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漢族信仰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由燒紙錢演化而來。民間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祭祖或平常祭奠亡靈時,都要燒袱子。意在寄錢給祖先亡靈,好讓他們在陰間有錢用,更好地庇佑子孫。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由燒紙錢演化而來。袱子是只有中元節才可以燒給祖先,平時是普通的紙錢就可以了,所以是很鄭重的。要將一疊疊打好的紙錢,整理得平平順順的,再用白紙封起來,就成了一個個長方形的袱子了。封好後,還要用毛筆字寫上敬奉的字樣,中間寫“故考某某某老大人收用”,左寫“天運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右寫“今當中元勝化帛虔具冥冥錢共多少封奉”
農曆七月初至七月半,是人們中元祭祖的日子。
在川西壩子,小鎮,每年有三次大的祭祖活動。一是農曆新年前後,從臘月二十至次年正月十五,都屬於敬神祭祖的時間。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形式之隆重,都是首屈一指的。二是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城裡人到郊外踏青、旅遊或去墓地掃墓,享受春光,懷念祖先,而小鎮人此時也閒暇無事,正好與已故先人壘土,上墳、立碑。第三次祭祖活動就是七月半了,祭奠的主要形式就是∶燒袱子。
據傳說,七月初陰間開放鬼門關,各家各戶的鬼魂都要回家過“節”,陽間便充滿了鬼氣;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也趁機四處遊蕩作祟。至七月十五關閉鬼門關,眾鬼回歸地獄,陽世才得以清淨太平。因此這十來天,人們都變得格外的小心謹慎、戰戰兢兢,特別把娃娃們看得緊,不讓他們到溝邊河邊走動,更不讓他們去溝里河裡洗澡,生怕被野鬼們弄去找“替代”。與此同時,家家戶戶燒袱子,辦祭品,祭奠祖先,迎送鬼魂,祈求平順祥和。
袱子,是一種形式獨特的冥錢,大都用黃簽紙或火紙做成的紙錢一疊作內芯,用白紙封好,正面寫“今當中元化帛之期虔具冥錢共若干封奉上∶故祖考妣某公母諱某某某氏老大孺人收某某敬獻天運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云云,背面接口處大書“封號”字樣,大概可以算是銀庫貼上“封條”吧。
袱子一般燒三代,每個人頭可燒二至若干封不等。寫不起字的人都要請先生代寫。有的找不到先生代寫的,就只好邊燒袱子邊喊祖宗先人來收取。
“這兩封是祖祖的,您們來取吧,好在陰間使用;這四封是爺爺奶奶的,您們拿去在陰間裡用吧,保佑我們沒病痛沒災難,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此外,還有兩封不封頭的小袱子,是燒給“地盤業主、故老先賢”和原先古宅住戶的;餘下還需燒點散錢,用以打發孤魂野鬼。
寫袱子也現代化些了。紙火店里有印好的封面紙出售,買回去封好填上名字就可以了;甚至還有包封好的袱子,買上就可燒,再簡單不過。雖然顯得十分粗糙,但不再勞神費力,大家也就認可了。更有趣的是,冥幣的悄然興起,面額一萬至十萬,紙張的尺寸厚薄與人民幣差不多,就連圖案花紋也幾乎相似,只是頭像不是領袖而是閻王爺罷了。買一札燒給先人,其數目往往就是上百萬上千萬甚至數億,真算得價廉物美。如此一來,那淳厚質樸的民風民俗味顯得平淡了許多,反而加重了市俗的銅臭,添了一點社會的笑料。
祭祀先人的一伙食一般都很豐盛,雖不像過新年那樣殺豬宰羊,但殺雞割肉買魚打酒……是家家必辦的事。燒袱子當天,外出工作的家人也要趕回來磕頭上香、燒錢化紙,敬獻酒飯……然後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供奉過祖宗的飯食,吃得飽鼓鼓喝得醉醺醺的,真應了當地一句俗語∶“敬了死人,飽了活人”。
相關介紹
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這時期每家都燒袱包是沔陽人自古以來對已故親人行孝道的一種信仰習俗,由燒紙錢演化而來。民間在每年的正月和清明到先人的墳墓前去拜祭;中元(農曆七月中旬)和除夕是把先人請到自己的家裡來設宴招待,俗稱“燒袱包”或“燒袱子”。意在寄錢給祖先亡靈,好讓他們在陰間有錢用,更好地庇佑子孫。據《沔陽縣誌》載:“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家家燒袱包,以祭祖先,做盂蘭大會,一些吃齋的人踴躍赴會,傳說‘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五鬼門關’,故袱包可以從十一燒到十五”。《節氣百子歌》雲:說個子來道個子,正月過年耍獅子。二月驚蟄抱蠶子,三月清明墳飄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陽吃粽子。六月天熱買扇子,七月立秋燒袱子。八月過節麻餅子,九月重陽撈糟子。十月天寒穿襖子,冬月數九烘籠子。臘月年關四處去躲帳主子。”
每到七月上旬,市上冥幣俏銷,從十一到十五的晚上,就有人在住屋外的偏僻角落焚燒袱包。燒袱包意味著是後人向已故的親人寄冥幣,好讓祖先和已故的親人在“陰世地府”有錢用,不受窮。有的人說:燒袱子是給祖先的魂靈寄款去,是對亡故了的先人盡孝道。有人說:燒袱子是愚昧!無稽之談,死人還花什麼錢?也有的人說:燒袱子是一種精神信仰,是對先人的情感寄託。燒袱包從表面上看好像是一種迷信,與其說是迷信不如說是唯心,實際上是後人對已故親人的祭祀和思念。
袱子是只有中元節才可以燒給祖先,平時是普通的紙錢就可以了,所以是很鄭重的。燒袱包並不只是“買了冥幣用紙包,包了寫好晚上燒”那么簡單。袱子是將一疊疊打好的紙錢,整理得平平順順的,再用白紙包封起來,就成了一個個長方形的袱子了。封好後按一定格式寫上祖人姓名和燒袱子人姓名,編好封數。另外亦可增封些紙銀、紙衣一同火化,皆取其“慎終追遠”之意。袱子須用小楷毛筆工整書寫上敬奉的字樣,中間寫“故考某某某老大人收用”,左寫“天運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右寫“今當中元勝化帛虔具冥冥錢共多少封奉”,字跡不能潦草,否則便是對祖先的不尊重;也不能用其他筆種書寫,祖先只接受毛筆書寫的字跡,如用其他筆書寫祖先會降罪處罰活著的人。
寫袱子的基本工是看《皇曆》,選擇燒袱子的吉日和吉時。包袱包有技巧,用白紙把冥幣包得像信封裝的錢袋一樣,然後把口封好;寫袱包有講究,男稱大人,女稱孺人。亡男稱故顯考、亡女稱故顯妣。對先祖稱呼從父親一代上至祖宗九代依次稱謂顯考、祖考、曾、高、天、烈、太、遠、鼻祖等;自稱依次為孝男、孝孫、曾、玄、來、弟、乃、雲、耳孫等。過去農村大多數人都要求人寫,一是不識字的不會寫,二是有文化不懂格式也寫不好,如今每年到了農曆七月,市上不僅有冥幣出售,還有袱包袋配銷,按照袱包書寫的統一格式只要填上稱呼名字和冥幣數額及火化的時間就行了,銷售商也可以免費為買者代寫,既方便又真實,售者樂意,買者放心。還有的地方,鄉民要用竹篾片編一個高約二丈人形,外用紙糊,飾以各色圖紋,紅胡綠眼,青面獠牙,名曰“鬼王”,豎立於台子壩中間,十五夜抬到河壩頭燒,據說這樣能免地方災難,保百姓平安。
七月十五燒不燒袱包對唯物主義者來說都無所謂,有紙錢可以多燒,無者可以少燒或不燒,絕沒什麼危害。燒袱包只是後人對先人的祭祀和懷念,漂流在外的人這時間是無論如何要回家,舉行最重要的燒袱子儀式的。寫袱子籌辦祭品,一家人舉行燒袱子的儀式。先是把寫好封帖齊整的袱子拿到堂屋的中心位置,墊上米篩那么大的一塊黃紙,一個一個地堆成棚狀模樣,便於完整快捷地焚燒。袱子的字跡要向著外邊,祖先看起來才醒目。袱子"棚"好後,還要在每個空隙里插上幾張紙錢。等父親完成這些工序後,母親已經把一大桌豐盛、衛生、做工精細的祭品盛上來了。這時點燃紙錢香燭,一家人依輩份和年齡長幼為序開始磕頭,恭恭敬敬地邀請祖先入席,給祖先敬酒、架菜,那燃燒著的袱子就是孝敬祖先的“鈔票”。一家人陪同祖先的魂靈用餐,在青煙纏繞之間,在熱氣騰騰地餐桌邊,仿佛並不是在舉行一個簡單地燒袱子的儀式,而是在舉行一場敬老、尊老、家庭和睦、上下和諧、其樂也融融的一頓家宴!這已經成了對先人(老人)的精神和情感孝順的重要組成部份了。
不同看法
年一度的七月十五”鬼門關”,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時節,是中國老百姓祭奠先祖和親人“燒袱子”的時節。每家每戶都在家裡燒袱子為親人禱告著,思念著。在民間大家一致相信:七月初一是閻王爺打開鬼門關的日子,被禁錮太久的祖先亡靈,有此難得的放風機會,自然會三步並著兩步的往子孫後代家裡趕。他們興沖沖的趕來,看到子孫後代早早為自己準備了厚禮,想必會很開心,反之亦然。因此,舊社會民間在每年七月祭祖或平常祭奠亡靈時,都要燒袱子,意在寄錢給祖先亡靈,好讓他們在陰間有錢用,更好地庇佑子孫。
這當然是一種迷信的說法,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鬼神論”的追隨者越來越少。現在,更多的人都將“燒袱子”看成是一種寄託對親人想念和哀思的紀念方式,而不是給去世的親人“匯錢”。因此,現在看來“月半燒袱子”感恩的成分超過了迷信。
“會寫袱子的人越來越少”
和其它傳統節日遇到的問題一樣,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信奉洋節,而忽視了中國傳統的節日。一些紙火店老闆講到:“以前是每個家族都有一個有文化、地位的老人專門負責寫袱子。現在,很少有人自己寫袱子了,大家都是在店裡邊買現成的袱子,回家將名字一填就行了,甚至有的人還找我們填。”
“這是一種文化的流失”
對於“月半燒袱子”,以前大家都認為是迷信或是感恩之類的,很少有人能將它提升到一個文化的高度去看待。
這是一種文化的流失,西方的萬聖節也是鬼節,但是他們對待節日的熱情比我們要高得多。在很多人眼裡,燒袱子是一種迷信,但是如果我們轉變一下看法,那就不一樣了。
“很多傳統節日都來源於傳說,當然在科學不發達的時代,人們的思想觀念還很陳舊的時候,或多或少的就會有很多迷信的成分。但是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一些節日也就成了‘科學’的節日。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我們不能只看一面而忽視了另外一面。”
什麼是文化?這是一個很高深的命題。以前看過《中國國家地理》對“三江併流”地區的祭師的報導,祭祀照我們的看法也是一種迷信,但是它代表的卻是一個民族獨特的“口授文化”,而這種文化正在慢慢的流逝。在對待“月半燒袱子”的問題上,我們現代人再也不能將它看成是迷信,也不能將希望寄托在燒袱子上,畢竟生活還是要靠自己。問題本身不是問題,你沒有把它看透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