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來源
荷蘭大建“腳踏車高速公路”真正發明腳踏車高速公路的並不是歐洲人,一名美國洛杉磯人早在1897就提出了這個想法。當時美國還未進入汽車時代,當地富人有不少都喜歡騎腳踏車出行,名為HoraceDobbins的富翁就萌生了修建腳踏車專用道的想法。按照HoraceDobbins的構想,這條腳踏車專用道將採用封閉收費運營,單程收費10美分,往返15美分,這也許也是之後汽車高速公路的雛形。不過,隨著汽車在美國的快速普及,腳踏車高速公路的提議就被人們遺忘,這條路最終只完成了兩公里。
公路優點
腳踏車高速公路,目的是使腳踏車行駛更快、更安全,讓市民騎腳踏車上班更加方便。並改善以腳踏車為出行方式的人們的騎車環境,鼓勵那些不熱衷於騎腳踏車的人們開始新的交通方式,順便保持體形,幫助減少交通擁堵,減少碳排。各國公路
荷蘭
哥本哈根開通首條腳踏車高速公路荷蘭交通及水運部2010年8月宣布,計畫在幾年內再投資2500萬歐元,用於建設腳踏車高速公路。增設腳踏車高速公路之後,約有5%的上班族有意願放棄開車而改為騎車。荷蘭全國有阿姆斯特丹至烏得勒支、布雷達至埃滕勒爾等5條腳踏車高速公路。計畫建設中的腳踏車高速公路包括海牙至萊頓、阿納姆至奈梅亨的線路。荷蘭是世界上腳踏車密度最大的幾個國家之一,一方面是因為政府大力鼓勵民眾使用腳踏車出行,民眾環保意識較強;另一方面是荷蘭國土面積較小,腳踏車確實是一種方便、實用的交通工具。荷蘭城市間距離較短,地面平坦,腳踏車車道也遍布城鎮鄉村,因此被譽為“騎車人的天堂”。
丹麥
丹麥:無紅燈腳踏車快車道
丹麥也是一個腳踏車王國,500萬人口有400多萬輛腳踏車。首都哥本哈根市政府的目標是,到2015年,50%的哥本哈根市民把腳踏車當作日常上下班的交通工具。20世紀80年代哥本哈根市就開始修建腳踏車專用道。2006年10月,該市又開闢了一條無紅燈的腳踏車專用快車道。
2012年4月17日,丹麥的第一條腳踏車高速公路,是從哥本哈根到阿爾貝特斯隆市。騎車族在這條路上,將能更快、更安全地抵達目的地,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騎車出行,還能有效減少公路擁堵和空氣污染。這條腳踏車“高速路”全長22公里,連線首都市中心和市郊阿爾貝斯郎地區,使用特殊交通信號系統,最大限度減少路口處通行耽擱。此外,“高速路”沿途設有腳踏車充氣站、修理站和停靠站,方便騎車族使用。
德國
2010年7月,德國在研製更先進的腳踏車道:各主要城市建專供腳踏車使用的“腳踏車高速公路”,最高時速可達50公里,騎車者可藉助風力快速前進,省時又省力。
英國
英國倫敦巴克利腳踏車高速公路在英國,家用汽車頂上或後部掛幾輛腳踏車已非常普遍,人們帶輛腳踏車坐捷運、上火車也很自然,許多地方已有一些腳踏車專用車道。
巴克利腳踏車高速公路倫敦擁擠不堪的A24,有一條1.5米寬的全新的藍色道路於2010年7月開啟。“CS7”的標誌用白色油漆塗在道路中,這條道路從倫敦南部延伸8.5英里,一直到市中心。這是剛開通的兩條“腳踏車高速公路”中的一條:從默頓區到達倫敦市區,途經A24和A3。另一條則從巴金區到Tower Gateway,途經A13和電纜街。現在,這兩條路中任何一條,每天都有約5000名腳踏車“騎士”通過。倫敦交通委員會的目標是到2013年,增加到每天27000輛腳踏車出行;到2025年,與2000年相比增加4倍的騎車人次。
這兩條道路採用容易識別的亮藍色,每條道路至少有1.5米寬,除道路本身外,還有一系列配套設定,包括:在路口處設定37面腳踏車安全鏡,當大型車輛司機準備左轉彎時,有更好的視野看到騎腳踏車的人;沿著兩條路,在路口處各引進84條新的高級停車線,停車線進深至少為5米,為騎腳踏車的人在等候紅燈時提供空間;重新調整交通和大巴車道,在繁忙的高速公路上為腳踏車出行者創造更多的空間。此外,還製作了新的標示、路標以及關於行程時間和連線其他道路的相關信息。
英國擬投入建設腳踏車專用高速公路網路,方便人們選擇腳踏車作為交通工具從郊區到市區上下班。建築師已經提出相關方案,預計建成時間將花費20年。這個名為“天空行車”的第一期規劃有10條線路,總長約220公里。腳踏車高速公路網從倫敦市中心往外延伸,整個公路網以高架的形式沿著建設在普通鐵路的上空,約3層樓高。建成後線路每小時最多可容納1.2萬輛腳踏車。第一期規劃是從倫敦東部至利物浦火車站,造價約2.2億英鎊。10條線路周邊約有600萬人口,大約有一半的人是住在離高速公路入口不到10分鐘的地方,跑完一次線路只需花費約30分鐘。
歐洲國家發展腳踏車高速路的理由挺簡單:一個城市的汽車過多,除了城市交通不堪重負,停車難問題急劇惡化,增加城市溫室氣體排放,人們的健康也會飽受威脅。
當腳踏車高速路幾乎風靡整個歐洲時,中國許多城市陷入“堵車-拓寬公路-再堵車”的怪圈。基於滿足一個城市豪華時尚的虛榮心理,我們的城市管理者一般只會想方設法發展私家車,而不會倡導市民騎腳踏車,更不會去修腳踏車高速公路。
倫敦等歐洲城市之所以發展腳踏車高速公路,實際上是城市不堪汽車之累的應對之舉,是教訓之後的自省。
事件評價
環保,是個永遠說不完的民生話題,也是一個刻不容緩的時代難題,儘管如此仍需要利用中醫理念慢慢調理,而不是一味的急於求成。
正當中國還在馬不停蹄地修建高鐵的時候,號稱汽車王國之稱的德國卻在修建腳踏車高速路,不但減少尾氣排放,也為附近的200多萬居民提供了便利便捷的通勤方式。看似一種對比中的諷刺,其實也是一種提醒,腳踏車高速路正以一個高大上的形象倒逼全球性環保問題的刻不容緩。
在堵車成為各國交通難題的今天,擁有汽車王國之稱的德國,修建了屬於腳踏車的高速公路。這種創新無不體現一個民族的高瞻遠矚。汽車王國面對環保問題有作為,用行動告誡世界,王國再美好也有被自然打敗的一天,而征服自然不如順應自然也從中體現出來。
對於環保之所以成為全球目前棘手的問題,最大的原因一個就是認識不到位,各國一味的獲取自然資源來不斷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而沒有認識到長期那樣做後果的嚴峻性,如今認識到位了可儼然已經為時過晚。第二個大的原因就是資金的投入成為一大困難,因為無論是生態文明建設還是環境保護,都需要錢,而這又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導致環境治理一再被滯留不能根除。至此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顯然已經不能再走了。
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事關人民民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力推進,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的雙贏之路。這是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強調的。可見我國在環保問題上的態度是強硬的,那該怎么做就是首要任務。筆者以為,既然它是最大的民生,因而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無論是本土企業還是招來的企業都應旗幟鮮明的堅持毫不手軟嚴查環保問題的態度。唯有這樣,才能從根源上解決環境污染,消滅一切危害源頭。
環保是一項艱巨而又複雜的工作,面對霧霾、沙塵暴等災害民眾更是心有餘悸,對這項工作信心不足,所以開展起來困難重重。即使政府衝鋒在前也顯得勢單力薄。其實,對環保的有利報導也不是不存在,吉林27隻野生東北虎的出現使得高鐵為保護區改道,這樣的正能量證明只要我們有所為,哪怕微不足道,也是對環保事業的一份大貢獻。
因此,抓環保、抓生態文明建設,只要方向是對的,對民生是有改善的,對環境也是有改善的。這就要求不能靠政府孤軍奮戰,要發動地方官員以及百姓群策群力。我們不求當世界環保事業的領頭羊,只求從眼下做好本國環境危機的改良工作,繼而以小見大。
儘管不能像汽車王國一樣修建腳踏車高速路,但我們不妨借鑑他們的環保創新理念摸索出一套適合我們國家自己的方案政策,然後為之不斷努力,使得碧水藍天的景象重現!
交通分類導航
交通是指所有用交通工具(火車、汽車、管道、輪船、飛機等)從事旅客和貨物運輸及語言和圖文傳遞的行業。包括運輸和郵電兩個方面,在國民經濟中屬於第三產業。 | |||
橋樑 | 鐵路 | 地下空間 | 交通設施 |
各國橋樑 | 立交橋 | 鐵路運輸 | 鐵路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