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琵嘴鴨雄鳥頭、頸暗綠色;額、眼先、頭頂、頦和喉較深暗,呈黑褐色。背暗褐色,具淡棕色羽緣。上背兩側和外側肩羽白色,其餘肩羽除二枚較長的內側肩羽外側為藍灰色外,均為黑褐色,並閃綠色光彩,中間有一條寬的白色羽軸紋,沿羽乾直達羽尖。腰暗褐色,微具綠色光澤;腰兩側白色,尾上覆羽金屬綠色,中央尾羽暗褐色。具白色羽緣;外側尾羽白色,具稀疏的褐色斑點。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灰藍色。大覆羽暗褐色,具白色端斑。初級飛羽暗褐色,羽乾白色;次級飛羽外側翠綠色,形成綠色翼鏡,內側暗褐色,端斑白色,形成羽鏡後緣白邊,脅緣白邊由大覆羽白色端斑構成。三級飛羽黑褐色,具綠色光澤和寬闊的白色中央紋。下頸和胸白色,並向上擴展到背側與背兩側的白色相連為一體。兩脅和腹栗色。下腹微具褐色波狀細斑;較短的尾下覆羽基部白色而有黑色細斑,端部黑色;較長的幾純黑色,僅羽端有細小白色斑點。 雌鳥上體暗褐色,頭頂至後頸雜有淺棕色縱紋,背和腰有淡紅色橫斑和棕白色羽緣;尾上覆羽和尾羽具棕白色橫斑。翅上覆羽大多為藍灰色,具淡棕色羽緣。翼鏡較小,輝亮也差;下體淡棕色,具褐色斑紋,其中頦、喉和前頸斑紋較細較少,胸部斑紋粗而多。下腹和尾下覆羽具褐色縱紋,兩脅具淡棕色和暗褐色相間的“v”形斑。虹膜雄鳥為金黃色,雌鳥為淡褐色;嘴雄鳥為黑色,雌鳥為黃褐色,上嘴末端擴大成鏟狀,跗跖橙紅色,爪藍黑色。
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500一600克,雌性445—61O克,體長雄性460—508毫米,雌性435—462毫米;嘴峰雄性61一71毫米,雌性58—63毫米;翅雄性230一244毫米,雌性215—226毫米;尾雄性80—104毫米,雌性74一90毫米;跗跖雄性33—37毫米,雌性32—36毫米。
分布範圍
琵嘴鴨廣泛分布於整個北半球。繁殖在英國、歐洲大陸、中亞、西伯利亞、蒙古、中國東北和西北,一直到堪察加半島,然後越過白令海到美國阿拉斯加,往南到加利福尼亞,往東到大西洋沿岸。越冬在歐洲南部、亞洲南部、菲律賓、日本、非洲北部和東部、北美南部及墨西哥,也有少數在加里曼丹北部和夏威夷越冬。中國主要繁殖在新疆西部及東北部,以及黑龍江省和吉林省。越東在西藏南部、雲南、貴州、四川、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各省及台灣省,遷徙時經過遼寧、內蒙古、華北等省。
生活習性
琵嘴鴨棲息於開闊地區的河流、湖泊、水塘、沼澤等水域環境中,也出現於山區河流、高原湖泊、小水塘和沿海沼澤及河口地帶,甚至在村鎮附近的污水塘和水田中也有出現。常成對或成3—5隻的小群活動,也見有單只活動的。在遷徙季節也集成較大的群體。多在有爛泥的水塘和淺水處活動和覓食。常漫遊在水邊淺水處,行動極為謹慎小心,若有危險,立刻向遠處游去或者突然從水面起飛。飛行力不強,但飛行速度快而有力,常發出翅膀振動的呼呼聲。游泳速度不甚快但很輕盈。游泳時後部高前面低,嘴常常觸到水面。有時也在岸邊地上或淺水處行走,但行動笨拙而遲緩。琵嘴鴨主要以螺、軟體動物、甲殼類、水生昆蟲、魚、蛙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食水藻、草籽等植物性食物。覓食方式主要是在水邊淺水處或沼澤地上通過它呈鏟形的嘴在泥土中掘食。它既能邊游邊覓食,也能邊走邊覓食。游泳時它的嘴常在水表面左右來回擺動,並能通過在水而濾水的方法收集食物。但它多數時候是將頭頸伸入水中,在淺水處泥底挖掘食物,有時甚至尾朝上的在水中豎直起來,將頭伸入水底覓食。覓食主要在白天進行。休息時多集中在緊靠覓食水城的岸邊或岸上。
生育繁殖
琵嘴鴨通常在4月中旬至4月末到達中國東北繁殖地。實際上它們在南方越冬地時即已配成對。常成對或以對為單位組成的小群到達繁殖地。到達後雄鳥即忙於占領巢域,而雌鳥則開始覓找營巢位置營巢。通常營巢於離水域不遠的地上草叢中。巢較簡陋,通常利用天然凹坑稍加修整而成。內放乾革莖或乾草葉。在開始孵卵後也放一些絨羽於巢四周。每窩產卵7—13枚,一般10枚。一天產一枚卵。卵為淡黃色或淡綠色,大小為48—58×34一39毫米,重4O克。雌鳥單獨孵卵。孵化期22—28天,雛鳥雌性成性。物種保護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雁形目百科
雁形目(Anseriformes)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一個目。本目的鳥在中文種通常被稱為“鴨”或“雁”,包括了人們通常所說的鴨、潛鴨、天鵝、各種雁類等鴨雁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