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分類:盲鰻綱/盲鰻科
學名:Eptatretus burgeri
中文學名:蒲氏粘盲鰻;布氏粘盲鰻
中文俗名:青眠鰻;無目鰻;鰻背;龍筋
英文俗名:inshore hagfish
命名者:Girard, 1855
同種異名:Bdellostoma burgeri;Heptatretus burgeri;Homea burgeri;Eptatretus burgeri;
棲息環境:底棲,非遷徙;海洋;深度範圍10 - 270米;
最長體長:60.0CM
氣候:溫帶
地理分布: 西北太平洋:日本和東部日本海到台灣
形態特徵:體延長呈圓柱狀,體後方側扁。眼退化為皮膚所覆蓋。無上下頜。口腔外緣具四對鬚;口腔外側左右各有兩列齒,其內列齒之2-3顆齒之基部癒合,齒列式(6-8)+3/2+(7-9)。鰓孔每側6個,彼此間距大,呈縱線排列,左側最後一個大於其餘鰓孔。體側各有一列黏液孔,可依位置區分為鰓前區、鰓區、鰓肛區及肛後區等四區,黏液孔數分別為(18-21)+(4-6)+(46-51)+(11-12),總數為79-90。無鱗。肛門位於體後端。無背、臀、胸及腹鰭,僅有尾鰭。體色呈灰褐色,腹部澹灰色;背部中央有一白帶,有白色眼斑點。
棲息生態:主要棲息在較淺海域,營寄生生活,一般吸附於其他魚類的鰓上或峽部,亦可由鰓部咬穿體壁,食內臟及肌肉,僅留皮骨;有時會吸附並咬食落網的魚類。
盲鰻綱列表
盲鰻綱在分類上為1目1科6屬 | |
粘盲鰻屬 | 阿氏黏盲鰻 | 比氏黏盲鰻 | 蒲氏粘盲鰻 | 加勒比海黏盲鰻 | 赫氏黏盲鰻 | 中國粘盲鰻 | 紐西蘭粘盲鰻 | 黑粘盲鰻 | 塔斯曼海黏盲鰻 | 弗氏黏盲鰻 | 六鰓粘盲鰻 | 蘿拉黏盲鰻 | 長鰭粘盲鰻 | 麥氏黏盲鰻 | 門氏黏盲鰻 | 小黏盲鰻 | 多齒黏盲鰻 | 八鰓粘盲鰻 | 紫粘盲鰻 | 多孔粘盲鰻 | 五鰓粘盲鰻 | 海灣黏盲鰻 | 史氏粘盲鰻 | 太平洋粘盲鰻 | 斯氏黏盲鰻 | 懷氏粘盲鰻 | 楊氏黏盲鰻 |
盲鰻屬 | 安芬盲鰻 | 澳洲盲鰻 | 南非盲鰻 | 圓身盲鰻 | 德布氏盲鰻 | 長背盲鰻 | 費氏盲鰻 | 台灣盲鰻 | 紫盲鰻 | 大西洋盲鰻 | 赫氏盲鰻 | 似赫氏盲鰻 | 白頭盲鰻 | 克氏盲鰻 | 郭氏盲鰻 | 濘盲鰻 | 麥氏盲鰻 | 麥克米倫盲鰻 | 少牙盲鰻 | 佩氏盲鰻 | 羅氏盲鰻 |
線盲鰻屬 | 長體線盲鰻 |
新盲䲁屬 | 新盲䲁 |
副盲鰻屬 | 陳氏副盲鰻 | 費氏副盲鰻 | 紐氏副盲鰻 | 沈氏副盲鰻 | 台灣副盲鰻 | 懷氏副盲鰻 | 楊氏副盲鰻 |
多孔盲鰻屬 | 多孔盲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