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少年英才
竺可楨1890年3月7日出生於浙江紹興東關鎮一個小商人家庭。童年起,學習勤奮,並萌生愛國思想,敬佩宋代詩人陸游和明代學者王陽明等人的學識和思想。竺可楨幼時聰明好學,從2歲開始認字。
1905年以各門功課全優的成績從國小畢業,當年秋季入上海澄衷學校,以品學兼優,為人熱情正直,被同學推為班長。
1908年春,同學要求撤換不稱職教師舉行罷課,學校一度停辦,竺可楨乃於暑假後轉入復旦公學學習。
1908年,美國國會正式通過退還部分“庚子賠款”,將中國留學潮引向美國。此時的竺可楨,正就讀於唐山路礦學堂(今西南交通大學),他“最熱烈的希望是要出洋到歐美”。
1909年,竺可楨考入唐山路礦學堂學習土木工程,學習成績居全班第一。
美國留學
1910年,竺可楨考取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費生,他因中國是以農立國,遂選入伊利諾大學農學院學習。畢業後,即轉入哈佛大學地學系,潛心研讀與農業關係密切的氣象學。
1914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的任鴻雋、楊銓等人提議組織一個科學社,並創辦雜誌向國內介紹科學知識和科學思想。不久,科學社及其刊物就隨其創辦人一同轉到了哈佛大學。1915年10月,科學社正式定名為“中國科學社”。竺可楨成為“中國科學社”第一批成員,並積極參與社務活動。他從《科學》第2卷第2期發表文章以後,成為《科學》雜誌最重要的作者之一。
1915年竺可楨獲得哈佛大學碩士學位後,留在哈佛繼續深造竺可楨也是中國科學社最重要的領導人之一。由留美學生創建的中國科學社及其刊物《科學》雜誌,使科學救國思想的宣傳有了相對固定的陣地和代表人物,並最終促使科學救國思潮的形成這期間,他先後發表了《中國之雨量及風暴說》、《颱風中心之若干新事實》等多篇論文,於1917年被接納為美國地理學會會員,並獲伊麥蓀獎學金。1918年,竺可楨以論文《遠東颱風的新分類》獲哈佛大學氣象學博士學位,隨即懷著一腔報國為民的激情,於秋季返回闊別了8年的祖國。
回國研究
竺可楨回國後,不受官職厚祿,先受聘到武昌高等師範學校講授地理和天文氣象課。他自編講義,內容新穎、豐富,體現了當時最先進的地理和氣象學說,還在課外帶領學生參觀實習,深得同學愛戴。他的教學成績與負責精神,也深為校方重視。
1920年秋,竺可楨改至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授氣象學、地理學等。這年冬天,在南京師範學校的基礎上,開始籌建東南大學,1921年竺可楨任地學系主任。在此期間,發表了有關東南亞颱風、天氣型、歷史上氣候變遷和闡述發展科學地理學等一系列專著,並當選為中國科學社講演委員會主任(1923年)、中國氣象學會首屆理事(1924年)、副會長(1925年)等職。後因東南大學領導鬧派系,竺可楨自1925-1926年曾轉任商務印書館編輯、南開大學教授各一年,至1927年重返東南大學任地學系主任。期間曾受中國科學社派遣,至東京出席第三屆泛太平洋科學會議。
1928年應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長之聘,在南京北極閣籌建氣象研究所,辭去中央大學地學系主任職務,任氣象研究所所長。出版了所著的中國第一本近代《氣象學》。自此至1936年4月,全力創建北極閣氣象台的地面和高空觀測、天氣預報和氣象廣播等業務,推動全國氣象台站建設,培訓氣象人才,帶頭開拓氣象研究,8年中發表論著約50篇。並自1929年起屢次被選任為中國氣象學會會長。1933年參加第五屆泛太平洋科學會議中國代表團做首席代表,1934年與翁文灝等發起成立中國地理學會,1935年派人設立拉薩測候所,被選為中央研究院評議員。
1936年任浙江大學校長(兼氣象研究所所長)。
抗戰爆發,敵焰迫近杭州時率校西遷江西泰和。西遷中,電告教育部並建議將存浙文瀾閣四庫全書內遷。獲同意,由浙江大學協助運存貴陽。
1938年,敵騎入贛,率校再遷廣西宜山,倡立“求是”校訓。1939年冬,敵騎犯桂,12月率校遷黔北。
1940年初定居遵義、湄潭,直至1946年夏復員返杭。正當竺可楨忙於勘察第三次遷校新址時,他的次子竺衡和夫人張俠魂相繼病逝,竺可楨在這突來的打擊下,以極大堅毅忍住精神創痛,順利完成了遷校任務。至此6年中,竺可楨銳意發展浙江大學,開展科學研究,提高學術與教學水平,擴充院系,設分校,培植良好學風,使浙江大學聲譽大增。
1940年3月15日,竺可楨與陳汲在重慶舉行婚禮。
1940年12月14日,陳汲生一女孩,小名毛毛,大名竺松。
1946年,組織浙江大學遷回杭州,增設醫學院。他本人被選為國際氣象學會氣候學委員,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大會。
1947年,“於子三案”發生,而圍繞所謂“於子三系自殺”的定讞,竺可楨與國民黨當局幾成決裂之勢。而圍繞安葬和紀念於子三,竺可楨亦與“學運”方面發生摩擦,幾乎受到“葛杯”。
1948年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4月下旬婉拒教育部長杭立武電催赴滬去台,隻身赴滬暫居。7月應邀至北平參加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全國教育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8月先後參加人民政協籌備會議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討論制訂《共同綱領》過程中,提出專列發展自然科學一條的建議,被採納。10月1日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典。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主要分管自然科學研究方面的組織領導工作。根據國家關於科學研究工作的方針,竺可楨廣泛徵求意見,制定調整、建立研究機構的原則,並組織實施;選聘研究人才,組織與高等院校的合作,大力開展科學研究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竺可楨一直擔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親自主持籌建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晚年生活
1949年11月,新中國成立後僅1個月,中國科學院即宣告成立。中國科學院成立以後,竺可楨被任命為副院長、生物學地學部主任,主要負責地學、生物學領域的學術組織與領導工作。
1950年,當選為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副主席。
1953年開始冬小麥的物候觀測工作,繼而又進行了棉花、水稻的物候觀測。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兼任生物學地學部主任。
1955年6月,時任中科院院長郭沫若在學部成立大會的報告中,正式提出了要在院內設定一個“綜合考察工作委員會”,專門負責綜合性的考察工作,以適應全院日益繁重的綜合考察任務。在竺可楨的推動下,1956年1月1日,“綜合考察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竺可楨親自擔任了委員會主任。
1957年起把農作物物候的觀測工作推向了全國。
1961年,在竺可楨的指導下,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國物候觀測網,制定了物候觀測方法(草案),確定國內共同物候觀測種類。
1962年6月,他以72歲高齡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3年,他聯合其他科學界代表由他領銜向人民代表大會呼籲開展自然保護工作。
1964年,竺可楨發表了《論我國氣候的特點及其與糧食生產的關係》,分析了光、溫度、降雨對糧食的影響,提出了發展農業生產的許多構想。毛澤東看到此文非常高興,專門請竺可楨到中南海談。對他說:“你的文章寫得好啊!我們有個農業八字憲法,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彌補了八字憲法的不足。”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是中科院惟一一個可以不參加中科院黨組活動的黨員副院長,由於周恩來的保護,他沒有直接受到暴力衝擊。整個“文革”期間,他既沒有受到正面批判鬥爭,也沒有遭到抄家之禍。
1972年前後,當時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中國科學院的領導體制很不健全,一些領導人不便對外,竺可楨與吳有訓副院長一起,承擔了大量工作,為發展當時民間外交和溝通對外科技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1974年2月7日,竺可楨去世,享年84歲。
主要成就
學術成就
歷史氣候學的奠基人
竺可楨是歷史氣候學的創建人、奠基人,其中歷史氣候變遷是他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個領域,蜚聲國際科學界。竺可楨在歷史氣候學上另一大貢獻是歷史物候學。竺可楨曾經在國內建立了40多個氣象站和100多個雨量測量站的中國氣象觀測網。他一方面重視物候的觀察記錄,自1921年留學回國的第二天直到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他每天觀察並記錄物候和天氣;另一方面廣泛收集歷史物候資料,他與宛敏渭合撰的《物候學》一書中收集有豐富的歷史物候資料和研究成,這在其他國家的物候著作中是少見的。
現代氣象科學的貢獻
作為中國現代氣象科學的奠基人,竺可楨先生始終關注並“盡畢生之力”開展氣候變化研究,他關於氣候變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對於人們今天認識這一全球重大問題,具有基礎的科學意義。
在歷史地震學上的貢獻
竺可楨在歷史地震學方面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他和李四光共同領導的中國科學院地震工作委員會所組織編制的《中國地震資料年表》及有關研究工作。
在自然科學史研究上的貢獻
竺可楨畢生領導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發掘事業,目的在於闡明中華民族在世界科技發展中的傑出貢獻,以激發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研究歷史上的中外科學文化的交流,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他本人也在天文學史、氣象學史、地理學史、科學通史等方面進行研究,發表過許多論文。
“可持續發展”思想貢獻
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先行者,竺可楨始終從科學視角,關注著中國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他不僅在學理上大力關注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論問題,而且知行合一,在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傾力躬親,從世界可持續發展思想形成的歷史進程看,他的這些思想的提出,標誌著中國科學家較早地、獨立地關注並研究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是中國科學界對“可持續發展”理念具有前瞻性的早期探索。
教育成就
竺可楨明確提出大學要培養以天下為己任的領袖人才。
在竺可楨擔任浙大校長的13年之中,浙大從原來文理、工、農三個學院16個系的規模,發展到文、理、工、農、師、法、醫七個學院25個系(最多時達30個系)、10個研究所,教授也由原先的70餘名發展到200餘名,在校學生也由原來的500餘人增至2000千餘人。先後成為國家高級專門人才的浙大學生(諸如錢人元、程開甲、胡濟民、葉篤正、谷超豪等)也達3500餘人。換言之,這些人才後來幾乎全是新中國科學教育事業的骨幹力量。
為紀念竺可楨校長,後人於2000年5月成立了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
政治成就
竺可楨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修改者之一。
文學成就
竺可楨從1917年在哈佛大學讀書時就養成了記日記的習慣,其中主要記錄了氣象研究的各種資料。由於戰亂,只保存下來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記,總計38年37天,約800萬字,這對中國近現代科學史特別對中國科學院院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價值。
竺可楨一生著作繁多,如果不算其日記的話,他一生的著作是300萬字左右。從1966年起,他就差不多沒有專門的學術論文問世了,在八年之中他的文字幾乎只有信函。這是其主要文學作品。
學術作品
學術論著
作者 | 作品名稱 | 發表刊物刊號 | |
竺可楨 | 中國之雨量及風暴說 | 科學 1916.2(2) | |
竺可楨 | 錢塘江怒潮 | 科學 1916.2(10) | |
竺可楨 | 食素與食葷之利害論 | 科學 1917.3(12) | |
竺可楨 | 論早婚及姻屬嫁娶之害 | 東方雜誌 1918.15(9) | |
CochingChu | ANewClassificationofTyphoonofFarEast | MoutherWeatherRewea 1924,Vol.52(12) | |
竺可楨 | 空中航行之歷史 | 科學 1919.4(8);1919.4(12);1919.5(2) | |
竺可楨 | 陰陽曆優劣異同論 | 科學 1920.5(1) | |
竺可楨 | 吾國地理家之責任 | 科學 1921.6(7) | |
竺可楨 | 南京之氣候 | 科學 1922.7(3) | |
竺可楨 | 改良陽曆之商榷 | 科學 1922.7(6) | |
竺可楨 | 氣象與農業之關係 | 科學 1922.7(7) | |
竺可楨 | 地理對於人生之影響 | 科學 1922.7(8) | |
竺可楨 | 說颶風 | 科學 1922.7(9) | |
竺可楨 |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 東方雜誌 1925.22(3) | |
竺可楨 | 論祈雨禁屠與旱災 | 東方雜誌 1926.23(13) 科學 1926.11(1) | |
竺可楨 | 風暴成因之新學說 | 科學 1926.11(4) | |
竺可楨 | 北宋沈括對於地學之貢獻與紀述 | 科學 1926.11(6) | |
竺可楨 | 論以歲差定《尚書・堯典》四仲中星之年代 | 史學與地學 1927(2) | |
竺可楨 | 南京之氣候 | 史學與地學 1928(4) 地理雜誌 1929.2(6) | |
竺可楨 | 科學對於物質文明的三大貢獻 | 科學 1930.15(1) | |
竺可楨 | 近代科學與發明 | 科學 1931.15(4) | |
竺可楨 | 論新月令 | 中國氣象學會會刊 1931(6) 科學 1931.15(10) | |
竺可楨 | 說雲 | 國風 1932(10) | |
竺可楨 | 中國氣流之運行 | 科學 1933.17(8) 方誌 1933.6(11) | |
竺可楨 |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 國風 1933.2(4) | |
竺可楨 | 科學研究的精神 | 科學 1934.18(1) | |
竺可楨 | 東南季風與中國之雨量 | 地理學報創刊號 1934 | |
竺可楨 | 近代科學先驅徐光啟 | 申報月刊 1934.3(3) | |
竺可楨 | 氣候與人生及其他生物之關係 | 氣象雜誌 1936.12(9) | |
竺可楨 | 南京的天氣 | 氣象雜誌 1936.12(4) | |
竺可楨 | 杭州之氣候 | 氣象雜誌 1936.12(12) | |
竺可楨 | 科學之方法與精神 | 思想與時代 1941(1) | |
竺可楨 | 徐霞客之時代 | 國立浙江大學文科研究所史地學部叢刊 1942(4) | |
竺可楨 | 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 | 思想與時代 1944(34) | |
竺可楨 | 科學與世界和平 | 科學 1947.29(10) | |
竺可楨 | 中國科學的新方向 | 科學 1950.32(4) | |
竺可楨 | 中國古代在天文學上的偉大貢獻 | 科學通報 1951.2(3) | |
竺可楨 | 中國過去在氣象學上的成就 | 科學通報 1951.2(6) 氣象學報 1951.22(1) | |
竺可楨 | 新中國的科學工作 | 中國新聞社通訊稿 1952.12.13 | |
竺可楨 | 波蘭偉大科學家哥白尼的貢獻 | 科學通報 1953(5) | |
竺可楨 | 羅森堡夫婦的精神永垂不朽 | 新華月報 1953(7) | |
竺可楨 | 為什麼要研究我國古代科學史 | 人民日報 1954.8.27 | |
竺可楨 | 晉西北地區水土保持工作視察報告 | 科學通報 1955(12) | |
竺可楨 | 水土保持是山區農業增產的一項根本措施 | 人民日報 1955.12.22 | |
竺可楨 | 紀念瑞典博物學家卡爾・林內誕生250周年 | 科學通報 1957(21) | |
竺可楨 | 要開發自然必須了解自然 | 科學大眾 1957(7) | |
竺可楨 | 黑龍江流域資源豐富 | 人民日報 1957.7.31 | |
竺可楨 | 地理工作者應該是向地球進軍的先鋒 | 地理知識 1958.8(6) | |
竺可楨 | 中國的亞熱帶 | 科學通報 1958(17) | |
竺可楨 | 紀念德國地理學家和博物學家亞歷山大・洪堡逝世100周年 | 地理學報,1959.23(3) | |
竺可楨 | 讓海洋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 科學通報 1959(4) | |
竺可楨 | 改造沙漠是我們的歷史任務 | 人民日報 1959.3.2 | |
竺可楨 | 綜合考察是建設計畫的計畫 | 人民日報 1959.11.20 | |
竺可楨 | 再接再厲,為實現南水北調的偉大理想而奮鬥 | 地理知識 1960.11(5) | |
竺可楨 | 對於今後黃土高原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水土保持的幾點意見 | 土壤 1960(1) | |
竺可楨 | 向沙漠進軍 | 人民日報 1961.2.9 | |
竺可楨 | 增闢農田水源、節約灌溉用水,為加強農業戰線而奮鬥 | 地理 1961(2) | |
竺可楨 | 歷史時代世界氣候的波動 | 光明日報 1961.4.27,1961.4.2 | |
竺可楨 | 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 | 科學大眾 1963(1) | |
竺可楨 | 談陽曆和陰曆的合理化 | 人民日報 1963.10.30 | |
竺可楨 | 物候學與農業生產 | 新建設 1964.8(9) | |
竺可楨 | 論我國氣候的幾個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的關係 | 地理學報 1964.30(1) | |
竺可楨 |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初步研究 | 考古學報 1972(1) 中國科學 1973.16(2) |
學術書籍
作者 | 著作名 | 出版社 | 出版年 |
竺可楨 | 氣象學 | 商務印書館 | 1933(1947再版) |
竺可楨,宛敏渭 | 物候學 | 科普出版社 | 1963 |
竺可楨 | 中國東北地區的氣候特徵和氣候區域(黑龍江流域綜合考察學術報告) | 科學出版社 | 1964 |
竺可楨,宛敏渭 | 物候學(修訂本) | 科學出版社 | 1973 |
人物榮譽
獲得榮譽
1956年,當選為國際地球物理年中國委員會主任。
1960年,被提名為蘇聯地理學會外國會員。
1966年,被授予羅馬尼亞科學院名譽院士。
1967年,被載入英國編印的《國際名人錄》。
2008年11月16日,被評選為“中國十大科技傳播優秀人物”。
社會任職
1949年之前,由於國民黨的黨化教育,身為浙江大學校長的竺可楨被入國民黨,並被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
1949年之後竺可楨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第一屆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學會副主席等19個職務。
思想精神
求是精神
竺可楨在浙江大學時,形成了“竺可楨精神”,以“求是”為主導。“求是”就是追求真理,忠於真理,是貫穿竺可楨一生的思想核心。
竺可楨精神分開來說,就是:
公忠堅毅,天下己任的愛國精神;
只問是非,不計利害的科學精神;
大不自多,海納江河的開放精神;
自強不息、永不氣餒的奮鬥精神。
“只問是非,不計利害”
竺可楨自己積極踐行求是精神:座右銘:一絲不苟
做人原則:排萬難冒百死以求真知
處世原則: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學術思想
地理學思想
1.地理學是介於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之間的綜合性科學。
2.地理學研究的是地球表面,即研究地球外殼的發生、發展、分布和各組成部分間的相互轉化與相互制約。
3.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是地理學的兩大分支,都很重要。
4.地理學家必須對地理學的全部內容有一定了解,對其某一部門要有深入的研究.
5.中國豐富的歷史資料是研究地理學的寶庫,要十分重視歷史自然地理的研究。
6.研究地理學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特別是自然辯證法。
教育思想
在竺可楨校長大學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造就多少專家如工程師、醫生之類”,而在於培養“公忠堅毅,能擔當大任、主持風氣、轉移國運的領導人才”。
竺可楨要求學生:第一,諸位求學,應不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訓練如何能正確地訓練自己的思想;第二,我們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務,而不在享受。
學術研究態度
凡是辦一樁事或是研究一個問題,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以科學的方法來分析,使複雜變成簡單;
第二,以公正的態度來計畫;
第三,以果斷的決心來執行。
政治思想
竺可楨作為一名曾留學美國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對國民黨的所作所為大有不滿,但對共產黨的主張也不甚贊同,如其所云:“關於政治黨派,余均不感興趣。”
人物影響
教育影響
竺可楨有兩個非常經典的教育問題:“諸位在校,有兩個問題應該自己問問,第一,到浙大來做什麼?第二,將來畢業後做什麼樣的人?”竺校長對學生要求嚴格,對新入學的學生注重人生觀教育。
1936年以來,這兩個經典問題,影響著一代代浙大學子。每年浙大新生入學的時候學校會把這兩個問題印在大學錄取通知書上,每年畢業生離校的時候學校又會把這兩個問題印在畢業紀念冊上。
學術影響
作為卓越地理學家和地理教育家的竺可楨,不僅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地理系,培養了一大批地理科學專門人才,而且在許多地理學重大領域和重大問題上,提出了創造性意見。他的學術見解大多得到學術界的公認。他的學術意見,經實踐證明大多是正確的。人物評價
社會評價
中國科學院評價:縱觀竺可楨精彩的科學人生,人們由衷地敬佩他崇高的科學精神、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對中國科學史事業的巨大貢獻。早在哈佛念書時,竺可楨就確立以研究中國科學史為己任;回國後雖忙於教書、創辦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和主持浙江大學,但他的科學史研究引領著中國,影響了世界;建國後,作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他組建自然科學史研究室,使國家的科學史研究事業走上了正規化、職業化的道路。正是他一生的執著追求,才有今天中國科學史研究的繁榮景象。
名人評價
李約瑟稱讚竺可楨“具有遠見卓識,同情他人,和藹可親……許多在中國工作過的西方科學家都對他的成功幫助,深表感謝”。李約瑟曾親赴浙大參觀,盛譽其為“東方劍橋”。
胡煥庸先生1996年在《中國古宇宙論》序言中說:“大家知道,吾師竺可楨先生歷來重視科學史的研究。正是在竺先生的倡導和推動下,我國的科學史研究,四十年來得到蓬勃發展。”
路甬祥:竺可楨先生是中國現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奠基人,在颱風、季風、中國區域氣候、農業氣候、物候學、氣候變遷、自然區劃等領域,取得過輝煌的成就;竺可楨先生是中國現代教育的先行者和實踐家,他執著的“求是”精神、先進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辦學成就,在中國教育史上書寫了光輝的篇章;竺可楨先生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學部的奠基人和卓越的領導者之一,領導和指導了中國自然區劃綜合考察、國家大地圖集編纂、地學規劃制定、自然科學史研究等工作,為新中國科技大廈的奠基立業、為中國科學院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陸大道:“竺可楨在地理學學科發展方向、地理學研究機構的設立和學術帶頭人的培養、若干重大任務決策等方面,在長時期內(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特別是在50年代)都發揮了主要作用,是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處在中國近現代地理學發展中做出傑出貢獻的第一人的位置。”
人物軼事
竺可楨與胡適賭壽命
著名的氣象與地理科學家、教育家竺可楨生於1890年,逝於1974年,享年84歲,很是高壽,可是在早年他卻並不善於養生。他在逝世3個月前的日記中寫道:“我從小身體就差,現已活到了83歲,何復所求?”原來,他早年讀書上海澄衷中學,因學習過於刻苦,搞得身體很差,那時他的一個同班同窗叫胡嗣穈,也就是胡適,曾背後對人打賭說:竺可楨活不過20歲。竺可楨無意中聽到這句話,驚出一身冷汗,從此發誓鍛鍊身體。後來他與胡同學同船去美國留學。
1912年,兩人相遇,打起賭來。竺可楨問:“我要是活過60歲怎么樣?”胡適爽朗地回答:“你要是活到60歲,我在你60歲壽筵上當著所有親友的面給你磕三個響頭。要是比我活得長,你可以在我的屍體屁股上踢上一腳。”“行。你可得記住今天說的話啊!”竺可楨說。
後來,竺可楨活到了1974年,享年84歲,在北京溘然去世。直到去世的前夜,他還在堅持寫日記。而胡適僅活到1962年,享年71歲。但由於兩位朋友,一位在大陸,一位在台灣,所以竺可楨60大壽時,胡適沒有機會給他磕那三個響頭。而胡適逝世時,竺可楨也沒有在他的屁股上踢上一腳。竺可楨在日記中感嘆:當年胡適這個“聰明人”曾預言他的早夭,終成一句妄語。從那以後,竺可楨極其重視身體健康,也因此愛上了體育運動。
人物紀念
故居
南京頤和路西側的珞珈路48號大院內,一座灰色的磚木結構2層小樓里住了不少市民,這與其它公館常年大門緊閉有所不同。這座小樓最早的主人,正是被譽為中國“氣象學之父”的竺可楨。竺可楨20世紀30年代擔任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時,建起了這座別墅。1936年,竺可楨調往杭州,離開南京故居。1962年竺可楨加入中國共產黨,認為私人住房應該歸國家所有,便將這座房子交給了南京市政府。2012年,竺可楨舊居列入南京市第四批文保單位。塑像
2002年5月11日,南京大學隆重舉行李四光、竺可楨塑像揭幕儀式,由此拉開“百年南大名人塑像”的帷幕,為南京大學添上一道亮麗的風景。書籍
2014年4月28日,由《竺可楨全集》編輯委員會、國家圖書館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主辦的《竺可楨全集》出版研討會在國家圖書館舉行。影視形象
2016年電視劇《東方戰場》:劉正亮飾演竺可楨。中國著名氣象學家(一)
氣象學是把大氣當作研究的客體,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來說明大氣特徵的學科,集中研究大氣的天氣情況和變化規律和對天氣的預報。氣象學是大氣科學的一個分支。中國著名氣象學家為中國氣象學的研究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