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鳥[大杜鵑]

布穀鳥[大杜鵑]

大杜鵑(學名:):是普通杜鵑的中國亞種。體長約320毫米,翅長約210毫米。雄鳥上體純暗灰色;兩翅暗褐,翅緣白而雜以褐斑;尾黑,先端綴白;中央尾羽沿著羽乾的兩側有白色細點;頦、喉、上胸及頭和頸等的兩側均淺灰色,下體餘部白色,雜以黑褐色橫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鳥上體灰色沾褐,胸呈棕色。又名喀咕、布穀、子規、杜宇、郭公、獲谷等。 棲息於開闊林地,特別在近水的地方。常晨間鳴叫,每分鐘24-26次,連續鳴叫半小時方稍停息。性懦怯,常隱伏在樹葉間。平時僅聽到鳴聲,很少見到。飛行急速,循直線前進,在停落前,常滑翔一段距離。取食鱗翅目幼蟲、甲蟲、蜘蛛、螺類等。食量大,對消除害蟲起相當作用。 分布於中國西部和南部、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大杜鵑 大杜鵑

大杜鵑額淺灰褐色,頭頂、枕至後頸暗銀灰色,背暗灰色,腰及尾上覆羽藍灰色,中央尾羽黑褐色,羽軸紋褐色,沿羽軸兩側綴白色細斑點,且多成對分布,末端具白色先端,兩側尾羽淺黑褐色,羽乾兩側也具白色斑點,且白斑較大,內側邊緣也具一系列白斑和白色端斑。兩翅內側覆羽暗灰色,外側覆羽和飛羽暗褐色。飛羽羽乾黑褐色,初級飛羽內側近羽緣處具白色橫斑;翅緣白色,具暗褐色細斑紋。下體頦、喉、前頸、上胸,以及頭側和頸側淡灰色,其餘下體白色,並雜以黑褐色細窄橫斑,寬度僅1-2毫米,橫斑相距4-5毫米;胸及兩脅橫斑較寬,向腹和尾下覆羽漸細而疏。

幼鳥頭頂、後頸、背及翅黑褐色,各羽均具白色端緣,形成鱗狀斑,以頭、頸、上背為細密,下背和兩翅較疏闊。飛羽內側具白色橫斑;腰及尾上覆羽暗灰褐色,具白色端緣;尾羽黑色而具白色端斑,羽軸及兩側具白色斑塊,外側尾羽白色塊斑較大。頦、喉、頭側及上胸黑褐色,雜以白色塊斑和橫斑,其餘下體白色,雜以黑褐色橫斑。

虹膜黃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近黃色。腳棕黃色。

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100-153克,雌性91-135克;體長雄性302-345毫米,雌性260-334毫米;嘴峰雄性18-23毫米,雌性19-23毫米,翅雄性203-240毫米,雌性187-223毫米;尾雄性150-190毫米,雌性147-189毫米,跗跖雄性20-24毫米,雌性19-26毫米。

棲身環境

大杜鵑棲息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帶的森林中,有時也出現於農田和居民點附近高的喬木樹上。

生活習性

主要為夏候鳥,部分旅鳥。春季於4-5月份遷來,9-10月份遷走。

性孤獨,常單獨活動。飛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線前進。飛行時兩翅震動幅度較大,但無聲響。繁殖期間喜歡鳴叫,常站在喬木頂枝上鳴叫不息。有時晚上也鳴叫或邊飛邊鳴叫,叫聲悽厲宏亮,很遠便能聽到它“布穀-布穀”的粗獷而單調的聲音,每分鐘可反覆叫20次。鳴聲響亮,二聲一度,像“KUK-KU”。

主要以松毛蟲、五毒蛾 、松針枯葉蛾,以及其它鱗翅目幼蟲為食。也吃蝗蟲、步行甲、叩頭蟲、蜂等其它昆蟲。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西部到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和中國南部。

繁殖狀況

大杜鵑繁殖期5-7月。求偶是雌雄鳥在樹枝上跳來跳去,飛上飛下互相追逐,並發出“呼-呼-”的低叫聲。之後雌鳥站在樹枝上不動,兩翅半下垂,頭向前伸,雄鳥隨即飛到雌鳥背上、顫抖雙翅進行交尾,2-3分鐘後,雄鳥飛離雌鳥,停棲於30-40米外,稍停在飛到雌鳥身邊,也曾見到3隻大杜鵑在一起追逐爭偶現象。大杜鵑無固定配偶,也不自己營巢和孵卵,而是將卵產於大葦鶯、麻雀、灰喜鵲、伯勞、棕頭鴉雀、北紅尾鴝、棕扇尾鶯等各類雀形目鳥類巢中,由這些鳥替它帶孵帶育。

大杜鵑將卵產在寄主的巢內 大杜鵑將卵產在寄主的巢內
大葦鶯在餵養體形比自己還大的大杜鵑雛鳥 大葦鶯在餵養體形比自己還大的大杜鵑雛鳥

亞種分化

大杜鵑是普通杜鵑的中國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