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蒂爾德[《項鍊》主人公]

瑪蒂爾德[《項鍊》主人公]

瑪蒂爾德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大師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鍊》中的主人公。這部作品歷經一百多年長盛不衰,幾十年來,一直被選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成為影響中國學生最深遠的篇目之一。

人物經歷

瑪蒂爾德[《項鍊》主人公]瑪蒂爾德(油畫)

小職員路瓦栽的年輕美麗的妻子瑪蒂爾德愛慕虛榮,為參加教育部長的家庭舞會,用丈夫省吃儉用存下的準備買獵槍的四百法郎買了裙衣,又向女友佛來思節夫人借得一掛鑽石項鍊。瑪蒂爾德雖然在舞會上出盡風頭,卻不料將項鍊丟失。為了賠償項鍊瑪蒂爾德耗盡家產,負債累累,歷盡了整整十年的辛酸。此後的一天,瑪蒂爾德方從女友的言談中得知所丟失的項鍊是假的。小說結尾幽默地寫道:“佛來思節夫人感動極了,抓住她的雙手,說:‘唉!我可憐的瑪蒂爾德!可是我那一掛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人物性格分析

瑪蒂爾德的形象包孕哪些內涵呢?
一、愛美
小說是從“婦女天性愛美”的視角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的。這由開端六個自然段為證。開端分三層。第一層為一至二自然段,寫了出生在小職員家庭的她又嫁給了小職員,因而不能夠講究打扮,“她覺得很不幸”,為什麼呢?“因為在婦女,美麗、丰韻、嬌媚,就是她們的出身;天生的聰明,優美的姿質,溫柔的性情,就是她們惟一的資格。”“在婦女”云云表明了小說從婦女的天性視角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所以第二層(第三至第五自然段)第三自然段一開頭就說:“她覺得她生來就是為著過高雅和奢華的生活”,所謂“生來”不即是“天生”、“天性”嗎?顯然,“高雅和奢華的生活”在語境中只能讀作“美的生活”。小說接著用三、四、五這三個自然段寫了她對住、吃、穿的美的生活的狂熱的夢想,表達了她對美的強烈的渴求。最後的第六自然段為第三層,寫了她從有錢的女朋友家裡回來後的痛苦,以反襯上一層意思。開端為讀者解讀女主人公預設了一把鑰匙,那就是《項鍊》刻畫的女主人公具有婦女愛美的天性。
小說進入情節之後全面地展現了瑪蒂爾德是個愛美的女性。做新衣、借項鍊不就是她愛美的具體表現么?把瑪蒂爾德愛美的特性描寫得淋漓盡致的是她挑選首飾。面對著一個眼花繚亂的美的世界,她“先看”“又看”“隨後又看”的“猶豫不決”的心態,她看到鑽石項鍊時“心也跳起來”的高興,她戴上項鍊照鏡子的出神,以及借到項鍊後的“跳”、“摟”、“親”、“跑”等一系列狂熱動作,把一個愛美女性刻畫得惟妙惟肖。晚會跳舞時的興奮、陶醉把她的愛美推至高潮。回家後她在卸妝前“趁這榮耀的打扮還在身上,再端詳一下自己”,愛美達到戀戀不捨的境地。即使因為自己貪戀美而釀成悲劇陷入困境,她“回想起當年那個舞會來,那個晚上,她多么美麗,多么使人傾倒啊!”瑪蒂爾德愛美愛到無怨無悔!
二、單純

瑪蒂爾德[《項鍊》主人公]莫泊桑的書的封面

瑪蒂爾德又是一個單純的女性。她從一個小職員的女性成為另一個小職員的妻子,其生存環境局限於小職員家庭,因而她見識狹窄,處世缺乏經驗,教養淺薄,不諳於紛繁複雜的外部世界。愛美是天性,不需要後天訓導:如何愛美,比如如何辨別真假首飾,則需要後天教育。瑪蒂爾德顯然缺少這一課,小職員的生存環境不太可能給她上這一課。另外,瑪蒂爾德從未經受過世間紛繁複雜的風風雨雨,她雖然成了路瓦栽夫人,但她依然像少女一樣單純。要做一件新衣服只能用眼淚去求得丈夫的同意;沒有首飾又想得到,她顯出一副無可奈何的苦惱樣子。在丈夫出了借的點子後,“她發出了驚喜的叫聲。‘真的!我倒沒有想到這個!’ ” “沒有想到” 四個字不是把她思維之單純照得一清二楚么?在借到項鍊後又是跳又是摟又是親又是跑,活脫脫地寫出了一個單純女子形象,宛若一位天真爛漫的少女。當她買了真項鍊歸還女友時她擔心女友把她當做賊,女主人公的單純幾乎達到了“迂”的地步。十年後,她把失項鍊的真相告訴女友,小說寫道:“她帶著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天真的笑容豈不鏤刻出“單純”兩字么?
正因為單純,所以她不知道外部世界的紛繁斑駁、魚龍混雜,所以她的思想中絲毫沒有“假”的概念,更不用說去辨別真假首飾了。不然,她無力購買真首飾為什麼想不到去買價廉物美的仿真首飾呢?她在挑選女友的首飾時為什麼一點都沒有想到會有慣首飾呢?她在珠寶商老闆有所暗示時為什麼絲毫不去想失落的項鍊可能是假貨呢?其實,只要從下面一點足以說明她是一個單純的女性:在賠項鍊時丈夫拿出了“父親留給他的一萬八千法郎”。在小職員家庭這是一筆不少的財產,然而瑪蒂爾德作為家庭主婦卻對此一無所知,這豈不是單純的絕好證據么?瑪蒂爾德在還債務之前如山中的溪水,清澈卻不免淺顯;如暖房中的花朵,美麗卻顯得嫩弱。
三、勇毅
失項鍊、賠項鍊之後,瑪蒂爾德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劇變,在她性格層面上進發出了新的特性——勇毅。為了還清債務,面對著殘酷的困境,她不氣餒,不悲觀,不走歪門邪道,更不出賣自己美麗動人的容貌(美女容貌是商品社會中一筆無價財產)。她完全依靠自己的意志精神力量,依靠自己的一雙手,“一個銅子一個銅子地節省她那艱難的錢”。她“打定主意”,毫不動搖,信心十足地“要償還這筆可怕的債務”。她果然成功了。無怪乎連冷靜地潛在小說紙背後的作家也冒出來公開讚嘆:“她一下子顯出了英雄氣概。”十年還債,錘鍊了女主人公,使她成熟、堅強,使她成為一個勇毅的女性。
愛美、單純和勇毅,構成了瑪蒂爾德形象的三個層面。愛美,是她作為女性的一種天性;單純,是她出身、教養、經歷和個人氣質等形成的個性;勇毅,是愛美和單純向善發展的深層的品質。

四、誠實守信

瑪蒂爾德[《項鍊》主人公]電影《項鍊》中的瑪蒂爾德

有借必有還,當尋覓無果時,她和丈夫決定賠償。即使自己只有一萬八千法郎,買項鍊就需要三萬六千法郎,她也沒動過用假項鍊偷梁換柱、矇混過關的邪念,更沒耍起“項鍊已丟,無力賠償”、“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無賴。她和丈夫的道德觀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用十年的心血償清債務,使朋友佛來思節夫人因禍得福,無意中成了受惠者。
五、純潔高尚
晚會上,瑪蒂爾德高雅迷人,壓倒所有的女賓。所有的男賓都注視她,連部長也注意她了——這應該是她利用美貌改變命運的最好時機。然而,她只是“沉迷在歡樂里”,“陶醉於自己的美貌勝過一切女賓,陶醉於成功的光榮……”這表明,瑪蒂爾德來參加晚會只是為了展示美貌,讓自己唯一的“價值”得到承認。在那個金錢至上、道德淪喪的社會裡,瑪蒂爾德完全可以靠她的美貌和姿色出賣靈魂和肉體,可她沒有這樣做,她不愧是一朵高潔的荷花。

六、熱愛生活

瑪蒂爾德社會地位不高,生活也很一般,但她不甘現狀,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憧憬和嚮往,希望生活得更好些,這反映了她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即使遇到了天大的挫折,她也沒有悲觀厭世,更沒有自尋短見,而是用行動一步步努力地改善著自己的生活。她心裡始終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

對人物社會意義的有關爭議

從瑪蒂爾德說《項鍊》的人物塑造和主題
張志峰

瑪蒂爾德[《項鍊》主人公]電影《項鍊》場景

瑪蒂爾德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大師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鍊》中的主人公。這部作品歷經一百多年長盛不衰,幾十年來,一直被選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成為影響中國學生最深遠的篇目之一。但是,關於小說的主人公及小說的主題,一直也是在不斷的爭論中發展著。隨著時代的發展,對於一部優秀的小說,對於其中的人物及小說的主題的認識和理解,能不斷有新的發展,也是很正常的。
瑪蒂爾德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但沒有人否認瑪蒂爾德是世界文學殿堂中一個典型的人物。莫泊桑成功地塑造了瑪蒂爾德這個人物形象,為讀者留下了一個永遠的話題,這是莫泊桑為世界文學做出的偉大貢獻。我們在為莫泊桑高超的藝術表現能力所折服的同時,不能不認真地學習探索莫泊桑在人物塑造方面所留下的經驗智慧
瑪蒂爾德是小說《項鍊》中的主要人物,其複雜的性格和悲劇命運震撼著讀者的心靈。作者在塑造這個人物時,並沒有將自己的褒貶強加於人物身上,而是從現實中尋找素材,還一個真實的完整的瑪蒂爾德。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帶著褒貶色彩的眼睛來看瑪蒂爾德,只能從實際出發,認識和了解瑪蒂爾德。小說中,瑪蒂爾德的命運分兩個階段,舞會前和舞會後。舞會前,瑪蒂爾德因為出生於小職員家庭無緣結識有錢人,無奈中嫁給了教育部的一個小書記。婚後的生活很不幸福,儘管她的丈夫是個很本分又能體貼她的人,但無法滿足她對生活的想望,她由於傷心、悔恨、失望、困苦,常常整天整天的哭泣。作者一開始就將瑪蒂爾德置於矛盾痛苦中,讓故事在主人公的矛盾痛苦中發展。也許有讀者會問,既然沒有機會結交有錢人,能嫁給一個門當戶對的丈夫也不錯了,何必再為無緣結識有錢人而折磨自己?不幸的是,瑪蒂爾德偏偏生得美麗動人,而在婦女,“美麗、丰韻、嬌媚,就是她們的出身;天生的聰明,優美的資質,溫柔的性情,就是她們唯一的資格。”這不能不使瑪蒂爾德有所想望,不能不使瑪蒂爾德因此而哭泣。她丈夫拿回教育部長的請柬,給瑪蒂爾德實現她的想望帶來了希望。但瑪蒂爾德卻因為沒有滿意的衣服和首飾而懊惱,為此她花費了丈夫準備買獵槍的四百法郎做了一件長衣裙,又向有錢的好朋友借了最滿意的鑽石項鍊,她為參加舞會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在舞會上,瑪蒂爾德大出風頭,獲得了成功,她完全陶醉在舞會給她帶來的幸福中。這說明,瑪蒂爾德過去的確是因為沒有機會結識有錢人才與教育部的小書記結的婚。她的不幸,是因為她的出生地位低而造成的。不過,我們不能忽視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當時社會分明的等級觀念和婦女的社會地位。為什麼“美麗、丰韻、嬌媚”就是女人的出身呢?那只能是女人充其量不過是有錢人的玩物罷了。現在所講的愛情,在那時不過是有錢人與女人間的一場遊戲,各取所需而已。而瑪蒂爾德不過只是倚侍自己的天資想求一種有錢人的虛榮,實在是一種悲哀。莫泊桑的高明正在與此,她沒有讓瑪蒂爾德的夢想永遠得逞,而是讓瑪蒂爾德在陶醉之餘突然發現項鍊丟失,使瑪蒂爾德一下子由興奮的最高點跌至最低點,使瑪蒂爾德因此幾乎陷入絕境。此處一轉,似乎也並無太值得讀者驚嘆的,令讀者值得尋味的是瑪蒂爾德為了做人的本分和信譽,先是寫信打消朋友的疑慮,後又費盡心思尋找相同的項鍊,並不惜背上沉重的債務買了一掛真鑽石項鍊還給朋友。即使這樣,還擔心被朋友發現項鍊是假的而被朋友把自己當作。一個人能把信譽看得如此重要,實在是難得。更何況為了還清債務,他們夫婦辭退了女僕,遷移了住所,省吃儉用,勤奮勞作,為了一個銅子一個銅子而被人嘲罵。十年艱辛,終於還清債務,連高額的利息和利上加利滾成的數目都還清了。莫泊桑為什麼要這么塑造瑪蒂爾德的形象?很明顯,作者要讓讀者知道,瑪蒂爾德的悲劇不是個人的行為造成的,而是社會環境造成的。那么,為什麼作者還說是“一件極細小的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呢?項鍊的丟失是一件偶然的小事,但如果沒有為參加舞會而借項鍊,沒有對有錢人生活夢寐以求的想望,也就不會有後來悲劇的發生了。

瑪蒂爾德[《項鍊》主人公]莫泊桑(木刻)

瑪蒂爾德是個值得同情的普通婦女。她的性格的形成是與社會環境及其出身分不開的。她出生於小職員家庭,雖然比不上有錢人家也無緣攀附有錢人家,但畢竟可以雇得起女僕,可以不像窮苦人家的婦女一樣做粗笨的活兒。這樣的生活處境,最容易使那些美麗動人的姑娘產生夢想。隨著處境的改變,瑪蒂爾德的性格也跟著發生了改變。她的生活目標變得更加明確而現實,她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一下子顯示出了英雄氣概。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許多在過去看不到的優良品質。她雖然顯得老了,但她完成了人生一次大的轉變,儘管在她的內心深處,還存留著年輕時的“驕傲”和“自豪”。對於瑪蒂爾德的這些夢想,莫泊桑給於了更加徹底的批判。佛萊思節夫人的出現,正是給於這種夢想的有力一擊。項鍊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這也就是說,瑪蒂爾德的十年艱辛,不過只是因為一件至多值五百法郎的假項鍊。這哪裡還是對瑪蒂爾德的批判,這明顯是對金錢的罪惡的批判,對有錢人社會的批判,是對那種扭曲人性的社會現實的批判。一掛假項鍊,徹底改變了瑪蒂爾德的命運。但是,我們卻從中看到了,瑪蒂爾德一心夢想過有錢人的生活,結果連一掛假項鍊也買不起;而當她不再做有錢人生活夢的時候,十年時間,她不但可以買一掛真正的鑽石項鍊,甚至連買項鍊借的高利都還得清。這一失一得,不正表明了作者創作的態度嗎?作者是在告訴讀者,有錢人的生活並不值得羨慕,有誰知道其中的榮華里有多少騙人的假貨;做人,就應該實實在在,靠自己的勤勞節儉去爭取自己所想要獲得的質需求,這樣的生活,雖然會失去那種所謂得“美麗動人”,但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莫泊桑在塑造瑪蒂爾德這個人物時,選擇了“項鍊”這一女人最鍾情的首飾作為小說的線索,使人物性格在矛盾中發展。雖然小說的主人公的性格在還債務一節已經基本發展成熟,但作者並不就此罷手,沒有讓主人公獲得幸福,反而讓主人公的命運更加可悲。這樣的安排,不是因為主人公的原因,而是要更加徹底地揭露和批判金錢的罪惡,喚起讀者對勤勞節儉生活的追求。然而多少年來,人們只是注意了瑪蒂爾德的虛榮,而忽視了作者更重要的創作意圖。今天再讀莫泊桑的《項鍊》,不能不對莫泊桑再生敬慕之意。作為19世紀的作家,能對金錢的罪惡和扭曲人性社會現實批判得如此深刻,並能指明實現夢想的道路,與今天我們所說的勤勞節儉的治家方略如同出一轍,實是難能可貴

重讀莫泊桑短篇小說《項鍊》
在莫泊桑眾多的短篇小說中,《項鍊》無疑是他最受世人推崇的代表作。該小說構思精巧,結構奇妙,向來倍受人們稱道。
一、瑪蒂爾德的遭遇表面看來是喜劇,實質上是悲劇,是具有喜劇色彩的悲劇,或悲劇色彩很濃的喜劇,是“帶淚的微笑”。
1、 喜劇性的故事情節。
就在瑪蒂爾德渴望進入上流社會卻不得時機之時,機會終於來了。教育部長的邀請,令她感到懊惱,她並不象丈夫想像的那樣高興,因為她沒有象樣的衣服和首飾,使她不能自信地出入於上流舞會。做丈夫的傾其所有為她訂做了一套衣服,首飾呢,就只好找朋友借了。她非常順利地借到了項鍊,舞會上她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成功,因為“她比所有的女賓都漂亮、高雅、迷人”。她“陶醉在婦女們所認為最美滿最甜蜜的勝利里”。然而樂極生悲,在舞會結束回家後,她突然發現脖子上的項鍊不見了。魯迅先生說:“喜劇就是將那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喜劇性的故事情節把瑪蒂爾德的虛榮心刻畫得入木三分,將她的性格弱點揭示得一覽無遺。
2、 悲劇性的情節高潮。
項鍊的丟失使一夜之歡變成十年還債,為陪項鍊瑪蒂爾德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她一下子顯出了英雄氣概”,“她辭退了女僕,遷移了住所”,自己買菜做飯提水洗衣服倒垃圾,“她穿得象一個窮苦的女人,胳膊上挎著籃子,到水果店裡,雜貨店里,肉鋪里,爭價錢,受嘲罵,一個銅子一個銅子地節省她那艱難的錢。”為還債她不僅飽嘗了生活的艱難,付出了十年辛勞,還付出了自己美麗的青春。誠如魯迅先生所言:“悲劇就是將那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十年還債把如此花樣年華青春美貌真誠善良的年輕女子折騰成一個未老先衰連曾經是最要好的朋友也認不出的老女人,瑪蒂爾德的悲劇實在令人可悲可嘆。
3、 悲喜交集的結尾。
項鍊的借、丟、還、賠使瑪蒂爾德經歷了一個由大喜走向大悲,由希望走向絕望的曲折艱難的心路歷程。其中項鍊的丟失是小說情節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和人物塑造的一個分水嶺。隨著項鍊的丟失主人翁瑪蒂爾德情緒跌入低谷,但人物性格卻得到很好的表現和提升。瑪蒂爾德內在的真誠善良勤懇耐勞的一面得到很好的體現,將人物人性的光輝閃耀在人們眼前。這樣一個外在美和內在美集於一身的人物,按理是不應成為社會的悲劇人物的,然而出人意料的結尾卻將人物極具喜劇性地再次推向深深的悲劇漩渦之中,使喜劇性的故事情節在悲劇性高潮之後,又以悲喜交加的結尾收場——為一條價值五百法郎的假鑽石項鍊而付出十年的青春年華和辛苦勞累,命運的玩笑實在開得太大——讓人欲哭無淚,欲笑無聲。只能在“帶淚的微笑”中去認真反思瑪蒂爾德悲劇深刻的內在原因。
二、瑪蒂爾德悲劇的根源是隱藏在偶然事件後面的必然性。
瑪蒂爾德悲劇的根源在哪裡?從表面看瑪蒂爾德的悲劇是項鍊的丟失這樣一件突發性偶然事件造成的,是事物的偶然性在起作用。瑪蒂爾德在舞會上的成功得力於那串項鍊,而她生活中的失敗也是因為那串項鍊的丟失,可謂“成亦蕭何,敗亦蕭何”。舞會上的她與生活中的她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所不同的不過是舞會上的她比生活中的她多了一條假的鑽石項鍊罷了,生活中天生麗質的活人竟不如那串借來的假鑽石項鍊更能獲得人們的青睞和賞識(至少在瑪蒂爾德心裡感覺上是這樣的),這是多么可悲啊。“人生是多么的奇怪,多么的變化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在作者看來瑪蒂爾德的悲劇是因為丟失項鍊這樣一件偶然的事件造成的。

瑪蒂爾德[《項鍊》主人公]話劇《項鍊》場景(由四川外語學院演出)

辨證地來看,事物的偶然性中蘊涵著必然性,必然性是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的,偶然性不過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而已。人物的形象大于思想,從小說人物的總體性格來分析,主人翁瑪蒂爾德從小說一開始悲劇的必然性就注定了。瑪蒂爾德的悲劇實質在於她天真地幻想僅憑自己的天資和真誠就能混跡上流社會,但命運卻跟她開了一個玩笑。當然瑪蒂爾德本身並沒有錯,錯的只是她投錯了胎。讓我們再來重讀作者在小說開頭對她身世所作的一段交代,或許對理解文章主題不無幫助:“她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好象命運的差錯,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裡。她沒有陪嫁的資產,也沒有什麼法子讓一個有錢的體面人認識她,了解她,愛她,娶她;最後只得跟教育部的一個小書記結了婚。”小說一開始便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因為瑪蒂爾德出身下層又沒有錢,所以雖然美麗動人卻無人問津。她的悲劇從一出生便孕育和注定了,婚姻的不幸才剛剛是一個開始。她的天真的悲劇性格和她嚮往上流社會生活的夢想都根源於她低賤的出生。“上善如水”,水往低處流,她真誠的人性美也來源於此。正因如此她身上的悲劇才顯得猶為感人。
瑪蒂爾德作為下層人的真誠是她進入上流社會的致命弱點,悲劇是她命中注定的宿命。這樣一個冒冒失失的下層婦女幻想進入上層社會的行動是必然要失敗的。因為她根本不懂上流社會的生活,不懂上流社會只求目的不講手段的生存規則,不了解上流社會的虛偽成性的惡劣風氣(從她還項鍊和賠項鍊的過程,可以看出她根本不了解上層社會的生活)。她在熱切嚮往上流社會物質生活的同時還天真地幻想保持自己下層人真誠善良的高尚道德。這樣,物質與精神,虛榮與真誠,文明與道德,在她身上的強烈衝突和交鋒,使她無法適從,悲劇當然也就無可避免。她的小小嘗試之舉是注定要失敗的,即便是她闖進上流社會去了,最終也會碰得頭破血流。她天真地嚮往上流社會的幻想只能是一個美麗的肥皂泡
五、瑪蒂爾德的悲劇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其深刻的社會性在於異化社會對優美人性的扼殺。
實際上,仔細分析不難發現瑪蒂爾德的悲劇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與其說文章揭示的是瑪蒂爾德資產階級的虛榮心(實際上瑪蒂爾德及其丈夫根本算不上什麼資產階級,虛榮心也並非資產階級所特有),不如說是揭示上層社會的虛榮和虛偽。更深一層說,小說揭示了社會異化對下層人物的悲劇性影響。因為造成瑪蒂爾德悲劇的根本原因不是她的虛榮,而是上流社會的虛偽,是上流社會的虛偽作風害了瑪蒂爾德(即便她本人的虛榮也應承擔部分責任,但這虛榮本身也是惡劣的社會環境造成的)。因為借項鍊給她的朋友如果早把真相告訴她的話,十年還債的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最多不過還她一條五百法郎的項鍊就完事兒。瑪蒂爾德的悲劇歸根到底是壞在那條項鍊上。項鍊從何而來?來源於她的朋友佛來思節夫人。佛來思節夫人為什麼會買一條假的鑽石項鍊,因為她也愛慕虛榮。為什麼她們都愛慕虛榮,因為社會風氣如此。“心為形使,人為物役”,高度異化的上流社會裡,人們心靈被軀體所驅使,精神為物質所奴役。高貴的靈魂被橫流的物慾所摧殘和扭曲,人的內心因膨脹了過多的物質欲望而在精神和行動上成為非人,從而使自己原本美好的心靈變得越來越虛偽渺小
一串小小的項鍊的丟失居然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如果沒有特殊的社會環境是很難實現的。由於文明與道德二律背反規律的作用,人們在追求物質文明的同時難免要付出犧牲道德和精神的代價,異化的上流社會把原本屬於人類自己的那份真誠和善良全拋棄了。而面對上流社會的虛偽瑪蒂爾德還天真地相信和奉行著下層社會的真誠,這樣做的結果就必然注定了她的失敗,哪怕是一次想要涉足其中的小小嘗試。虛偽的上流社會容不得真誠善良的人,這才是悲劇的根源。即便她僥倖能夠進入上流社會,她的那種天真和真誠的性格也終將使她無法適應那種生存環境,悲劇是遲早會發生在她身上的。真誠和虛偽的交鋒,理想和現實碰撞,最終真誠被虛偽無情玩弄,理想被現實擊得粉碎,瑪蒂爾德進入上流社會的夢想只能成為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夢幻。
綜上所述,小說於曲折離奇的情節之中,貫穿了瑪蒂爾德和上流社會之間所展開的真誠與虛偽,精神與物質,道德與文明,優美人性與異化社會的衝突,人物性格和形象在衝突中得到不斷擴展和完善。瑪蒂爾德不是一個性格單一的“扁平人物”,而是一個血肉豐滿形象生動,性格複雜的“圓形人物”。她有著自己的人性優點,也有著自己的性格弱點。她的悲劇是一個勤勞善良的下層婦女的真誠與夢想被高度異化的上流社會的虛偽所扼殺的悲劇。小說的思想內蘊深厚,令人讀之百讀不厭,思之回味無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