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類別:粵菜 壯腰健腎食譜 冬季養生食譜 補陽食譜 肢寒畏冷食譜
工藝:扒
口味:鹹鮮味
食用:中餐晚餐
主料:羊肉(肥瘦)750克
輔料:香菇(乾)20克 棗(乾)25克 荸薺200克 澱粉(蠶豆)8克
調料:八角1克 姜10克 小蔥10克 鹽6克 陳皮1克 味素2克 胡椒粉1克 香油1克 老抽20克 花生油75克 薑汁25克 黃酒10克
烹飪方法
1. 將羊肋骨肉皮上的細毛燎淨,放入水盆內邊刮邊洗至淨,取出;
2. 再每隔4 厘米砍一刀,砍成骨斷肉不斷狀;
3. 再放入沸水鍋中滾(汆)約3 分鐘,撈出,用醬油10克塗在羊皮上著色;
4. 炒鍋用中火燒熱,下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將羊肉用笊籬盛載,放入油中,加蓋,浸炸約1分鐘至大紅色,取出,去油;
5. 將炒鍋回放火上,烹薑汁酒,加二湯1500毫升、精鹽、八角、陳皮、紅棗、荸薺和醬油10克,燒制;
6. 待燒沸後,一併倒進用竹箅墊底的砂鍋里,加蓋,用中火煲約1.5 小時,至九成軟爛,將湯濃縮至約500克,上香菇;
7. 再煲10分鐘,取出,去掉姜、蔥、陳皮,潷出原湯400克,待用;
8. 將荸薺切開兩半,與紅棗、香菇一起盛入盤中;
9. 把羊肉切成塊狀,每塊長4厘米、寬2.5厘米,仰放在面上;
10. 炒鍋用中火燒熱,下花生油,烹黃酒,加原湯、胡椒粉,用濕澱粉調稀勾芡,加味素、香油和花生油推勻,淋在羊肉上便成。
健康提示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羊肉補中益氣,安心止驚,止痛,利產婦,開骨健力。
歷史文化
羊,古稱少牢。古時,廣東也以羊為肉食主料,廣州又稱五羊城,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優質的食物來源擴大,食羊肉就相對減少。但此菜則是廣東久盛不衰的傳統美食。因此紅扒羊肉既是風味名菜,又是滋補佳肴。
營養分析
羊肉(肥瘦):羊肉性溫,冬季常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而且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黏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羊肉營養豐富,對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腹部冷痛、體虛畏寒、營養不良、腰膝酸軟、陽痿早泄以及一切虛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男士適合經常食用。
香菇(乾):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種胺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的營養特點;香菇中有一種一般蔬菜缺乏的麥淄醇,它可轉化為維生素D,促進體內鈣的吸收,並可增強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正常人吃香菇能起到防癌作用。癌症患者多吃香菇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香菇食療對腹壁脂肪較厚的患者,有一定的減肥效果。香菇中含腺瞟吟、膽鹼、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質,能起到降壓、降膽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預防動脈硬化、肝硬化等疾病;香菇多糖能提高輔助性T細胞的活力而增強人體體液免疫功能。大量實踐證明,香菇防治癌症的範圍廣泛,已用於臨床治療。香菇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對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機體適應力有很大作用。
棗(乾):棗含有維生素A、C、E、P,生物素,胡蘿蔔素、磷、鉀、鎂等礦物質,葉酸,泛酸,煙酸等。棗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並可抑制癌細胞,藥理研究發現,紅棗能促進白細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膽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護肝臟,紅棗中還含有抑制癌細胞,甚至可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化的物質;經常食用鮮棗的人很少患膽結石,這是因為鮮棗中豐富的維生素C,使體內多餘的膽固醇轉變為膽汁酸,膽固醇少了,結石形成的機率也就隨之減少;棗中富含鈣和鐵,它們對防治骨質疏鬆產貧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經常會骨質疏鬆,正在生長發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發生貧血,大棗對他們會有十分理想的食療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藥物不能比擬的;對病後體虛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補作用;棗所含的蘆丁,是一種使血管軟化,從而使血壓降低的物質,對高血壓病有防治功效;棗還可以抗過敏、除腥臭怪味、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增強食慾。
荸薺:荸薺中含的磷是根莖類蔬菜中較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鹼平衡,因此荸薺適於兒童食用。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一種“荸薺英”,這種物質對黃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氣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這種物質還對癌腫有防治作用。荸薺質嫩多津,可治療熱病津傷口渴之症,對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澱粉(蠶豆):蠶豆中含有調節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鈣、鋅、錳、磷脂等,並含有豐富的膽石鹼,有增強記憶力的健腦作用;蠶豆中的鈣,有利於骨骼對鈣的吸收與鈣化,能促進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蠶豆中的蛋白質含量豐富,且不含膽固醇,可以提高食品營養價值,預防心血管疾病;蠶豆中的維生素C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膳食纖維有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蠕動的作用;現代人還認為蠶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對預防腸癌有作用。
適合人群
羊肉(肥瘦)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體虛胃寒者;
2. 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症狀者不宜食用;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熱期間不宜食用;外感病邪,素體有熱者慎用。
香菇(乾)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貧血者、抵抗力低下者、高血脂患者、高血壓患者、動脈硬化患者、糖尿病患者、癌症患者、腎炎患者食用;
2. 脾胃寒濕氣滯或皮膚騷癢病患者忌食。
棗(乾)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中老年人、青少年、女性尤宜食用;
2. 濕盛或脘腹脹滿者忌食;有宿疾、食積、便秘、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蟲枳齲齒、牙病作痛及痰熱咳嗽患者不宜食用。
荸薺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兒童和發燒病人最宜食用,咳嗽多痰、咽乾喉痛、消化不良、大小便不利、癌症患者也可多食;對於高血壓、便秘、糖尿病尿多者、小便淋瀝澀通者、尿路感染患者均有一定功效,而且還可預防流腦及流感的傳播。
2. 不適宜小兒消化力弱、脾胃虛寒、有血淤者。
食療作用
羊肉(肥瘦)食療作用:
羊肉味甘、性溫,入脾、胃、腎、心經;
溫補脾胃,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身體瘦弱、畏寒等症;
溫補肝腎,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陽痿等症;
補血溫經,用於產後血虛經寒所致的腹冷痛。
中國古代醫學認為,羊肉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暖中胃之佳品,是一種優良的溫補強壯劑。
香菇(乾)食療作用:
香菇性平、味甘,人肝、胃經;
有補肝腎、健脾胃、益氣血、益智安神、美容顏之功效。
有化痰理氣,益胃和中,托疹解毒的功效;
主治食欲不振,身體虛弱,小便失禁,大便秘結,形體肥胖,腫瘤瘡瘍等病症。
棗(乾)食療作用:
大棗味甘、性平溫,入脾、胃經;
有補中益氣、補益脾胃、滋養陰血、養心安神、緩和藥性的功效;
用於治療脾氣虛所致的食少、泄瀉,陰血虛所致的婦女髒躁證,病後體虛的人食用大棗也有良好的滋補作用。
荸薺食療作用:
荸薺味甘、性寒;
具有清肺熱,又富含黏液質,有生津潤肺、化痰利腸、通淋利尿、消癰解毒、涼血化濕、消食除脹的功效;
主治熱病消渴、黃疸、目赤、咽喉腫痛、小便赤熱短少、外感風熱、痞積等病症。
做法指導
羊肉(肥瘦)做法指導:
1. 煮製時放數個山楂或一些蘿蔔、綠豆、炒制時放些蔥、姜、孜然等佐料可去膻味;
2. 吃涮肉時務必涮透;夏秋季節氣候燥熱,不宜吃羊肉;
3. 羊肉中有很多膜,切絲之前應先將其剔除,否則炒熟後肉膜硬,吃起來難以下咽。
香菇(乾)做法指導:
1. 發好的香菇要放在冰櫃里冷藏才不會損失營養;
2. 泡發香菇的水不要丟棄,很多營養物質都溶在水中;
3. 把香菇泡在水裡,用筷子輕輕敲打,泥沙就會掉入水中;
4. 如果香菇比較乾淨,則只要用清水沖淨即可,這樣可以保存香菇的鮮味。
棗(乾)做法指導:
1. 棗皮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素,燉湯時應連皮一起烹調;
2. 紅棗配鮮芹菜根同煎服,對降低血脂膽固醇有一定效果。
荸薺做法指導:
1. 荸薺不宜生吃,因為荸薺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一定要洗淨煮透後方可食用。
2. 熟食多用於做配料,也可用於炒、燒或做餡心。如“荸薺炒蝦仁”、“荸薺炒雞丁”等。
3. 荸薺具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套用於肺熱咳嗽,痰濃難咳:荸薺汁1杯,川貝1.5克(研成粉),拌勻服,每天2~3次。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最宜用於發燒病人。
食物相剋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營養成分
能量2511.77千卡 蛋白質152.79克 脂肪182.69克 碳水化合物73.64克 葉酸49.39微克 膳食纖維11.18克 膽固醇690毫克 維生素A189.75微克 胡蘿蔔素152.58微克 硫胺素0.48毫克 核黃素1.42毫克 煙酸40.04毫克 維生素C21.07毫克 維生素E35.75毫克 鈣121.45毫克 磷1306.41毫克 鉀2720.89毫克 鈉4551.17毫克 碘0.66微克 鎂234.39毫克 鐵25.37毫克 鋅27.37毫克 硒245.32微克 銅6.29毫克 錳2.41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