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氣概

英雄氣概'氣概'是正直、豪邁的態度的意思。

基本信息

詞義

(1):正直、豪邁的態度。造句(1):他具備先烈們具有的那種氣概。英文(2):[stuff]詞義(2):在某種活動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現出來的態度、舉動或氣勢。造句(2):你要表現出男子漢的氣概!近義詞:氣魄現代漢語詞典:在對待重大問題上表現的態度、舉動或氣勢(專指正直、豪邁的)

詞意探源:(1)指氣節。《北史·崔光傳》:“常慕胡廣、黃瓊為人,故為氣概者所不重。”《宋史·蕭貫傳》:“俊邁能文,尚氣概。”

(2)指氣派;氣魄。耶律楚材《繼孟雲卿韻》詩:“開基氣概鯨吞海,遁世生涯鼠飲河。”

基本解釋

1.[loftyquality;mettle;spirit]∶正直、豪邁的態度沒有具備先烈們具有的那種氣概2.[stuff]∶在某種活動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現出來的態度、舉動或氣勢表現出男子漢氣概

詳細解釋

1.氣節。《魏書·李神傳》:“李神據危城,當大難,其氣概亦足稱焉。”清戴名世《孑遺錄》:“典史張士節,秦人,性伉直,有氣概。”

2.氣魄。元耶律楚材《繼孟雲卿韻》:“開基氣概鯨吞海,遁世生涯鼠飲河。”明高攀龍《語》:“文公聖賢而豪傑者也,故雖以豪傑之氣概,終是聖賢真色。”蕭三《血青》詩:“革命志士氣概雄,寧為兒女愁!”

3.氣派;聲勢。宋秦觀《新開湖送孫誠之有龍見於東北因成絕句》:“黃綬不為無氣概,蒼龍隨尾送行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起初進京時節,多虧他的幾萬本錢做樁,才做得開,成得這個大氣概。”清沉元滄《涿州》詩:“風雲氣概樓桑里,土壤膏腴督亢圖。”柳青《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啊呀!好大的氣概!這是一九五五年秋天中國的鄉村嗎?這是我住了三年的皇甫村嗎?我的祖國,你不是在前進,而是在飛奔!”

4.氣焰;威勢。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一折:“元來你倚著丈人行的氣概,就待欺負咱年華高邁。”《紅樓夢》第七九回:“一月之中,[薛蟠、金桂]二人氣概都還相平;至兩月之後,便覺薛蟠的氣概漸次的低矮了下去。”

“氣概”還是“氣慨”

“慨、概——按現代漢語,前一個慨為感慨的慨,後一個概為大概、概括的概。若從表面上理解,兩字難以通假。但若追根溯源,從本探討,古書中兩字可以通假。因它們原是音義同源而相生的字。本來慨是壯士不得志、憂慨激昂之義。概或作槩,是(古沒切)用以平斗斛,一為形容詞,一為名詞。《漢書·季布傳》:‘感概而自殺。’不用慨而用概。不知者以為是錯字或誤筆,其實二者是音同形近,義亦相通,可以假借。它們怎樣相通?慨是壯士不得志,有憤恨不平之義。概為量米斗斛的器,可用以平之。不平和求平,相反適相成,矛盾統一,形成一個整體。加以音同形近,自然義亦相通,可以假借。”(引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67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