,多年來對民族曲藝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廣泛收集挖堀整理了流傳在民間的曲目,錄製了大量的老藝人演唱的音像資料,又於1987年建立了自治區民族曲藝團,使這些古老而又深受廣大民眾喜愛的曲藝藝術形式,得以繁榮發展。
烏力格爾:由一位藝人自操低音四胡,邊拉邊唱,說唱結合,並加議論,其說唱內容多為蒙古族古典故事,也有由藝人改編的漢文歷史名著,如《三國演義》等,以長篇為主。藝人繪聲繪色的表演使聽者入迷。
好來寶:藝人自拉自唱,表演起來活潑歡快,使人捧腹。一般是一曲一事,或即興編詞。有單口或群口演唱。

笑呵亞熱:與相聲相似。是在蒙古族民間講故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目前有單口、對口和群口的形式。由於語言幽默,表演詼諧,深受民眾歡迎。
陶力:以音樂伴奏,演唱長篇敘事詩的一種形式。多用來演唱歌頌重大的歷史事件和民族英雄的史詩。
此外,還有蒙古族曲藝:岱日查、祝頌、讚詞和敘事民歌;達斡爾族的烏春;鄂溫克族的寧恩阿坎和鄂倫春族的尼莫罕等。

盤點內蒙古民俗

內蒙古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賽馬、摔跤、射箭被稱為蒙古族的“男兒三藝”,每年七月中下旬舉辦的那達慕草原旅遊節,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體育、競技、服飾、飲食各方面的燦爛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