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周康王時(公元前1004年—前967年)稱“夾”,春秋時名夾邑,屬楚,戰國歸韓;秦始置縣,隸屬穎川郡;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改為龍山縣,屬順陽郡。
隋開皇初(公元581年)改為汝南縣,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為輔城縣,大業初(公元605年)改為郟城縣;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復置郟縣隸汝州;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改隸汝州直隸州;清代沿明制。
民國初,先後屬河陝汝道、豫西道、河洛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改隸豫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改隸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日軍占領郟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7月,河南人民抗日軍第六支隊收復禹郟交界地區,置禹郟縣,同年10月撤銷;解放初,先後屬豫陝鄂邊區第五專區、豫西區第五專區。
1949年3月屬許昌專區;1986年3月歸平頂山市管轄。
行政區劃
截止2013年,郟縣轄長橋鎮、冢頭鎮、安良鎮、堂街鎮、薛店鎮、茨芭鎮、李口鎮、黃道鎮8個鎮和渣園鄉、廣闊天地鄉、白廟鄉、王集鄉、姚莊鄉5個鄉和龍山街道、東城街道2個街道。
全縣共376個行政村(街)。其中,龍山街道轄14個行政村(街),東城街道轄6個行政村,冢頭鎮轄35個行政村,安良鎮轄41個行政村,堂街鎮轄36個行政村,薛店鎮轄38個行政村,長橋鎮轄34個行政村,李口鎮轄23個行政村,王集鄉轄30個行政村,姚莊鄉轄6個行政村,白廟鄉轄23個行政村,廣闊天地鄉轄11個行政村,渣園鄉轄25個行政村,茨芭鎮轄41個行政村,黃道鎮轄13個行政村。
人口民族
2011年,郟縣總人口為589646人,其中農業人口548414人,非農業人口41232人,男性人口309854人,女性人口279792人。
全縣有漢、回、滿、壯、苗、彝、布依、藏、獨龍、侗、白、土、蒙古、朝鮮、哈尼、土家、達斡爾、佤等20個民族成分,少數民族19個,少數民族人口12043人,其中回族人口10888人,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2.11%,主要分布在姚莊回族鄉、龍山街道、冢頭鎮、長橋鎮、薛店鎮等5個鄉鎮(街道)。
全縣有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信教民眾28000餘人,開放宗教活動場所55處,遍布全縣15個鄉鎮(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郟縣地處河南省中西部,平頂山市北部,屬豫西山區向豫東平原過度地帶。東接襄城縣,西鄰汝州市,南依衛東區及寶豐縣,北連禹州市。地處東經113°0′40″~113°24′50″,北緯33°48′0″~34°10′50″。東西長37.6公里,南北寬31.3公里,總面積737平方公里。
地質構造
郟縣地處中朝準地台萁中台隆東南緣,地層區劃屬華北區豫西分區嵩萁小區。區內出露地層,由老至新有元古界、寒武系、石炭系、二疊系、第三系、第四系地層。煤炭地層主要分布在石炭、二疊系地層。
主要構造有景家窪向斜、王英溝背斜、西長橋向斜和襄郟背斜。區內斷裂發育,有北西和北東兩組,以北西向斷裂為主。
地勢地貌
郟縣縣域地勢呈馬鞍形,東南、西北高,中部低。東南部為外方山余脈,低山綿亘;西北部為萁山山地,峰巒起伏;中部為北汝河沖積平原,沃野坦蕩。全縣最高點為西北邊陲郟、汝、禹交界處的三管山,海拔790.8米,最低點為長橋鎮坡趙村西,海拔86米。
全境有大小山峰26座,山地面積13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8.3%;丘陵面積259平方公里,占35.1%;平原面積271平方公里,占36.8%;窪地面積72平方公里,占9.8%。
氣候
郟縣縣境地處北溫帶南部,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6℃,無霜期220天左右,≥10℃的活動積溫為4734.9℃,年日照時數2232.2小時,日照率50%。年平均降水量678.6毫米,7—9月份的降雨量占全年的70%左右,屬“豫西丘陵乾熱少雨區”。
水文
縣內河流屬淮河流域沙穎河水系,流經縣境的大小河流15條:北汝河、乾河、魯醫河、二十里舖河、青龍河、雙廟河、葉犟河、胡河、肖河、藍河、呂梁河、三險河、楊柳河、芝河、石河。
北汝河為幹流,也是境內最大的河流,自西向東貫穿全境,境內段長48公里,境內流域總面積98平方公里,常年流量300~500立方米/秒。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郟縣位於華中動、植物區系與華北動、植物區系的過度帶,動、植物種類較多。截止2011年,植物總計248科,1014屬,2306種。全縣森林覆蓋率為13.22%。用材樹主要有楊、柳、椿、榆、槐、泡桐等;經濟林主要有核桃、柿、桃、梨、蘋果等;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菸葉、紅薯、大豆、高粱、穀子、綠豆、花生、芝麻、瓜果、蔬菜等。
境內野生動物資源陸棲脊椎動物184種,飼養動物主要有郟縣紅牛、豬、山羊、綿羊、寒羊、雞、鴨、鵝;魚類主要有鯉魚、鯽魚、草魚、鰱魚等。
礦產資源
郟縣境內已發現有經濟價值或潛在價值的礦產有煤、鋁土礦、耐火粘土、水泥灰岩、白雲岩、石英岩、高嶺土、建築石料灰岩等19種。其中,優勢礦產10種。
截止2011年,已探明煤炭資源量7.17億噸,預計遠景資源量10.4億噸,合計25.15億噸;白雲岩詳查資源儲量197.9萬噸,普查資源量4.19萬噸,適合露天開採,剝采比小於0.1;鋁土礦估算資源量707萬噸;耐火粘土礦估算資源量218.5萬噸;普通水泥灰岩資源量達4億多噸,白水泥原料資源量達1.3億噸;建築石料用灰岩,估算資源量2.6億立方米;高嶺土厚度在1.5-4米之間;矽鐵用矽石(石英石)資料儲量197.5萬噸;紫砂陶土估算資源量650萬噸以上;大理石資源儲量19.9萬立方米。另外還有泥岩、河砂等礦產資源。
水資源
2011年,郟縣地表水資源總量12719萬立方米。郟縣境內河道建有22座中小型水庫和145處塘壩閘等,可利用水量為1451萬立方米。老虎洞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後,郟縣地表水資源可利用量將達到2450萬立方米。郟縣地下水資源總量為12227萬立方米,可利用總量為9781萬立方米。
郟縣境內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3448億立方米,多年平均過境水量為9.5187億立方米。境內多年平均水利用總量為2.4031億立方米,其中境內多年平均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1.2231億立方米,利用廣闊渠郟縣境內過境水可利用水量為1.18億立方米。
經濟
綜述
2011年,郟縣生產總值達到了117.6億元,較2010年同比增長13.0%。固定資產投資93.8億元,增長52.3%。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38億元,較2010年增長20.5%;稅收收入占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78.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3億元,較2010年增長17.1%。農民人均純收入6021元,較2010年增長17.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0元,較2010年增長13.4%。
2013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35.6億元,較2012年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8億元,較2012年增長1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1.5億元,較2012年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4億元,較2012年增長14.5%;地方財政總收入13.3億元,較2012年增長40.2%,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43億元,較2012年增長15.1%;農民人均純收入7665元,較2012年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32元,較2012年增長11%。
第一產業
2011年,郟縣全縣耕地面積66.58萬畝,常年小麥種植面積近45萬畝,玉米種植面積22萬畝以上;經濟作物以烤菸和蔬菜為主,種植“山兒西煙”8萬畝以上,花生6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3萬畝。位於郟縣城關鎮西街的平頂山市新特優苗木繁育(郟縣)基地是全國特色種苗基地、河南省優質種苗繁育基地及河南省林業科技示範園區和全國最大的紅櫨繁育基地,經濟林面積已達10萬畝。郟縣養殖業基礎較好,全國八大良種牛之一的“郟縣紅牛”存欄達到15萬頭。
2013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3.2萬畝,總面積達到22.2萬畝。新增專業合作社80家,總數達到343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4家,位居平頂山市第一。全年糧食總產達到32.1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實現“十連增”,單產位居平頂山市第一。成功創建“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菸葉生產收購達到3.9億元,稅收達到8692萬元,繼續保持河南省先進位次。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7.6%。
第二產業
郟縣以礦產資源、鐵鍋、陶瓷、電力建材、食品醫藥和紡織等產業,初步形成安良鎮陶瓷產業基地、廣天鄉鐵鍋產業基地、黃道鄉建材電力和煤化工基地、城關鎮商貿和製藥基地、長橋鎮針織基地、冢頭鎮蘿蔔、三粉加工和奶製品加工基地等工業發展格局。
2013年,入駐集聚區億元以上企業15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6億元,稅收2.6億元,從業人員達到1.75萬人。縣產業集聚區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先進產業集聚區”,被確定為平頂山市唯一一家“產城聯動發展示範集聚區”和“省對外開放示範集聚區”重點培育對象,在平頂山市兩次觀摩評比中均獲得第一名。
第三產業
截止2013年,全縣共有中小微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基礎單位數23629個,從業人員14.6萬人,其中中小微企業達到2099家,個體工商戶21530戶,限額以上工業企業129家。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實現營業收入429.4億元,實現增加值129.7億元。 2013年,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963萬美元,占市定目標的192%。醫療器械等8大類產品出口70多個國家和地區。
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
2013年,全縣財政民生支出15.6億元,占財政支出的80.6%。發放城鄉低保金、五保供養金、城鄉醫療救助金、優待撫恤金8200萬元。補發公職人員津貼補貼8300萬元。安置城鎮新增就業8580人,動態消除了“零就業”家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覆蓋率96%,支付資金5990萬元,支付率100%。1670套保障性住房主體完工。
城鎮建設
2013年,舊城改造拆遷舊房21萬平方米,新建房屋16.3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9.2萬平方米,城區綠地率達到36.6%。在創建文明城市活動中,被省文明委授予“河南省創建工作先進城市”榮譽稱號。小城鎮建設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方面,全縣城鎮化率達到36.1%,比2012年提高2個百分點。姚莊鄉順利創建成為國家衛生鄉鎮。2013年新啟動新型農村社區12個,累計達到72個,占規劃總數的92%,新增民居4000套。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持續推進。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1個、省級生態鄉鎮3個、省級生態村5個。
教育事業
截止2013年,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75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職業中專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國中23所(含民辦國中1所),國小248所,在校學生84000餘人。幼稚園218所,在園幼兒22600餘人,在編公辦教師4202人。先後榮獲省級職業教育強縣、省教育宣傳十佳縣、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單位、省基礎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省規範教育收費示範縣等多項殊榮。
2013年,郟縣實施《振興教育三年行動計畫》,學前教育進入省、市先進行列。爭取資金5600萬元,完成24所標準化中國小、5所優質國中及9所鄉鎮中心幼稚園建設任務。爭取資金1700萬元,資助貧困學生1765名。
醫療衛生
截止2013年,郟縣衛生系統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00家,其中縣級醫療衛生單位7家(郟縣人民醫院、郟縣中醫院、郟縣婦幼保健院、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郟縣衛生監督所、郟縣衛生學校、郟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鄉鎮衛生院14家、民營醫院3家、村衛生室376所,有幹部職工3108人。開設床位2429餘張,擁有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中心供養設備、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胃腸機、彩超、DR等多種大型醫療設備。
2013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放補助資金1.6億元,受益民眾187.9萬人(次)。成功創建成為全省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郟縣中醫院新址和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順利建成並投入使用,郟縣人民醫院新址建設開始啟動。
交通概況
郟縣距鄭州新鄭國際機場80公里,距平頂山市區20公里,鄭堯(鄭州-堯山)高速,鄭南(鄭州-南陽)西線,洛界(洛陽-界首)公路穿境而過。 2013年,平郟快速通道開工建設,全年新建農村公路66公里。
鐵路:
三洋鐵路西起河南省三門峽市,經洛陽、汝州市(汝州南站)、平頂山郟縣、禹州、許昌市,周口扶溝、太康(太康站)、鹿邑以及商丘柘城縣,安徽亳州、蒙城、懷遠、蚌埠、五河,江蘇盱眙,安徽天長,江蘇儀征接寧啟線,一路向東到揚州、海安經海洋線至洋口港,全線總長1100公里,總投資約360億元。全線與隴海、蒙華(在建)、焦柳、京廣、京九、青阜、京滬、寧啟鐵路銜接貫通,覆蓋近1億人口。三洋鐵路的建設有利於中原地區、皖北地區農產品和煤炭資源輸出,不僅縮短運輸距離,降低運輸成本、物流成本,還可以緩解京滬線客貨運輸的壓力。作為隴海線的平行線路,三洋鐵路在未來隴海線能力緊張的情況下,可以有效分流隴海線運量。同時,三洋鐵路還可以經過滬通鐵路連線到上海,對於加速中部地區與長三角的融合,拉動豫中、皖北和蘇中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8月19日三洋鐵路郟縣站貨運正式通車 促進地方企業發展
高鐵:
2014年7月,鄭萬鐵路(鄭州-重慶萬州鐵路)平頂山市境內線路走向初步確定,在平頂山市境內設計為77公里,將設郟縣站、平頂山兩個車站。
風景名勝
截止2013年,郟縣境內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裴李崗文化遺址,縣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1處,其中,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郟縣文廟、三蘇祠和墓),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1處(堂街鎮臨灃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新石器時代遺蹟太朴遺蹟、明清建築臨灃寨、清代建築山陝會館及獅王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
“三蘇墳”位於茨芭鎮蘇墳村東南隅,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蘇轍的墓地,元至正年間,增加蘇洵衣冠冢,始稱“三蘇墳”。
郟縣文廟始建於公元954年,規模宏大,雕刻精美,是全國縣級文廟中保存最好的。
廣闊天地鄉是中國“知青”運動聖地,鐫刻著毛澤東“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批示手跡,2002年10月,建成郟縣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紀念館。
堂街鎮臨灃寨是中原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民俗紅石古寨。
歷代名人
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張良,字子房,潁川(今李口鎮張店村)人,與韓信、蕭何並列為“漢初三傑”。
西漢武帝元鼎五年,南越為亂,韓千秋請纓平叛,死於王事,武帝嘉為“軍鋒之冠”。其子成安侯韓延年,隨李陵出征,抗擊凶奴侵擾,戰死疆場。
東漢臧宮、銚期,從光武征戰數載,為國家統一立下大功,均封為侯爵。
唐代孫處約,高宗時官居中書舍人知制誥。馬炫累官刑部侍郎、兵部尚書。馬燧平滅安史之亂,初封幽國公,後晉北平郡王。
明朝李希顏授官左春坊贊善大夫。王尚,官至浙江右布政使,有詩文《蒼谷集》12卷行世。
清代中州名士仝軌,其《真志堂詩集》、《真志堂文集》傳至今日。
辛亥革命開始,民主革命志士王治軍,投身北伐,南征北戰,英勇獻身。老紅軍汪名震,長征途中,擔任黨中央無線電聯絡工作,五次翻雪山、過草地,身患重病,堅持行軍,直至勝利抵達陝北。
新中國建立後,祁建華創造《速成識字法》,在建國初期為全國掃除文盲立下功績,1952年任命為政務院全國掃除文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授陳世禎,在建國初期,研製出“軟麻油”,為新中國紡織工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地方特色
郟縣菸葉
“山兒西”煙以其葉片肥厚、色澤金黃、油分適中、氣味香醇馳名中外,是中國濃香型烤菸的代表,常年種植面積8萬畝以上。
郟縣紅牛
“郟縣紅牛”為中國八大良種牛之一,體格碩大,結構勻稱,體質強健,骨骼堅實,肌肉發達。後軀發育較好, 側觀呈長方形,頭方正,頓寬,嘴齊,眼大有神,耳大且靈敏,鼻孔大,鼻鏡肉紅色,角短質細,角型不一。被毛細短,富有光澤,分紫紅、紅、淺紅三種毛色。具有役肉兼用,以肉質細嫩、皮革柔韌而深得中外畜牧專家的好評,2011年存欄25萬頭。
大尾寒羊
大尾寒羊是生長於河南省的古老而稀有的優良家畜品種,其主產區就在郟縣。它的早熟、生長發育快、肉質好、耐粗飼、繁殖率高、抗病力強等優良特性,早已為國內外專家所注意。只是由於種種原因,它的存量已經不多,1989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為瀕臨滅絕家畜品種。郟縣是河南省大尾寒羊的主要養殖區和品種保護地,2011年存欄8.7萬隻。
郟縣側柏
郟縣有中國最大的側柏良種基地,建設規模292公頃,其中,2011年母樹林70公頃,種子園生產區140公頃,擁有優質良種274個品系,有中國各地72個側柏種源,還引進有美國鉛筆柏、印度芷柏、地中海柏、墨西哥柏等世界柏樹品種,成為中國最大的側柏基因庫。可產良種4000公斤,採集種條600萬條,培育優質苗木200萬株以上。
郟縣餄餎
郟縣餄餎面是一種已有千年歷史的風味小吃,簡稱郟縣餄餎。始於漢唐,盛於明清,初以蕎麥麵作原料,配以熟羊肉片、蔥花及佐料齊全的羊肉湯,吃起來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清末,始以小麥面替代蕎麥麵作主料,以其製作工藝精細,用料考究、風味獨特而聞名中原。
縣級領導
縣委 | |
書記 | 張國曉 |
副書記 | 楊英鋒、王玉娟(女) |
常委 | 張國曉、楊英鋒、王玉娟(女)、寧和平、郭國順、張華琪、李捍衛、張貫釗、何卉(女)、宋宏州、馬濤 |
縣人大 | |
主任 | 肖根勝 |
正縣級幹部 | 劉軍培 |
副主任 | 徐子生、李彩霞(女)、何留中、魯長法 |
縣政府 | |
縣長 | 楊英鋒 |
正縣級幹部 | 李振華 |
副縣長 | 李捍衛、謝中光、李國英、楊振鋒、張新奇、史曉天(女) |
縣政協 | |
主 席 | 王亞軍(女) |
副主席 | 唐國穎、薛國強、周慧敏(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