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科舉考試,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及後備人員的制度。隋朝以前採用的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員的制度導致出身寒門的普通人無法步入仕途,隋朝開始蓋為科舉制,使得任何參加者都有成為官吏的機會。清代科舉考試逐漸僵化,被稱為八股文,後於20世紀初廢除。
起源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發展
1、西周時期,大夫以上的爵位和官職是世襲的,大夫以下的低級職務才是挑選士來擔任的。西周的士是貴族的最低層,是軍隊的骨幹,是武士的通稱。選士的基本方法是鄉里來薦舉,就是所謂的鄉舉里選。被鄉里薦舉出來的人叫秀士。秀士由諸侯貢獻於天子,入大學學習。學成以後,天子考試其射藝,然後授予官爵。
2、戰國時期的士,主要指有一定知識技能的人,與西周的武士有所區別。士的來源有推薦、自薦等不同的途徑。能否大膽使用有才幹的士人擔任重要職務,是各國興衰成敗的關鍵因素。
3、漢代對士人採取培養和使用的政策。京師開辦太學,由郡國選送博士弟子入太學學習,由太常選拔。然後據考試優劣授予郎中、文學掌故等官職。選士的另一條途徑是察舉,即由公卿、列侯、郡國守相等經過考察後向朝廷推薦。察舉的科目,常見的有賢良方正、秀才、孝廉、明經等。漢代的察舉,實權掌握在公、卿、守、相手裡,所舉的科目,又以道德品行為重,考試雖間有使用,但不受重視。此種方法易產生流弊。第三條途徑是徵辟。某些有名望的士人,皇帝不經薦舉,直接徵聘,多授予博士或待詔的稱號,侍從左右,備顧問。
4、魏晉以後,察舉制度發展為九品中正制,即將察舉的對象分為九等,政府按等錄用,叫做“九品官人法”。中正,是推選朝官中有聲望的人,擔任州、郡的中正,負責對士人品級的評定。九品中正制初實行時,繼續貫徹曹操“唯才是舉”的原則,評定人物主要看才能,在當時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5、隋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和辟舉制,大小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命,選士既不須州郡的薦舉,也不經中正的評定,而是由朝廷用公開考試的方法甄別選用。這便是科舉制的真正開始。
6、唐代繼承並大大發展了隋代創置的科舉制度。考試科目分為常科與制科兩類。常科每年舉行,制科是皇帝臨時詔令設定的科目。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應試者以明經和進士二科最多,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當時人所重視。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是生徒,一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並送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的通稱舉人。考試合格的,州縣長官要設酒招待,叫“鹿鳴宴”。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也叫禮部試,因禮部試在春季舉行,所以又叫“春闈(wéi)”,闈是考場的意思。參加進士科考試,被稱為“舉進士”,凡參加進士科考試的人,習慣就稱為進士。舉人、進士、秀才在唐代幾乎是同一個含義,與明清時的意義不同。常科考試及第以前的士人,身份是平民,稱“白身”、“白衣”、“布衣”等。科舉考試合格叫“及第”、“擢第”、“等第”、“登科”。進士第一名稱“狀元”或“狀頭”。科舉及第以後,就叫有了出身,也就是初步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新進士要在曲江亭子聚會游宴,叫做“曲江會”,又叫“探花宴”。游宴後,要在慈恩塔下題名,稱作“題名會”。孟郊有詩云:“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常科及第後,還須再經吏部考試,叫做“釋褐(hè)試”,又叫“關試”,考試合格,才能授官。凡通過吏部考試的,均發給授官憑信,稱為“告身”。
從武則天開始,又有武舉之設,由兵部考試。宋代對科舉制度作了不少重要的改革。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試製度,即在吏部考試後,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級的考試,決定錄取的名單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於是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瓊林苑,故稱瓊林宴。殿試第一名稱榜首,第二、三名稱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稱狀元。南宋以後,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宋哲宗時,將進士分為經義、詩賦兩科,分別舉行考試,經義進士以經義定取捨,詩賦進士以詩賦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試分為州府試、禮部試、殿試三級。州府試稱解試,禮部試稱省試,殿試帶有複雜的性質。宋代在正科之外,還設立恩科。連續考十五場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辦法,賜予本科出身。
7、遼代的科舉制,專為漢人而設。考試分鄉試、府試、省試、殿試幾種。
8、元代科舉考試,蒙古、色目人與漢人、南人分開,重經義而輕詩賦。
9、明清是科舉制度極盛的時期,也是走向衰亡的時期。明清科舉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學校和科舉更緊密地結合,科舉必由學校,進學校成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清學校有兩種:國學和府、州、縣學。國學是中央一級的學校,府、州、縣學是地方學校。國學初名國子學,後改稱國子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貢生是由府、州、縣學的生員中選貢的,意思是把人才貢獻給皇帝。清代的貢生有六種:歲貢、恩貢、優貢、拔貢、副貢、例貢。前五種算是正途出身,總稱五貢。府、州、縣、衛設立的學校,一般稱為郡縣學,也稱儒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取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別稱庠生、秀才、博士弟子員,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明清正式的科舉考試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鄉試又稱大比,因考試期間定在秋季,故又稱“秋闈”。鄉試考中的稱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會試在鄉試後一年舉行,考中的稱貢生,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在會試後同年舉行,應試者為貢生,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錄取分為三甲:一甲取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鼎甲,狀元為鼎甲之首,別稱鼎元;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都稱傳臚。進士榜都用黃紙書寫,所以叫做黃甲,一般也稱為金榜,中進士稱為金榜題名。明清的鄉試和會試,專取四書五經命題,要求代聖人立言,結構要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這種文體稱為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股文形式死板,嚴重束縛了人們思想。進士、監生、舉人,可以按不同情況授予一定的官職。秀才不能授官,但是可以被聘為長官的幕僚。
科舉考試之路
科舉考試好像一架伸向雲端的階梯,只能一級級往上爬。
考童生:這是第一步。有的白身,即沒有學位的人,到了70歲還在考童生。考童生就是考秀才,要經過由知縣主考的縣考、由知府主考的府考和由省里學政主考的院考,取得秀才資格。
鄉試:有了秀才身份,便可參加三年一次的鄉試。鄉試是省里的考試,是科舉考試中最重要環節。鄉試又叫秋闈,都在秋天舉行。試題由皇帝親定,監考官也是皇帝從中央任命。鄉試競爭十分激烈,一般10到20個秀才中選取一名,考上就稱舉人。
會試:做了舉人,便有資格參加三年一次的會試,即進京趕考,會試也叫春闈。會試考場設在北京順天府貢院,共試三場,每場三天,連考九天,淘汰率在90%以上。通過考試的人取得“貢士”稱號,也就是“進士”。
殿試:中了“進士”就可做官,但官大官小取決於最後殿試。殿試最初在紫禁城太和殿,乾隆以後在保和殿。清朝初年,皇帝親擬試題和評判考卷。康熙以後才改由閱卷大臣批閱,只有前十名試卷進呈皇帝御覽。
殿試一甲取三名,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共取一百到三百人不等。頭甲和二甲前七名次序由皇帝欽定,之後一、二、三甲按成績排序填寫金榜。金榜有大小兩種,小金榜奏呈皇帝御覽,大金榜則張貼於長安門外。
得中頭甲的披紅掛彩,騎馬街前亮相,何等風光!落榜的卻面如死灰,脆弱的或昏倒在金榜之下,或一根麻繩上吊,從此永訣考場。也有樂極生悲的,就像《儒林外史》中的范進,得中舉人卻又瘋了。
科場腐敗
考場內作弊不斷,考場外運作繁忙。考生們常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走後門、打關節、找同鄉、拜老師,甚至行賄考官。清代的科場腐敗主要來自官員。如嘉慶六年,刑部尚書張若廷幫親戚夾帶;嘉慶十六年,湖南學政徐松倒賣官學名額,並將自己新編教材高價強賣給學生。清宮檔案中記載了當年查處他們的情況。
鹹豐八年,順天鄉試再出醜聞,主考官大學士柏葰等收受考生賄賂,結果柏葰等主犯被處以死刑,其餘90多名有關官員也受到相應處罰。
頭名狀元是金榜名次爭奪的焦點。鹹豐六年殿試,翁同龢與孫毓汶才華不相上下,都是官宦之家,朝中又都有人,於是在場外展開明爭暗鬥。傳說翁、孫兩家關係極好,殿試前夜孫父請翁同龢到孫府吃晚飯,聊天至深夜後留翁住宿。翁剛躺下,外面就有人放鞭炮,一直持續到天亮。孫家用心一看可知。翁同龢沒有休息好,殿試時無精打采。幸虧他帶了兩支人參救急提神,最終還是得了狀元,孫毓汶名列第二。
科舉考試,殿試排名官方暗箱操作已是公開的秘密。張謇是我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但他當年得中狀元,卻是仗了上層人物的幕後活動。光緒二十年,張謇殿試成績不理想,收卷官黃思永是張的朋友,他悄悄補上張試卷上的一處空白,又改了一處錯誤。閱卷大臣評定時,同鄉翁同龢極力想提攜張為狀元,但考生名次要依推選試卷的閱卷大臣的資格排定,當時八位閱卷大臣中翁只能排第四。但翁依仗自己是光緒老師,一番周鏇運作,終於將張謇拔為狀元。
科舉考試終結
時代進入到20世紀初,在中國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考試制度,就像大清的國運一樣,氣數已盡。
當時,西方自然科學迅猛發展,而中國學子們還在青燈下抱著祖宗的四書五經咬文嚼字。這時的封建科舉制度,無論從內容到形式都已腐朽透了,人們逐漸認清了它的本質,開始激烈地抨擊它。其中最有名的是龔自珍的詩:“九洲風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連光緒皇帝在一次閱完殿試考卷後,也不禁長嘆:“這樣選拔人才,難怪所學非所用呀!”
光緒三十年,在朝野一片呼聲中,科舉考試壽終正寢。光緒三十一年,光緒頒下“諭旨”:停止科舉考試。此後,金榜題名永遠成為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