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先露

臀先露

臀先露(breechpresentation)是最常見的異常胎位,約占妊娠足月分娩總數的3%~4%。因胎頭比胎臀大,且分娩時後出胎頭無明顯變形,往往娩出困難,加之臍帶脫垂較多見,使圍生兒死亡率增高,是枕先露的3~8倍。臀先露以骶骨為指示點,有骶左前、骶左橫、骶左右,骶右前、骶右橫、骶右後6種胎位。

基本信息

病因

臀先露

妊娠30周以前,臀先露較多見,妊娠30周以後多能自然轉成頭先露。臨產後持續為臀先露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確,可能的因素有: 

1、胎兒在宮腔內活動範圍過大羊水過多、經產婦腹壁鬆弛以及早產兒羊水相對偏多,胎兒易在宮腔內自由活動形成臀先露。 

2、胎兒在宮腔內活動範圍受限子宮畸形(如單角子宮雙角子宮等)、胎兒畸形(如腦積水等)、胎及羊水過少等,容易發生臀先露。 

3、胎頭銜接受阻狹窄骨盆、前置胎盤、腫瘤阻塞盆腔等,也易發生臀先露。

在胎體各部中,胎頭最大,胎肩小於胎頭,胎臀最小。頭先露時,胎頭一經娩出,身體其他部位隨即娩出。而臀先露時則不同,較小且軟的臀部先娩出,最大的胎頭卻最後娩出,為適應產道的條件,胎臀胎肩胎頭需按一定機制適應產道條件方能娩出,故需要掌握胎臀、胎肩及胎頭3部分的分娩機制。以骶右前位為例加以闡述(圖4)。

臀先露臀先露臀先露臀先露
(1)胎臀粗隆間徑銜接於骨盆入口右斜徑上(2)胎臀經內鏇轉後,粗隆間徑與母體骨盆出口前後徑一致(3)前髖自恥骨弓下娩出,臀部娩出時粗隆間徑與骨盆前後徑一致(4)胎臀娩出後順時針方向鏇轉,胎臀轉向前方
臀先露臀先露臀先露臀先露
(5)胎頭矢狀縫銜接於骨盆入口的左斜徑上(6)胎頭入盆後矢狀縫沿骨盆左斜徑下降(7)枕骨經內鏇轉達恥骨聯合下方時,矢狀縫與骨盆出口前後徑一致(8)枕骨下凹達恥骨弓下時,胎頭俯屈娩出,此時胎頭矢狀縫仍與骨盆出口前後徑一致

圖4骶右前位分娩機制
1、胎臀娩出臨產後,胎臀以粗隆間徑銜接於骨盆入口右斜徑上[圖4(1)],骶骨位於右前方。胎臀逐漸下降,前髖下降稍快故位置較低,抵達骨盆底遇到阻力後,前髖向母體右側行45°內鏇轉,使前髖位於恥骨聯合後方,此時粗隆間徑與母體骨盆出口前後徑一致[圖4(2)]。胎臀繼續下降,胎體側屈以適應產道彎曲度,後髖先從會陰前緣娩出,隨即胎體稍伸直,使前髖從恥骨弓下娩出[圖4(3)]。繼之雙腿雙足娩出。當胎臀及兩下肢娩出後,胎體行外鏇轉,使胎背轉向前方或右前方[圖4(4)]。

2、胎肩娩出當胎本行外鏇轉的同時,胎兒雙肩徑銜接於骨盆入口右斜徑或橫徑上,並沿此徑線逐漸下降,當雙肩達骨盆底時,前肩向右鏇轉45°轉至恥骨弓下,使雙肩徑與骨盆出口前後徑一致,同時胎體側屈使後肩及後上肢從會陰前緣娩出,繼這前肩及前上肢從恥骨弓下娩出。

3、胎頭娩出當胎肩通過會陰時,胎頭矢狀縫銜接於骨盆入口左斜徑或橫徑上[圖4(5)],並沿此徑線逐漸下降[圖4(6)],同時胎頭俯屈。當枕骨達骨盆底時,胎頭向母體左前方鏇轉45°,使枕骨朝向恥骨聯合[圖4(7)]。胎頭繼續下降,當枕骨下凹到達恥骨弓下緣時,以此處為支點,胎頭繼續俯屈,使頦、面及額部相繼自會陰前緣娩出,隨後枕部自恥骨弓下娩出[圖4(8)]。

症狀

1、臨床表現孕婦常感肋下有圓而硬的胎頭。由於胎臀不能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常導致子宮收縮乏力,宮頸擴張緩慢,致使產程延長。 

2、腹部檢查子宮呈縱橢圓形,胎本縱軸與母體縱軸一致。在宮底部可觸到圓而硬、按壓有時有浮球感的胎頭;在恥骨聯合上方可觸到不規則、軟而寬的胎臀,胎心在及左(或右)上方聽得最清楚。 

3、肛門檢查及陰道檢查肛門檢查時,可觸及軟而不規則的胎臀或觸到胎足、胎膝。若胎臀位置高,肛查不能確定時,需行陰道檢查。陰道檢查時,了解宮頸擴張程度及有無臍帶脫垂。若胎膜已破可直接觸到胎臀、外生殖器及肛門,此時應注意與顏面相鑑別。若為胎臀,可觸及肛門與兩坐骨結節連在一條直線上,手指放入肛門內有環狀括約肌收縮感,取出手指可見有胎糞。若為顏面,口與兩顴骨突出點呈三角形,手指放入口內可觸及齒齦和弓狀的下頜骨。若觸及胎足時,應與胎手相鑑別(圖1)。

臀先露圖1胎手與胎足的區別
 

4、B型超聲檢查能準確探清臀先露類型以及胎兒大小、胎頭姿勢等。

根據兩下肢所取的姿勢分為: 

1、單臀先露或腿直臀先露(frankbreechpresentation)胎兒雙髖關節屈曲,雙膝關節直伸,以臀部為先露。最多見。 

2、完全臀先露或混合臀先露(completebreechpresentation)胎兒雙髖關節及膝關節均屈曲有如盤膝坐,以臀部和雙足為先露。較多見。 

3、不完全臀先露(incompletebreechpresentation)以一足或雙足、一膝或雙膝或一足一膝為先露。膝先露是暫時的,產程開始後轉為足先露。較少見。 

孕婦常感肋下有圓而硬的胎頭。由於胎臀不能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常導致子宮收縮乏力,宮頸擴張緩慢,致使產程延長。 

對母體的影響胎臀形狀不規則,不能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容易發生胎膜早破或繼發性子宮收縮乏力,使產褥感染與產後出血的機會增多。若宮口未開全強行牽拉,容易造成宮頸撕裂甚至延及子宮下段。 

對胎兒的影響胎臀高低不平,對前羊膜囊壓力不均勻,常致胎膜早破,臍帶容易脫出,臍帶受壓可致胎兒窘迫甚至死亡。由於後出胎頭牽出困難,可發生新生兒窒息、臀叢神經損傷及顱內出血。

檢查

1、B超

2、胎心音監護儀

治療

1、妊娠期於妊娠30周前,臀先露多能自行轉為頭先露。若妊娠30周后仍為臀先露應予矯正。常用的矯正方法有: 
(1)胸膝臥位:讓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褲帶,胸膝臥位的姿勢如圖2所示,每日2次,每次15分鐘,連續做1周后複查。這種姿勢可使胎臀退出盆腔,藉助胎兒重心的改變,使胎頭與胎背所形成的弧形順著宮底弧面滑動完成。

臀先露圖2胸膝臥位
 

(2)雷射照射或艾灸至陰穴:近年多用雷射照射兩側至陰穴(足小趾外側,距趾甲角1分),也可用艾條灸,每日1次,每次15~20分鐘,5次為一療程。 

(3)外倒轉術:套用上述矯正方法無效者,於妊娠32~34周時,可行外倒轉術,因有發生胎盤早剝、臍帶纏繞等嚴重併發症的可能,套用時要慎重,術前半小時口服舒喘靈4.8mg。行外倒轉術時,最好在B型超聲監測下進行。孕婦平臥,露出腹壁。查清胎位,聽胎心率。步驟包括鬆動胎先露部(兩手插入先露部下方向上提拉,使之鬆動),轉胎(兩手把握胎兒兩端,一手將胎頭沿胎兒腹側輕輕向骨盆入口推移,另手將胎臀上推,與推胎頭動作配合,直至轉為頭先露)。動作應輕柔,間斷進行。若術中或術後發現胎動頻繁而劇烈、胎心率異常,應停止轉動並退回原始位並觀察半小時。 

2、分娩期應根據產婦年齡、胎產次、骨盆大小、胎兒大小、胎兒是否存活、臀先露類型以及有無合併症,於臨產初期作出正確判斷,決定分娩方式。 

(1)選擇性剖宮產的指征:狹窄骨盆、軟產道異常、胎兒體重大於3500g、胎兒窘迫、高齡初產、有難產史、不完全臀先露等,均應行剖宮產術結束分娩。 

(2)決定經陰道分娩的處理: 

1)第一產程:產婦應側臥,不宜站立走動。少做肛查,不灌腸,儘量避免胎膜破裂。一當破膜,應立即聽胎心。若胎心變慢或變快,應行肛查,必要時行陰道檢查,了解有無臍帶脫垂。若有臍帶脫垂,胎心尚好,宮口未開全,為搶救胎兒,需立即行剖宮產術。若無臍帶脫垂,可嚴密觀察胎心及產程進展。若出現協調性宮縮乏力,應設法加強宮縮。當宮口開大4~5cm時,胎足即可經宮口脫出至陰道。為了使宮頸和陰道充分擴張,消毒外陰之後,使用“堵”外陰方法。當宮縮時用無菌巾以手掌堵住陰道口,讓胎臀下降,避免胎足先下降,待宮口及陰道充分擴張後才讓胎臀娩出。此法有利於後出胎頭的順利娩出(圖3)。在“堵”的過程中應每隔10~15分鐘聽胎心一次,並注意宮口是否開全。宮口已開全再堵易引起胎兒窘迫或子宮破裂。宮口近開全時,要做好接產和搶救新生兒窒息的準備。

 

臀先露圖3用手掌堵住外陰促使胎臀下蹲

2)第二產程:接產前,應導尿排空膀胱。初產婦應作會陰側切術。有3種分娩方式:①自然分娩:胎兒自然娩出,不作任何牽拉。極少見,僅見於經產婦、胎兒小、宮縮強、產道正常者。②臀助產術:當胎臀自然娩出至臍部後,胎肩及後出胎頭由接產者協助娩出。臍部娩出後,一般應在2~3分鐘娩出胎頭,最長不能超過8分鐘。後出胎頭娩出有主張用單葉產鉗效果佳。③臀牽引術:胎兒全部由接產者牽拉娩出,此種手術對胎兒損傷大,不宜採用。 

3)第三產程:產程延長易並發子宮乏力性出血。胎盤娩出後,應肌注催產素,防止產後出血。行手術操作及有軟產道損傷者,應及時縫合,並給抗生素預防感染。

鑑別

臀先露胎兒若胎膜已破可直接觸到胎臀、外生殖器肛門,此時應注意與顏面相鑑別。

預防

臨床上套用先進的B超、胎心音監護儀,對臀先露胎兒做出全面評估,對分娩方式做出正確的選擇。

併發症

臀先露臀先露
可引起胎兒多種併發症:

1、產傷:顱內出血脊柱損傷臂叢神經損傷骨折內臟損傷

2、胎兒及新生兒窒息:常見原因為臍帶脫垂、胎膜早破、臍帶受壓後出來困難、胎糞吸入、產程延長等。

3、早產;

4、先天畸形: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腦積水無腦兒腦脊膜膨出肌萎縮等;

5、遠期影響:腦性癱瘓大腦發育遲緩神經性癱瘓等。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