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粘盲鰻

紫粘盲鰻

盲鰻科,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從日本海、東日本到台灣。

基本信息

簡介

紫粘盲鰻紫粘盲鰻

學名:Eptatretus okinoseanus
命名者:(Dean, 1904)
中文名:紫粘盲鰻
科中文名:盲鰻科
科號科名:001 Myxinidae
模式種產地:Off Misaki, Sagami Sea, Japan, 400 fms 
大陸名:紫粘盲鰻     
俗名:青眠鰻、無目鰻、鰻背、龍筋     
棲息深度:300 - 30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否 

觀賞魚類:否     
最大體長:80 cm 

經濟性:否 
台灣分布:南部、東北部 
世界分布:西北太平洋
參考文獻:台灣魚類志(沉等, 1993) 
英文俗名:Hagfish

型態特徵

體呈鰻形,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尾部頗短,約為頭長的1/2。肛門位於體後部,近於尾鰭基。全長約為體高的11-14倍,為頭長的3.3-3.6倍。頭長,圓筒形,頭長為吻長的5.5-5.9倍。眼退化,埋人皮下;眼區皮膚色較淡。鼻孔1個,位於吻端近背中央,具鼻須2對。嗅囊內延長為一管狀垂體囊,後端以內鼻孔開口於咽部上方。口前腹位,呈縱裂縫狀;無上下頜,無唇;具口須2對,上須尖長,下須短而寬扁。齶部前方正中具一鉤狀角質齒。舌肉質發達;前部每側具2行黃色梳狀角質齒;外行齒13-14齒,前3齒基部癒合;內行11-13齒,前方2齒基部癒合;齒平扁尖銳,梳狀排列,外行齒大於內行齒。鰓孔每側8個,距眼較遠;第一鰓孔至吻端距離約為體長的1/5;左側最後1個鰓孔較其餘約大2倍,與咽皮管的出口合併。鰓囊每側8個。各鰓孔相距有一定距離,排列呈一直線狀。腹下方兩側各有1列黏液孔,約88-92孔;頭後自眼後至第一鰓孔有黏液孔14-16個,鰓區7孔,鰓肛區54-55孔,尾部13-14孔。體無鱗。無背鰭,尾鰭寬扁圓形,腹面正中自肛門前至體中部具一低平皮褶。無胸鰭和腹鰭。
體呈紫黑色,口、外鰓孔和腹部皮褶正中線淡色。眼區白色。
盲鰻外形光滑柔軟,魚體前半段為圓柱狀,後半段則較側扁,如蛇狀。其屬於早期具有感光能力之魚類,3隻眼睛受皮層包覆,只能測光暗而沒有視野可言;沒有明顯的頭部,故只能靠口部有幾根肉質狀的短須來辨識。體側具黏液孔,因為黏液腺發達,所以受刺激時會分泌大量黏液。同時也是脊椎動物中最原始的一群,沒有上下頷,和近親八目鰻一樣口部都呈圓形。
體延長呈圓柱狀,體後方側扁。眼退化為皮膚所覆蓋。無上下頜。口腔外緣具四對須;口腔外側左右各有兩列齒,其內列齒之2-3顆齒之基部癒合,齒列式(9-10)+3/2+(9-10)。鰓孔每側8個,彼此間距大,呈縱線排列,左側最後一個大於其餘鰓孔。體側各有一列粘液孔,可依位置區分為鰓前區、鰓區、鰓肛區及肛後區等四區,粘液孔數分別為13+(7-8)+(54-56)+13,總數為88-89。無鱗。肛門位於體後端。無背、臀、胸及腹鰭,僅有尾鰭。體色呈暗紫褐色,背部中央無白帶,無白色眼斑點。

棲所生態

棲息於深海泥沙底。活動力較弱,主要以死魚或其它無脊椎動物的屍體為食。捕獲時,全身會分泌許多粘液並捲成一團,藉以爭扎以利脫困。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從日本海、東日本到台灣。本省分布於南部及北部外海。主要為底拖網捕獲。棲息地較深,故較為罕見。

漁業利用

主要為底拖網捕獲。棲息地較深,故較為罕見。

生活環境

可棲息於300公尺深海泥沙底,甚至可深達1000m以上。
活動力較弱,主要以死魚或其它無脊椎動物的屍體為食。捕獲時,全身會分泌許多粘液並捲成一團,藉以掙扎以利脫困。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十三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盲鰻綱列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