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洪抗英事件

班洪地區就在中緬邊界南段中國境內,“班洪事件”的發生與中緬邊界南段密切相關。 義勇軍在班洪地區各王和各族邊民的支持下,全國人民的聲援下,於6月6日奪取了爐房。 班洪抗英鬥爭的勝利,在中國近代歷史上豎立了一座豐碑。

簡介

"班洪抗英事件"是佤族人民自發組織的抗英鬥爭,在邊疆各族人民和全國愛國志士的援助下,取得了偉大勝利,維護了國家疆土,捍衛了民族尊嚴,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班洪抗英鬥爭極大地推動了佤族與漢族等各民族的認同,展現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饒的精神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對於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具有重要意義。

爭議

英國入侵雲南和雲南各族人民反對外國入侵的鬥爭,主要有上世紀30年代轟動一時的“班洪事件”。換言之,“班洪事件”的產生不是偶然的,乃是英國帝國主義侵略雲南的結果,而直接相關的則是中緬界務問題。我們就從中緬界務問題說起。
一、中緬界務問題的產生
中緬兩國山水相連,民族相通,今天兩國邊境線長2186公里。縱貫緬甸的伊洛瓦底江源於中國西藏,中國怒江的下游則是緬甸的薩爾溫江。緬甸10多種民族與中國雲南境內的景頗、德昂、佤、傈僳、哈尼、拉祜、阿昌、獨龍、布朗、傣族以及克木人等是跨國而居的同一民族。互為近鄰的地理位置和民族親緣關係,為中緬兩國人民密切往來提供了條件。
有文字可考的中緬兩國之間的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距今已有2000多年。儘管元、明、清時期,中緬兩國曾發生過戰爭,但為時不長,戰後兩國關係迅速恢復和發展,友好關係成為中緬兩國歷史的主流。直到近代西方列強入侵緬甸以前,中緬邊界問題並不突出。雖然雙方從未劃定過邊界,然而中國政府在中緬邊界地區的實際控制區域是明確的。
從1824年到1885年,英國先後發動了二次侵緬戰爭,終於吞併了緬甸,中緬關係遂演變成了中國與英屬緬甸的關係。英國占領緬甸後,下一步侵略矛頭就指向了與緬甸接壤的雲南,以便能夠從雲南打開侵略中國的“後門”,或如他們所說:“為中國西南無限的市場打開一個後門。”① 這樣,中緬邊境衝突不斷,邊界問題突出出來。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緬2000多公里的邊界,出現了中緬邊界北段、中緬邊界中段、中緬邊界南段三個地段的問題。
中緬邊界北段,實際上反映以片馬為中心的中國騰衝及其以北地區的中緬接壤的界務問題,大約是從尖高山以北至江心坡一帶。片馬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英國控制緬甸以後,一直企圖打開“為川、滇、藏之禁止”②的片馬地區,從而入侵雲南腹地,於是發生了1900年派重兵入侵騰衝明光地區,1910~1911年再派重兵入侵片馬地區的事件。雖然英軍控制了片馬地區,卻遭到了我國邊疆各族人民的堅決抵抗,當時的中國政府也拒絕承認英軍對片馬地區的占領。
中緬邊界中段,主要指雲南西部南畹河和瑞麗江合流處的南畹河三角地區,因其地近猛卯,又稱猛卯三角地區。猛卯三角地,歸中國所有,在我國界內,然而,隨著英國的不斷入侵,1897年後,猛卯三角地便以“永久租讓”的名義,由英國強行占領和管轄。
中緬邊界南段,主要指南卡江起到孟定工隆渡的一段邊界,其地主要在阿佤山一帶,大部分是佤族聚居區。班洪地區就在中緬邊界南段中國境內,“班洪事件”的發生與中緬邊界南段密切相關。
阿佤山區是雲南西南部的邊境屏障,位於臨滄、思茅地區和緬甸接壤處,在瀾滄江以西和怒江以東,為怒山山脈的南部余脈。這裡崇山峻岭,連綿起伏,到處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由於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宜於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生長,而且金、銀、鉛等地下礦藏也較為豐富。
英國占領緬甸後,即不斷向雲南方面擴張。在1894年簽訂的《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對阿佤山區的中緬邊界作了規定,其第三條說:“……由此循英國所屬之瑣麥與中國所屬之孟定分界處之江而行,仍隨此兩地土人所熟識之界線,至界線離此江登山處;以薩爾溫江及湄江(即瀾滄江)之支江水分流處為界線,約自格林尼址東經99°(北京西經17°30′)、北緯23°20′,約至格林尼址東經99°40′(北京西經16°15′)、北緯23°處,邊界線即上一高山嶺,此山名公明山,循山嶺向南而行,約至格林尼址東經99°30′(北京西經70°)、北緯22°30′,以鎮邊廳地方歸中國。然而其線由山之西斜坡而下至南卡江,即順南卡江而行,經過緯度十分之路,以孟連歸中國、孟侖歸英國。”
根據這個條約,英國撤消了一度提出對車裡(景洪)、孟連、鎮邊廳的無理要求。英國對此卻又不甘心,又尋找藉口要求改訂。1897年簽訂的《中緬條約附款》,雖然作了有利於英緬當局的修訂,英國從中國手中奪去了科乾等地,然而阿佤山的邊界線,仍然維持了1894年的條約。
但是,條約文字實際上只是指出了邊界的大致走向,內中有諸多的矛盾,難於落實,如約文中經緯點與分水嶺位置的矛盾、與山名實際位置的矛盾,自然界線與政區界線的矛盾等 ①。從1899年到1900年,中英雙方對中緬邊界南段進行會勘,約文本身的矛盾暴露了出來,雙方進行了激烈的爭吵,結果,雙方先後提出紅、黃、藍、綠、紫五條分界線。
英國代表斯格德提出了兩條線,一條是紅色線(自擬線),另一條是綠色線(擬讓線)。中國代表劉萬順、陳燦也提出了兩條線,一條是黃色線(以中國駐英公使薛福成的草圖為依據的擬劃線),另一條是藍色線(擬讓線)。清政府外交部也擬出了一條紫色線(部示線)。
這個“五色線圖”,由於雙方差別較大,未能達成任何協定,這樣中緬邊界“南段未定界”遂被拖了下來。英國對此並不甘心,企圖挑起事端,入侵雲南,最終導致了“班洪事件”的發生。
二、班洪事件是英國入侵雲南的結果
班洪事件與英國長期企圖入侵雲南、破壞中緬邊界南段息息相關。而釀成事件的直接起因,則是英國的“緬甸有限公司”對班洪地區爐房銀礦的垂涎和掠奪。班洪地區,即使按照未定界的劃分,亦屬於中國管轄範圍。
爐房是班洪、班老、永邦三個佤族部落共管的銀礦。清初吳尚賢曾在這裡開設茂隆銀廠,年產純銀13萬兩,因而致富。英國“緬甸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伍波浪,曾潛入爐房探察,並以每馱英洋10元的代價收購爐房礦渣。經過化驗,爐房礦渣含銀量高,伍波朗為達到奪取爐房銀礦的目的,用金錢收買了邊境個別頭人,與之簽訂了一個“開辦爐房銀礦辦法”。
條約簽訂後,伍波朗與個別頭人開始了開礦活動。然而這個條約及其開礦活動,卻遭到了班洪、班老等部落首領的堅決反對,並準備武力反抗。英國侵略者眼見到手的利益將化為烏有,決定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以武力攻占爐房,掠奪整個礦區。
伍波浪為此取得了英印殖民政府的支持,從印度調來約千名僱傭軍,勾結個別頭人,提供騾馬等運輸工具,將軍需物資運到滾弄江沿岸,並在黨陽修建機場,沿滾弄江一帶駐紮僱傭軍約2000人。
經過一番備戰和策劃以後,到1934年1月20日,英軍以正規軍250人為先頭部隊,自戶板開出,經過孟混、班孔、班谷,占據戶算、南大、金廠、爐房等地,構築工事,建築營房。接著,英軍2000人入侵班洪,強行採掘礦砂,運往老銀廠冶凍。
英國侵略者進攻班洪,強占爐房,掠奪銀礦,引起了班洪地區諸多頭人和各族邊民的堅決反抗,也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因為,如果“班洪被侵,頗予我滇省南防未來的威脅。”②於是,“班洪事件”轟動一時。
三、各族人民反侵略鬥爭,終於把侵略者趕出班洪地區
英國侵略者入侵班洪的同時,又企圖向班洪王胡玉山第二、班老王困鄂及班老困剛龍散猛等人送禮誘降。這三家均世代看守中國銀山,表示絕不違背祖訓,要誓死保衛銀廠。“班洪王痛恨英人無端侵略,遂召集佤兵千餘,保護礦廠,以拒英兵”,①決心進行戰鬥。
班洪王一面召集民團準備戰鬥,一面派人到紹興、公雞、搭田、官中、蠻國、嘎喜、莫刊、弄垮、敢色、班老、永班等部落送信,召集佤山十七王會議,統一抗英行動。在稍後各王發出的《告祖國同胞書》及致“中英會勘滇緬南段界務委員會主席伊斯蘭先生”的信中,明確表示了自己的態度。書中說,阿佤地區,“自昔遠祖,世受中國撫綏。固定邊疆,迄今數百年,世及弗替;不但載諸史冊,即現尚存歷朝頒給印信,可資憑證。”近日,英人“勁軍千餘,新式武器均備,明則探礦調查,遮掩我祖國人民之耳目,淆亂世界之公論;暗則占領我班洪爐房等處銀礦,以逞其野心。步步壓迫,種種手腕,無所不用其極,必得我全佧佤山地,奴我佧佤山民而後已。” 為此“集眾剽牛,拭淚商議,斷指發誓曰:吾佧佤山,雖地瘠民貧,亦有數千里之地,數十萬戶之民,居天然之險,特果敢之勇,寧血流成河,斷不作英帝國之奴隸,即剩一槍一弩一銀一婦一孺,頭顱可碎,此心不渝。”② “佧佤山地與中國為一體,不能分割。”③ 並為此而採取了軍事行動。
《告祖國同胞書》是阿佤各王的宣言,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反映了祖國各族人民為保家衛國的決心,在近代中國歷史上具有深刻的意義,值得大書特書。
“班洪事件”訊息傳入內地,引起各方面的強烈反映,輿論沸騰。在昆明有20多個民眾團體和愛國人士組成了“雲南民眾外交後援會”,動員人民民眾從各方面聲援班洪地區各族人民的抗英鬥爭,並在各縣成立分會。南京、上海、北京等地的各界人士,集會遊行,示威請願,組成了“劃界促進委員會”,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聲援“班洪事件”的反帝浪潮。駐普洱的雲南第二殖邊督辦公署派委員到班洪,贈送作戰物資,鼓勵邊民保境愛國。鎮康縣長、勐董土司、瀾滄縣政府等也分別給班洪地區送去物質支援和道義聲援。
在聲援班洪地區人民的鬥爭中,出現了“西南邊防民眾義勇軍”組織,為首的是景谷縣傣族愛國志士李占賢。他得到雲南第二殖邊督辦楊益謙的支持,傾家之所有,拿出10萬現金作經費,組織了義勇軍,先後有2000多人參加,組成“西南邊防民眾義勇軍指揮部”,李占賢任總指揮官,蘇右卿為指揮官,下設6個處,分編5個大隊。5月25日,義勇軍趕到班洪,決定先打丫口之敵,協攻兩翼之敵,最後進攻爐房正面之敵。
5月30日拂曉,義勇軍5個大隊全面出擊,總計投入兵力2200人。激戰一日,英軍受挫,放棄丫口寨及上、下班老,退守爐房。此役斃敵五六十人,我軍戰死16人,傷30多人。次日,班洪王代表張萬美、義勇軍代表李士相在公明山召集各王會議,訂立了抗英盟誓。盟誓明確規定,各王永遠服從中國政府;爐房廠地為中國所有,他人不得侵占;義勇軍與各王在抗英鬥爭中互相支持,不得投降英方或不服從中國政府,否則由各王共同誅滅之。
義勇軍在班洪地區各王和各族邊民的支持下,全國人民的聲援下,於6月6日奪取了爐房。在隨後的戰鬥中有勝有負,最終將英國侵略者趕出了班洪地區。班洪地區的鬥爭,終於以中國人民的勝利而告一段落。
“班洪事件”體現了中國各族邊民為捍衛祖國領土的不可屈服的精神,是中國近代史上,抗日戰爭勝利以前,為數不多的反抗外國侵略鬥爭中取得勝利的事件。班洪事件的勝利,其意義不可低估。
四、中緬界務問題的最後解決
班洪抗英鬥爭的勝利,迫使英國又回到談判桌上來。1935年,雙方派出代表,並由瑞士陸軍上校伊斯蘭為中立委員,參與勘界。然而不久,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全力以赴進行抗戰。此時英國竟於1940年7月宣布封閉滇緬公路三個月,給中國施加壓力。中國當時的政府迫於對日形勢和英國的壓力,於1941年6月18日與英國簽訂了換文,就中緬邊界南段未定界劃定界線,這條界線稱為“一九四一年線”。根據這條線,阿佤山地區約3/4劃給了英屬緬甸,而中國保留了約1/4的阿佤山地區。然而這條線尚未勘定,太平洋戰爭爆發了,於是“一九四一年線”事實上仍然作為未定界而延續下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國實行和平外交和睦鄰友好政策,為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的解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二戰結束以後,緬甸亦脫離英國而獨立。因此中緬兩國政府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既考慮歷史背景,又考慮當前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互諒互讓和友好協商的方針,解決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經過多次協商,終於在1960年,兩國政府先後簽訂了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中緬邊界條約,從而圓滿地解決了兩國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 ①。
中緬邊界條約全部劃定了中緬未定界。在確定邊界線時,本著友好協商、互諒互讓的精神,既考慮到歷史上傳統的習慣線,也考慮到片馬、班洪地區曾掀起過反英入侵的民族感情,還要對某些不合理的地段進行局部調整。這樣,在中緬邊界北段,片馬、古浪、崗房劃給中國;在中緬邊界中段,廢除緬甸對猛卯三角地的“永租”關係,劃給緬甸;作為互換。在中緬邊界南段,將班洪、班老部落在“一九四一年線”以西的轄區劃還中國,接著,在1960~1961年間,兩國對中緬邊界全面勘察定界,豎立了永久性界碑(樁)。中緬邊界條約的簽訂及其隨後的勘界,最終解決了兩國的邊界問題,開創了一個成功的範例。
應該承認,歷史上片馬、班洪地區各族人民的抗英鬥爭,不僅表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保家衛國的堅強決心,也為後來最終解決中緬邊界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
班洪抗英鬥爭的勝利,在中國近代歷史上豎立了一座豐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