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海番鴨屬
【拉丁學名】Melanitta
【命名時間】Boie, 1822
【英文名稱】Scoter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雁形目、鴨科
物種簡介

鴨科(Anatidae)海番鴨屬(Melanitta)的3種海鴨,在真鴨中屬於潛水鴨類。極善游泳和潛水。除繁殖期外多見於海洋中。雄鳥亮黑色。北美的斑頭海番鴨繁殖於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北部森林;在東部自新斯科舍省到佛羅里達州岸邊越冬,在西部自阿留申群島到加利福尼亞南部岸邊越冬。斑臉海番鴨分布於赤道以北,直到近北極地區。黑番鴨在西半球數量最少。這三種番鴨吃無脊椎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也吃少量植物。3種海番鴨常聚在一起覓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北美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百慕達群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及墨西哥境內北美與中美洲之間的過渡地帶),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瓜地馬拉、伯里茲、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達、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露西亞、巴貝多、格瑞那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生活習性

繁殖季節棲息在北極苔原和亞北極開闊地帶的淡水湖泊、水塘與河流中。非繁殖季節主要棲息於沿海海面、海灣與河口等鹹水水域,偶爾到內陸湖泊,尤其是遷徙期間。性喜集群,一年中幾乎都是成群活動。有時雌雄分別集群。雌鳥越冬通常更靠北些。常在海岸和島嶼附近水面活功,有時也見於內陸淡水湖泊。通常密集在一起,成群的自由自在地游泳,偶爾也見單只或成對活功。游泳快而輕盈,尾常翹起。潛水也很好,每次能在水下潛行30秒以上。但在地上行走困難,搖搖擺擺,顯得很笨拙。在水面起飛也很靈活,不用過多地在水面拍打助跑即能飛起。飛行快而有力,通常飛行不高,多貼近水面飛行。春季於4月至5月開始遷往繁殖地,遷徙中雌鳥和幼鳥不斷加入,也有不參與繁殖的幼鳥不遷徙,留在越冬地。秋季於9一10月遷往越冬地。
常成群遷飛。飛行極有力,兩翅煽動較快,常發出“呼呼”的聲響。通常沿海岸遷飛.有時也飛越相當遠距離的陸地。沿水域飛行時一般不高飛,但在陸地飛行時卻飛得很高。有時中途也在內陸湖泊作短暫停留。飛行佇列常呈緊密的一團,或呈波浪式的一條線。
主要通過潛水覓食。食物以水生昆蟲、甲殼類、軟體動物等動物性食物為主,也吃眼子菜和其他水生植物的根、葉等植物性食物。
該屬種類
(3種 6亞種)一、斑臉海番鴨 Melanitta fusca Velvet Scoter (3種)
二、黑海番鴨 Melanitta nigra Black Scoter (2種)
三、斑頭海番鴨 Melanitta perspicillata Surf Scoter
保護等級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雁形目百科
雁形目(Anseriformes)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一個目。本目的鳥在中文種通常被稱為“鴨”或“雁”,包括了人們通常所說的鴨、潛鴨、天鵝、各種雁類等鴨雁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