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站概況
烏什地震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南麓的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台站為國家二類台,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震局,由阿克蘇中心地震台直接管理。台站地處天山緯向構造帶與歐亞山字型東翼反射弧(在東向複合部位,縣城內經常發生 5 至 6 級中強地震),北部為阿爾卑斯期的庫魯庫如木坳陷,是庫車山前坳陷的西延部分。
基本建設
台站占地約 7 畝,總使用面積為 11133.50 平方米,四周有院牆環繞,院內有兩座二層住宅樓和一座二層辦公樓,兩座住宅樓建築面積為 502.2 平方米,辦公樓建築面積 403.32 平方米,磚混車庫建築面積 43.45 平方米,磚木車庫為 24.05 平方米,抽水房一間,建築面積 23.50 平方米,鍋爐房一座,建築面積 63.92 平方米,其餘平房為土木結構,總建築面積 348.48 平方米。 1998 年拆除了辦公樓前的土木結構辦公室,改為草坪。經過多年的努力,台站院內綠樹成蔭,綠茵似毯,鳥語花香,院內綠化美化已初具規模。觀測手段
台站按手段劃分為測震、前兆兩組,分別負責全台八台套儀器的所有觀測工作。同時每人都按各自特長兼職一至兩份後勤及社會事業性工作,目前保持阿克蘇地區級文明單位稱號和新疆地震局文明台站稱號。發展歷程
1970 年 12 月 22 日在烏什縣燕子山九眼泉公園(原縣文化館的舊房內)架設起維開克地震儀,開始試記。 1971 年 1 月 20 日開始正式記錄。由於該監測點距縣城太近,只有一、二百米,干擾較大,且場地面積較小,不利於日後發展。因此各有關部門決定另選新址。參加新台選址工作的有任保維、謝香芳、徐生洲、周漢瑜等人。新台址選定在距九眼泉台址約 1.5Km 的烏什縣七女墳旁,占地 7 畝。1972 年至 1975 年,國家地震局在阿克蘇組建了新疆地震研究隊,對天山地震帶的地震活動進行了系統研究,參加這項工作的有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質研究所、國家地震局天津測量隊、西安測量隊、三河地震地質大隊等單位。這時期烏什地震台受新疆地震大隊和新疆地震研究隊雙重領導,並給台站增加了地應力、短水準、基線、三角測量、水化、地磁、地傾斜等多種觀測手段。目前短水準、基線、三角測量、水化、地磁均已停測,地傾斜兩套石英擺在山洞中連續工作至今。定點形變測量(水準、基線)跨斷層場地是由參加國家地震局新疆預報研究隊的國家地震局天津測量大隊在燕子山九眼泉選建的。從 1971 年 4 月開始進行水準、基線和三角測量。 1972 年 3 月在烏什縣鎮公社南山新建基線場地進行基線測量, 1974 年停測。 1975 年九眼泉場地移交烏什地震台,開展水準和基線測量, 1981 年改為一周測一次,至 1984 年停測。 1980 年在邊防十團五連靶場重建新測量場地, 1981 年開始定點水準觀測。 1982 年增加基線測量,後因效果不佳於 1986 年停測。 1993 年 6 月定點水準觀測。地磁觀測始於 1971 年 10 月,架設垂直磁秤一台,進行地磁日變相對觀測, 1982 年停測。 1972 至 1974 年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進行過核子旋進式磁力儀觀測。水氡觀測始於 1971 年 12 月,是對九眼泉泉水的水氡含量進行測量,於 1979 年 7 月停測。 1971 至 1974 年蘭州地震研究所開展過地電觀測。
供水系統
台站供排水系統自成一體,修建有水塔、抽水房、下水道及污水滲井,水井深約 18 米,水位約在 8 米左右,採用立式水泵抽水供全台使用。滲井深約 5 米,有下水管道與之相連,排放全台流出的廢水,間隔一定時間抽一次廢水排至菜地邊緣。目前供排水系統均不同程度出現老化,體現為供水不暢,排水易堵,有待改造。供電系統
台站用電源於當地,因烏什縣水利發電設施落後,與外地併網工作進展緩慢,經常出現停電,電壓大幅波動等現象,對儀器設備影響較大,尤其是對數字儀影響更大,加之當地雷雨、大風天氣較多,已燒毀一台 UPS 、一部電路避雷器。為此,局有關部門劃撥專款用於改造電路,台站內部電路已於 2002 年 7 月基本改造完畢,但由於市電供應狀況仍然較差,台站用電未從根本上得到改善。工作環境
台站地處塔里木盆地西緣,交通不便。台站無機動車輛,距縣城 2 公里,有柏油路相通,距阿克蘇市 116 公里,汽車行程約三個小時。觀測項目
(一)地震觀測
1、簡述:烏什台現有地震觀測項目 5 台套,分別是 DD-2 型短周期筆繪記錄儀, DK-1 型中長周期筆繪記錄儀, CTS-1 型國家級數字地震儀,中法合作超長周期甚寬頻帶數字地震儀和 GPS 觀測基準站。除 DK-1 的擺安放在辦公樓地下室外,其餘測震儀的擺均安放在山洞中。山洞位於台站東約 900 米,進深 59 米,覆蓋層厚約 45 米,岩性為石炭紀灰岩夾石英砂岩,完整性較好。洞內年溫差小於 0.2°C ,日溫差小於 0.01°C ,較為乾燥。
“ 自 1990 年開始,台站地震月報和地傾斜月報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地震研究所相互交換。中法合作甚寬頻數字儀自 1989 年連續工作至 2001 年時,因儀器老化,設備、零件損壞、短缺而又不易購買等原因,自 2001 年下半年停記至今。
1970 年 12 月,新疆地震大隊在烏什縣燕子山九眼泉公園原縣文化館的舊房內架設維開克地震儀進行臨時觀測, 1971 年在烏什西郊選了新址,於 1972 年 4 月在新址架設了 473 型地震儀開始觀測,在七女墳山上建造了臨時擺房,台基為石炭紀砂岩,儀器放大倍約 5 萬倍。為減少採石等干擾, 1975 年,動工修建了深 7 米的地下室作為擺房和專門的記錄室,於 1976 年 4 月將 473 地震儀遷入地下室和新記錄室工作,此時放大倍率提高到 7 萬倍。 1998 年因記錄室已嚴重老化且影響台站院內美觀,將其拆除,僅剩地下室。 1980 年架設了 DK-1 型中長周期地震儀和 513 型中強震儀,但多年工作不正常。 1982 年 9 月架設了 573 短周期地震儀,放大倍率在十萬倍左右, 473 隨即停測。 1989 年中法合作項目開始實施, 573 和 DK-1 地震儀記錄室遷至新蓋的二層樓, DK-1 儀工作逐漸正常。 1996 年 9 月又架設了 DD-2 型短周期地震儀,放大倍率在十萬倍左右, 573 隨之停測。 1999 年 9 月架設國家級 CTS-1 型甚寬頻數字地震儀, 2001 年通過有關驗收。
全部項目觀測用房建築面積 79.01 平米。隨著上述觀測項目的陸續上馬,烏什台的地震監測半徑大幅提高,使觀測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山洞中二支洞 1 號墩為 DD-2 擺墩, 2 號墩為數字儀擺墩, 3 號墩為中法合作項目數字儀擺墩。均通過地下電纜溝通向台站各觀測記錄室。 DK-1 的擺在辦公樓地下室中,位於一樓測震分析室下方。
3、觀測資料
烏什台模擬觀測資料在新疆局的資料評比中成績一直較為穩定,始終保持較好的成績,曾多次獲獎,地傾斜觀測資料還曾獲中國地震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目前全台各手段 8 套資料都用計算機處理後生成各種數據、報表,前兆資料每日以電子郵件方式發往局網路中心、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阿克蘇中心地震台,相紙由台站保存,年終資料評比時按要求提供;數字地震儀資料每日全部經網際網路發往局台網中心虛擬主機,生成與模擬儀的對比報告和數字為主的月報、地震目錄,用電子郵件發五日報和月報、對比報告、地震目錄給中國地震局九室,同時每小時數據經相關軟體控制由衛星傳輸系統實時傳送到中國地震局衛星中心;每十天按要求刻錄兩份數據光碟,月底將月報、對比報告、地震目錄等資料刻錄入光碟,一份寄送至局編目組,一份留台備用;模擬地震資料每日除發往局台網中心虛擬主機外,同時也傳送電子郵件到中心地震台;每旬寄送一次 DD-2 圖紙給新疆局, DK-1 圖紙留台保存,年終評比時按要求提供; GPS 觀測數據每日由 GPS 接收機自動記錄,再由相關軟體自動下載到指定目錄,每日由國家局衛星中心通過衛星傳輸系統或數據機遠程調用;中法項目觀測正常時也由其衛星傳輸系統或電話線路傳送給法方,目前已停測。
由於本台觀測環境除外電供應之外相對較好,在 2001 年之前各手段資料受外界影響都較小,資料連續率均在 95% 以上。數字儀觀測資料主要因供電狀況不佳,斷記較多。資料參與新疆地震局和中國地震局評比的詳細情況參見下表:
(一)地形變觀測
1、地形變觀測簡述:烏什地震台地形變觀測現有地傾斜、地應力(應變)、 GPS 三種手段。 70 年代初到 90 年代初, 曾經開展過定點形變測量(水準、基線)等。
地傾斜觀測:是 1976 年 10 月在地下室架設 JB 型金屬擺傾斜儀, 1978 年 7 月增架一台 SQ-70 型石英擺傾斜儀。地下室深 7m ,覆蓋層厚 5 ~ 6m ,年溫差 6 ~ 7℃ ,日溫差 0.1 ~ 0.3℃ ,濕度小於 80% 。 1986 年 SQ-70 石英傾斜儀遷入山洞, 1987 年 6 月又架設一台周記 SQ-70 型石英擺傾斜儀,兩台儀器平行觀測至今。
地應力觀測: 1971 年 9 月建成七女墳 1 號孔, 1972 年 8 月建成七女墳 3 號孔,進行地應力觀測。 1974 年 1 月參加國家地震局新疆地震預報研究隊的國家地震局地震地質大隊(稱三河隊)在九眼泉東側建成的 1-3 號孔正式觀測。使用儀器為 4103 型電感應力儀。 1982 年初這幾個應力孔因元件老化先後全部停測,九眼泉測點撤消。同年七女墳 4 號孔投入觀測,使用 4103 型應力儀, 1986 年改用 4101 型應力儀, 1987 年停測。 1982 年 9 月 2 日,地應力 5# 孔開鑽, 10 月 4 日開孔工作結束,開始進行觀測。孔深 52.085m ,下部填水泥 0.87 米,現孔深變為 51.215m ,孔斜 1°05′ (馬林科夫傾斜儀測定),穩定水位 8m 。開孔直徑 170mm ,下部直徑 168mm ,套管 1.75m ,座落在基岩表面,水泥結構。封孔質量較差,以直徑 168mm 套管口為地面零點。基岩以下換徑 150mm ,鑽進 8m ,下直徑 146mm ,套管 5.5m (下部卡住), 8m 至 50.915m 為直徑 130 鋼砂鑽進。在孔深 50.915m 處將平鑽頭磨平,打喇叭口 8cm ,換直徑 91mm 頭鑽進 1.17m ,至 52.085m 處終孔。 0 至 1.75m 為 Q4 亞砂土夾碎石, 1.75 ~ 6m 處為灰白色石英砂岩,堅硬,硬度 9 級,性脆,節理髮育,岩石破碎,掉塊嚴重,漏水; 6 ~ 36m 為石英砂岩,鈣質砂岩(或灰岩互層)含大量化石。厚層至中厚層,中部夾頁岩與薄層石英砂岩互層。總之,岩石較完整,岩芯採取率較高,尤以 24 ~ 36m 為厚層砂岩, 36 米以下為灰白色薄層至中厚層石英砂岩,節理髮育,岩石較破碎,井內有掉塊現象。終孔後用水泥漿灌注至孔口(因孔口掉塊嚴重,為堵塞孔壁裂隙和固定孔壁)。施工人員有:局胡化龍機組,地質大隊徐宏新等三人,台站人員有陳忠民、閆均科、劉圭,庫爾勒台車士林,中心台尚波,地震地質大隊張培躍、祝武、梁海慶。該孔於 1984 年 4 月 20 日重新開鑽,終孔日期為 4 月 25 日,孔深 51.215m ,開孔直徑 130mm ,鑽進 50.915m , 5 月 16 日在孔深 50.915m 處因平鑽頭被磨平,換徑 110mm ,鑽進 0.3 ~ 51.215m 終孔。岩芯均為水泥,固結較好,下部最好。直徑 110 孔高 30cm ,下部直徑 91 水泥 0.87m 。施工人員為局胡化龍機組。 1987 年烏什英阿瓦提地震和大雷雨將該井 4 個觀測元件損壞,僅剩 4 號元件一直維持觀測至今。
GPS 觀測: 1998 年被選定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 GPS 基準台,於 1999 年 3 月開展連續觀測。
台址條件
海拔高度為 1437.13 米。洞深 58 米,覆蓋厚度 40 米,無植被、無土層,洞體為砂岩和灰岩。觀測室年溫差為 0.2 度,日溫差 0.001 度,溫度對儀器的趨勢變化影響不大,日記儀器工作周期在 45 秒左右, N ﹤ 0.003 " /mm, 周記儀器工作周期為 55 秒左右, N ﹤ 0.002 " /mm 。日記儀器室岩石破碎,有一組張性裂隙與通過儀器室的斷層交匯,周記儀器室岩石完整、無裂隙。地應變觀測探頭安裝在 5 號應變孔,該孔建於 1984 年 6 月, 1984 年 11 月 8 日投入正式觀測。孔深 52.085 米,探頭安裝在鑽孔的底部。觀測室為地下室。
3、觀測技術
烏什台前兆觀測項目包括地傾斜兩套 SQ-70 型石英水平擺(一為周記,一為日記), RZB-1 型鑽孔應力觀測。地傾斜、地應力觀測都配有溫度計,用以監測室內溫度的變化。地傾斜主要觀測固體潮的變化,以擺、光源燈、記錄器構成主要觀測系統,通過長期觀測固體潮的變化來研究地震前兆規律。
4、觀測資料
( 1 )觀測資料簡況:地傾斜資料每天由一名值班員進山洞換下光記錄紙,然後放入密閉遮光的包中帶回台站暗房進行沖洗、上光,量取數據,錄入計算機,列印出有關報表和圖形,校核後將數據發往局網路中心和阿克蘇中心台。原始相紙留台保存,在年終資料評比時按需提供。
( 2 )地應力資料每天由一名交班值班員進地下室換下氣壓紙,記錄當時溫度,在辦公樓處理完後記入手薄,錄入計算機,由接班人校核手薄和計算機中的數據後與傾斜數據一同發往局網路中心和阿克蘇中心台,每月形成月報等用郵件傳送到各有關部門。原始手薄寄至局有關部門,自備一份用於點圖等分析預報工作和資料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