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繡活
類別:傳統美術地區:山西、四川、陝西、湖北
編號: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Ⅶ-77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高平市、四川省廣元市、陝西省寶雞市、澄城縣、湖北省紅安縣、陽新縣
簡介
“民間繡活”是我國傳統民間手工藝,這裡專指淮安市郭秀英民間繡活、蘇明英民間繡活,入選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繡活”在淮安市主要流布於清浦和洪澤等地。“民間繡活”集民間美術、民俗知識和傳統手工技藝於一身,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實用價值及收藏價值。樣式布料
淮安市“民間繡活”以虎頭鞋為主,亦有其他式樣,如金魚形、荷花形、兔子拜月形、壽字形等,另還有虎頭枕、虎頭帽等。以棉毛纖維布料為主。製作工序
歷經糊刮子、糊鞋幫、下料、刮鞋面布、抹鞋底、納鞋底、設計(剪樣)、粘花樣、繡、沿鞋口、滾鞋邊、滾沿條等工序製作而成。選擇或設計的圖案一般以寓意吉祥、平安為主。高平繡活
申報地區:山西省高平市高平繡活是高平市民間傳統工藝之一,與高平文明的發展一脈相承,與高平人民的服飾文化和生活習俗息息相關,是高平市民間藝術園林中一朵奇葩。
高平繡活歷史悠久,現在仍有留存的遺物,據專家考證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高平刺繡分絲線繡和布貼繡兩大類。絲線繡有平針繡、打籽繡、盤金繡、披金繡等針法。平針繡表現力最豐富,打籽繡結實耐磨,盤金繡、披金繡使畫面顯得富麗堂皇。
繡則不同,裁剪衣物剩下的各色布頭便是刺繡的好材料,製作時把布頭按照構思要求剪裁成人物、動物、花卉、草木等形狀,然後堆貼在底面上鎖邊繡成,成品樸素大方,色彩艷麗。
高平繡活的藝術特點是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在色彩的搭配上尤其具有地方特色,一般採用黑、藍、紅、紫、或淡藍、金、銀為主要色彩,並且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很直覺的對比統一的配色規律,在表現手法上為了增強裝飾效果,常常將表現內容大膽的加以誇張變形,不求形似,注重神采,構圖飽滿,極其符合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手法和審美內涵,高平刺繡的悠久歷史、豐富內容對中國民間美術史的補充和完善具有積極的意義。 2006年,“高平繡活”被公布為“山西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澄城刺繡
申報地區:陝西省澄城縣澄城刺繡是一種集觀賞與實用價值於一身的民間手工藝術。她在美化生活的同時,還潛移默化地陶冶著人們的情操,被廣泛地套用在生產生活和婚喪嫁娶、節日祭祀等各種民間活動中,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理念,淵源流長數千年,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關中平原東北部的澄城縣是這種民間藝術的發祥地,這裡自秦漢時始設縣邑,境內溝壑縱橫,宜牧宜農,老百姓過著男耕女織的農家生活;這裡民風淳樸,澄城人被稱為“澄城老哥”,更是彰顯出澄城人重情信義的稟性,農業耕種歷史的沉澱為澄城刺繡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給澄城刺繡打上了深厚的農耕文明的烙印。
澄城刺繡的繡品種類非常繁多,按照功能可以分為四十餘種。生活中套用比較多的有:枕頂、被面、鞋墊、圍裙等十餘種。走進一戶澄城普通家庭,你會發現像是走進了一座民間藝術的殿堂,繡在枕頂上、被面上的“花好月圓”、“龍鳳呈祥”,繡在圍裙上、信插上的“風穿牡丹”和四季花草圖,讓你目不暇接。如果有幸,前些年的嫁妝,繡有“魚戲蓮”的雲肩、“魚蓮變娃”的裹肚。更有寓意老人長壽的松柏、仙鶴,為企盼兒子長大後功名富貴繡的“五子登科”“官上加官”馬夾,為護佑孫子、外孫健康成長的“布老虎”。
澄城刺繡的基本特徵是針工細膩,花行簡潔大方,顏色搭配和諧大氣,想像奇異豐富,構圖充實飽滿,沒有大紅大綠的渲染,而是淡雅適度,清秀勁拔,顯得活靈活現,圖飾題材內容廣泛,施針用線和配色不拘一格,以服務於各種主題之需。
今年84歲高齡的趙春苗老人是僅存的幾位澄城刺繡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擅長繡花草,作品顏色鮮艷奪目,花行簡潔大方。88歲的楊白秀老人,能畫能繡,她畫的花鳥蟲魚栩栩如生,繡花針工細膩,顏色搭配和諧。由於力不從心,她們現在只能繡一些鞋墊之類的小玩藝兒。澄城刺繡正因機器繡品衝擊和從事刺繡的人年事增大而面臨傳承斷代的局面,默默無聞的澄城刺繡凸顯出她的珍貴來。前一陣,廣東藝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的教授來了,一雙普通的鞋墊給出二三十塊錢,好一點的給出到五六十塊錢。陝西省美術館、藝術館收藏幾件清末、民國流下來的繡品也給出了一千元以上的不菲價格。澄城縣文化館的負責人吳來寶說,人家看中的不僅是澄城刺繡敦厚、含蓄、以理節情的美術價值,更看重的是澄城刺繡透射出的那一股子珍貴的民族藝術氣質,濃烈的鄉土氣息,質樸的藝術精神。
紅安繡活
申報地區:湖北省紅安縣紅安繡活是流行於湖北紅安一帶、以連襪繡花鞋墊為突出代表的民間刺繡藝術。據傳,紅安繡活始於漢,勝於明清。在紅安,連襪繡花鞋墊既是一種平常的生活實用品又是具有特別意義的民俗藝術。婦女們把它作為展示才華的平台,還把它作為社會交流的饋贈禮品和傳情的信物。紅安繡活涉及繡制、交流、展示、饋贈等一系列活動構成的鄉風民俗氛圍,極大地激發了民眾參與製作的熱情。
陽新布貼
申報地區:湖北省陽新縣布貼亦稱補花,是刺繡的一種形式。它利用做衣被剩下的邊角碎料,在在黑色或深藍色的布料底布上精心拼貼成五彩斑斕的圖案,用漿糊貼牢後,再用針線沿邊鎖繡。
陽新古屬楚,公元前201年建縣。陽新是“布貼文化”的中心區域,雖然無任何文字可考,但在出土文物中時常見到。以下是首都博物館展出的1000年之前的荊楚文物——布貼和刺繡。
它用於裝飾衣服、鞋帽、披肩等穿戴物和帳沿、飄帶、布枕及童玩等。鄂東南陽新一帶農村姑娘出嫁,大都隨身攜帶一個別致的“布角包”,內裝縫製嫁衣嫁妝時餘下的各種布頭。過門後,為未出世的小寶寶縫製布貼衣物、抱裙、涎兜、鞋帽等,很少花錢,作品漂亮結實耐磨。陽新布貼呈現黑漆點金般的色彩特徵,造型野逸質樸,構圖浪漫,不拘時空,天上人間,不拘常理,隨意組合。在製作上精工細繡,紋樣眾多,形成豐富的體系,從冠至履,從童裝到玩具,從新娘婚嫁用品到婦女家用,以及廟堂蒲團、吊幡等,實用物具達5系30餘品種,令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作品多取材於民間故事、戲曲人物、民俗風情和鄉間景物,如觀音坐蓮、鳳戲牡丹、福壽八寶、金雞鯉魚、桃榴茶蘭等。也有日常生活、農作物和山林水澤等,無需譜本,不須用筆,心象所至,信手拈來,從不雷同。
陽新農村女孩十二三歲便開始在長輩傳導下,拼貼縫紉。到了出嫁時,便將嫁衣所剩布角,裝進“布角包”帶到婆家,待“有喜”時,便做起各式好看的布貼物。在親戚朋友家有小孩做滿月、生日等喜慶之事時也可作為賀禮相送。
陽新布貼圖案取材廣泛,內涵豐富。飛禽走獸、花草樹木、日常用品、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皆可入圖。圖案中主要人物有觀音、羅漢、仙女、童子等;主要動物有鳳凰、老虎、麒麟、鯉魚、蝴蝶、蝙蝠、喜鵲等;主要植物有蓮荷、桃子、梅花、石榴、牡丹、金瓜等;其它物象有花瓶、花籃、如意、八卦等。每種圖案各採用暗喻、諧音、類比等手法,表達一定的寓意。如用老虎是鎮邪祛災,用葫蘆表示“福祿”,用喜鵲、銅錢表示“喜在眼前”,用石榴表示多子多孫等等。圖案處理誇張、變形,只求神似,物象造型原始稚拙,色彩處理對比強烈,組合構成自由無羈,表現主題浪漫吉祥,整體風格古樸、粗獷、豁達、灑脫,鄉土氣息濃郁。且因陽新古代屬楚地,布貼中楚文化特徵明顯,如布貼底色多用紅色、黑色,圖案中鳳凰千姿百態,這些都與楚人崇鳳、喜紅、尚黑的傳統有關。
陽新布貼雖然構圖複雜,但表現的主題非常鮮明。從總體上看,表現的主鏇律是喜慶、吉祥、祝福之意。但細細區分,其主題又千變萬化,主要有鯉魚跳龍門、獅子滾繡球、金線吊葫蘆、鳳穿牡丹、虎佑平安、喜鵲登梅、魚戲蓮荷、榴開百子、觀音坐蓮、天女散花等等。少數布貼還直接繡有漢字,如“吉祥如意”、“金玉滿堂”、“花開富貴”等。一般每副布貼表現一個主題,或祈求人壽年豐,或祝福婚姻幸福,或寓意子孫繁衍,或希望子孫早日成才等等。這些主題均反映了陽新人民嚮往幸福、追求美滿的良好願望。
第二批傳統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