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族

華夏族

華夏族是對漢族的先民稱呼。炎黃二帝傳說是華夏的民族英雄,漢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中華大地上遠古時期存在許多氏族部落,古稱“萬方”、“萬邦”或“萬國”。他們各自均有自己祖先起源的傳說,在通婚、聯盟的過程中,相互交往、滲透、融合,社會體制、經濟生活和文化歷史諸方面均打破了過去的單一型局面,逐漸向複合型發展,祖先源流的歷史也像滾雪球一樣,將東西南北眾多氏族部落的英雄人物,混揉組合成為一個體系,形成以漢人為主的民族大融合家庭,概稱華夏民族,簡稱華夏族。華夏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當中,不斷推進人類文明進步,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為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貢獻。

概述

華夏族華夏族

漢族的先民。炎黃二帝傳說是華夏的民族英雄,漢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在人類的童年時代,存在著不少的原始群,緩慢地逐漸增殖裂變,形成為氏族部落,經由部落聯盟而進入國家。中華大地上遠古時期存在許多氏族部落,古稱“萬方”、“萬邦”或“萬國”。他們各自均有自己祖先起源的傳說,在通婚、聯盟的過程中,相互交往、滲透、融合,社會體制、經濟生活和文化歷史諸方面均打破了過去的單一型局面,逐漸向複合型發展,祖先源流的歷史也像滾雪球一樣,將東西南北眾多氏族部落的英雄人物,混揉組合成為一個體系,人為的製造一個傳承的序列。世界各族均有類似現象,和類似的傳說時代。
當時沒有文字,原始人群只能世代口耳相傳,以便將歷史保存下去,總結經驗,鼓舞鬥志,人類從一開始就十分珍視本族的歷史,但由於條件限制,主觀認識上的局限性,難免增加或遺漏,並雜揉許多神話;又加上後人因主觀傾向不同,史料來源不同;所以文獻記錄的傳說時代的歷史往往矛盾紛繁,神人難分,時間不準確,地域不易定,人名、部落名和地名常常混一,事件、當事人和序列往往錯亂。

華夏族的歷史,傳說從“三皇”、“五帝”開始,以後就是“三代”——(周又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包括春秋、戰國二段)。在春秋戰國之際,“華”、“夏”和“華夏”作為民族名稱,正式見於史籍。
作為一個民族,始終都在運動、發展、變化的過程當中,增殖裂變,有時同源異流,有時異源合流。華夏族也不例外,似乎華夏族的夏、商、周三代出於一根,為同源異流;但作為三個不同的共同體,他們各有自己活動的基本地域,各有自己祖先歷史的傳說,各有自己的風俗習慣以及社會生活,各自的經濟水平也有差別,即使三代出於同源,在一兩千年的演化中,難免量變和質變。

華夏族在三代時期及其以前,顯然存在許多民族部落或方國,所以古代有“諸夏”或“諸華”一詞,其中以夏、商、姬、姜四個共同體或族系的史跡最為豐富。他們之間也有一個滲透融合的問題。長期的通婚、戰爭。結盟、通商等交往的過程,既是一個矛盾統一的過程,又是一個滲透融合的過程,他們的社會生活諸方面漸趨一致,形成為一個古代民族——華夏族。“夏”的得名,顯然與王朝的建立有關,古人解釋“夏”為“大國”,乃自稱美名;周人往往自稱為“夏”,歷史上有“周人尊夏”的記載。至於“華”名,似由一望可辨的服飾而來,和被發著不同,夏人冠冕博衣大帶采飾,古人解釋“冕服采章曰華”,亦當為自稱美名。古代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就是以夏商周三代為核心的華夏文化
東周時期,各族矛盾統一的進程,日趨激烈,當時人們提出“夷不亂華”,“裔(按即夷)不謀夏”,應當“用夏變夷”。“蠻夷猾(亂)夏”是當時社會上的嚴重事件,當時最有威望的政治家是能夠“尊王攘夷”的人。當時一方面有華夷的區別,或稱為“嚴夷夏之防”;但另一方面,對這類區別並不絕對化,而是採取靈活方針。從個人講,三代時期不斷的出現四夷人華夏化;而華夏人也不斷的有四夷化的現象;至於整個氏族部落的滲透融合,史跡斑斑可考。所以古人總結為:“進於中國,則中國之”;“進於夷狄,則夷狄之”。不論民族是誰,只要接受中原華夏文化,就是華夏族人;即使中原華夏族人,只要接受四夷文化,也就不是華夏族人,而是四夷人了。
西周春秋時期,周王朝的王畿、齊、秦、晉、楚等諸侯國土以內,雜居了許多夷蠻戎狄部落,到戰國時,除去四周邊區以外,絕大部分均融合於華夏族中。漢代的學者明確提到這一歷史現象:“唐虞國界,吳為荒服,越在九夷,罽衣關(貫)頭,今皆夏服;”“古之戎狄,今為中國(按融合為中原華夏);古之裸人,今被夏服。”中國古代歷史,從民族史的角度講,應該說就是一部眾多共同體相互滲透融合的歷史;雖然各族之間常有戰爭發生,但融合的主流,始終貫穿在中國古代歷史之中。
華夏族是在三代時期逐漸形成的,夏、商、周人均“不常厥邑”,特別是他們早期,都邑經常遷徙;但是,他們活動的中心地區仍然是清楚的。夏人基本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一帶活動,商人主要在今河南、河北及山東界域活動,周人主要在今陝西、河南一帶活動。三代帝王直屬土地,均“未過千里”,諸侯更是“小國寡民”,但由於具有高度文明,所以三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勢力和影響所及,頗為廣大,可以說已經超越了今天的國界以外。黃河流域孕育的華夏青銅文化,雖然是北中國的產物,但它確實滲透了不少南中國諸氏族部落的文化,因而放出燦爛光芒,成為當時亞以至世界第一流的高度繁榮的文化中心。

歷史

伏羲氏伏羲氏
原始漢語部族後來繼續向東遷移,逐漸散布整個黃土高原華北平原西半部,在這裡他們創造了發達的前仰韶文化。由於此時禽獸多而人少,於是原始漢人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這時的首領被稱為有巢氏。之後原始漢人發明鑽燧取火,這時的首領稱為燧人氏。這個時期,突厥群和蒙古群(被稱為戎狄)都臣服於原漢族,自動向北撤離,突厥退縮到黃土高原北部並開始遷移到蒙古高原,蒙古退縮到北京並開始遷移到大興安嶺森林,沒有退縮的突厥和蒙古,與原始漢人融合,操帶阿爾泰特徵的漢語。
這個時候,由通古斯和百越混合而成的原始東夷強大起來,擋住了原始漢人繼續東進的道路,東夷的首領華胥氏居住在今天的曲阜。經過多年的征戰和文化交融,華胥氏的後裔在中原地區逐漸與原始漢人混同。華胥氏後裔一支後來移居漢人故里甘肅天水成紀(今秦安縣),與當地漢人某男交婚,生下太昊,後來,由於母系氏族社會不知父親在何處,太昊率領族人奔向母系故里,到達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時,發現該地適合居住,於是定都於此。在宛丘太昊創建了八卦、結網捕魚,由於他特殊的出身,被華北平原西部的原始漢族和華北平原東部的東夷尊為共同的首領。太昊娶西華縣的氏族首領女媧為妻,開創了一夫一妻\\近親不通婚的先河,擯棄了原始的群婚制。太昊文化是仰韶文化與海岱文化的融合,所以太昊被公推為黃河流域上中游和下游所有居民一致認同的人文始祖。太昊時代由於發展了人工飼養家禽、家畜,取代了以往的漁獵生產,所以首領太昊又被稱為伏犧氏(伏羲氏)。
伏犧氏之後,公元前30世紀,原始漢人進入了以農業種植為主要經濟生產的階段,首領稱神農氏。神農氏定都宛丘,並遍嘗百草,發明了中醫。神農氏為開拓生產、生活空間,逐漸向東北發展,與生活在今山東西南部的東夷部落斧燧氏發生衝突。神農氏將其擊敗、兼併。隨後,神農氏部落由今河南淮陽地區遷移至今山東曲阜一帶。附近各部落自動歸附,組成部落聯盟。此戰是中國古代文獻中有記載的第一次作戰行動。神農氏文化也是原始漢人與東夷文化的融合。
神農氏末期,今河南新鄭出現一個強大漢語部族少典氏(有熊氏),後來該部族由於黃河洪水西遷到今甘肅天水。 同時,在今洛陽至華山一帶則居住著原始漢語部落有?f氏。 今岐山南部的渭水支流姜水居住著原始漢語部落有牛氏,他們與有?f氏婚姻繁衍成炎帝部落。
有熊氏生黃帝於姬水(天水)。黃帝長大後與他的前輩伏羲一樣,受肥沃的中原吸引,離開故地,向東發展,到達今黃陵縣。後沿洛水南下,在今大荔縣朝邑一帶渡過黃河,又沿著中條山和太行山西麓向北,最後沿著桑乾河走出山嶺,在今河北北部涿鹿、懷來境內的平原上定居。 炎帝八世孫榆罔氏率共工、四岳沿渭水向東遷徙,沿著黃河南岸到達今山東境內,又從山東渡河北遷,與黃帝部落相遇。兩個親緣部落為爭奪霸主,在汾河下游的阪泉地區發生激戰。炎帝被打敗,歸服了黃帝,以兩個部落為基礎,華北平原西部、汾河平原南部、渭河平原東部的諸多遠古漢語部落逐漸融合成華夏族。
這時原居山東的東夷首領蚩尤西進,原居淮南的三苗(苗瑤先祖)首領夸父也北進中原。東夷與三苗結成聯盟,蚩尤任盟主,共同對付華夏族。公元前2700年,華夏族領袖黃帝在河北省涿鹿縣大敗蚩尤夸父聯軍並殺之,蚩尤部下搶得蚩尤屍體,秘密歸葬濮陽西水坡,稱"帝丘"。 聯軍殘眾向冀州撤退,黃帝窮追不捨,東夷、三苗(九黎氏)倉皇渡黃河南逃。三苗南退長江中游,東夷東退泰山,華夏族占領河南大部,定都新鄭。經過與東夷文化之交流,適合漢語特點的文字---漢字正式出現。
黃帝之子計25人,因母不同而有12姓:姬、西、祁、紀(己)、滕、任(妊)、苟、僖、??、儇、衣,但僅有姬、祁、任、己、??的後裔有封國。今晉南及晉豫陝接壤地區,春秋初仍頗多姬姓小國,其中,虞、虢、霍、韓為周所封,焦、滑、楊、魏、芮、荀、賈、狐、耿是夏商舊國入周仍列諸侯。 祁姓祖帝堯,有唐、杜、房等國;己姓有蘇、溫、顧、昆吾等國;??姓有南燕、巢、密須諸國;任姓祖奚仲,有薛、鑄、摯、疇等國。這些姬姓以外的小國,除極少數在今山東與河南南部,大多都在陝豫晉接壤區及太行山東麓。黃帝的苗裔,春秋時仍有姬姓之戎(王室原本華夏人,因當上了阿爾泰人的首領而被之同化)活動於晉陝之間,太行山東麓今河北中部有祁姓的白狄
鼓國,姬姓的白狄鮮虞,鮮虞之後建中山國一直延續到戰國後期。
黃帝大兒子玄囂,二兒子昌意。昌意後裔高陽(帝顓頊);玄囂後裔高辛(帝嚳)。前2500年,顓頊在位,顓頊是一位出身於黃帝集團而撫育成長於東夷的古帝,是東西兩大集團交融的象徵。顓頊的後裔舜在東夷親戚家長大,成了有虞氏首領;顓頊的兒子娶四岳為妻,生下祝融氏,被封在河南新鄭;顓頊的外孫皋陶住泰山一帶,皋陶與兒子伯益都先後成為東夷族的領導者。 前2400年,帝嚳在位,他的四個老婆生了四個兒子:常儀生摯,慶都生堯,姜女原生棄,簡狄生契。摯被派往曲阜,與夷族雜居,接受了太昊族(該族分兩支,原支在淮陽發展為華夏族,東遷一支在曲阜發展為東夷)的文化,因此稱為少昊。契被派往灤河以東駐守邊疆統治當地的東夷部落―有?皇喜柯洹F?被派往陝西武功縣駐守邊疆統治當地的炎帝部落―有邰氏部落。
榆罔氏之後,炎帝部落演化為共工、四岳、氏羌三大支。共工為九州姜戎的共主,發展於今豫東北及冀南地,曾與顓頊爭帝。共工女嫁與顓頊兒子駱明(黃帝系),生鯀(姓姒),鯀被封汶山石紐(今四川省北川縣),娶有莘氏之女修己為妻,生下禹。禹幼年便隨鯀東遷,來到中原。鯀被帝堯封於崇(嵩山),後因治水失敗被殺。 四岳為姜姓的祖神,其後裔在西周的有申、呂、齊、許等國。姜子牙以前,已有逢伯陵(姜姓)在齊;呂原在陝西,後遷今南陽市境與申共居;許即今許昌市境。 四岳一支繼承了炎帝稱號,都陳(河南淮陽縣),由於神農氏先前也在此建都,所以後人常常把炎帝和神農混淆。 四岳另一支與黃帝系顓頊婚姻,發展出祝融八姓 (己、董、彭、禿、?u、曹、斟、羋),最初在今河南新鄭一帶,以後向南發展,至於河漢之間。祝融八姓的長支為昆吾,己姓,為黃帝集團十二姓中的舊姓;楚出自羋姓。氐羌入藏緬族群成為其首領,控制黃土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藏緬族群後來逐漸東進南進,沿長江東進到雲夢大澤(洞庭湖),同化或驅逐當地的揚越與苗瑤,三者融合為楚人的先祖;藏緬族群南下,驅逐同化當地百越,融合為彝族、白族、緬甸族的祖先。

圖騰

龍圖騰龍圖騰

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占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龍飛鳳舞,是中原地區與南方地區的民族標誌。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人都以自己是¨龍的傳人〃而驕傲。 聞一多先生在他的三篇作品《伏羲考》、《龍鳳》、《端午考》中指出,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來源於黃帝時代的傳說。相傳,黃帝在統一中原之前,以“熊”為標誌性圖案。戰敗蚩尤統一中原後,它的標誌兼取並融合了被吞併的其它氏族、部落的標誌性圖案。如鳥的標誌圖案、馬的標誌圖案、鹿的標誌圖案、蛇的標誌圖案、牛的標誌圖案、魚的標誌圖案等。最後拼合成華夏民族崇拜的形象“龍”,一種虛擬的綜合性神靈。“龍”的形象開始出現於各種圖案之中,並逐漸成了帝王的符瑞。相傳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龍”而生,黃帝是附寶感“北斗”而生,堯帝是慶都感“赤龍”而生,始祖是繁衍的後代,因此,華夏民族的子孫便是“龍的傳人”了。由對原始圖騰崇拜升級到人為創造的圖騰崇拜,這是人類社會信仰進步的標誌,而華夏民族的信仰並沒有停留在這個位置,而是進一步升級到祖宗崇拜,即敬天法祖。這是因為華夏民族發現時間所謂的猛獸,人造神明都不能在民族危亡之時給予族群庇護,而在這時能拯救族群的是這個族群的英雄,他們帶領族群從困境走出,讓族群重新獲得新生,強大,繁衍。這在當今世上還找不到這樣的信仰崇拜,唯獨華夏族群升級至此。

演變

漢族漢族

華夏族是個逐步融合擴大的概念。公元前4000年,河西走廊和黃土高原北部居住著夏族,晉南關中一帶居住著華族,淮河以南和漢江流域居住著蚩尤的先人。公元前2700年夏族領袖黃帝東進,戰勝華族領袖炎帝,兩族達成聯盟並將蚩尤滅掉,佔據整箇中原,華夏二族逐漸融合成華夏族。後來華夏族融合了藏緬族、吐火羅人東夷、通古斯族、西戎蘇美爾人、祝融氏、蚩尤後代、匈奴鮮卑等。西漢時期,一個以華夏族為基礎的新民族:漢族產生了。漢代漢族是由華夏族與東夷族、楚族融合而成的,也有部分羌族的血液。
到了現代,大陸也有很多學者,媒體稱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等中華民族為"華夏民族"

文化

服飾

漢服漢服

漢民族有自己悠久華美的服飾,即漢服。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甲申之難(1644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下令全國剃髮易服,1683年,清軍入台灣,滅鄭成功餘部,從此漢服從華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後,今日的漢族逐漸忘記了自己曾經擁有的華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漢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麗服飾,這場民間自發興起的復興漢民族服飾的運動,通常被稱為“漢服運動”。

音樂

音樂音樂

漢族是有音樂傳統的民族,漢族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創造。以前,漢族先民已創造了樂器和樂曲,發明了樂律。漢唐盛世,漢族音樂以歌舞音樂見長;宋元以後,則以戲曲音樂為主。當今世界公認的音樂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漢族稱三分損益律)、純律及平均律,漢族皆獨立發明,其成果如車條之輻輳,匯入世界音樂理論之軸心。

語言文字

詩經詩經

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屬漢藏語系,按學術界較常見的劃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七大方言。近幾年來不少學者認為廣西的平話、山西的晉語應與其他七大方言並列。對漢語標準語的規定,漢族所在的不同地區各有不同,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定為標準官話(以官話區的北京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語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國語國語、華語),香港定位標準粵語(廣州話)。漢字的書寫方式分別有正體字和簡化字。
此外,有的學者還將閩方言分為閩南話閩北話。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個方言內部又可再分區劃片,從而構成了漢語方言複雜,南北互不相通的語言狀態。儘管如此,由於漢字的高度統一,對漢族具有強大的內聚作用,所以,我們似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漢字,就沒有漢族。

建築

陝北土窯洞陝北土窯洞
漢族由於分布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占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檐重閣和律卯結構。由於南方各地習俗和自然條件不同,在住房建築布局上也有差異。如丘陵山地的樓房依山而建,江浙水鄉則注重前街後河,福建的土樓龐大而美觀,蘇州的樓閣小巧而秀麗。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樑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文化藝術

孟子孟子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擁有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時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這就是禮樂文化,周禮非常繁縟,據《周禮》有吉、凶、軍、賓、嘉五禮,樂在西周很重視,有專門職官管理,金文中也記有樂官。周代樂舞如《大武》為周武王克商所作。代的已有比較完善教育制度,如“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就是周代貴族的文化教育內容,中國最早的經典如《周易》、《尚書》、《詩經》、《周禮》、《樂經》(已佚)、《春秋》都產生這個時期,以及春秋時期的諸子學說等。
在春秋戰國時期,華夏各諸侯國出現過百家爭鳴的生動活潑的局面,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大體同時的古希臘文明東西輝映。至漢武帝時(前141~前87在位)推行“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統治思想,統治漢族古代思想與文化近2000年,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著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中國相鄰的國家。在古代軍事理論方面,早在春秋末就有軍事名著《孫子兵法》問世。西漢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別是宋朝以來一直作為武學必讀的《武經七書》,集中了古代軍事著作的精華。注重史學也是漢族文化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自司馬遷撰《史記》,歷代都有紀傳體史書,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編年體以《春秋》、《左傳》、《資治通鑑》為代表;其他各種紀事本末體史書及古史、 雜史、地方史志、 史學理論等官私撰述,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古代歷史文獻最豐富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出於漢族學者的手筆。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與數學的成就,一向為世人所矚目, 其中如張衡(78~139)、祖沖之(429~500)、一行(俗名張遂,683~727)、郭守敬(1231~1316)等已被舉世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農學往往包括古代科學技術的多方面成就,據不完全統計,2000多年間,包括已經散佚與流傳至今的農書達370餘種,其中如《汜勝之書》、《齊民要術》、《王禎農書》、《農政全書》,是古代農學著作的代表作。
在古代漢文文學發展中,詩歌的發展占顯著地位,如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都有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而屈原(約前340~前278)、李白(701~762)、杜甫(712~770)、柳永(約987~約1053)、 蘇軾(1037~1101)、 陸游(1125~1210)、辛棄疾(1140~1207)等人的名字與作品,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大放異彩,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公認的名家。散文有著名的秦漢古文,至唐中晚葉,由韓愈(768~824)、柳宗元(773~819)等倡導恢復秦漢古文運動,到歐陽修(1007~1072)、蘇洵(1009~1066)、 曾鞏(1019~1083)、王安石(1021~1086)、蘇軾、蘇轍(1039~1112)時,古文運動大獲全勝,號為“唐宋八大家”。小說創作,到明清時獲得很大發展,長篇巨著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儒林外史》;短篇集如:《聊齋志異》均素負盛名。還有不少少數民族作家也運用漢語進行創作,產生了許多名家與名著,而《紅樓夢》,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作。 其他在繪畫、書法、工藝美術、音樂、 舞蹈、戲劇、曲藝等方面,都有不少蜚聲中外的名家,他們獲得了令人讚嘆的藝術成就。在這些藝術的發展中,尤其表現了漢族人民善於學習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長,以發展其藝術,形成了特有的風格。在一些類書巨著的編纂方面,也是由來已久。唐、宋時的《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特別是明清的《永樂大典》、《圖書集成》可稱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書,不僅顯示了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古代文化的光輝成就,也顯示了古代漢族學者與少數民族學者合作與互相學習的精神。

飲食

酒文化酒文化
主食 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是漢族的傳統飲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有饅頭、麵條、花捲、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吃法。漢族講究並善於烹任,不同地區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閩、皖、、湘、浙、等八大菜系。
飲茶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漢族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爭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漢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 ,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飲食中的信仰、禁忌 漢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曆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準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說。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唇;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後容易招致難產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