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什

烏什

烏什縣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所轄的一個縣。總面積為9012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為18萬人。烏什縣位於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的天山南麓,東與阿克蘇市相臨,南與柯坪縣隔山相望,西與阿合奇縣相連,北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接壤,邊境線長153公里。

基本信息

簡介

全縣東西長139.5公里,南北寬124.5公里,總面積9082平方公里。全縣轄八鄉一鎮、107個行政村526個村民小組、5個社區。總人口20.85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7.26萬人。縣內居住有維吾爾、漢、回、柯爾克孜等19個民族,其中:漢族占5.9%,少數民族占94.1%。
全縣耕地總面積46萬畝,盛產綠色無公害苜蓿、小麥、水稻、玉米、黃豆、鷹嘴豆、蕎麥、胡麻、油菜、棉花、甜菜等,是國家及自治區糧食基地縣、鷹嘴豆基地縣。特別是河谷地帶特有的具有保健、藥用及生態價值的野生沙棘,品質優良,開發潛力巨大,已被命名為“中國沙棘之鄉”。境內有鉛鋅、釩、銻、金、鋁土等多種有色金屬及石膏、陶土、石灰岩等礦產。
2011年,全縣完成地方生產總值15.26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中第一產業5.92億元,同比增長10%;第二產業1.9億元,同比增長51.4%;第三產業7.44億元,同比增長18.9%;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38.8︰12.5︰48.7,經濟結構趨於最佳化;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745萬元,同比增長64.3%;全年財政支出12.32億元,增長44.3%;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8億元,同比增長87%。全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0.57億元,同比增長16.3%。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07元,比上年增加506元,同比增長14.4%。[1]

自然特徵

水土資源烏什有可利用的耕地、林地、草地面積872.5萬畝,其中耕地面積46萬畝,林地面積114.5萬畝,境內大小河流8條,天然水資源量38億立方米。塔里木河上游的托什乾河年均徑流量26.6億立方米,其他河流及山泉支流年徑流量總計6.12億立方米,地下水貯量12.6億立方米以上。豐富的水資源,是經濟發展的有利保障。
礦產資源
烏什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南山磷礦總儲量1292萬噸,五氧化二磷,平均含量17%;石灰岩礦多處,探明儲量694萬噸;石膏礦3處合計儲量47500萬噸;坎嶺鉛鋅礦是以鉛為主的多金屬中型礦,探明儲量合計8萬噸以上;北山鋁土礦,探明儲量52萬噸,品位為三氧化二鋁50-70%。目前已發現的礦種有金、銻、鋁土、鉛鋅、銅、釩、磷、鈾、石膏、石灰石、白雲岩、大理石、玄武岩等16種及59個礦點。
旅遊資源
自古以來,烏什縣被譽為“中國西部生態明珠”,享有“半城山色半城泉”、“塞外江南”之美稱;縣境內山環水繞,河流湍急、泉眼星羅棋布,到處林蔭蔽日,綠草茵茵,天高氣爽、四季宜人,嚴冬無凜裂之寒,盛夏無酷署之感。戈壁綠州、河穀草場、河灘灌木林、山頂冰川積雪、馳名全疆的燕形貝殼化石、九眼泉公園、沙棘小舍、林基路辦公舊址、英阿依瑪克闊納協海爾古城、唐王寨、千佛洞、八卦墩和被中國長城協會、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列為萬里長城百關紀念封採用的“別迭里烽燧”等名勝古蹟,文化遺址,古道長城、石窟和岩畫構成了豐富的文物古蹟景觀。
當前,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烏什口岸的即將開放,奮進中的烏什縣面臨著加快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同時,隨著國家對邊境貧困縣固有的諸多優惠政策和“退耕還林還草”、“塔河治理”等一些政策的落實,無疑對烏什縣實施資源優勢轉換戰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抓住機遇,發展自己是烏什發展的重中之重和必由之路。縣委、政府結合縣情實際,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縣域經濟發展思路,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託,以產業化經營為手段,以質量效益為中心,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堅定不移地推進“特色農業和勞務輸出富民、礦業開發強縣、生態旅遊及口岸開發興邊”發展戰略。堅持“對外開放,借力發展”的思想,牢固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別人發財我發展”的觀念,大力引進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礦業開發重點企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廣泛吸納社會各界投資開發農業重點產業、礦產加工和旅遊業以及口岸開發項目,發展壯大二、三產業,提高縣域經濟綜合實力。
今後,我們將繼續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狠抓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落實,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以優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和優質的服務吸引內外客商投資創辦實體,到我縣發財、發展,實現先進技術、管理、信念、信息和優秀的人才與優勢資源相結合,與社會各界人士攜手共創美麗和諧新烏什。
烏什口岸
烏什口岸(原稱別迭里口岸)地處烏什縣西北78千米的天山山脈,與吉爾吉斯斯坦接壤的邊界上,海拔4264米,自古就是絲綢之路中道的必經之地。《西域記》稱凌山,《經行記》及《新唐書·石國傳》作勃達嶺,即天山之撥達嶺。因地處高山而得名,維吾爾意為達坂。
公元前36年西漢時,陳湯、甘延壽率數萬大軍翻越此山口,平定叛亂。唐時,為絲綢之路中道的交通要衝。公元628年,唐僧玄奘就是從此山口去印度取經。1942年為中蘇哈拉湖——烏什別迭里口岸,成為新疆西出的通商口岸,1943年烏什別迭里口岸關閉。
烏什口岸是阿克蘇地區唯一的通外口岸,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乃至其他地州通向中亞的捷徑和咽喉。1993年開始,重新規劃烏什口岸開放工作。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烏什口岸開放和建設工作已被國家海關總署列入國家口岸發展“十一·五”規劃,中吉兩國地方政府已達成開放烏什口岸意向書,並簽訂了修建口岸公路的協定。口岸開通後的“邊境自由貿易區”和“出口加工區”建設已在規劃之中。即將開放的烏什口岸,為礦產品加工業、倉儲業、出口商品加工業、交通運輸業、旅遊業等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烏什口岸必將成為通向中亞的“橋頭堡”,也將成為通向亞歐大陸的“黃金走廊”。

歷史沿革

漢為溫宿國地,唐置溫肅州,州治大石城。又稱作於祝。元、明以來有倭赤、烏赤等名稱,或為其地。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後地名漢文定為烏什。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設烏什辦事大臣,光緒九年(1883年)設烏什直隸廳,隸阿克蘇道。民國2年(1913年)改直隸廳為烏什縣。1929年後行政區劃均屬阿克蘇地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全自治區轄:2個地級市、7個地區、5個自治州;11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62個縣、6個自治縣。
烏魯木齊市天山區 |沙依巴克區 | 新市區 |水磨溝區 |頭屯河區 | 達坂城區 | 米東區 | 烏魯木齊縣
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 | 獨山子區 | 白鹼灘區 | 烏爾禾區
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 鄯善縣| 託克遜縣
哈密地區哈密市| 伊吾縣 |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和田地區和田市 | 和田縣 | 墨玉縣 | 皮山縣 | 洛浦縣 | 策勒縣 | 于田縣 | 民豐縣
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 | 溫宿縣 | 庫車縣 | 沙雅縣 | 新和縣 | 拜城縣 | 烏什縣 | 阿瓦提縣 | 柯坪縣
喀什地區喀什市 | 疏附縣 | 疏勒縣 | 英吉沙縣 | 澤普 | 莎車 | 葉城 | 麥蓋提 | 岳普湖 | 伽師 | 巴楚 | 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 阿克陶縣 | 阿合奇縣| 烏恰縣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 | 輪台縣 | 尉犁縣 | 若羌縣 | 且末縣 | 焉耆回族自治縣 | 和靜縣 | 和碩縣 | 博湖縣
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 | 阜康市 | 呼圖壁縣 | 瑪納斯縣 | 奇台縣 | 吉木薩爾縣 |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 精河 | 溫泉縣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州直轄) | 伊寧市 | 奎屯市 | 伊寧縣 | 霍城縣 | 鞏留縣 | 新源縣 | 昭蘇縣 | 特克斯縣 | 尼勒克縣 |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塔城地區塔城市 | 烏蘇市 | 額敏縣 | 沙灣縣 | 託里縣 | 裕民縣 |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 | 布爾津縣 | 富蘊縣 | 福海縣 | 哈巴河縣 | 青河縣 | 吉木乃縣
直轄行政單位石河子市 | 阿拉爾市 | 圖木舒克市 | 五家渠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