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通過書面、口頭提問或實際操作等方式,考查參試者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的活動。即:“除了題目,任何東西都不能看地做功課”。
考試,是一種嚴格的知識水平鑑定方法。為了保證結果的公平,考場必須要求有很強的紀律約束,並且專門設有主考、監考等監督考試過程。絕對禁止任何舞弊行為。
要求考試者在規定的時間內按指定的方式解答精心選定的題目或按主測單位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實際操作的任務,並由主考者評定其結果,從而為主測單位提供考試者某方面的知識或技能狀況的信息。
詞義
詳細解釋
1. 考查,考核。
《東觀漢記·吳良傳》:“ 蕭何舉韓信 ,設壇即拜,不復考試。”
2. 對人的知識才能進行考查測驗。
《漢書·宣帝紀》:“自丞相以下,各奉職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試功能。”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雜記》:“敕諸州學士及白丁,有明經及秀才、俊士,明於理體,為鄉曲所稱者,委本縣考試。”
3. 指考查知識才能等的一種方式。
《鏡花緣》第六五回:“其實此番考試,原無須迴避,這是卿等過於謹慎之處。”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她考試的成績很好,心裡很高興。”
4. 指主持考試。
《鏡花緣》第六五回:“將來能彀托賴伯母福氣,再遇才女部試,諸位伯伯同侄女父親都不派入考試,那就好了
考試的英文翻譯 an examination; a test; an exam; a quiz
監考老師:考試時要有監考人在場,以保持公正,公平的考試
方式
考試的方法有筆試、口試、面試和操作考試等,可根據不同的測試目標和測試內容選擇合適的方式。
考試的標準
考前應明確考試的大綱,不同時期的教材不同,所以考前應公示給考生。
目的
考試主要有兩種目的:一是檢測考試者對某方面知識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檢驗考試者是否已經具備獲得某種資格的基本能力。從這兩種目的看,考試可以分為效果考試和資格考試。
1.效果考試
無論從主考者的角度看,還是從學習者的角度看,效果考試都僅僅是檢驗學習者目前的學習水平,以便更好地制定隨後的教學或學習方略。
在效果考試中,學習者一定要坦誠地展示自己的知識水平。靠一些小技巧可能會提高自己的測試成績,但這種提高無疑會掩蓋自己的真實水平,從而阻礙了教學者對學習者以及學習者對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的清楚認識。
效果考試的形式
隨堂考試就是效果考試的一個典型形式,此外,每學期的期中考試、沒有競爭壓力的升級考試、隨時隨地的自測等都是效果考試的形式。學習者一定要記住,參加效果考試僅僅是為了認識自己!
2.資格考試
典型的資格考試有自學考試、中考和高考。此外,分析師、律師資格考試、註冊會計師考試、托福考試、GRE等都是資格考試。
資格考試的核心目的是,給予考試者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以獲得某個更高層次的學習或工作檯的資格。嚴格地講,資格考試也是效果考試的一種,因為資格考試的設計假設就是,只有擁有更高學習效果的學習者才能獲得這一資格。但在某種程度上,會學習不會考試的學習者往往要敗給不會學習會考試的學習者,因為前者就是不能在考場上淋漓盡致地發揮出自己的學習水平。
資格考試常常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命運,這就決定學習者在資格考試時會轉化為考試者——在資格考試這一高度濃縮的時間段,一個人會不會學習已經不再是關鍵,會不會考試才是核心。
資格考試好比結束語,此前一直進行的學習似乎到這裡便戛然而止。效果考試則好比一座座小橋,它只是為了更好地聯繫起橋前和橋後的學習。
對待這兩類考試需有明顯的不同態度,簡略地說,就是:在效果考試中,“學習者”依然是“學習者”;在資格考試中,“學習者”則變成為“考試者”。
應考技巧
如何有效的準備考試,可分成:考試前、考試中、考試後三個部分做說明。
一、考試前:心理的建設是很重要的,俗話說的好,有計畫不會忙,有信心不會慌,有預算不會愁,因此,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每星期的日誌表中,排固定的時間準備功課及收看電視,會是較輕鬆的學習。其次考試前有三R法則,第一是REPEAT重複,根據研究顯示,若一門功課你第一次花費一小時,第二次做則可能只花40分鐘,第三次或許只有花費20分鐘。第二是RECORD,就是運用一些記憶的方法,例如利用五根手指頭來聯想五大河川,第一條是長江,第二條是黃河等做類似的聯想,用新方法來記憶。第三是最重要的RECOGNITION重新再用自己認知的話,嘗試把它寫下來,這樣對答題也會有幫助。第三在考試前也應注意的:要模擬練習,想像老師可能出的題目,從考古題中,或從自我評量的題目中,從關鍵的辭彙里嘗試來自我解答,相信在不斷的練習,你可以知道那些部分需要再加強。
二、在考試中:拿到考卷,(1)先深呼吸,不要慌。(2)要看清楚題意及答題的型式。甚至可模擬作答將大綱先寫出來,進一步嚐試再用工筆字把它寫清楚,因為有時候我們看到有些同學寫成一團亂,老師看不懂,進一步來講,即在作答後,要檢查是否漏答?尤其答題時最好條列分明,儘可能避免自己自作主張,根據題型好好做答。
三、在考試後:尤其每一堂考試後不要馬上急著去對答案,讓自己心很慌,或許整天考完試後再做檢討,相信每一次的檢討,都是我們這一項準備的開始。此外,也可跟同學分享討論,並且請教面授老師,相信可以學到更多的答題技巧。尤其是考卷如有機會發下來,或許和同學討論之後,了解別人如何做答,也能得到高分,
來源
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
科舉考試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及後備人員的制度。唐朝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都舉行。明清兩代文科只設進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騎射、舉重等武藝。武則天時設立武舉,即是武狀元.。
童生試:也叫“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學習成績優秀的一二等學生)後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鄉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取得參加中央一級的會試的資格。第一名叫解元。
會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汞士(又稱中式進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 是科舉制度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三甲,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
明代的科舉考試,分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進行。鄉試由布政使司主持,會試由禮部主持。凡考中進士的,統統被任命為官員。一般來說,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二三甲考選為庶吉士,也都是翰林院官,其他或授給事、御史、主事,或授府推官、知州、知縣等。未考中的舉人,只授小京官或外地教職。
考取童生(秀才)要經過縣試、院試和府試三級進行。縣試在2月進行,要求有4名村莊裡的人和1名秀才保舉方可考試。院試則要求有4名村莊裡的人和2名秀才保舉。府試考取的就叫生員(秀才)。鄉試考中的第一名叫做解元。會試第一名叫做會元。殿試第一名叫做狀元。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讚。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
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制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幹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譽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後,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治者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譽錄製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後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後,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譽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僅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對於防止主考官徇情取捨的確發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於政治日趨腐敗,此項制度也就流於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熙寧八年,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鬥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明朝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
元代開始,蒙古人統治中原,科舉考試進入中落時期,但以四書試士,卻是元代所開的先例。
元朝滅亡後,明王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
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為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蔭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通過科舉做官。
參加鄉試的,除監生外,還有科舉生員。只有進入學校,成為生員,才有可能入監學習或成為科舉生員。明代的府學、州學、縣學、稱作郡學或儒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名提督學院,故稱這級考試為院試。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生員分三等,有廩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稱廩膳生員,簡稱廩生;定員以外增加的稱增廣生員,科稱增生;於廩生、增生外再增名額,附於諸生之末, 稱為附學生員,科稱附生。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級。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干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師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經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許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所以,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麼,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復收大結。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演變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極大,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是維護封建專制治的工具,同進也把科舉考試制度本身引向絕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憤慨地說:"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二十一史廢"。又說:"愚以為八股之害,甚於焚書。"
清代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滅亡
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滿人享有種種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清代科舉在雍正前分滿漢兩榜取士,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特殊的優特,只考翻譯一篇,稱翻譯科。以後,雖然改為滿人、漢人同試,但參加考試的仍以漢人為最多。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於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於消亡。
常見的考試
1.升學考試:中國選拔優秀人才,向來以考試為準,在升學過程中考試就是比不可少的一部分。常見的升學考試有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其中高考也是最重要的考試之一。
2.職位考試:同樣在選拔優秀員工或工作人員上,也有很多非常重要的考試。常見的有公務員考試、招警考試等等。
3.語言考試:改革開放,中國的留學和移民現象也越來越熱,其中也出現一些相應的考試,留學和技術移民必須通過一定的語言測試,如去英美國家必考的雅思等等。
發展過程
科舉科舉考試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及後備人員的制度。唐朝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都舉
行。明清兩代文科只設進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騎射、舉重等武藝。武則天時設立武舉,即是武狀元.
童生試:也叫“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學習成績優秀的一二等學生)後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鄉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取得參加中央一級的會試的資格。第一名叫解元。
會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又稱中式進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 是科舉制度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三甲,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
明代的科舉考試,分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進行。鄉試由布政使司主持,會試由禮部主持。凡考中進士的,統統被任命為官員。一般來說,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二三甲考選為庶吉士,也都是翰林院官,其他或授給事、御史、主事,或授府推官、知州、知縣等。未考中的舉人,只授小京官或外地教職。
考取童生(秀才)要經過縣試、院試和府試三級進行。縣試在2月進行,要求有4名村莊裡的人和1名秀才保舉方可考試。院試則要求有4名村莊裡的人和2名秀才保舉。府試考取的就叫生員(秀才)。鄉試考中的第一名叫做解元。會試第一名叫做會元。殿試第一名叫做狀元。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舉
隋朝起源
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唐朝完備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讚。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
宋朝改革
宋朝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制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幹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清代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滅亡
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滿人享有種種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清代科舉在雍正前分滿漢兩榜取士,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特殊的優特,只考翻譯一篇,稱翻譯科。以後,雖然改為滿人、漢人同試,但參加考試的仍以漢人為最多。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於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於消亡。
國家司法考試
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國家司法考試前身為律師資格考試,自2002年後,增加了檢察官考試和法官考試兩類系統內部職業資格考試考核,統稱為國家統一司法考試。考試主要測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套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和評卷,成績由法務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公布。國家司法考試的考試成績一次有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法務部統一頒發《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考試焦慮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的發展,人才對國家的發展越來越重要。而考試是國家選拔人才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考試焦慮症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而造成的,因此首先應該學會合理髮泄,調節自己心理狀態,緩解學習壓力,開放自己心態。聽聽音樂,去野外散散步,打打沙包,找自己的朋友傾訴等都是很好的發泄方式,只有將心理調節好後才能以正確的心態放鬆的面對考試,從而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和家長也起到很大的作用,面臨巨大的壓力,如果不顧一切地給孩子施壓,不僅不能提高其學習效果和成績,反而會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從而“弄巧成拙”。作為父母的,當發現孩子心理壓力過大的時候,應當允許、鼓勵、引導孩子適當的做一些放鬆,把自己放到一個平穩的、開闊的心理環境中。
如何調整考試焦慮症?
認知調控
首先,堅決杜絕用“完了”、“我糟糕透了”等這種消極的語言暗示自己;其次,消除大腦中的錯誤信息,不要被一兩次考試失敗和一兩科考試失誤所嚇倒,不要以偏概全,認為自己不行,而喪失信心;再次,適當減輕周圍環境的壓力,針對種種擔憂,自己和自己辯論,用這種理性情緒療法,糾正認知上的偏差。
行為矯正
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放鬆訓練,一種是系統脫敏訓練。放鬆訓練和系統脫敏訓練的原理,是互動抑制原理,即人在放鬆狀態下的情緒,與焦慮是相互抵抗的,比如放鬆狀態出現了,必然會抑制焦慮和緊張狀態的出現。[2]
基本原則
(1)考前不要開夜車
考前不要開夜車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很多考生越是臨近考試,越是睡不著覺。這說明考生?quot;考試"的注意力太集中了,考前的起居生活應該有規律,因此注意力必須轉移。除了傳統的"數數",告訴考生一個"偏方":眼睛不要閉實,眼球正轉10遍,倒轉10遍,反覆做對刺激睡眠神經有好處。
(2)別被模擬考試成績"罩"住
不少學生有這樣的經驗:每到臨考前,總會被模擬考試的成績"罩"住,就像陰影一樣總是擺脫不了。模擬終歸是模擬,通過考前測試知道自己哪些是長項,哪些還需要"惡補",要把每一次模擬考試看成是發現自己缺點、劣勢的機會。把目的認清楚,就會感到輕鬆一些。
(3)中等生最有可塑性
一些平時學習成績中等的考生還沒有考試就背上心理包袱,總是愛和別人比,比如肯定考不過某某,考不上別人怎么看自己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次要的,在高考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面前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全力以赴地考試,所以中等生最有可塑性,不要背上包袱,了解自己的長處,爭取不斷地突破。有一種理論認為,一個人成功80%靠"情緒智商",學會和控制自己的情緒非常重要,通常一個人認知很深刻,情緒也會自我疏導,要用自信和自我鎮定贏得高考。
相關
陰陽學中的考試
考試是以標準程式和方式考核學生特定範疇知識的方法。於古代中國及古希臘,老師評估學生是根據其行為表現,並無固定“標準答案”。歷史上首次大規模套用考試是在600年之中國隋朝,及後發展為科舉制度。在香港,公開考試報考考生最多的是香港中學會考、香港高級程度會考、香港中學文憑,都是屬於升學考試。
香港、台灣人認為考試晉級,求人生機遇需女士帶紫冰銀鑲嵌藍絨晶項墜,男士帶紅竹石飾品,用“法體鹽,赤鱬鱗,黃金,櫻花石,橘子石”製作成石碑護身符,請陰陽師按生日在結印冊上添加結印:農曆3到5月出生添加“石疊,八重冰梅,千帆團扇”3個結印。農曆6到8月出生添加“石疊,千帆團扇,音無響子”3個結印。農曆9到11月出生添加“木靈御幣,刳舟剡楫,贔屓”3個結印。農曆12到2月出生添加“羽心,音無響子,扶桑傘幡”3個結印。結印配合飾品和石碑護身符可以達到“德合無疆”從而帶來人生幸福的機遇
心態調整
1.要增強自信心
要獲取好成績,有一個好的心態,一定要有自信心。這如同體育運動員一樣,要在比賽中獲取好的名次,應該具有良好的競技狀態,以保證自己能夠發揮出最好的水平。考生在進入考場之前,多想一些有把握獲取好成績的條件,如“自己已經全面和系統地複習了”,“考試就像平時測驗,無非在這裡多做幾道題而已 ”,儘量回憶和憧憬一些美好的事情,設法使大腦皮層產生興奮中心,產生一種積極的情緒。自我放鬆,緩和緊張的心理狀態。
2.放鬆情緒與壓力
呼吸鬆弛訓練:當出現不良情緒時,找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站立,眼微閉,全身放鬆,深呼吸,同時默念"1-2-3",吸氣要深、滿,吐氣要慢、勻。全身進行放鬆。另一種方法將全身所有能控制的肌肉從頭至腳全部繃緊,然後慢慢吐長氣,直至全身全部放鬆下來。這樣可以使血液循環減慢、心神安定下來,全身有一種輕鬆感。
肌肉鬆弛訓練:坐姿要放鬆,一旦雙手發生顫抖或有緊張情緒,可迅速拉緊所有的肌肉,然後立即解除緊張、也可馬上做深呼吸,反覆兩三次,這時全身肌肉必會放鬆,就可避免生理、心理緊張加劇而引起的惡性循環。
聯想放鬆法:緊張時,想自己曾經做過成功的事,回想成功時的心理體驗,想像美好的最開心的事物和情景,把當時的情景想像得栩栩如生,把自己最快樂的感覺找到,並陶醉在想像情景之中。可以是藍天白雲,自己在雲上飄或是想像在一望無垠的海邊,海浪輕輕拍打你的感覺。這樣會感到非常滿足,從而消除緊張。
3.扮怪臉法
找一稍偏僻的地方扮怪臉,歪嘴扭唇、抬鼻斜眼,放鬆面部肌肉。如能面對小鏡子看到自己的古怪神態,一定會忍俊不禁地發出笑聲,一切牽腸掛肚的念頭都消失了。
4.轉移想像訓練
轉移也是保持良好心境的一種方式。如塗抹一點清涼油,聽聽音樂,從事散散步、游泳等不劇烈的體育運動,使心態平衡,頭腦清醒,緊張緩解。
5.積極暗示法
要善於利用自我暗示語的強化作用。如可以暗示自己“今天精神很好”,“考出好成績是有把握的”等等。自我暗示語要簡短、具體和肯定,要默默或小聲對自己說(不讓他人聽見,不影響他人答題),這樣,可以通過聽覺說話運動覺等渠道,反饋給大腦皮層的相應區域,形成一個多渠道強化的興奮中心,能夠有效抑制怯場。 心裡想,我一定能成功,一定能發揮超常,考出好成績。我考不好,別人也不怎么樣。反而會降低壓力,保持平常心。
6.情景模擬訓練
同學們參加模擬考試時,或在平時考試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練習和放鬆訓練,從而保證高考時有良好的心態。
為了體現新課程倡導的“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理念和工作思路,我們在本地學校期末考試中作了一些積極的探索。
一、依據課程標準,改革考試內容
傳統的試卷,重在考知識和技能,多以答案唯一的記憶性、技巧性或速度性的內容為主。根據新課標的培養目標,我們改革了傳統的考試內容和形式,命題嚴格依據課程標準,通過試卷不僅考查知識與技能,同時考查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方面儘可能在試卷內容中加以綜合體現。
考試目標:根據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們組織命題人員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側重學習了“課程評價”部分,結合我區具體情況確定期末考試目標:檢驗新課程的實施水平,了解學生對課程標準的達成情況、反思教學工作;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有利於推動課程改革實驗的進展。
考試方案:基於上述目的,我們制定了《期末考試命題改革方案》,確定學科學習水平考試採取閉卷和開卷相結合。語文、數學閉卷筆試滿分各為120分,英語閉卷筆試滿分為100分,聽說20分,政治和歷史為開卷考試,滿分各為100分,生物和地理閉卷筆試滿分各為80分,開放性試題20分;閉卷和開捲成績相加為學科測試成績;由區教研室統一命題,各校自行組織考試;開卷部分、英語聽說安排在期末筆試前兩周,用課內或課外進行;音、體、美、勞(實行等級平分制)、信息技術各校自行安排。
考試原則:命題要有利於學生創造性地發揮,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間的關係。在試題設定上注意增強問題的真實性與情境性,重視考查學生髮現、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杜絕設定偏題、怪題。具體要求:命題依據《課程標準》,適當考慮教材特點;不過分強調知識覆蓋面,重在考查學生聯繫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案多元的開放性試題占一定的比例;重視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考查;各學科命題層次要清晰,難易適度,試題低、中、高三檔難度比為4:5:1。
二、增強開放試題,培養個性品質
命題以課本上的常規題為素材進行改編,使其成為“非常規性”“趣味性”“參與性”“探索性”的開放題,例如:初一政治試卷設定的“探究與活動”一題,圖文並茂,通過觀察圖畫,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此題的設計體現了“引導學生髮現”的特色,符合初一學生認知規律,這樣使得原來枯燥乏味的政治學科變得生動有趣,打破了以往政治學科只要死記硬背就能拿高分的傳統觀念,也體現了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獨立獲取知識的創新能力的新課程理念。初一英語情境對話(C):“通過一學期的學習,你背過許多對話,請寫出一段。”此題重點讓學生參與,因為這一屆初一年級學生學英語才半年,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比考試分數更重要。初一地理開卷部分一道試題:“描繪出峰峰礦區的主要地形及特點,年處的溫度帶,氣候特徵,降水類型,工農業特點,民居特徵,主要河流。”此題重點考查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測試,使學生獲得和自己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學習能力。這種開放性試題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個性品質很有價值,為每一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發展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三、加強思維測試,注重培養能力
各科命題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綜合能力測試題的設計以教科書為依據,進行拓廣延伸。套用題考查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
初一數學閱讀理解題的第一題(略),讓學生利用數形結合,探索規律,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去分析、去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初一英語閱讀理解(B)是一篇英語語言材料,配有四幅圖畫幫助學生理解,它的主要內容表述是體育方面的,內涵有數學知識,能力立意較高,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學生理解語言、發現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各學科在命題中都注重了對學生終身發展所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引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改變那種被動的應付、死記硬背、簡單重複的學習方式為發現性、探究性、研究性學習。這樣,由於學生獲得的知識和過程與方法不一樣,導致學生的收穫不一樣,對學生終身發展的影響不一樣。通過考試讓教師感悟到:我們的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多考慮如何把學生引入水草肥美的地方,讓學生能吃多少吃多少。
四、注重試題設定的真實性和情境性
在各科試題的設計上,注重內容貼近生活、貼近時代,問題的設定要體現真實性和情境性。例如:初一數學套用題第一題,“楊樂一家三口去旅遊的費用支出問題”,使數學問題生活化、情境化,感悟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是中學生必備的素質,這也正是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數學試卷設定了十幅插圖,加強了讀圖、識圖、處理圖表信息、數學套用能力的考查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考查,是素質教育在試卷中的體現,是今後考試的方向。初一語文“我會填詞”中的第四小題“市民廣場的綠地前立了一塊標語牌,上面寫著‘不準踐踏草坪,違者罰款’。請你幫忙寫一句更得體的標語,使人們樂於接受。”此題設定真實的環境,使之社會化、生活化,不但考查學生運用語言能力,而且讓學生領悟到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從我做起,樹立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同時樹立與人合作時注重禮貌用語的意識。初一地理“相信你能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中有這樣一道題,“聯合國總部設在_________,中國是_________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當今世界的主題是_________。”這道題引導學生關注地理知識的同時關注政治,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滲透,培養學生學科知識整合意識、初步的全球意識。同時也引導教師樹立學科綜合意識,打破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教學策略,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關注學生作為“人”的發展,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通過考試我們反思到:這次考試形式單一,考試筆試題多,口試和開放性試題少,沒有動手操作試題,對國中語文、數學、英語考試的改革力度不大;考試內容仍過多倚重學科知識,特別是課本上的知識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和習慣等綜合素質的考查。但隨著教育觀念的更新,今後將會出現更多的考試形式。適應素質教育的考試形式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孤立的問題,需要一些現實的支持條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安排和師資狀況都要有相應的變革,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精力,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