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賽福鼎同志,1915年3月12日出生於新疆阿圖什一個著名的愛國實業者家庭。青少年時代曾在 父親創辦的新型文化學校接受啟蒙教育,受進步思想的影響,積極參加進步活動。1935年,他為追求真理,赴蘇聯留學,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薰陶,奠定了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而奮鬥的思想基礎,樹立了共產主義信念。
1937年,賽福鼎同志畢業回國後,被軍閥盛世才視為“激進青年”,流放到邊境塔城。但他依然積極向民眾傳播共產主義理論,組織民眾與黑暗勢力作鬥爭。抗日戰爭爆發後,他積極宣傳抗日愛國思想,被推薦為塔城維吾爾文化促進會秘書長、副會長。反動勢力對他十分仇視,在塔城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上將他逮捕。在獄中,他英勇不屈,在民眾的集會抗議示威下被釋放。
1944年,賽福鼎同志參加了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區爆發的“三區革命”,堅決反對國民黨的反動統治。1945年,三區革命臨時政府成立後,他擔任政府委員、教育廳廳長等職。三區各地游擊隊統編為民族軍後,他負責組織創建了喀什團併兼任團長,率部多次進行戰鬥。為確保“三區革命”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他參與創建了三區“革命青年組織”,並擔任中央委員、宣傳部部長。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以實現共產主義為目標的人民革命黨,他成為主要領導人之一,併兼任宣傳部部長。他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的有關論著為指導,使人民革命黨在“三區革命”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澤東同志高度評價“三區革命是全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在新疆牽制了近十萬國民黨軍隊”,“對於全新疆的解放和全中國的解放,是一個重要的貢獻”.
“三區革命”的迅猛發展,迫使國民黨政府於1945年10月開始與三區革命臨時政府進行和平談判,賽福鼎同志是談判代表團成員。《和平條款》簽訂後,成立了新疆省民主聯合政府,他出任委員兼教育廳廳長、民主選舉監督組組長。國民黨的腐敗和反革命兩面派的嘴臉,使他進一步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國各族人民的解放。為此,他參與研究制定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秘密計畫,並於1946年11月,與中國共產黨代表取得了聯繫,正式提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請求。1947年8月,新疆成立了保衛和平民主同盟。人民革命黨編入該同盟,他當選為該同盟副主席兼宣傳部部長和《前進報》總編。後任新疆保衛和平民主同盟代主席、主席。
1949年9月,賽福鼎同志作為新疆特邀代表團團長,出席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作了大會發言,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政協委員,參加了舉世矚目的開國大典,並在中央人民政府舉行的第一次全體委員會會議上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10月4日,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新聞發布會上,他介紹了新疆各族人民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英勇鬥爭情況。他鄭重地指出:“新疆過去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今天仍然是,將來也永遠不會改變。”他嚴肅莊重的態度,對帝國主義和民族分裂勢力把新疆從中國版圖上分裂出去的企圖給予了有力的回擊,對維護祖國統一、領土完整和中華民族大團結,作出了重大貢獻。
1949年10月15日,賽福鼎同志向中共中央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毛澤東主席親自批准了他的申請。同年12月27日,賽福鼎同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新疆維吾爾族最早的共產黨員。
賽福鼎同志遵照毛澤東主席的指示,在返回新疆途中,會同正在指揮部隊進軍新疆的彭德懷同志,就配合解放軍開展民族地區的民眾工作、建立人民政權和黨的地方組織等重要事宜制定了計畫和方案。返疆後,他積極動員新疆各族民眾,籌集了大批糧食、物資,有力地支援了進疆部隊。在穩定局勢、實現新疆和平解放等許多重大問題上,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卓越貢獻。1949年12月,他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
1950年初,賽福鼎同志隨同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訪問蘇聯,參加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談判、擬定和簽字儀式。他在談判中表現出卓越的外交才能,受到了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好評。
1950年12月,賽福鼎同志與王震同志歷盡艱辛,到準噶爾盆地等荒原為軍墾部隊選址,為駐疆部隊的建設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1951年,賽福鼎同志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常委、民族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新疆省幹部學校校長。1952年7月,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四書記。同年9月,任新疆省推行民族區域自治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在新疆的土地改革中,他遵照毛澤東主席的指示,深入南疆喀什地區進行土改試點工作,取得了成功經驗,受到黨中央的充分肯定。1953年1月,任西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同年8月,任新疆軍區黨委第三書記。他積極參與領導新疆三年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和國家第一個五年計畫的實施,為新疆完成社會主義改造,迅速轉入大規模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
1954年9月,賽福鼎同志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同年12月,任新疆軍區黨委第二書記。1955年2月新疆省政協成立,他任主席。
賽福鼎同志堅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積極參與領導在新疆籌建民族自治縣、自治州和成立自治區的工作,堅決抵制和打擊“新疆獨立”的反動思潮。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他任主席,並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自治區黨委第三書記。同年,當選為參加各國議會聯盟的中國人大代表團執行委員會副主席。
1957年,賽福鼎同志陪同毛澤東主席第二次出訪蘇聯。1958年,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第二書記。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他顧全大局,從受災較輕的新疆調運大批糧食支援甘肅、河南等地災區,體現了深厚的民族情誼。
為提高新疆少數民族幹部的思想理論水平,賽福鼎同志向中央建議,在中央黨校開辦了新疆班,並向蘇聯派出了留學生,為新疆建設事業培養了一大批骨幹力量。他倡議成立了飛行學校,為新疆培養了第一批少數民族飛行員。
1962年,賽福鼎同志按照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為平息新疆邊境地區發生的“伊、塔事件”、穩定局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讚揚。
“文化大革命”期間,賽福鼎同志受到錯誤批判,蒙受不白之冤,但他仍堅信黨,堅信人民。1968年後,他歷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副主任、革命委員會核心領導小組副組長,自治區黨委第二書記,自治區黨委代理第一書記,自治區革命委員會代理主任,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自治區革命委員會主任,新疆軍區第一政委、黨委第一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政委。十年動亂期間,他對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倒行逆施和對新疆的干擾破壞,進行了堅決的抵制和鬥爭。
1978年2月以後,賽福鼎同志到中央工作,任第五、六、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為新中國憲法的制定和完善,為建立和完善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93年3月,他任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參政議政,廣泛團結各界,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貫徹黨的統一戰線政策、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為進一步鞏固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關係,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長期擔任中蘇友好協會副會長,中巴(巴基斯坦)和中埃(埃及)友好協會會長,為宣傳新中國建設成就和發展前景,宣傳我黨的對外政策,增進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誼和了解,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賽福鼎同志酷愛文化藝術,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維吾爾族詩人、小說家、戲劇家。他對瀕臨失傳的維吾爾族藝術經典作品《十二木卡姆》,積極搶救並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索,發表了《論維吾爾木卡姆》等專著和文章。在兼任中國文聯副主席期間,在他的建議和領導下,將許多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翻譯成各民族文字出版,並將十分珍貴的《玄奘傳》等古維吾爾文獻影印出版。他在業餘時間創作了大量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作品,多部作品曾在全國獲獎,有的被譯成外文在國外出版發行。他還倡導創建了中國維吾爾歷史文化研究會,任名譽會長。
賽福鼎同志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第十、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1955年,他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解放勳章。1994年8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
個人事跡
游擊隊戰士
賽福鼎·艾則孜從小便對黑暗的舊社會、反動的勢力充滿了仇恨,嚮往著光明與進步。1932年,新疆爆發了反對反動統治的武裝暴動,時年17歲的賽福鼎·艾則孜,便毅然拿起了槍,成為了游擊隊戰士,決心“勇敢戰鬥,推翻當時的專制政權”。
三區革命
1935年,賽福鼎·艾則孜赴蘇聯留學。在蘇兩年中,他開始接觸到馬列主義,並親眼看到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現實,這給了他巨大的影響。從蘇聯回國以後,他到北疆的塔城報社工作,隨後參加了1944年9月爆發的“三區革命”,並參與領導工作,具體負責宣傳和教育工作。
三區革命是新疆各民族人民參加的反對國民黨統治的武裝鬥爭,沉重地打擊了當時新疆的反動勢力,同時牽制了國民黨的兵力,從而有利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戰爭。1949年8月,中共中央派代表到新疆,當面向阿合買提江遞交了毛澤東給三區人民政府的電函。內容有:“你們多年來的奮鬥,是我全中國人民民主革命運動的一部分,隨著西北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新疆的全部解放已為期不遠,你們的奮鬥即將獲得最後的成功。”電函還邀請三區方面派5名代表參加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商建國大計。
阿合買提江為首的三區革命政府收到該電函後,欣喜若狂,許多人高興得徹夜難眠。因為舊的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制度即將被埋葬,一個新的人民的中國即將誕生,新疆各族人民參與了這一偉大歷史進程。新疆各民族將在祖國大家庭里,在中華民族的懷抱里,邁開新的步伐,展開歷史新的篇章。三區政府迅速回電毛澤東同志,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偉大勝利也是我省和世界人民的偉大勝利。”並決定派出由阿合買提江(維吾爾族)、伊斯哈克拜克(柯爾克孜族)、阿巴索夫(維吾爾族)、達列力汗(哈薩克族)、羅志(漢族)5人組成的代表團赴北平參加全國政協會議。三區方面的工作則由賽福鼎·艾則孜主持。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三區代表乘坐的飛機在伊爾庫茨克至扎巴依喀勒山附近,因氣候惡劣,撞在山上墜毀,機上的人員全部遇難。中共中央聞知此事後立即復電:對阿合買提江一行的不幸遇難表示沉痛哀悼。同時指示另組三人代表團,由賽福鼎·艾則孜率領,火速啟程,趕赴北平。
賽福鼎·艾則孜一行經蘇聯境內乘飛機到赤塔,再乘火車經滿洲里,輾轉於9月15日到達北平,9月16即受到周恩來同志的接見和宴請。9月17日,賽福鼎·艾則孜等在中南海看戲,他坐的是第一排。演出進行時,有一個高大的身軀站立在他的面前,他正納悶的時候,周恩來同志從旁邊走過來說:“毛主席來看你們。”賽福鼎·艾則孜這才認出來,站在面前的正是他日夜想見的毛主席。原定毛主席第二天接見新疆代表,恰好毛主席這天也來劇場看戲,當他知道新疆代表正在劇場時,便臨時決定提前接見新疆的代表。從中可以看出,毛主席對新疆代表的關心、對邊疆事務的關切。從9月15日到北平至10月1日這段時間內,賽福鼎·艾則孜參與了一系列重要國務活動。其中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他作為新疆各族人民的代表,行使著神聖的權利,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組成人員,討論和通過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通過國旗、國徽和國歌,參加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在9月21日的全體會上,賽福鼎·艾則孜作為新疆的代表發言。他激動地講述了新疆人民備受反動勢力壓迫和英勇反抗鬥爭的歷史,表達了新疆各族人民盼望解放軍進疆、希望新疆早日獲得解放的熱切心情,表示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去贏得革命的徹底勝利,建設一個美好的新疆。
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大會上,賽福鼎·艾則孜還代表維吾爾族人民向毛主席敬獻了維吾爾長袍和花帽。這長袍和花帽的每一根經緯都凝結了新疆各族人民對毛主席、黨中央的無比深情,也表達了各族人民對黨和政府的堅決擁護和深深的謝意。毛主席接受了這件禮物,並當場穿戴,全場掌聲雷動。賽福鼎·艾則孜有幸代表新疆各族人民表達對人民領袖的真情和擁戴,更有幸親眼看見人民的領袖接受少數民族人民的敬意和祝福,為此他激動不已。但還有激動人心的場面、無比幸福的時刻在等待著他。在9月30日政協會議的最後一天,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和委員,賽福鼎·艾則孜榮幸地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63名委員之一,排在第十七位,這對新疆各族人民來說,是開天闢地的大事。
參加開國大典
10月1日下午,中國人民舉行開國大典。賽福鼎·艾則孜代表新疆各族人民,也帶著新疆各族人民的願望,登上天安門城樓。毛主席登上天安門城樓後,看見站在城樓檢閱台一側的賽福鼎·艾則孜,便把他拉著朝城樓中間走去,這樣他便站在了第二排的董必武和林伯渠之間,離毛主席只有兩米的距離。這個歷史性的畫面留在了紀錄片中,留在了許多文藝作品之中。賽福鼎·艾則孜聆聽著毛主席用洪鐘般的聲音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看到天安門廣場歡呼著的人潮,飄動著的旗幟,他沉浸在無比的激動和喜悅之中,他感到了作為一名少數民族代表參加開國大典的無比自豪與無限榮光,這是他一生難忘的幸福時刻,也是整個維吾爾族人民的巨大榮耀。他默念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維吾爾族人民和各民族人民站起來了,各民族從此將在平等團結互助的祖國大家庭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並肩攜手走向美好的明天。10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為新疆代表團舉行了記者招待會。賽福鼎·艾則孜首先簡要地介紹了新疆的有關情況。記者提出了許多問題,最集中的是新疆的歸屬與前途。賽福鼎·艾則孜語調鏗鏘地說:新疆過去是中國版圖的組成部分,今天仍然是中國版圖的組成部分,將來也永遠是中國版圖的組成部分。他的答問,贏得一片掌聲。他的回答,是歷史的回聲,也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共同心聲。
開國大典以後,在即將返回新疆的時候,賽福鼎·艾則孜寫了一份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申請書,並交給了毛主席。毛主席於10月23日在申請上批示:“同意賽福鼎·艾則孜入黨。”並著賽福鼎·艾則孜本人將此信帶交當時主持西北軍政事務的彭德懷同志,待中共新疆分局成立後再履行具體手續。王震和鄧力群則成了他的入黨介紹人。
推行民族區域自治
從北京返回新疆後,在新建立的人民政權中,賽福鼎·艾則孜擔任新疆省副主席和新疆軍區副司令員。他邁開腳步,開始了新的征程。政權初建,百廢待興。新疆面臨著許多重要而緊迫的工作,包括恢復生產、減租減息、維護社會穩定、將原三區革命的武裝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處理民族宗教問題……賽福鼎·艾則孜先後在王震同志、王恩茂同志為首的黨委領導下,工作忙碌而有成效。1950年1月,賽福鼎·艾則孜隨毛澤東同志訪問蘇聯,並參加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字儀式。一天,蘇聯外長維辛斯基特地為賽福鼎·艾則孜舉行宴會,賽福鼎·艾則孜作答詞時,談到了新疆,他平靜而又堅定地說:對帝國主義來說,新疆的解放,將使他們不能像以往一樣插手新疆,他們將新疆分裂出去變為自己傀儡的企圖,已經無法實現了,這對帝國主義分子來說,當然是非常痛苦的現實,因此他們造謠不足為奇。新疆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正像一句諺語裡說的,“任憑狗狂吠,商隊將繼續前進”,我們將繼續走我們的路。正是在這次訪蘇時,毛主席指示賽福鼎·艾則孜,三區革命領導人阿合買提江等的遺體要送回新疆安葬,修建陵墓,讓人民永遠懷念這些犧牲的英雄。賽福鼎·艾則孜一一照辦。今天,到伊寧市的人可以看到那莊嚴肅穆的三區革命烈士陵園和高高聳立的紀念塔。這一切都凝結了黨和國家對三區革命烈士的關懷和人民民眾對那些為新疆的解放而英勇奮鬥的志士的崇敬。
賽福鼎·艾則孜回國後,一方面做著日常的工作,同時還在思謀著一件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如何在新疆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國共產黨經過長期的探索,結合中國的實際,確定用民族區域自治的形式解決中國的民族問題,並於1947年5月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成功地進行了推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踐。但新疆有自己的實際情況,新疆是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還有漢、哈薩克、蒙古、回、柯爾克孜等12個世居民族。新疆的民族區域自治怎么搞,必須從新疆的實際出發。賽福鼎·艾則孜多次根據《共同綱領》的精神闡述了自己的意見。他主張不照搬蘇聯的做法,而是實行體現中央統一領導下的民族區域自治。鑒於新疆的民族構成、歷史、文化等具體情況,經過反覆協商,確定在新疆既要保障維吾爾族的區域自治權利,又要保障其他少數民族的自治權利和平等權利。並確定實施區域自治的步驟是:先建立縣、地級自治地方,最後建立省級的維吾爾自治區。在整個工作過程中,賽福鼎·艾則孜親自出面解決了很多棘手的問題。比如在建立哈薩克伊犁自治州時,需要確立州府所在地,經過比較、選擇,賽福鼎·艾則孜建議選在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條件較好、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伊寧。但有不同意見。因為哈薩克族主要居住在伊犁州所轄的阿勒泰、塔城及伊犁地區的一些縣,伊寧市及其周圍居住的主要是維吾爾族。一些維吾爾族同志不同意,擔心設首府後人多了會影響自己的生產生活,並認為首府應放在哈薩克人較多的地方。
賽福鼎·艾則孜便找當地的維吾爾族上層和幹部多次做工作,指出,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應當有一個條件較好的州府所在地,應當有較發達的中心城市。選在伊寧,有利於自治州的發展;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民眾友好相處、取長補短,有利於增進民族團結和共同進步。州府所在地最後確定在伊寧,這顯示了他的寬廣胸懷和遠大眼光。當然,碰到的問題遠不止這一個。又比如,當時確定人口不到10萬人的柯爾克孜族在南疆建立自治州,為有利於其未來的發展,準備適當劃入就近的一部分維吾爾族居住的農業區。划進的區域有阿圖什市,這是傳統的維吾爾居住地,是一個很重要、很有名的城市,曾是維吾爾現代教育的發源地,造就過大批維吾爾文化人和企業家,並且這裡還是賽福鼎·艾則孜的家鄉。所以,有的人不同意將阿圖什劃入柯爾克孜族自治的範圍。有人甚至問賽福鼎·艾則孜:阿圖什劃入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區域範圍後,您這位阿圖什出生的維吾爾族的大幹部、大知識分子的籍貫將如何表述?賽福鼎·艾則孜耐心地做了許多工作,從民族發展、民族團結的大局和全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談到自己籍貫的表述,他淡淡地說:我賽福鼎·艾則孜仍然是阿圖什人,仍然是維吾爾族。
由於他的耐心工作,許多困難的問題得以解決。至1954年11月底,依據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新疆先後成立了5個自治州、6個自治縣,凡有聚居地、符合建立自治地方的民族都實行了區域自治。
當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新疆省實行區域自治後的名稱問題,有人提及過仿效中亞一些國家的稱謂,冠以“斯坦”的名稱,有的提出叫“新疆自治區”。經過充分的討論,定名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賽福鼎·艾則孜的意見是,不叫“加盟共和國”、“自治共和國”,也不叫“斯坦”,同意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後來,周恩來總理在談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命名時還講過,“斯坦”不符合中國的習慣,還是叫自治區好。
1955年9月1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撤銷新疆省建制。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祖國的誕生之日正式成立。選擇這一天並非偶然,因為有了新中國才有新疆各族人民的解放,才有了各民族的平等團結,才有了新疆的光明未來,才有維吾爾族自治權利的實現。中央派出了以董必武為首的中央代表團前往祝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誕生。
在慶祝大會上,當選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第一任主席的賽福鼎·艾則孜鄭重宣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萬眾歡騰,全疆同慶。這是新疆歷史的嶄新一頁,也是維吾爾族歷史的光輝篇章,無疑也是賽福鼎·艾則孜人生的輝煌時刻。
受命危難之時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之交,中國處在動亂之中,新疆也不例外。而且新疆由於它特殊的位置,更多了幾分複雜和敏感。1969年,在中國黑龍江省發生了“珍寶島”事件;第二年在中國西部邊境地區發生衝突;1971年9月,發生了林彪外逃事件,其後查證的林彪集團所炮製的《五七一工程紀要》中,赫然寫有“新疆是藉助力量”之類的內容。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不僅影響新疆的經濟建設、社會安定、民族團結,也影響到邊防的鞏固和國家的安全。內憂外患交並,困難危機相伴。如果說解放初是百廢待興,這時則是萬機待理。國際國內形勢,政治經濟因素,迫切要求新疆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1972年6月底,中央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黨委常委召集到北京學習、開會,主要目的則是要解決班子問題。賽福鼎·艾則孜是自治區黨委常委之一,自始至終參加了會議。當時黨委領導班子思想比較混亂,在許多問題上意見相左,分歧很大,以致在北京一呆就是一個多月。葉劍英、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曾多次找自治區領導班子成員談話,以使大家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解決問題。會議臨近結束時,中央明確提出改組新疆的領導班子,並就此廣泛徵求大家的意見。大多數與會同志請求中央選派有威望的老同志到新疆主持工作。許多人不曾想到的是,葉劍英同志代表中央宣布:經過中央討論,考慮到多方面因素,為了新疆的大局,任命賽福鼎·艾則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葉劍英同志強調說:中央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賽福鼎·艾則孜是顧大局的,搞團結的。這一決定可以說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許多人已提出請中央派有威望的老同志到新疆主持工作。按當時配備幹部的一般做法,也應是派一位資歷深的老同志去擔當重任。但又在情理之中,這是因為:賽福鼎·艾則孜經歷過無數的大風大浪,忠於祖國,深得黨和人民信任。1966年9月,一些人提出要打倒賽福鼎·艾則孜時,中央發出了由毛澤東主席簽發的電報,指出賽福鼎·艾則孜是忠於黨的,是一個好同志,要予以保護,不準衝擊,中央對他的信任由此可見一斑;他與軍隊、兵團、地方都有很深的淵源,有很高的威望,為各族人民擁護;他長期在新疆工作並且長期擔任重要領導工作,他的能力和經驗足以當此大任。因此當時他是最合適人選,也是“委大任於危難之際”。後來葉劍英同志還宣布,賽福鼎·艾則孜為班長,也需要老將的幫助,因為新疆有自己特殊的情況,有部隊、軍區、兵團、地方,所以決定選楊勇同志為軍區司令員、自治區黨委第二書記。大家表示一致擁護中央的正確決定。
葉劍英同志宣布中央決定之後,賽福鼎·艾則孜孜當即表示:對黨中央、毛主席的高度信任,讓自己擔任新疆黨委第一書記的重任,表示衷心的感謝。但還是建議選一位老同志擔任一把手。他謙虛地說,自己擔任一把手有困難,水平不高,身體有時也不好,擔心做不好工作,對不起新疆各族人民,對不起黨中央和毛主席。葉劍英同志便又做賽福鼎·艾則孜·艾則孜的工作,重申了中央做這一決定的理由,並加以鼓勵和說服。賽福鼎·艾則孜·艾則孜最後堅定地表示,服從中央的決定,盡力盡責,挑起重擔,做好工作。後中央又任命他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革委會主任、新疆軍區第一政委,當時人們概括他為“三個第一”。說明了黨中央對賽福鼎·艾則孜政治上的高度信任和工作能力的充分肯定。賽福鼎·艾則孜擔任第一書記後,堅定地貫徹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帶領領導班子,團結廣大領導幹部和各族人民,努力工作。8月份回新疆後迅速召開黨政軍幹部大會,主題是反對派性,維護團結。指出,只有克服派性,團結一致,才能貫徹好中央的大政方針,才能有鞏固的邊防,才會有社會的安寧。警告那些熱衷搞派性的人、搞無政府主義的人懸崖勒馬。他還找有關人員做過細的思想工作,以維護大局。在團結工作中,他十分重視增進民族團結,旗幟鮮明地反對製造民族隔閡、民族分裂的行為。他要求維吾爾族幹部帶頭搞好團結,帶頭努力工作。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這些不僅有利於新疆的穩定和發展,也為全國大局的穩定、邊疆的穩定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正像他曾多次深情地表示過的:“黨中央、毛主席把重任交給我,我就要維護祖國人民的團結,維護政治的穩定,促進發展,努力工作,讓黨中央放心,讓各族人民滿意。”在這重要的歷史關頭,歷史選擇了他,他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也為自己的歷史書寫了光輝的一頁。1973年,黨的十大時,他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文人將軍
賽福鼎·艾則孜,1938年起在塔城報社工作,也正是從這時起,他開始了自己漫長的文人生涯。1938年開始,賽福鼎·艾則孜連續發表了六篇短篇小說——《孤兒托合提》、《兩種景色》、《當代奴隸》、《痛苦的記憶》、《遺物》、《光榮的犧牲》等。《孤兒托合提》是他的處女作,描寫了一位名叫托合提的孤兒,在當地河堤決口時,被人們活活埋進河堤以堵決口的悲慘故事,讀來令人振聾發聵。《遺物》、《光榮的犧牲》則是兩篇以反對日本侵略者為題的作品,作品透出一種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應當說,賽福鼎·艾則孜這一系列發軔之作,也是給歷來以詩歌和口傳民間文學為主的古老的維吾爾文學注入了新的文學生機,奠定了現代維吾爾小說創作的基礎。關於這一點,則是以往的文學史家們在關注維吾爾現代文學時往往忽略的史實。在這一時期,除了小說創作,他開始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對人民民眾有著最直接和最迅速影響力的戲劇創作,用他的作品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本質,鼓動人民奮起抗日,頒揚抗日軍民取得的勝利。《輝煌的勝利》、《9·18》、《不速之客》等,便是他在這一時期的戲劇代表作。這些劇本以新疆省“維吾爾協會”的名義印發各地,在新疆各地競相上演。與此同時,他還翻譯介紹國外優秀劇作,如義大利劇作家卡爾洛·哥爾多尼的《一仆二主》、烏茲別克斯坦劇作家哈姆扎·伊克姆·扎達的《地主和僕人》等,並自導、自演,新自搬上舞台。
在塔城報工作期間,賽社鼎·艾則孜已經開始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1944年隨著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革命爆發,他來到三區革命的中心伊寧市擔任三區革命臨別時政府要職。後來三區革命臨時政府與國民黨政府在迪化(烏魯木齊市)成立了聯合政府(不久宣告破裂),他亦代表三區革命政府出任要職。直到1949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他任新疆特區特邀代表團團長,赴北京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當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同時,經毛主席親自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
賽福鼎·艾則孜一生熱愛木卡姆藝術,正是在他來到伊寧市後,開始接觸木卡姆藝術,進一步加深了對木卡姆音樂的認識。1946年聯合政府時期他前往喀什市工作,在這裡有幸與他久已仰幕的木卡姆藝術大師——唯一能夠全部演唱十二個木卡姆的吐爾迪阿洪相逢。多次聆聽吐爾迪阿洪演奏木卡姆,介紹木卡姆藝術的精髓,使他獲益匪淺。他被木卡姆藝術精氣牢牢吸引。雖然短暫的聯合政府宣告破裂,他又返回三區革命中心伊寧市,但從此只要一想起木卡姆便要念及吐爾迪阿洪大師。他一直試圖將吐爾迪阿洪大師接到伊寧市,但終未能如願。這一夙願直到解放後才得以實現。1951年,已經擔任新疆省(自治區於1955年成立)人民政府副主席、新疆軍區副司令員、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委員、常委、民族部長、統戰部長的賽福鼎·艾則孜,將吐爾迪阿洪接到烏魯木齊,準備把這位民間藝術大師的所有財富錄下音來。然而,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干擾也不小,他力排眾議,從伊寧市接來肉孜彈布爾、麥提塔伊爾等民間藝術家協助吐爾迪阿洪大師演奏十二木卡姆。在新中國建立伊始,在短短四、五年內完成了十二木卡姆的錄音工作。與此同時,請來漢族音樂家萬桐書對十二木卡姆進行記譜工作,最終整理成二卷本的《十二木卡姆》。十二木卡姆由七十二支套組成,每演奏一個木卡姆,費時兩個小時,奏完全套十二個木卡姆需二十四小時。如果不是賽福鼎·艾則孜獨具慧眼深謀遠慮,在吐爾迪阿洪大師有生之年完成了這項具有深遠意義的發掘整理工作,拯救了十二木卡姆藝術,很難想見後人將如何全面繼承、研究、發展這門獨特藝術。
賽福鼎·艾則孜進入耄耋之年後。於1989年春在美國夏威夷接受心臟手術治療,安裝了一個心臟起搏器。他的三卷本回憶錄正是此後完成的。他還完成了一部關於整理木卡姆歌詞的專著付梓出版。在這部著里收錄了經典木卡姆歌詞、民間歌詞、當代歌詞,還有他自己創作的幾首歌詞。可以說這是一種新的大膽嘗試。不僅如此,賽福鼎·艾則孜還躬身實踐、力促弘揚,譜寫了木卡姆藝術發展史上的一段佳話。1959年,新疆話劇團以和田地區翻身農民庫爾班·吐魯木幾次想騎著毛驢、帶上禮物上北京看望毛主席,最後終得以實現願望的真實故事為題材,創作了現代音樂話劇《步步緊跟毛主席》,作為獻禮節目,進京參加了國慶10周年文藝晚會。賽福鼎不僅親臨觀看,過後還撰寫了兩篇劇評文章,分別發表在《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上,既鼓舞了劇組全體演職人員,又促進了對木卡姆藝術事業的宣傳。
賽福鼎·艾則孜創作於1975年的合唱組歌《在領袖像前》,經有關音樂工作者改編後,被新疆歌舞團、新疆歌劇團聯合公演。這個四部合唱作品即是以維吾爾木卡姆為音樂素材編創而成的。1992年10月,賽福鼎將他多年的研究成果彙編為《論維吾爾木卡姆》一書,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該書有回憶,有論述,系維吾爾族高級領導幹部研究木卡姆藝術的開山之作。一年後,賽福鼎·艾則孜又把他創作於1983年的歷史小說《阿曼尼莎罕》改編成劇本,由天山電影製片廠和天津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成故事片。該劇記述了維吾爾族女音樂家、詩人阿曼尼莎罕王妃不辭辛勞,蒐集、整理出完整的十二木卡姆套曲的傳奇人生。由於劇中貫穿著十二木卡姆悠揚、渾厚、純樸的鏇律,展示了維吾爾族優秀的文化傳統等因素,故而使該片榮獲1994年廣播電影電視部頒發的“政府特別獎”。
組織評價
賽福鼎同志在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不懈追求真理,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對黨、對國家和人民始終無限忠誠,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他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與三代中央主要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之間有著十分誠摯的革命友誼,堅決擁護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他在病重期間,仍然十分關心黨的建設,關心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
賽福鼎同志始終高舉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旗幟,為國家的穩定和統一,為民族事業的進步與發展,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他直接參與了中國民族工作大政方針的研究和制定。他堅決反對地方民族主義和大民族主義,堅決反對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及其各種破壞活動,與民族分裂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他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宗教觀,積極貫徹黨的宗教政策,堅決抵制利用宗教反對政府、從事分裂破壞活動的圖謀。他在廣大穆斯林民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維吾爾族人民的驕傲,深受全國各族人民的尊敬和愛戴。江澤民同志曾高度評價:“賽老在反對民族分裂主義的問題上,旗幟鮮明,態度堅決,體現了一名老共產黨員堅定的政治立場。”
賽福鼎同志一生襟懷坦蕩,光明磊落,謙遜克己,節操高尚。他堅持黨的幹部路線,遵循“任人唯賢”、“五湖四海”的幹部選用原則,善於團結同志一道工作。他具有高度的黨性原則,視黨和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始終顧全大局,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堅持真理,敢於直言,作風民主,勇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他刻苦學習,勤于思考,勇於開拓,善於總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他大力提倡和鼎力支持辦學興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致力於提高少數民族文化素質。他堅持黨的民眾路線,心繫民眾,體察民情,調查研究,切實解決實際問題。他一心為公,勤政廉潔,作風樸實,嚴格要求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保持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賽福鼎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輝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為中國人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邊疆穩定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他的逝世,是黨和國家民族工作、統一戰線工作的重大損失。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人物評價
1944年,賽福鼎·艾則孜參加了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區爆發的“三區革命”,堅決反對國民黨的反動統治。1945年,三區革命臨時政府成立後,他擔任政府委員、教育廳廳長等職。三區各地游擊隊統編為民族軍後,他負責組織創建了喀什團併兼任團長,率部多次進行戰鬥。為確保“三區革命”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他參與創建了三區“革命青年組織”,並擔任中央委員、宣傳部部長。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以實現共產主義為目標的人民革命黨,他成為主要領導人之一,併兼任宣傳部部長。他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的有關論著為指導,使人民革命黨在“三區革命”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澤東同志高度評價“三區革命是全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在新疆牽制了近十萬國民黨軍隊”,“對於全新疆的解放和全中國的解放,是一個重要的貢獻”。
江澤民同志曾高度評價:“賽老在反對民族分裂主義的問題上,旗幟鮮明,態度堅決,體現了一名老共產黨員堅定的政治立場。”
開國中將(1)
他們馳騁疆場、屢建戰功、叱吒風雲的英姿已經存留在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畫卷之中。他們每個人的戰鬥歷程,都是這個共和國經歷的一部分;他們的功績,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豐碑。本任務將完善27位中將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