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尼與亞歷山大》

《芬尼與亞歷山大》

《芬尼與亞歷山大》是一部由英格瑪·伯格曼執導,Kristina Adolphson主演的劇情片。上映於1982年12月17日。

基本信息

《芬尼與亞歷山大》芬尼與亞歷山大》海報
英文片名:Fanny and Alexander

法文片名:Fanny et Alexandre

德文片名:Fanny und Alexander

中文片名:《芬尼與亞歷山大》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

編劇: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

主演:Kristina Adolphson

Pernilla Allwin

影片類型:奇幻 / 劇情 / 懸疑

片長:188 min

國家:法國/ 瑞典/ 西德

對白:英語/德語/ 瑞典語/ 意第緒語

色彩:彩色

首映:1982年12月17日

影片簡介

煌煌巨作分成三小時電影版及五小時記錄片版,是導演數十年電影生涯的總結與反思。電影前段提出的各種悲觀論調都在後期通過積極的人生態度轉為光明的希望,或許伯格曼《芬尼與亞歷山大》晚年身心已入化境,過往影片中的各種痛苦與絕望雖依然縈繞不散,但卻不再以不可解為由成為永難完劫的噩夢輪迴,不得不在夢中或記憶里尋求的升華終於轉為具體化的生活動力,包括最終心中之神的復活並拯救芬妮與亞歷山大的“神跡”,亦通過具體的信念來實現。

影片前半部分在極力塑造一個近乎絕對的男權世界,這和這個社會本身的意識形態是同步的,後半部分女性的奪權一改伯格曼女性形象的消極被動,但女性在奪取權利的同時,依然要遭受更大的精神傷害。只是與以往不同,本片視點不再集中於描述被傷害後的心理變化,更多地將過去的絕望轉為行動上的積極的抗爭。人類雖然依然卑微而無力,但是影片所表現對人性本真的回歸則在暗示伯格曼世界下的人心終於獲得了肯定和承認。

詳細劇情

1907年聖誕夜,在瑞典的一座小城內有一戶人家,老祖母海倫娜,芳妮和亞歷山大及其父母奧斯卡和埃米莉,還有芳妮和亞歷山大的兩位叔叔和嬸嬸住在一幢豪華的大房子裡面,他們享受著美味的聖誕大餐,分送著聖誕禮

《芬尼與亞歷山大》《芬尼與亞歷山大》海報(法國)
物,這一家人過得和睦而快樂。

奧斯卡和埃米莉都是演員,並經營著一家大劇院。在排練《哈姆雷特》時奧斯卡突然中風。生命垂危的奧斯卡把大劇院託付給埃米莉後離開了人世。葬禮很隆重,參加的人也多。使埃米莉一家精疲力盡,當晚亞歷山大和芳妮看到父親奧斯卡在客廳里彈鋼琴

一年以後埃米莉向大家宣布她要結婚了,嫁給青年主教愛德華。亞歷山大不喜歡愛德華主教,經常在背後罵他是尿盆屁盆。在埃米莉與愛德華的婚禮上亞歷山大若隱若現地看見母親身後的亡父奧斯卡。埃米莉帶著亞歷山大和芳妮住進主教愛德華的家。愛德華有母親、姐姐和癱瘓的姨媽。愛德華的姐姐專橫刻薄,她掌握著家庭大權。第一天埃米莉與愛德華母親之間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發生爭執,亞歷山大和芳妮就沒吃晚飯,從此兩個孩子在主教家經常受罰被關進小屋不準吃飯,特別是亞歷山大與主教的矛盾日趨尖銳,埃米莉十分痛苦。

夏天到了,埃米莉懷孕了。她去看望海倫娜,海倫娜非常懷念孫子孫女,從埃米莉處了解孩子們的遭遇很不安,請老友伊薩克幫忙,伊薩克是猶太古董商。一天伊薩克坐著一輛大車到主教府,聲稱已和主教談妥要買走他家的一口大箱子和一個柜子,因為愛德華手頭拮据負債累累。伊薩克把芳妮與亞歷山大藏入大箱子帶出了主教府。伊薩克還利用兩個會魔法的侄子用意念搖控發功,讓主教即癱瘓在床的姨媽把油燈打翻在地,引起火災,也燒著了愛德華的母親及昏睡中的愛德華主教,全家都燒死了,而埃米莉及時逃離了主教家。從此芬妮、亞歷山大和愛米莉又與海倫娜一起住在那幢豪華的大房子裡,一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

相關評論

En film av Ingmar Bergman

瑞典大師的絕唱,半自傳性質,處理極為細緻,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攝影、美術、服裝四個獎項。影片細膩地探索了心理折磨這一題材,但因採用兒童的視角,因此不像伯格曼其他作品那么低沉。全片節奏緩慢卻不沉悶,跟內容相得益彰。表演一如既往無懈可擊。本片壓縮自六小時電視劇,導演版長達312分鐘。

從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到斯特林堡的《夢幻劇》,由悲到喜的巨大轉化,伯格曼窮極半生苦苦求索不得的終極命題通過《芬尼與亞歷山大》的結尾終究實現了歸復,人性善良的一面在此獲得了超然的位置,這是之前他的電影所不見的——我們可能都會在生命中遭遇巨大痛苦,由這種痛苦所承載的精神拷問將在日後不斷地重複出現,但我們同樣沒有理由拒絕正在發生的美好生活!

幕後花絮

利夫·厄曼最初是被確定為扮演Emilie Ekdahl 的演員,但最終被否決,換為Ewa Fröling。英格瑪·伯格曼對此感到很失望,對厄曼說她已經喪失了她"與生具來的權利。"

馬可斯·馮·西多原來是確定扮演主教Edvard Vergérus的角色 (最終由Jan Malmsjö出演),但是他因為另有拍攝計畫只好放棄。

在教堂外面的這場葬禮的戲是由全體工作人員參與拍攝完成的,儘管當時導演患上了流感有病在身。

Jan Malmsjö本人是瑞典著名的歌手和舞者,他在影片中扮演邪惡的主教Vergerus。導演在為角色指導他的時候,他總是覺得怪怪的,這與他從前做過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一樣。他把心中的疑惑告訴英格瑪·伯格曼,對方的回答是:"那么,我感覺在你的體內有一些黑暗和邪惡的東西纏繞著你,你有它,我有它,我們所有的人都有。"

在英格瑪·伯格曼的拍攝工作日誌在中,他提到扮演主教的Jan Malmsjö,曾經在一組長鏡頭的拍攝過程中過度疲勞而暈倒,同時他還有每周六場的舞台演出。

伯格曼和攝影師Sven Nykvist在拍攝過程中發生過激烈的爭吵,因為Nykvist想在他葬禮這場戲中出現,而伯格曼堅決不同意有他的畫面留在鏡頭內。

英格瑪·伯格曼最初的劇本草稿完成於1979年,其中大約有一千張手寫的紙。

精彩評論

這是一部長達5個小時(309分鐘)的電影,很難想像的長度。故事本身周折不大,電影本身拍的也波瀾不驚。然而,卻處處不經意的流露出不凡的手筆。很多小場景的台詞,既長也富有深意,比如奧斯卡對全劇院工作人員的聖誕

《芬尼與亞歷山大》《芬尼與亞歷山大》DVD封套
致詞,伊薩克給孩子們講的類似於聖經的故事,卡爾教授對妻子的長篇牢騷,古斯塔夫在最後全家聚餐宴會上的致詞,無一不顯示出編劇的良苦用心——希望它成為史詩一般的鴻篇巨製

《哈姆雷特》是本劇的重要元素,首先它是奧斯卡排演的劇目;其次作為兒子的亞歷山大具有強烈的哈姆雷特情結,亞歷山大與繼父的正面衝突被導演敘述的不動聲色,然而卻驚心動魄。音樂是本片的非常出彩的地方,大提琴的多處套用,體現了不同尋常的效果。卡爾妻子(在本片中是一個並不起眼的人物,甚至是一個懦弱的人物)在宴會上獨唱一幕令人難忘不已。在如訴如泣的歌聲中,讓人的思緒已經離開這部電影,乘著這個女人的歌聲,仿佛掠過草原,掠過山川。娓娓道來的敘事曲,仿佛讓人感受到一種滄桑感油然而生,這滄桑與幽靈公主完全不同,這人世的滄桑!

本片的演員表現非常出色,幾乎每個人物都非常出彩,無論是主角,還是很不起眼的配角,都有突出表現,這一點,是好萊塢這種電影工廠無法做到的極致。從影片的資料可以看出,本片乃是瑞典、法國和聯邦德國三國合拍的成果,恐怕這陣容也是空前的。

對電影不足的考慮,讓人想起影評家們對《泰坦尼克》的質疑,反面角色不夠豐滿,形象過於單薄。本片的反面形象——愛德華主教的形象雖然不至於單薄,但是,其家族人員及其僕人的形象與埃克達爾家族的對比真是太過於鮮明(甚至超過了家庭內部裝飾的對比),令人懷疑,導演本人是否有對基督教(徒)本身有不敬甚至攻擊意味的潛台詞。

電影中的背景是上世紀初(1907年)瑞典的一個小城,一個大家族,這是一個演員世家-埃克達爾家族,最長輩的是仍然健在的祖母,年輕的時候曾是演員。她有三個兒子:奧斯卡(本片的主要人物)經營著個一個劇院,並且本人也是演員,他的太太,艾米麗(Emilie)年輕漂亮,他們有兩個子女,大兒子亞歷山大和小女兒芬妮;老太太還有一個擔任教授的兒子卡爾;還有一個兒子古司塔夫做著某種生意(這兩個兒子雖然不是本片的主角,但卻有精彩的台詞和輝煌的演出)。影片以聖誕夜開始,描述了整個大家庭奢侈豪華幸福的生活。聖誕節後的第二天,正在排演《哈姆雷特》的奧斯卡(在劇中飾演哈姆雷特的父親),突然倒在舞台上,並且當天在家去世。臨死前,他囑託艾米麗喪事從簡,並且擔負劇院的領導工作。在父親彌留之際,亞歷山大表現的極其奇怪,他變得異常害怕,即使在父親的親聲召喚下,母親的懷抱里,妹妹的鼓勵聲中,他都不肯握住父親的手。也許是他對父親的即將離去感到無所適從的緣故吧。奧斯卡的葬禮極為隆重,顯然,這個家族在當地非常有勢力,並且受人尊敬。芬妮和亞歷山大當晚在小客廳里看到奧斯卡在彈鋼琴。為奧斯卡主持葬禮的主教愛德華(本片的主要人物)是這家人的老朋友,在葬禮之後的宴會上,艾米麗認識了愛德華。

一年之後,在一次演出結束後,艾米麗召集全體演員和劇院工作人員,宣布自己已經厭倦了劇院的生活,並且將辭去經理的工作。不久,艾米麗跟主教愛德華結婚。應主教的要求,她放棄了在埃克達爾家族的一切,包括孩子們的玩具和書籍。在媽媽宣布即將與主教結婚的時候,亞歷山大再次看見父親奧斯卡的身影;在媽媽和主教的婚禮上,亞歷山大又看見父親的出現。

從一所極其豪華的宮殿搬到一個近乎家徒四壁的但面積卻不小的(有點像監獄)主教家。這是一個清規教律非常嚴格的家庭,主教有一個母親,一個妹妹(是個偏執狂),還有一個身患重病的姨媽。第一頓飯就吃得非常不愉《芬尼與亞歷山大》快。顯然主教的妹妹並不喜歡新來的嫂子和兩個小孩。更糟糕的是,艾米麗逐漸發現,外表道貌岸然的主教,實際上心狠手辣,對待亞歷山大尤其暴戾!亞歷山大是個堅強而倔強的孩子,也常常因此遭到主教的毒打和其他形式的體罰,比如關禁閉。而這一切,被主教稱為“出於愛的教育”。兩個家庭的差別之大,令兩個孩子無所適從。終於,艾米麗在不堪忍受的情況下,到埃克達爾家族的老太太那裡去哭訴了一番。雖然想離婚,但是作為神職人員,離婚是非常不體面的事情;如果艾米麗堅持離婚,按照瑞典的法律,孩子將被判給愛德華主教;而艾米麗此時也懷上了主教的孩子。

埃克達爾家族在得知艾米麗及其孩子的悲慘遭遇,竭盡全力營救。家族的老朋友,古董商人伊薩克將兩個孩子從愛德華家偷出。孩子被偷走令愛德華大為光火,但埃克達爾家族並不認為此事與他們有關。隨後老太太派出自己的兩個兒子與主教談判,希望他能夠同意離婚,並且放過艾米麗及其孩子。作為補償,主教將得到一大筆錢,以解決他面臨的財政危機。然而自認為掌握了道德上的優勢(教堂的權威)和法律上的先機(法律賦予他繼父應有的權利),主教拒絕了埃克達爾家族的提議。不堪忍受的艾米麗準備自殺,愛德華懷疑艾米麗是準備喝對胎兒不利的藥物,鎮靜的艾米麗對愛德華說是自己煮的熱湯。愛德華相信了並且自己喝下了藥物。第二天凌晨,主教的姨媽打翻了油燈,點燃了自己的衣服,她跑去找主教幫忙,然而此時的主教已經神志不清,不但未能幫助救活姨媽,反而自己也喪了命。而此前,艾米麗已經離開主教,在老太太家過了夜。不久艾米麗生下雙胞胎,埃克達爾家的人又重新歡聚在一起,享受著無盡的快樂。

影片的結尾,意味深長:亞歷山大被愛德華撞到,嚇得他趕緊竄到奶奶的身旁,奶奶正在看艾米麗送來的新收到劇本,剛剛開始:

Anything can happen,anything is possible and likely.

任何事都有可能

Time and space do not exist.

時空並不存在

Against a faint background of reality......

在模糊的現實背景之下

imagination spins out and weaves new patterns

想像編織著一張張新網

導演介紹

《芬尼與亞歷山大》英格瑪·伯格曼
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

英格瑪-伯格曼,瑞典的國寶級編導,20世紀電影大師之一。將電影藝術帶進深不可測的內心世界,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豐富的視覺意象、閃回和極端特寫等手法,展現心靈深處的憧憧幽影,以及人和上帝或人和死亡的關係。

1918年7月14日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的一個具有濃厚宗教氣氛的家庭。父親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誠的路德教徒,曾長期擔任牧師,後來成為瑞典國王的宮廷牧師。母親是一位上層階級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親對伯格曼的管束嚴厲到臻於殘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籠罩著一種嚴峻、壓抑的氣氛,這一切對伯格曼後來的創作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1937年,進入斯德哥爾摩大學攻讀文學和藝術史,閱讀了大量莎士比亞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戲劇作家的作品。同時經常出沒於學校的學生業餘劇團,編寫劇本、導演戲劇、飾演角色。大學畢業後在哥德堡、赫爾辛堡、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擔任過戲劇導演,這為他日後的電影編導生涯打下了紮實的基礎。1944年,伯格曼離開大學,在哈爾斯林堡城市劇院成為一名職業導演。劇院正處於藝術與經濟的雙重倒閉的邊緣,但是在兩年時間裡,伯格曼就將它轉變成為一所非常成功的劇院。此後,他轉移到了歌德堡城市劇院,在那裡,他的影響同樣深厚。1952年,他開始了在馬爾莫城市劇院長達6年的導演生涯。那是現代歐洲最著名的劇院之一,他在那裡創造了一個輝煌的“伯格曼時代”。以其精湛的室內劇演出及其從《浮士德》到《風流寡婦》的高度平衡的保留劇目而名聲大噪。

1944年,寫出了第一個電影劇本《折磨》(HETS,1944),1946年,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機》(Kris,1946)。50年代中後期,隨著《夏夜的微笑》、 《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1957)、 《野草莓》(Smultronstallet,1957)、《面孔》(Ansiktet,1958)等影片的拍攝完成,伯格曼躋身於世界著名導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大多數作品都是在用攝影機窺視人的靈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猶在鏡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恥辱》(1968)、《呼喊與細語》(1972)等等。1982年,伯格曼著手拍攝他自稱為“最後一部影片”《芳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

作品獲獎情況:

《夏夜的微笑》 1955年坎城電影節特別獎

《第七封印》 1957年坎城電影節評審會大獎

《女人的期待》 1958年坎城電影節特別國際獎、最佳導演獎、女演員集體演技獎

《野草莓》 1958年西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魔術師》 1959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審會大獎

《處女泉》 1960年坎城電影節國際影評家聯盟特別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杯中黑影》 1962年西柏林電影節天主教電影獎、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哭泣與耳語》 1972年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面面相覷》 1977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芬妮與亞歷山大》 198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精彩劇照

《芬尼與亞歷山大》 《芬尼與亞歷山大》
《芬尼與亞歷山大》 《芬尼與亞歷山大》

影片欣賞

線上看:1、http://tv.mofile.com/Y1GXBXB6

2、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3NzgwNjg=.html

影片下載: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8%8A%AC%E5%A6%AE%E5%92%8C%E4%BA%9E%E6%AD%B7%E5%B1%B1%E5%A4%A7&restype=-1&id=10000000&ty=0&pattern=0


外國兒童影片

《啊!搖籃》《十天》《小兵張嘎》《祖國的花朵》是好些70後印象很深的兒童影片,那么,國外有哪些好看的兒童電影呢?讓我們一起來盤點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