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學名:Eridacnisradcliffei
命名者:Smith,1913
中文名:雷氏光唇鯊
科中文名:原鯊科
科號科名:F024 Proscylliidae
俗名:沙條、花尾貓鮫斑鰭光唇鯊
英文俗名:Pygmyribbontailcatshark;Pygmyribbontailcatshark
食用魚類:是
棲息深度:71-766公尺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觀賞魚類:否
模式種產地:OffJOLOLight,SuluIs.,6°11'50
最大體長:24cm
棲息環境:砂泥底、近海沿岸
同種異名:Eridacnisradcliffi,Proscylliumalcocki
參考文獻:台灣魚類志(沈等,1993);中國動物志-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2001);FAOSpeciesCatalogue,Vol.4SharksoftheworldSmith,H.M.1913Compagno,L.J.V.1984Compagno,L.J.V.1984沈世傑編Shih-ChiehShened.1993朱元鼎,孟慶聞等編2001
典藏標本:ASIZP0062284.NMMBP02084.NMMBP02840.NMMBP02891.NMMBP03566.NMMBP04488.NMMBP04489.NMMBP04886.NMMBP04887.NMMBP05753.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型頗為修長。頭平扁,頭寬比頭高大。頭蓋骨具眶上脊。吻中長而鈍圓。眼中大,橢圓形,下眼臉上部分化成瞬褶。前鼻瓣短小,與上頜有一短距離,無鼻須;無口鼻溝。口寬大,近三角形;無唇褶;口裂內部及鰓耙邊緣具乳突;齒細小密列,3齒尖型。噴水孔小,新月形,位於眼後。盾鱗3棘突3脊突。背鰭2個,第一背鰭位於胸鰭后角上方,上角圓鈍,后角凹入,下角略尖突;第二背鰭大小及形狀略同於第一背鰭;腹鰭小於背鰭;臀鰭低平,與第二背鰭約略相對;胸鰭長方形;尾鰭狹長,上葉發達;尾鰭下葉前部與中部連合,狹長低平,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與上葉相連呈圓形。體灰褐色,腹部灰白,除尾鰭具垂直暗帶外,其餘各部無特殊色斑。
棲所生態
棲息於大陸棚或島嶼棚的底棲性魚類。主要以硬骨魚類及甲殼類為食,偶亦捕食烏賊。是鯊魚中體型最小之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一。
中國分布
台灣南部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坦尚尼亞、亞丁灣、印度、安達曼群島、越南、台灣及菲律賓等。台灣分布於西南部海域。
魚業利用
主要以底拖網捕獲,一般捕獲魚體較小,故做下雜魚處理。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十三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