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氏尖吻鯊
歐氏尖吻鯊(學名:Mitsukurinidae owstoni),又名歐氏劍吻鮫、歐氏尖吻鯊,是尖吻鮫科(或稱尖吻鯊科或箕作氏鯊科)下的唯一一個物種,是一種深海鯊魚。它們首先於日本的海域被發現。
基本信息
概述
體延長而呈圓柱形。吻突出似短劍,故又稱為「劍吻鯊」。眼小,兩頜顯著突出;口近端位;兩頜齒同形,有棘狀齒冠,末端尖細,齒基部寬,有2齒根。鰓孔之後緣皆位於胸鰭基部前方。兩背鰭等大,但小於腹鰭和臀鰭;胸鰭小型,後緣圓形;尾鰭不呈新月形,背側葉長,約略等長於體長之一半;腹側葉不甚發達。尾柄扁平,不具側脊或凹槽。脊椎總數為122-125。歐氏尖吻鮫的特徵是它的吻向前突起而形成一尖突,比其他鯊魚的更為長,以此感覺獵物,兩頜前移形成鳥喙狀,可以突然伸出攫取獵物。它的另一個特徵是半透明的皮膚,以顯露出血液使身體呈粉紅色。它的顎可以伸縮[2],當收縮時,外觀就像是一頭粉紅色而長吻的沙虎鯊。歐氏尖吻鮫出沒於陽光照射不到的深海,一般在深於200米水深處。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地溫帶和熱帶的海域,從太平洋的澳大利亞至大西洋的墨西哥灣。它們首先於日本的海域被發現。歐氏尖吻鮫在深海捕食不同種類的生物。它們主要以魷魚、蟹及深海魚為食物。就它們的生命及生殖習性所知甚少,而它們的敵人亦較少。因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並沒有將它們分類為瀕危物種。
分類
歐氏尖吻鮫最初是於1898年由朱爾敦(DavidStarrJordan)以近日本橫濱市的相模海發現的標本來命名。另一個標本亦於1909年被命名為劍射魚的Scapanorhynchusjordoni。歐氏尖吻鮫曾一度被分類在劍射魚屬中,但現時這個分類是無效的。歐氏尖吻鮫的化石共有24個及其他兩個已滅絕的相關屬,即劍射魚屬及Anomotodon。尖吻鮫屬的學名是以東京大學的動物學家箕作佳吉來命名,原因是他將有關的標本交予朱爾敦作研究的。種小名則是以標本發現者AlanOwston命名的。
分布及棲息地
歐氏尖吻鮫的模型,可見其嘴突出的模樣。歐氏尖吻鮫是深海的鯊魚,經常在水深約250米的海底生活。最深的標本就曾於水深1300米處發現。只有約45個歐氏尖吻鮫的標本曾被研究。大部份被漁獵歐氏尖吻鮫都是在日本發生,尤其是在房總半島附近的海域。它們在太平洋的分布很廣泛,曾於南非、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的海域發現。它們亦曾於法屬蓋亞那對出的西大西洋,並馬德拉自治區及葡萄牙的比斯開灣出沒。在大西洋的另一端,歐氏尖吻鮫亦在墨西哥灣被發現。
解剖及外觀
早期歐氏尖吻鮫的繪圖。歐氏尖吻鮫的體型屬於中等至大型。一般的標本都有2-3米長。最大的標本是在塔斯曼尼亞被發現,約有3.9米長。估計它們最大可以達至5.4-6米長。歐氏尖吻鮫有一般鯊魚所有的體形。它們的鰭並非尖的,反而是低及圓的,臀鰭及胸鰭明顯的比背鰭大。它們的尾巴就像長尾鯊般,上半葉比下半葉長。歐氏尖吻鮫的身體呈粉紅色,在鯊魚中非常獨特,這是因它們的皮膚是半透明的,其血管使得外觀上是粉紅色的。它的鰭都是帶青色的。劍吻鯊的眼睛小且沒有瞬膜。它們沒有尾前小窩及龍骨。前排牙齒很長及邊滑,後排的牙齒則適合壓碎食物。歐氏尖吻鮫的肝臟可以占身體重量的25%。現時仍未知悉為何它們的肝如此大。
行為
歐氏尖吻鮫是以在其吻的電子敏感器官來偵測獵物。一旦歐氏尖吻鮫發現它的獵物,它們突然伸出其顎,以像舌頭的肌肉來將獵物啜入前齒。它們會吃深海石頭魚、頭足綱及甲殼類等獵物。
生殖
現時對歐氏尖吻鮫的生殖仍是一無所知。雖然從來未有捕捉到懷孕的歐氏尖吻鮫,但作為鼠鯊目的一份子,估計它們亦都是卵胎生的。它們的受精卵會在母體內孵化,出生時已經是一頭幼鯊。
對人類的重要性
歐氏尖吻鮫一般會成為副漁獲物。由於它們逗留在海底,它們多被海底刺網或延繩釣漁所捕獲。它們有時亦會被拖網所捕獵。有時它們亦會被深海漁絲所纏繞。現時一些收集者喜歡蒐集歐氏尖吻鮫的顎骨,價錢介於1500-4000美元。
生態系統的角色
歐氏尖吻鮫是高層次的肉食性生物。它在體外及體內亦有不同的寄生蟲。兩種新的蛔蟲,稱為Litobothriumamsichensis及Marsupiobothriumgobelinus就在澳大利亞的歐氏尖吻鮫標本中發現。
保育狀況
於2004年,歐氏尖吻鮫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低危”物種。雖然很少會見到劍吻鯊,但就其分布世界各地海域的情況,加上它很少作為副漁獲物被捕獲,故此推斷並沒有出現滅絕的合理危害。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指劍吻鯊最大的敵人將會是狩獵、意外死亡及水污染。現時並沒有行動來保護劍吻鯊。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十三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