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簡介
![赤嘴潛鴨](/img/1/bea/nBnauM3XyAzM0kDO1UDM2QDM2QTM4QTOwYDMzQTNwAzMxAzL1A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多在較寬闊而平緩的湖泊、水庫或壩塘的水面上漂浮。常七、八隻結成小群,有時也見數十隻或上百隻的大群。一般在水面採食水草和藻類,有時亦見在水田、沼澤地和湖畔等淺水區域覓食,食物主要是植物性食物。
分布區域
![狹嘴潛鴨屬分布圖](/img/f/5f6/nBnauM3XwUzM5QjN3EDN2ETN2ITM3EjMwETNwADMwAzMxAzLxQ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生活習性
棲息在開闊的淡水湖泊、水流較緩的江河、河流與河口地區,也常出現在公路兩側的水泡中,特別是有水邊植物和水較深的淡水湖泊最為喜歡;在人類活動頻繁的捕魚區偶爾也見有活動。善於潛水,在水下獲得食物,也常尾朝上、頭朝下在淺水覓食。覓食多在清晨和黃昏。白天常在水面開闊處游泳嬉戲,或一動不動地漂浮於水面。食物主要是水生植物的嫩芽、莖和種子,有時也到岸上覓食青草和其他一些禾本科植物種子或草子,冬季有時也到農田覓食散落的穀粒。有時也吃動物性食物。
性遲鈍而不甚怕人。不善鳴叫,常成對或小群活動,有時亦集成上百隻的大群。休息時多成群停息在有水草的灘邊沙洲和湖心島上,飛行笨重而遲緩。
生長繁殖
繁殖期4-6月。通常在越冬地時即已成對,4月中旬到達繁殖地後即開始營巢。通常營巢於多蘆葦和蒲草的湖心島上、水邊草叢和無水的蘆葦叢中,有時也在湖邊乾蘆葦堆里。巢較密集,有時在一個蘆葦垛里就能發現6-7個巢,通常掩藏得很好。巢由蘆葦葉和三棱草構成,內墊柔軟的細草和羽毛。每窩產卵6-12枚,卵淺灰色或蒼綠色,孵化期26-28天,主要由雌鳥孵卵,但在雌鳥離巢取食時,雄鳥亦承擔孵卵任務,6月初即可孵出雛鳥。該屬種類
(3種,4亞種)1.灰嘴潛鴨 Netta erythrophthalma Southern Pochard (2種)
2.粉嘴潛鴨 Netta peposaca Rosy-billed Pochard
3.赤嘴潛鴨 Netta rufina Red-crested Pochard
保護等級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雁形目百科
雁形目(Anseriformes)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一個目。本目的鳥在中文種通常被稱為“鴨”或“雁”,包括了人們通常所說的鴨、潛鴨、天鵝、各種雁類等鴨雁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