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先秦以前屬白焉氏族聚居地之東城,自西漢元鼎六(公元前111年),始建沮縣。曾用名沮縣、興州,武興、漢曲、順政。西晉以前的略陽郡在今天甘肅天水,東漢末年,大量來自略陽的氐 人南遷到沮縣,南北朝時期,在沮縣僑置略陽郡。
南北朝時,隴之秦安設有略陽郡。因連年戰爭,彼地大批氐 人南遷至此,仍舊沿用原郡縣稱謂。《南齊書》因而載之:“武興縣僑置略陽縣。”
宋開禧三年(1206年)改為略陽,“以其用武之地曰略,治在象山之南曰陽”而得名。
2000年,略陽縣轄11個鎮、14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0149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城關鎮 47483 接官亭鎮 8790 橫現河鎮 7674 金家河鎮 6546 徐家坪鎮 10573 白水江鎮 5932 兩河口鎮 5172 硤口驛鎮 3872 何家岩鎮 5025 樂素河鎮 9019 郭鎮鎮 10899 白石溝鄉 7888 藥木院鄉 5923 馬蹄灣鄉 4103 西淮壩鄉 4432 青泥河鄉 4568 九中金鄉 5673 仙台壩鄉 4117 觀音寺鄉 4294 魚洞子鄉 5699 黑河壩鄉 5261 楊家壩鄉 7048 白雀寺鄉 5232 中壩子鄉 3850 史家院鄉 3522 略鋼虛擬鎮 8903。
資源優勢
略陽堪稱“富山盛礦”。全縣地下礦藏十分豐富,現已探明的有金、銀、鎳、銅、鐵、鉛、鋅、錳、硫鐵礦、磷礦、滑石等33種,礦體和礦點143處。其中,鐵、金、鎳、蛇紋石、白雲石等礦藏量較大,金礦和鎳在全國占有重要的位置,帶動了縣域工礦企業的發展;植物資源豐富,共有265科1150多種。其中,常見的植物藥材102科433種,國家掛牌收購的有172種,尤以杜仲、天麻、靈芝、銀杏、豬苓、柴胡、棗皮野生和人工栽培居多,杜仲、蠶桑、食用菌分別被列為國家和省、市生產基地,特別是名貴中藥材──杜仲,全縣地存48萬畝,屬全國最大基地縣。有用材林近75萬畝,活立林總儲量650萬立方米,為大力發展杜仲、蠶繭、木耳、香菇、天麻和林產品開發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全縣工礦企業122個,基本形成了以冶金、化工、電力、黃金、食品、建材和農、林、特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格局。其中,中、省、市工礦企業9個,屬陝西省鋼鐵、化肥、電力工業和黃金生產基地之一。有略陽鋼鐵廠、漢鋼楊家壩鐵礦、略陽發電廠、寶嘉磷化工集團略陽分廠、略陽磷化工總廠、何家岩磷礦、煎茶嶺鎳金礦、張家山金礦、鏵廠溝金礦等中、省、市企業以及股份合作制企業。主要工業產品有生鐵、鋼材、磷肥、黃金、普通水泥、低熱微膨脹水泥、鑄鐵管、鑄石托輥、石棉瓦、硫鐵礦、硫酸、服裝、杜仲膠、杜仲油、食品等。2001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881萬元。地方財政收入4390萬元。
縣城南3.5公里,有被譽為“小碑林”之稱的靈岩寺。該寺倚天然溶洞而建,洞臨嘉陵江而立。人文景觀融合自然景觀為一體。寺內樓台錯落、紅框飛檐、絢麗多彩。現存有碑、碣和摩崖石刻130多通,其中宋代以前的就有25通,著名的東漢《甫阝閣頌》和迄今發現的我國最早交通規則“儀制令”以及新開發的五龍洞國家森林公園王富溝溶洞、張岩溝風景旅遊區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