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大腸癌的高發性
全球每年新發大腸癌病人高達93萬,在我國每年新發病例高達13-16萬人,在消化道腫瘤中大腸癌的發病率僅次於胃癌;在我國目前大腸癌患病率已經高達46.8/10萬;大腸癌已經成為中國三大癌症之一,其發病率正以4.2%的速度螺鏇遞增,遠超2%的國際水平;我國大腸癌發病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發病年齡以40-60歲之間居多,平均發病年齡為48.3歲,比西方人足足早了10-15年,在我國青年患者比歐美更為多見,30歲以下的大腸癌患者並不少見。
大腸癌的嚴重性
腸癌術後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包括:性功能、排泄功能下降,心理障礙增加、社交活動減少;大腸癌如此多見,但是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導致大腸癌患者確診後5年生存率很低;在我國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大腸癌。
早期自我篩查,可防可治
大腸癌並非不可防治,實際上大腸癌是最易自我篩查的病症,如能早期發現也是最能治癒的病症。大腸癌生長很慢,潛伏期較長,93%的大腸癌來源於腺瘤(一種癌前病變),從腺瘤發展到癌需5~7年;美國研究表明,每年進行便隱血檢測,可使大腸癌死亡率降低33%。雖然大腸癌可防可治.
早期症狀
便血:腸癌早期病變僅限於黏膜,可無症狀,或僅有排便風俗變化。當腫瘤生長到肯定程度時,即可出現便血,血色多淡暗,粘附於大便外貌。糞便鏡檢可發明紅細胞,大便潛血試驗呈陽性。對有血便或連續大便潛血陽性病人,應首先思量到有大腸腫瘤的大概,並應做進一步的相干查抄;排便風俗變化:大便次數由原來的每天一次變成兩三次,每次大便完畢後有大便不盡的以為;
腹痛和腹脹:腸癌的早期症狀患者因腸道梗阻會腹脹、腹痛,此中腹痛的產生率較腹脹的產生率高。痛楚悲傷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輕重不一,多為隱痛或脹痛;
腹瀉或便秘交替:腸癌的早期症狀若有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等症狀,就大概是因為癌瘤的生長影響了腸道的正常生理成果,就應該思量癌變大概;
血虛與瘦弱:隨病程盼望,病人可出現慢性斲喪性症狀,如血虛、瘦弱、乏力及發熱,乃至出現惡液質,並每每陪伴著委頓和無法表明的體重驟降,與便血、攝入不夠以及斲喪過多有關。
併發症
1.合口漏吻合口漏是結直腸手術的嚴重併發症,左半結腸和直腸一期手術的發生率較高。
傳統的手法操作吻合口漏的發生率為5%一10%。使用吻合器技術後吻合口漏的發生率有所下降,約為2.5%一6.6%。
分析發生原因如下:
(1)術前準備不充分。國內文獻報導急診情況下結腸癌手術併發症發生率高達74.1%。
(2)患者營養不良。結直腸癌患者多為中老年人,並且中晚期病例多見。
應做到以下三點:
(1)嚴格掌握結直腸一期手術的指征,特別是急性腸梗阻的病例;
(2)手術操作注意吻合口的血遠、張力。術中腸腔的清潔和吻合口符合上空、口正、下通條件;
2.出血骶前出血是直腸手術的嚴重併發症,它常是致命性的。主要原因是分離直腸後壁時損傷骶前靜脈叢。由於骶前靜脈叢呈網狀,固定於骶骨前,且與骶骨小孔內的椎靜脈有交通,一旦出血點縮入骶骨小孔,很難止血。為了防止骶前出血的發生,游離直腸後壁要注意進入正確的間隙。處理出血的方法可使用鋼釘釘入法。如實在難以止血,可用紗布卷填塞壓迫止血,效果滿意。切忌盲目縫扎。
3.併發症 在結直腸手術併發症中,還有輸尿管損傷、造口壞死及腹內疝等。這些併發症均與手術操作有直接關係。大腸癌的手術方法比較成熟,而每一種手術均有其重要步驟。只要抓住這些要點,大多手術併發症是可以避免的。
治療措施
1、積極治療腸道慢性病變,如結或直腸息肉、血吸蟲病、細菌性痢疾、阿米巴及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病。
2、一旦診斷明確,除晚期病例外,應及早手術治療並爭取作一期根除術。
3、完全梗阻的結腸、乙狀結腸癌,應先作腸減壓術及近端腸曲造瘺術,2~3周后再作根治手術。
4、距肛門8cm以內的直腸癌,需一併切除肛管和周圍組織,作腹部永久性結腸造瘺。
5、化療可選用5Fu、MMC等藥。
具體治療方法:
目前大腸癌的治療多採用綜合治療的方式,包括手術治療,放療和化療、靶向治療等。
手術是大腸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按照治療目的,手術可分為根治性和姑息性兩種。
放療主要是針對直腸癌而言,能夠加強局部控制,減少復發。術前放療還有助於提高切除率和保肛率。術後繼續放療可減少復發。
化療在大腸癌治療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術前化療可以使病灶縮小,增加手術切除率;其次,術後化療作為手術的輔助治療,可以殺滅殘存病灶,減少復發和轉移,從而達到根治大腸癌的目的;
最後,對於晚期大腸癌患者,化療可以作為姑息性的治療手段,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延長存活時間靶向治療分子靶向治療是一種新型,並已被證實有效的治療方法,根據腫瘤的不同的特異性位點,抗腫瘤藥物靶向性地與其發生作用從而殺死腫瘤細胞,而對正常組織影響較小。與傳統化療相比,靶向治療不良反應要輕。
中醫治療小腸癌的三大功效:
(1)消癌腫——也就是消瘤體
系列抗癌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軟豎散結,化痰除濕等作用,治療後,是瘤體變軟,縮小,最終可到達消失的目的
(2)消癌痛——癌症到了晚期,或轉移、擴散後,容易出現疼痛的症狀,有的甚至是劇烈的疼痛。
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腫瘤對周圍神經的牽拉或直接壓迫引起的;腫瘤對臟器薄膜的牽拉引起的;癌細胞的毒素對組織器官的侵潤破壞,刺激神經引起的。系列抗癌藥物對於消瘤痛又明顯的效果。因為它是在殺滅癌細胞、消瘤體的基礎上止痛的,因此具有高效性和徹底性。不成癮,不反彈。
(3)消積水——癌細胞如果侵犯腦膜、胸膜或腹膜之後,就容易形成腦積水、胸水或腹水。
常規的辦法是抽水或利尿。那只是一種治標的方法,不治本。系列抗癌藥物能夠健脾胃、益氣血,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促進體內的水液代謝的平衡,從根源上消除腦積水、胸水或腹水。積水消除之後,一般不復發,不反彈。
高危人群
儘管目前對大腸癌確切的病因仍不清楚,但臨床發現下列因素能大大增加大腸癌發生的危險生,它們包括:
(1)年齡:隨著年齡的增加,各種致病因素對大腸黏膜刺激的時間也隨之增長,大多數患者在50歲以後發病;
(2)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級家屬,比如說父母,得過結直腸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險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如果您的某位直系家屬(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不到50歲時患上大腸癌,或者在父系家族或母系家族中有兩人及以上者患大腸癌,大約1/4的新發患者有結直腸癌的家族史;
(3)結腸炎性疾病史:某些結腸疾病如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機會。他們結腸癌的危險性是常人的30倍;
(4)大腸息肉史:大部分結直腸癌是從小的癌前病變發展而來,它們被稱為息肉。其中絨毛樣腺瘤息肉更容易發展成癌,惡變的機會約為25%;管狀腺瘤樣息肉惡變率為1-5%;
(5)基因背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遺傳性非息肉病性大腸癌等都是由於相應的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的,這類患者不僅發病幾率明顯增加,並且發病年齡更小。
如何預防
1、定期進行便隱血檢測
用於各種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尤其是大腸癌的早期發現和診斷,便隱血檢測是:
·國際通用的大腸癌普查方法;
·美國癌症協會(ACS)廣泛推薦的“健康人群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
·我國《大腸癌早診早治項目技術方案》特別指出的“最有價值的大腸癌早期篩查指標”;
2、多運動
閒暇之餘不要久坐不運動,多進行戶外運動。
適量運動: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獨立的大腸癌的危險因素,體力活動過少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體力活動可以影響結腸蠕動有利於糞便排出,從而達到預防大腸癌的作用。經常運動的人,不但看起來更年輕,而且比較不容易得癌症,尤其是大腸癌。每天慢跑30分鐘或做相等運動者,患大腸癌的機會要比一般少人30%,原因十分複雜,看如何去解釋。有人說運動會增加免疫力,或者是經常運動的人比較重視養生之道。
3、飲食注意
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習慣 :
合理安排每日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適當增加主食中粗糧、雜糧的比例,不宜過細過精。(預防大腸癌—合理安排飲食,多吃新鮮果蔬、粗纖維的食物;少食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改變以肉類及高蛋白食物為主食的習慣。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別是要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因為高脂肪、高動物類蛋白飲食一方面刺激膽汁分泌,腸道內膽汁量增加,膽汁中主要含有膽酸和膽固醇,故糞便中膽酸和膽固醇含量增多;另一方面,該類飲食可導致大腸腔內內容物(俗稱糞汁)中一種厭氧桿菌的生長,這類細菌作用於膽酸和膽固醇,形成可致癌的物質。而低纖維素飲食,導致糞便量少,對大腸刺激減少,大腸蠕動緩慢,上述致癌物質在大腸記憶體在時間延長,就會產生更多的致癌物質。故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所產生的致癌物質多,作用於大腸時間長,必然導致大腸癌的發生率增加。防治腸道疾病。如各種息肉、慢性腸炎(包括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慢性痢疾等。對於腸道息肉更應及早處理。(預防大腸癌——積極治療已患的大腸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腸腺瘤等)
大腸息肉分為五大類,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腫瘤性息肉,是一種大腸癌癌前病變,所以當發現大腸內有腺瘤時,就應進行治療,摘除腺瘤並進行病理學檢查,希望在良性腺瘤階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腸癌。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療,絕大多數會變成大腸癌,預後是不良的。極治療習慣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預防大腸癌——積極治療習慣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增加致癌物的吸收。對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如40歲以上男性,(預防大腸癌——如有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存在,應定期去醫院諮詢或檢查)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慢性血吸蟲病患者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應定期檢查,警惕大腸癌的信號及早期症狀,如大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大便帶血,大便形狀變扁變細等。
危險因素
儘管目前對大腸癌確切的病因仍不清楚,但臨床發現下列因素能大大增加大腸癌發生的危險生,它們包括:(1)年齡:隨著年齡的增加,各種致病因素對大腸黏膜刺激的時間也隨之增長,大多數患者在50歲以後發病;
(2)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級家屬,比如說父母,得過結直腸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險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如果您的某位直系家屬(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不到50歲時患上大腸癌,或者在父系家族或母系家族中有兩人及以上者患大腸癌,這時您就算是有大腸癌家族史]。大約1/4的新發患者有結直腸癌的家族史;
(3)結腸炎性疾病史:某些結腸疾病如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機會。他們結腸癌的危險性是常人的30倍;
(4)大腸息肉史:大部分結直腸癌是從小的癌前病變發展而來,它們被稱為息肉。其中絨毛樣腺瘤息肉更容易發展成癌,惡變的機會約為25%;管狀腺瘤樣息肉惡變率為1-5%;
(5)基因背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遺傳性非息肉病性大腸癌等都是由於相應的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的,這類患者不僅發病幾率明顯增加,並且發病年齡更小。
相關癌症
大腸癌
自大腸黏膜上皮起源的惡性腫瘤稱為大腸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臨床常見血便或粘液膿血便,大便形狀或習慣發生改變,腹痛,腹部包塊等。根據其發生部位不同,其臨床表現常各有其特殊性。大腸癌具有起病隱匿,早期常無明顯的臨床表現,病情發展較慢,遠期療效優於其他消化道惡性腫瘤,預後相對較好;但大腸癌發病率高並有連年上升趨勢。大腸癌屬於中醫學“積聚”、“腸風”、“症瘕”、“髒結”、“下痢”、“鎖肛痔”、“髒毒”等範疇。
一、辯證施治:
腸癌治療臨床中按腸道各部位腫瘤病情變化,患者體質強弱,年齡大小靈活的辯證用交泰消瘤系列方劑,配以經外奇穴穴位外敷藥,佐坎離交泰的藥枕,配合腦氣功的綜合療法能起到顯著的療效。
二、腸癌藥膳:
1、馬齒莧50g,雞蛋或瘦肉50g,包餃子常食。
2、馬齒莧綠豆湯,每天1-2次,連服3天。
三、中藥治療:腸癌治療選擇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即化療與中藥結合配合服用人參皂苷rh2,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增強自身抗病能力,誘導癌細胞凋亡和分化,控制病情發展,人參皂苷Rh2是人參中抗癌活性最強的物質,可以抑制肺癌細胞的增殖,誘導凋亡與分化。腫瘤在復發和轉移過程中有腫瘤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也有針對性的靶向藥物如貝伐單抗的套用。人參皂苷Rh2膠囊能直接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減少了復發和轉移的可能性。控制病情的惡化速度。
特殊表現:
1.右半結腸癌右半結腸癌常表現出腹部腫塊、貧血、腹痛、全身乏力與消瘦等症狀。腹痛亦是右半結腸癌患者就診的主要症狀之一。便血與貧血是右半結腸癌的較常見的症狀。貧血是右半結腸癌第三位常見症狀,同便潛血試驗也常陽性,可作為首發症狀出現。
2.左半結腸癌便血是左半結腸癌最常見的症狀,約占75%。常表現為糞便表面帶有暗紅色血,易被患者發現而引起重視。也可出現粘液便或粘液膿血便。
3.直腸癌直腸癌主要的臨床表現為便血及排便習慣的改變。便血是直腸癌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多呈鮮血或暗紅色血液,與大便不相混淆,大量出血者則罕見。有時便血中含有血塊和脫落的壞死組織。排便習慣改變亦是直腸癌患者的主要臨床症狀之一。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的增多,每日數次至十數次,多者甚至每日數十次,每次僅排少量的血液及粘液便,多伴持續性肛門墜脹感及排便不盡感。大便常變細、變形,甚至有排便困難及便閉。腸癌中醫治療方法大腸癌的唯一根治方法是早期手術切除癌腫。但採取大腸癌根治術後,仍有約50%病例復發和轉移,主要是手術前未能發現隱匿轉移灶或術中未能將病灶完全切除。腫瘤專家同時還建議:治為主,輔以養。所以大腸癌患者的飲食護理也極其重要,對病人應遵循營養全面,少量多餐的原則。
注意事項:
1.少吃或不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包括:豬油、牛油、肥肉、動物內臟、魚子等。
2.植物油限制於每人每日20~30克左右(約合2~3湯匙)。
3.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
4.適量食用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欖油、鮪魚等。
5.每日補充膳食纖維素35克以上。
6.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素的食物:魔芋、大豆及其製品、新鮮蔬菜和水果、藻類等。
7.用部分粗糧替代細糧。
8.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
9.可以吃一些具有抗腫瘤效果、增強免疫力的東西,如:美洲大蠊。
10.適量食用核桃、花生、奶製品、海產品等,以補充維生素E。
11.注意攝取麥芽、魚類、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
調養護理
大腸癌的形成與發展和飲食有著至關重要的關係,因此合理的飲食是大腸癌預防和大腸癌治療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要素,並且大腸癌飲食調理有助於大腸癌患者康復。同時,保持樂觀情緒,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以及注意鍛鍊膀胱功能等生活調養也不可忽視。一、飲食調理
1.馬齒莧、雞蛋各50g,或獮猴桃適量。每日50g,製作成食品常年服用。對大腸癌患者有輔助治療功效。
2.黃花菜30g,木耳15g,血餘炭6g。將前兩種水煎取汁300ml,沖服血餘炭。亦可常服鮮無花果。對腸癌便下血水者有治療作用。
3.大腸癌並有明顯貧血者,可用黑木耳30g、紅棗30枚,做成食品為1日量,每日食之。
4.對放療或化療後白細胞減少者,可用苡米、芡實、菱角、蓮子等煮粥佐餐,常食之。或多食香菇、平菇、口蘑、黑木耳、銀耳等,能提升白細胞,增強機體免疫力。
5.大蒜及蔥類,有預防及治療腸癌功效,宜多食之。腸癌腹瀉者食之更宜。
二、生活調養
1.保持樂觀情緒,避免抑鬱或急躁易怒。
2.對直腸癌術後造瘺病人,要解除為難情緒,如控制好,一般均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3.直腸癌術後排尿障礙者,應注意鍛鍊膀胱功能。
有益食物
有益食物茭白:茭白、芹菜類食物富含纖維,食物進入腸道後,可加快其中食物殘渣的排空速度,縮短食物中有毒物質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促進膽汁酸的排泄,對預防大腸癌極為有效。黃瓜:性涼,能清熱、生津、解毒。黃瓜所含的細纖維素可促進腸道中腐敗食物的及時排泄,這對防治直腸癌有益。
萊菔:萊菔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萊菔中所含的酶類也能將食物中的致癌物亞硝胺分解而失去致癌作用;其萊菔中所含的木質素能提高巨噬細胞的活力,從而有力地吞噬癌細胞。
胡蘿蔔:胡蘿蔔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胡蘿蔔素攝入人體後會轉化成維生素A.維生素A既能維持人體上皮組織的正常結構和功能,使致癌物質難以侵犯,又能刺激機體免疫系統,調動機體的抗癌能力,同時又可影響致癌物質的代謝,與致癌物質有生物桔抗作用。
馬鈴薯: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多量的纖維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人體內維生素B2缺乏時,可增強致癌物質在身體內的致癌作用;維生素B6缺乏,則會損害細胞和影響體液的免疫功能而誘發癌症。
特殊表現
1.右半結腸癌右半結腸癌常表現出腹部腫塊、貧血、腹痛、全身乏力與消瘦等症狀。腹痛亦是右半結腸癌患者就診的主要症狀之一。便血與貧血是右半結腸癌的較常見的症狀。貧血是右半結腸癌第三位常見症狀,同便潛血試驗也常陽性,可作為首發症狀出現。
2.左半結腸癌便血是左半結腸癌最常見的症狀,約占75%。常表現為糞便表面帶有暗紅色血,易被患者發現而引起重視。也可出現粘液便或粘液膿血便。
3.直腸癌直腸癌主要的臨床表現為便血及排便習慣的改變。便血是直腸癌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多呈鮮血或暗紅色血液,與大便不相混淆,大量出血者則罕見。有時便血中含有血塊和脫落的壞死組織。排便習慣改變亦是直腸癌患者的主要臨床症狀之一。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的增多,每日數次至十數次,多者甚至每日數十次,每次僅排少量的血液及粘液便,多伴持續性肛門墜脹感及排便不盡感。大便常變細、變形,甚至有排便困難及便閉。腸癌中醫治療方法大腸癌的唯一根治方法是早期手術切除癌腫。但採取大腸癌根治術後,仍有約50%病例復發和轉移,主要是手術前未能發現隱匿轉移灶或術中未能將病灶完全切除。腫瘤專家同時還建議:治為主,輔以養。所以大腸癌患者的飲食護理也極其重要,對病人應遵循營養全面,少量多餐的原則。
相關資料
治療方法
一、目前大腸癌的治療多採用綜合治療的方式,包括手術治療,放療和化療、靶向治療等。
1.手術是大腸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按照治療目的,手術可分為根治性和姑息性兩種。
2.放療主要是針對直腸癌而言,能夠加強局部控制,減少復發。術前放療還有助於提高切除率和保肛率。術後繼續放療可減少復發。
3.化療在大腸癌治療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術前化療可以使病灶縮小,增加手術切除率;其次,術後化療作為手術的輔助治療,可以殺滅殘存病灶,減少復發和轉移,從而達到根治大腸癌的目的;腸癌檢查最後,對於晚期大腸癌患者,化療可以作為姑息性的治療手段,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延長存活時間。
4.靶向治療分子靶向治療是一種新型,並已被證實有效的治療方法,根據腫瘤的不同的特異性位點,抗腫瘤藥物靶向性地與其發生作用從而殺死腫瘤細胞,而對正常組織影響較小。與傳統化療相比,靶向治療不良反應要輕。
二、中醫治療小腸癌的三大功效:
(1)消癌腫——也就是消瘤體系列抗癌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軟豎散結,化痰除濕等作用,治療後,是瘤體變軟,縮小,最終可到達消失的目的。
(2)消癌痛——癌症到了晚期,或轉移、擴散後,容易出現疼痛的症狀,有的甚至是劇烈。
檢查
具體檢查項目主要有腸指檢、腸鏡檢、病理學檢查、.癌胚抗原測定、氣鋇灌腸對比造影、B超檢查、端粒酶活性檢測、腸癌CT檢測、MRI檢查等。
診斷依據
①近期出現持續性腹部不適,隱痛,脹氣,經一般治療症狀不緩解;
②無明顯誘因的大便習慣改變,如腹瀉或便秘等;
③糞便帶膿血、粘液或血便,而無痢疾、腸道慢性炎症等病史;
④結腸部位出現腫塊;
⑤原因不明的貧血或體重減輕。出現上述臨床表現時,應詳細詢問病史,全面體檢,並及時進行直腸指診、全結腸鏡檢查、鋇灌腸X線檢查、血清癌胚及腸癌相關抗原測定及直腸內超聲掃描、CT等檢查以明確診斷,協助治療。
在英國,腸癌每年導致1.6萬人死亡。過去的各項研究已經發現,培根和香腸等加工肉類會增加患腸癌的風險。英國愛丁堡大學和阿伯丁大學研究者,向同一地區內的2000名腸
癌患者和3000名普通志願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的飲食情況。最終,科學家收集到一份包含170多個項目的食品清單。通過對這份食品清單進行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吃“高能量食品”最多的群體,比很少吃這類食品的人,罹患腸癌的可能性高出18%,高能食品包括甜點、朱古力、餅乾、蛋糕、糖果和薯片等。吃香蕉和煮熟的土豆等富含澱粉的食物,可減少患腸癌的危險
澱粉進入結腸後,結腸里的細菌將它分解。在分解過程中,澱粉使可能引起腸癌的廢物加快從消化道排出體外。含澱粉豐富的食物往往含鉀豐富,對維持腸道神經肌肉的興奮性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利於大便的暢通,起到防治結腸癌的作用。
如何做好腸癌患者的護理事項?澱粉在腸內經發酵酶作用,會產生大量的丁酸鹽。實驗已經證明,丁酸鹽是有效的癌細胞生長抑制劑,它能夠直接抑制大腸細菌繁殖,防止大腸內壁可能致癌的細胞產生。所以,在日常飲食中,人們應該注意多攝入含澱粉豐富的食物。
一般來說,每天攝入澱粉類食物的總量應占每日總能量的50%-60%。澱粉類的食物除了我們常吃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大米、玉米、小麥等,以及根莖類食物,如馬鈴薯、山藥、地瓜等。此外,還應該多補充豆類和含澱粉比較多的水果,如香蕉、火龍果等。建議大家可以經常食用比較健康的澱粉類食物,如蒸白薯、蒸山藥、蒸南瓜、全麥麵包、燕麥片、煮玉米、大棗粥、豆豉等。
當然,油炸、添加太多油脂等澱粉類食物吃多了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應儘量少吃,比如炸薯條、炸薯片、含人造黃油高的點心、各種精緻的穀類小吃等。
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腫瘤,預防腸癌的最根本措施,就是注意飲食習慣。所有的營養學家都這樣認為:多吃水果和蔬菜、多運動,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當然腸癌更要做好早發現早治療,以提高治癒率。
腫瘤靶向新技術--緩釋庫療法
緩釋庫療法是在B超、CT的引導下,將緩釋劑、化療藥物、免疫佐劑聯合形成的一種抗癌組合藥物經皮膚直接穿刺,注入到實體腫瘤組織內。其中的化療藥物能迅速殺死臨近的癌細胞,而緩釋劑則將高濃度的藥物包繞其中(可高於正常化療的幾十倍),形成一個大的“藥物倉庫”,然後慢慢的向周圍釋放藥物以消滅剩餘的癌細胞。這樣既提高了局部的藥物濃度,也延長了藥物的滯留時間。同時,被化療藥物殺死的癌細胞釋放出自身的腫瘤抗原,在免疫佐劑的協助下,激活機體的系統性免疫反應,從而起到清除復發或轉移的癌細胞的作用。緩釋庫療法的適應症
適應症:鼻咽癌、口腔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腸癌;肝癌、膽囊癌、膽管癌、胰腺癌、腎癌、膀胱癌;子宮癌、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睪丸癌;甲狀腺癌、皮膚癌、惡性淋巴瘤、骨腫瘤、原發或轉移的各種實體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