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鎮

華興鎮

華興鎮位於重慶市銅梁縣南端毓青山麓。與璧山、永川接壤,距銅梁(縣城)35公里,距璧山19公里,距永川區50公里,距重慶市主城區63公里。全鎮幅員面積40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一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14870人。華興鎮東臨璧山“白雲湖、青龍湖”,南靠永川“茶山竹海、野生動物園”;西與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相望;北與市級風景名勝區巴岳山相鄰。境內交通、電力、通信、閉路電視等公益設施配套完善。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華興鎮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白雲石石灰岩煤炭等資源。2007年來,全鎮大力實施“興工富鎮”戰略,形成了鍶鹽化工、紙製品和建築建材三大產業,成為銅梁縣南部工業重鎮。現有規模企業3家,工業總產值達到15000萬元。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形成了水禽養殖、筆尖海椒種植和蠶桑三大農業骨幹產業,農民收入逐年增加。鎮委、鎮政府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注重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於2005年創建成為銅梁縣首個市級文明鎮。

城鎮建設

華興鎮華興鎮
在小城鎮建設中,華興鎮科學合理,準確定位,高起點規劃小城鎮。2006年5月投資2萬餘元完成了場鎮土地總測繪,完成了180畝土地的控制性詳規終審工作,2008年2月,華興鎮作為“城鄉統籌示範區”的修編工作全面完成;他們充分利用這兩村民眾地處鎮郊、家庭收入較高、產業發展較好的優勢,逐步運作兩村民眾“離村進鎮”或“就地轉移”的新模式,為今後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創新機制,多元投入,高標準建設小城鎮;華興鎮實施了擴模增量建設工程,加大了開發力度,大力拓展場鎮規模,著力強化配套設施建設,2007年已新拓展街道兩條,新竣工商品房2.8萬㎡,尚在建的房屋總面積1.2萬㎡。華興鎮針對高興場鎮過境段多年破爛不堪的狀況,在華鎣市交通局投入180萬元的改造的同時,華興鎮又新投入54萬元完成了下水道、人行道的完善修復,安裝路燈40餘盞,小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創新開發機制,在場鎮周邊兩個村民集中區探索“業主、村民共建共享”的房地產開發新模式,2008年已正式啟動。吸聚社會資源,完善了亮化、綠化、美化工程,新增路燈60餘盞;啟動了環境整治工程,完善汽車站、農貿批發市場、超市等公共服務項目。創新融資機制,多元化籌措城鎮建設資金。一是土地”生”一點,二是財政“擠”一點,三是爭取上級“拔”一點,四是向外“引”一點,五是民間“融”一點,六是民眾自願“投”一點,六癲並用,拓寬了籌資渠道。狠抓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小城鎮載體功能。投入2000多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四通一平”,北街小區形成了”一縱二橫”的道路網路。嚴格規範,提升品位,高效能管理小城鎮。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的小城慎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嚴把審批報建關,嚴格執行報建程式;設立了專職保潔員,實行動態評估,落實了管理責任制。依託優勢,主攻工業,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2008年以來,華興鎮確立了工業立鎮、商業活鎮、農業強鎮,以重點鎮建設統攬全鎮工作大局的指導思想,立足工業基礎優勢,堅定不移地突出工業主導地位,著力發展優勢產業,大力培植骨幹企業,促進了工業快速發展。華興鎮立足區位優勢,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經營、高品位綠化,拉大了小城鎮框架,逐步完善了城鎮功能,豐富了小城鎮內涵,強化了產業支撐,開創了新村重點鎮建設新局面,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2008年,小區建設總投資已2億元,已建成500米長18米寬和500米長24米寬的大街兩條,高興鎮人民政府、高興地稅所、高興供電所、6000㎡的醫院和5000㎡的幼稚園等單位已在北街小區建成投入使用。現在,當人們走進高興鎮,呈現在眼前的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鱗次櫛比的新樓房,寬闊整潔的新街道,人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小城鎮建設正如火如荼。

經濟建設

華興鎮華興鎮
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一線兩翼”發展戰略,把燈塔打造成重慶市經濟帶先導區的發展思路,為全市加快振興步伐指明了方向。華興鎮將以此為發展契機,緊密結合實際,採取有效措施,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第一、以科學發展為前提,明確新思路,實現新目標。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富民強鎮”為根本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以最佳化經濟結構為主線。以加快工業集中區和農業示範區建設為載體,切實加強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全面提升鎮域經濟發展水平,打造經濟強鎮。按照這個發展思路,我們將通過五年的努力,力爭實現四大突破。一是在主要經濟指標上實現重大突破。確保地區生產總值、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翻一番。二是在工業經濟發展上實現重大突破。紅陽能源、華興化工兩個工業集中區內擺放企業要達到10家以上,集中區總產值要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85%以上。三是農業發展上實現重大突破。富硒大米、無公害蔬菜遠銷至北京等地的各大超市,使西馬峰成為全國的優質米生產基地、瀋陽的蔬菜供應基地。四是在新農村建設上實現重大突破。全鎮17個村逐步達到“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新生村要成為全國的新農村建設先進村。

第二、以工業集中區和農業示範區建設為重點,打造新優勢,推動新發展。在工業上,我們將全力抓好兩個集中區建設:一是抓好紅陽能源工業集中區建設。依託沈煤集團紅陽煤矸石坑口熱電廠,充分發揮其發電能力強、工業蒸汽多的資源優勢,積極引進企業和項目,推動集中區快速發展。二是抓好化工工業集中區建設。依託華興化學品有限公司,積極開展招商引資上項目工作,開發下游產品,延長產業鏈條,打造日用化學品工業基地。

在農業上,我們將堅持“一村一品”,打造自己的特色,擴張自己的優勢,大力培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市場“亮點”,全面加快新特農業、優質米、花卉和蔬菜大棚、鵪鶉養殖、生豬養殖、寶宇養殖、肉牛養殖等7個農業示範區建設步伐,形成布局合理、區域集中、專業化程度高的產業格局,最終使西馬成為特色種養專業鎮。

第三,以最佳化環境為保障,採取新措施,開創新局面。為確保集中區建設工作順利推進,我們將全面加強軟硬環境建設,以良好的環境吸引企業和項目落戶,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見效。一是加強硬環境建設。全面加強鎮內及集中區內道路、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承載力。同時,注重城鎮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全力打造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環境優美、充滿活力的新型小城鎮。二是加強軟環境建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以優質、高效、便捷服務吸引新客商,留住老客商,打造一流的政務環境。同時,及時處理企業與民眾糾紛,消除不安定因素,為企業營造安心、舒心、和諧的發展環境,打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總之,科學的決策令人備受鼓舞,宏偉的目標催人愈加奮進。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集全鎮之力,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以紮實苦幹的工作作風,以開拓創新的工作措施,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全面加快經濟發展步伐,為燈塔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做出應有的貢獻

黨政建設

華興鎮華興鎮
一、多層次抓好傳達學習。一是鎮裡統一組織了黨員幹部民眾集中收聽收看了十七大開幕式現場直播,各村社也組織了民眾收看了大會實況;二是鎮裡召開了專題黨委會,認真組織學習了十七大報告及相關檔案,制定了全鎮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實施方案;三是召開了全鎮幹部大會傳達學習。2008年全鎮已4次召開了由村三職幹部、全體機關幹部參加的十七大精神學習會,並就具體貫徹意見進行了安排部署;四是鎮委中心組帶頭開展學習討論。截止2008年,鎮委中心組已7次召開專題學習會,重點就十七大的報告、《黨章(修正案)》進行了專題學習討論。黨委中心組分別制定了系統學習計畫,把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學習原文與專題討論結合起來,以交流會、報告會、黨員組織生活、機關幹部學習會開展學習討論,力求學深學透;五是召開民眾會、院壩會向民眾宣傳十七大精神,組織廣大民眾學習。

二、多手段營造輿論氛圍。一是鎮裡充分利用各村廣播、黑板報、學習專欄等有效載體,廣泛深入開展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宣傳,2008年,全鎮已張貼宣傳標語、布幅200條(幅),辦板報專欄15期,廣播每天中午、晚上播放2次,2008年已宣傳100餘次,把十七大精神宣傳到了千家萬戶;二是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把宣傳黨的十七大精神融入到民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中,讓民眾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接受黨的政策宣傳。鎮裡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編印成宣傳單向民眾發放;鎮文娛宣傳隊還把黨的十七大精神編成順口溜,在民眾中以歌舞的形式進行宣傳;華興中學還組織了黨的十七大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文娛活動等,營造了良好的學習宣傳氛圍。

三、多角度開展專題調研。結合華興鎮實際,鎮裡圍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確定“華興該如何定位、邊遠鄉鎮該如何發展工業、如何搞好城鄉統籌”等調研課題,真正把學習調研成果和體會運用到具體工作實踐之中。

發展環境

華興鎮華興鎮
華興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為企業排憂解難積極為企業的擴建協調土地、改擴公路等,為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為了幫助重慶慶龍精細鍶鹽化工有限公司擴規和修建廠門,鎮黨委書記、鎮長主持召開相關村社和鎮屬部門負責人現場辦公,用較短的時間辦妥了用地手續,同時,鎮裡為支持企業修建廠門,組織力量對廠門前長110多米的公路進行了加寬,鋪上了柏油。

為了迎接總投資達1200萬元以上的企業--重慶泛海有限公司落戶,鎮裡專門為該企業將選址處的公路進行降坡處理,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降坡80多米,開挖土石方2000多立方,建成了柏油路面。業主們對華興鎮的舉措看在眼裡,樂在心頭,都表示,華興鎮為企業打造了很好的發展平台,企業一定創造良好業績回報華興鎮人民的厚愛。

相關措施

華興鎮華興鎮
華興鎮“四落實”做好竹蝗防治工作

一是落實防治力量。成立以鎮長為組長的竹蝗領導小組;各山區村成立以村主任為組長,各社社長、護林員為成員的竹蝗防治隊伍。同時通過廣播、會議、標語、板報廣泛宣傳森林病蟲害防治知識,增強群防意識。2008年,每天參與竹蝗防治的人員達到110人。

二是落實防治任務。按照統一時間、統一人員、統一防治、統一管護的要求,鎮政府於4月上旬與山區村社幹部、駐村幹部、護林員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納入年終目標考核。

三是落實防治經費。安排專項資金1萬元,統一購買了防治藥械和防治藥物。

四是落實責任追究制度。成立督查組,不定期進行督查,對工作不力造成森林重大病蟲害的,將嚴格追究責任。

重慶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