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

民歌

民歌原本是指每個民族的傳統歌曲,每個民族的先民都有他們自古代已有的歌曲,這些歌絕大部分都不知道誰是作者,而以口頭傳播,一傳十十傳百,一代傳一代的傳下去至今。不過今天我們所說的民歌,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所指的是主要以木吉他為伴奏樂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純樸生活感受的那種歌曲。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名稱:民歌
拼音:míngē
解釋:起源於或流傳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老百姓中間並成為他們獨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民間文學的一種。勞動人民的詩歌創作,一般是口頭創作,口頭流傳,並在流傳過程中不斷經過集體的加工。民歌的特點是表達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願望,具有強烈的現實性,是各民族文藝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簡介

民歌形式

民歌,人民之歌。從古至今,無論東西南北,每一時代、地域、民族、國家;在不同的地理、氣候、語言、文化、宗教的影響下,都不其然會產生一類別人類自娛、文化留傳或生活實質的宣洩。他們會以不同的形色傳遞他們的歷史、文明及熱愛,而歌謠亦是其重要之一環,而社會學或大眾俗稱之為民歌(謠)。它和人民的社會生活有著最直接最緊密的聯繫,民歌是經過廣泛的民眾性的即興編作、口頭傳唱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無數人智慧的結晶,音樂形式具有簡明樸實、平易近人、生動靈活的特點。

侗族民歌

美國民歌手WOODYGUTHRIE在五十年代的唱片可說是最早的民歌唱片錄音,所以普遍被認定是現代民歌(FOLK)的祖師。之後PETESEEGER、THEWEAVERS繼續推動這類音樂。六十年代越戰,反戰民歌手如BOBDYLAN、JOANBAEZ、PETER、PAULANDMARY等成為時代的呼聲。

世界民歌

如此類推,可以有中國的民歌,美國的民歌,英國、俄國、蘇格蘭、澳洲或非洲民歌等等。就像如果這幾天大家有到海運大廈天台參與德國啤酒節,大家一定到聽到不少他們以吉他、手風琴等奏出的的普魯士民謠。
民歌(謠)的特色,是在於其能否反影它的出處和環境文化特色(質),而不只是在乎其使用的樂器的多少、輕重。(當然無可否認,樂器本身很多時亦能反影民歌本身的文化背境。)今天,我們活在香港,民歌音樂的文化早以支配在西方篷裙之下,我們今天說的民歌,大多數也就是西方(美國)的民歌。民歌還分少兒,成人。
民歌(FOLK)原本是指每個民族的傳統歌曲,每個民族的先民都有他們自古代已有的歌曲,這些歌絕大部分都不知道誰是作者,而以口頭傳播,一傳十十傳百,一代傳一代的傳下去至今。民歌,人民之歌。 從古至今,無論東西南北,每一時代、地域、民族、國家;在不同的地理、氣候、語言、文化、宗教、的影響下,都不其然會產生一類別人類自娛、文化留傳或生活實質的宣洩。 他們會以不同的形色傳遞他們的歷史、文明及熱愛,而歌謠亦是其重要之一環,而社會學或大眾俗稱之為民歌/謠。

中國民歌的發展軌跡

由於民歌是勞動人民的歌,勞動人民在封建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是被人看不起的,他們的歌也就遭受到同樣的命運。甚至在元、明、清三代屢遭帝令禁唱。有關它的歷史很少有文字記載。從出土文物考察,有關古代樂器的較多,而歌唱活動的較少。青海大通縣出土的那個有歌舞圖像的陶盆實在非常寶貴,它顯示的是六千年前母系社會的圖騰崇拜歌舞活動。在原始時期歌與舞是結合在一起的。直至今天在許多少數民族地區仍然保持歌舞不分的古老傳統。古代有文字記載的《淮南子》這本書上,曾提到古人抬木頭時唱著勞動號子,可見早期民歌與勞動緊密相連。從兄弟民族來看,如陰山岩畫上的歌舞圖像、瑤族的《盤王歌》、苗族的《古歌》、滿族的《薩滿調》等,又可看出原始民歌與巫等原始宗教活動有關。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民歌詞集,它匯集了從西周到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6世紀)五百年間流行於北方黃河流域的十五個諸侯國的民歌,它的鮮明特點是運用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階級矛盾以及勞動人民多方面的生活。在形式與語言的整齊劃一上,不難看出這是經過選擇、加工整理過的。到了公元前四世紀出現了另一部長江流域的民歌集《楚辭》,這是一部在長江中游古代巫歌的基礎上經過偉大詩人屈原整理加工的歌詞集。它的突出特點是充滿了古代的神話、傳說,富於想像,它開始運用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並且把《詩經》的四言體民歌發展成一種句式自由,韻腳多變的“騷”體歌,而且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到了漢魂六朝時期(公元前206年——公元420年)的民歌,大部分保存在樂府里,漢《樂府》民歌實際是淮河流域、長江下游、黃河中下游各地民歌的匯合。這時已經有了故事歌,如《孔雀東南飛》、《本蘭從軍》等故事歌,其內容大多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疾苦,以及封建禮教下的家庭悲劇。這樣的故事從公元初流傳至今,幾乎家喻戶曉。不但有民歌形式演唱,而且成為戲曲的著名劇目,可見其影響之深。樂府民歌的突出特點是不僅文字部分經過整理,而且在音樂方面得到當時漢代著名音樂家李延年的加工,配上絲竹樂器伴奏,稱之為相和歌。

民歌民歌

從《詩經》民歌到漢樂府民歌,可以說是中國民歌的古代早期,其內容之豐富,表現力之強烈,已相當完美,可以想像到在此之前,民歌還有一個相當長的原始時代。在原始時代音樂文化無專業可言,到奴隸社會,奴隸主有了專為他們享樂的樂奴,才開始有了分化。真正劃分為專業音樂與民間音樂兩個範疇還是到了封建社會,有了專為帝王、貴族的祭祀、儀禮、宴會、娛樂等演奏、演唱的人員,尤其是有了記譜法與專業作曲人員,才逐漸形成了明顯的文野界限。在我國從漢代逐浙有了專業與民間音樂之分,漢代以後,也就很少再有由官方組織編纂的民歌集了。早期民歌的音調是否今天仍然存在很難確認,但是如今流傳在湖北秭歸縣紀念屈原的劃龍船歌(包括《起槳》、《游江》、《競渡》)以及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古老船歌(包括《搖櫓號》、《拉縴號》等)的音調恐怕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吧!也許就是千古遺音。

從漢代到隋、唐當中有一個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589年),在歷史上這是我國各民族大融合時期,民歌明顯的分為南朝民歌(南方民歌)與北朝民歌(北方民歌)兩大部分。這一時期民歌的顯著特點是多民族音樂文化的交流、融合。不論北方民歌的粗獷、豪放;還是南方民歌的清新、活潑,都不是單一民族風格色彩。這種南北民歌的不同風格,在今天現存的南北民歌中仍然能分辨出其深遠的影響。

唐代(公元615——967),宋代(公元960——1279)是中國封建時代文化興盛時期,尤其是盛唐時期,邊疆民族的歌舞藝術大量傳入中原,對於中原的音樂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顯然內外文化交流對音樂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唐代的專業音樂有了很高的成就。唐、宋以宋民間音樂中的說唱與戲曲逐浙形成。有關唐代的民歌,我們從敦煌所藏曲子中可以找到一些,如《五更囀》之類。另從當時流傳的《竹枝歌》也可了解一、二,竹枝歌是興起於長江中上游巴渝一帶的一種自由吟唱抒情山歌,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白居易都吸收過這種民歌因素,寫過一些文人創作的《竹枝歌》。直至今天在湖北西部、四川東部的田歌中還能找到《竹枝歌》的曲式結構痕跡。宋代的“曲詞”很盛行,當時這是一種來自民間的新型演唱形式。元代(公元1221——1368)以“小令”聞名,“小令”是民歌的一種,現今西北地區的民歌仍有以“令”命名的山歌。元代的小令流傳後世的很少,元代統治者對民間帶有不滿與諷刺時事為內容的民歌,視如洪水猛獸,嚴禁傳唱。

明代(公元1368——1684),清代(公元1641——1911)是封建社會的末期,新興的資本主義經濟開始萌芽,中、小城鎮市民階層興起,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銳,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人民思想異常活躍,民歌特別興盛,其數量之多,人民性之強烈都是前所未有的。這時已有半職業藝人演唱民歌小曲。到清代晚年(1848年以後)中國進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反封建,反抗外來侵略為主題成了近代民歌的時代特點。這個時期出現了不少文學家蒐集編輯的民歌歌詞集,如黃遵憲的《客家山歌》、馮夢龍的《吳歌》、李調元的《粵謳》以及華廣生的《白雪遺音》等。由於個人的偏愛,這些民歌集在品種上大都偏重於民間抒情民歌。其中不少民歌今天仍在民間傳唱。更值得提出的是清代著名民間文學家浦松齡的《聊齋俚曲》,選用了明末清初民間流行的五十幾種民歌曲牌。其中有一些一直為民間藝人傳唱至今,使我們能夠聽到三、四百年之久的民歌曲調,甚為珍貴。

20世紀以來,經歷了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民歌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反帝、反封建的民歌達到了高潮。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隨著廣大農、牧民的覺醒,民歌得到了振興。這個時期民歌的顯著標誌是,大量的內地新民歌向東部沿海地區傳播,部分邊疆兄弟民族的民歌也向中原地區傳播,反映人民革命和團結一致抵抗外來侵略題材的新民歌,空前繁榮。此外,如爭取婚姻自由、勇女平等、反對煙毒的民歌也為數不少。五四前後,李家瑞編《北平俗曲集》問世,已經有了民歌的曲譜記錄。更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以後在延安興起的向民間音樂學習的運動起到了劃時代的意義,揭開了現代音樂史新的一頁。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勞動人民才真正得到尊重,中國民歌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反映人民新生活的民歌如春筍般的大量湧現出來,不但題材新穎,而旦音樂格調更加活發、熱烈、開朗、明快,充滿了向上的激情合樂觀主義精神,由於各個民族以往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有不少民族甚至尚無文字,民歌仍然是他們的主要藝術形式,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大都保留著“詩、歌、舞”相結合的形式。相比之下,漢族由於戲曲、說唱的迅猛發展,民歌演唱活動不如兄弟民族活躍,沿海不如內陸地區傳唱的民歌多。這也是新的歷史時期民歌的一個顯著特徵。

中國民歌的分布

根據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風格色彩,中國民歌大體可以分為六個不同的風格色彩區。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區;
2.西部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新疆民歌區
3. 西部受佛教文化影響的藏族民歌區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區;
5.東北受薩滿教影晌的狩獵文化民歌區;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農半牧文化民歌區;
7.中原及東部沿海有著古老傳統文化的漢族民歌區

至於每個民歌區的民歌分類。由於民族不同,各自有其傳統的分法,不可能劃一,只能存異。

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區

民歌內蒙古民歌

這個民歌區主要處於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以蒙古族民歌為代表。蒙古族歷來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民歌可分“長調”、“短調”兩大類,“長調”民歌主要流行於東部牧區以及陰山以北地區,特點是字少腔長,富有裝飾性,音調嘹亮悠揚,節奏自由,反映出遼闊草原的氣勢與牧民的寬廣胸懷。牧歌、思鄉曲、讚歌等大多屬於長調。聞名的曲目有《遼闊的草原》、《牧歌》等。“短調”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農半牧區,其特點是結構短小,節奏規整,不少敘事歌、情歌、婚禮歌都屬於“短調”。著名的短調民歌有《森吉德馬》、《小黃馬》等。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現出草原牧民的質樸、爽朗、熱情、豪放的情感與性格。此外,在西蒙還有一種“蒙漢調”(蠻漢調),它是蒙、漢兩個民族的音樂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產物。流行於河套一帶的“爬山調”也是蒙、漢民族共同喜愛的歌種。

西部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新疆民歌區


這個民歌區地處新疆,以維吾爾、哈薩克民歌為代表,它受過來自中亞伊斯蘭傳統文化的影響,與阿拉伯音樂文化有著一定的聯繫。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藝術以“十二木卡姆”聞名於世。民歌有愛情歌、勞動歌、歷史歌、生活習俗歌四大類。維吾爾民歌在音調方面包括了中國音樂、阿拉伯、歐洲三種音樂體系,它是中國民歌音調多元化來源最突出的一種。有不少民歌是與舞蹈相結合的,具有活潑、風趣的格調。聞名中外的民歌有《阿拉本罕》、《半個月亮爬上來》、《達坂城》、《送我一朵玫瑰花》等。哈薩克族主要居住在北疆,從事牧業。民歌可分為三大類:(l)詞曲固定的民歌(包括牧歌、狩獵歌、情歌、宗教歌等);(2)即興填詞的民歌(包括山歌、漁歌、謎語歌等);(3)習俗歌(包括婚禮歌、哭嫁歌、送嫁歌等)。其中以情歌數量最多,大都表現情人離別的痛苦和祝福。哈薩克民歌中有中國音樂和歐洲音樂兩種體系。中國音樂體系以宮、羽調式最多。聞名全國的有《瑪依拉》、《等我到天明》等。

西部受佛教文化影響的藏族民歌區


這一民歌區包括西藏自治區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區。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勞動歌、愛情歌、鳳俗歌、頌經調五大類。民歌演唱活動大都與佛教節日有關,民歌中不少是與舞蹈結合在一起的,如“囊瑪”、“堆謝”、“果謝”、“鍋莊”等歌舞品種。音樂屬於中國音樂體系,民歌一般特點為熱情、開朗、誠摯、動人,極富高原特色,節奏律動性強。聞名的民歌有《北京的金山上》等。《北京的金山上》原來是一首箭歌(即狩獵歌),最初流傳在西藏的東南部林區。如今成了流傳全國的新民歌。

西南高原多原始文化民歌區廣西民歌


民族民族
這一民歌區包括雲南、貴州、廣西等地的少數民族地區一帶。有二十幾個不同民族聚居在這裡。該區民歌有著不同層次的古老文化特徵,具有特殊的社會功能,民歌大多為“詩、歌、舞”相結合的演唱形式,內容複雜多樣,同時存在著不同歷史階段的民歌。由於許多民族沒有文字,民歌成了他們記載歷史、傳播知識以及進行社交活動的重要手段,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所有這些都反映出特殊的、多層次的文化現象。這一地區代表性民歌是多聲部民歌。多數民族都有二聲部、三部民歌。民歌的分類有“大歌”、“小歌”。大歌以侗族、布依族、壯族等民族的最聞名,大歌又分男聲、女聲、童聲三種,男聲大歌一般節奏性較強,曲調明快。女聲大歌節奏較自由,旋律細膩、柔和。小歌除二聲部外也有單聲部民歌。內容以愛情為主,一般是青年男女在室內用小嗓輕聲唱。此外還有古歌,以苗族的古歌歷史最悠久。內容敘述天地的形成,人類的起源。遊方的起因等。曲調富於吟誦性,歌唱者多為老人。侗族大歌50年代即聞名全國,其他民歌如《桂花開放貴人來》、《阿細跳月歌》等,也都是有代表性的曲目。

東北部受薩滿教影響的狩獵文化民歌區

這個民歌區主要包括東北大、小興安嶺一帶,以鄂倫春族民歌為代表(包括鄂溫克、赫哲、達斡爾、滿族籌),鄂倫春族在1949年前還保留著不少原始社會的痕跡。這是一個喜愛歌舞的民族,過去以狩獵為生,每當狩獵滿載歸來,或者民族節日,都要進行歌舞狂歡。他們的民歌可分為三大類:(l)山歌,(2)歌舞曲,(3)薩滿調。山歌又分“長調、“短調”,“長調”高亢剛健,節拍自由;“短調”曲調平穩,節奏規整。歌舞曲大多為一領眾和形式。薩滿調是為請神、跳神、祭祖、葬禮時唱的歌,曲調吟誦式,多為領和。鄂倫春民歌為五聲音階。以宮調式、羽調式居多。他們最喜愛的民歌有《額呼蘭·德呼蘭》,是一首歌頌大自然的歌。此外《鄂倫春族小唱》在全國也很聞名。

西北高原多民族半農半牧文化民歌區


這一民歌區包括甘肅、青海、寧夏的黃河上游地區,有漢、回、土、撒拉、保全、東鄉、藏、裕固等民族聚居的區域。自古以來屬於半農半牧文化範疇。歷史上曾經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東西文化交流較早,由於長期的多民族交化交融,產生了八個民族並有的歌種——“花兒”。該區民歌可分“家曲”,“野曲”兩大類,“家曲”包括各種酒麴、宴席曲、小詞、秧歌等;“野曲”包括“花兒”在內的各種山歌、牧歌等。野曲只能在室外唱。“花兒”為代表性歌種,曲調高亢悠長,格調深沉婉轉,氣質粗擴、淳樸。不論哪個民族都使用漢語演唱,而各民族有自己的襯詞,中外聞名的曲目有《上去高山望平川》。

中原及東部漢族民歌區


漢族民歌區在六個區中屬於最大的一個,從寒冷的北方到亞熱帶的南方,從西北高原、西南高原到東部沿海平原,地理條件、風俗習慣、生活、生產方式多種多樣。語言雖同屬漢語,但各地方言不同。東、西、南、北差異很大,民歌的風格特點也呈現出多種特徵。另一方面漢族在北方草原民歌區、西北半農半牧民歌區以及西南高原多民族民歌區都有千萬以上的人口,因此,民歌區部分重疊的現象也是存在的,基於以上情況,漢族民歌區又可以分為十個支區和一個特區。

(l)東北都平原民歌支區;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區
(3)江淮民歌支區
(4)江浙平原民歌支區
(5)閩、台民歌支區;
(6)粵民歌支區
(7)江漢平原民歌支區
(8)湘民歌支區
(9)贛民歌支區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區
(11)客家民歌特區
漢族民歌品種繁多,僅其不同的社會功能可以分為十大類:即勞動號子、山歌、小調、田歌、漁歌、茶歌、秧歌(包括燈歌)、風俗歌、兒歌、搖兒歌
(1)東北部平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山東、河北、河南東北都、蘇北北部等黃河下游地帶,以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區,基本上是一個沿海平原地帶。自古以來黃河下游屬於文化比校發達地區。根據風格上的微小差異,該區又可分為兩個小區,山東、河北及河北、蘇北的一部分為第一小區;遼、吉、黑為第二小區。第二小區實際是第一小區的移民區。所以民歌同屬近似風格。全區使用東部北方方言。這裡民歌以小調為主,其次是秧歌、號子,山歌極少。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畫扇面》、《沂蒙山小調》、《小看戲》等等。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山西、陝西大都、河南西北部、內蒙河套地區以及甘、青、寧漢族聚居地區。東面以太行山為界與東北部民歌區分開,南北各為陰山以南,秦嶺以北,屬於黃河中上游地區。過去交通不便,民間音樂較少與外地交流,使用西北都北方方言。民歌以山歌最為突出.包括有“信天游”、“山曲”、“爬山調”以及“花兒”。其次為秧歌、小調。全國聞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趕牲靈》、《蘭花花》、《推炒麵》、《五哥放羊》、 《刨洋芋》、《繡金匾》等。
(3)江淮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淮河流域的蘇北、安徽大部以及河南東南部地區、西面以大別山與江漢民歌區為界。該區處於黃河、長江流域之間,音樂文化兼融南、北因素,帶有過渡性的特徵。使用北方方言。民歌以田歌、小調突出,秧歌、山歌次之。聞名的曲目有《鳳陽花鼓》、《王三姐趕集》、《打麥歌》、《彼根蘆柴花》等。
(4)江浙平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江蘇南都、上海、以及浙江大部,地處長江下游,是古代的吳、越之地。文化比較發達,人民生活較富裕,歷來有江南漁米鄉之稱。使用方言為吳語。民歌以小調為主,聞名的曲目有《紫竹調》、《無錫景》、《茉莉花》、《哭七七》、《對鳥》等。
(5)閩、台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福建大部、台灣大部以及廣東潮汕地區。福建與台灣自古以來就有文化的淵源關係,台灣當地漢族一直使用閩南語,此外,兩地還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戲曲、說唱音樂等。民歌以山歌、耘田詩、小調突出,聞名的曲目有《採茶撲蝶》、《茶童歌》、《天烏烏》等。
(6)粵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珠江流域的廣東大都,廣酉東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區,北面以南嶺為界與贛民歌區相鄰。這裡地處亞熱帶,珠江橫貫東西,文化與海外交流較早,使用粵方言。過去廣大漁民成為該區一個重要的社會階層。民歌以漁歌——鹹水歌最為突出。聞名的曲目有《落水天》、《春牛調》、《哩哩美》等。
(7)江漢平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區,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帶。使用西南方言。古文化比較發達,民間藝術源遠流長,至今在許多方面仍保留著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燈歌、小調、風俗歌、山歌。聞名的曲目有《黃四姐》、《洪湖漁歌》等。
(8)湘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湖南以及廣西東北角上的幾個縣。地處長江中游南岸,這裡也是古代楚地。民尚楚風,地襲楚俗,它與江漢民歌區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不過使用的方言不同,本區通用湘語方言。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歌、田歌。聞名曲目有《馬桑村兒打燈台》、《一塘荷花一塘蓮》、《上四川》等。
(9)贛民歌支區
該區以江西中、北、東部為基本範圍,使用贛語方言。地處古代吳、楚之間,吳楚文化對其都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具有長江流域東西部文化交流的過渡地帶性質,民歌交融性強。以茶歌最有特色,其次為小調、燈歌。田歌中“打鼓歌”也很突出。聞名的曲目有《杜鵑花開》、《摘茶籽》、《送郎當紅軍》等。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陝南以及廣西西北部分地區。北以秦嶺為界,通用西南方言。代表性民歌是山歌,其次是燈歌。此外川江船夫號子也很有特色。聞名的曲目有《小河淌水》、《趕馬調》、《槐花幾時開》、《我住貴州貴陽府》等。
(11)客家民歌特區
客家人分布較廣,全國有八千餘萬人口,民歐特區主要指包括廣東東北部、福建西南部以及江西東南部三省交界地帶。這裡客家人比較集中,客家系古代因戰亂由北方中原一帶來的移民,保留有古老遺風,使用客家方言。民歌主要為山歌,聞名的曲目有《燈紅歌》、《風吹竹葉》等。

中國民歌的分類

中國民歌有多種分類法。按體裁形式分類,大致可分為:號子(包括搬運號子、船工號子、作坊號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調(包括謠曲、時調、風俗儀式歌曲、舞歌等)3大類。在有些學者的論著中將民歌細分為號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謠、小調、風俗儀式歌等。體裁分類法,有助於認識和研究民歌與人民生活的關係、民歌的社會功用、以及音樂表現方法、特點等問題。

民歌民歌

按民族和區域的風格色彩分類。中國有56個民族,由於各民族歷史傳統、語言特點、生活風俗等的差異,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風格色彩相距甚遠。一些人數較多、居住地域較廣的民族,如漢、蒙古、藏、壯、維吾爾等族,還可根據其不同地區民歌的音樂特色劃分為若干色彩區。如漢族民歌大致可分為西北、華北、東北、西南、江浙、閩粵台、湘鄂、江淮8個色彩區,其中前3個地區屬北方片,第4至第6屬南方片,第7、第8屬南北過渡地區。也有將南方片及過渡區分為雲桂黔、川湘鄂、江浙、閩粵台等4個地區。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據。
風格色彩分類法有助於認識和研究民歌的風格色彩、音樂與民俗的關係等問題。按題材內容分類有助於認識、研究民歌內容與形式的關係等問題。此外,還有根據歷史發展時期分類,或出於某一專題研究的需要而進行的特殊分類。

中國民歌的藝術特點

一、詩與樂的高度結合
從詩的角度看,民歌具有緊貼人民生活、主題明確、形象鮮明感情真摯的特點。民歌的歌詞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屬歌謠體;一般句式整齊、押韻、平仄不嚴;以七字句為多,兼有其他句式,在結構上以兩句體、四句體為多。民歌的作者在短短數句歌詞中運用比喻、比興、對比、誇張、敘事等手法,使主題思想得到鮮明突出的體現。如用“苦麻菜”比喻遠嫁少女之苦命,用“小白菜地里黃”比喻沒娘的孩子,在《農夫怨》、《長工調》等歌中運用了貧富的對比……《槐花幾時開》短短四句就做到情景交融、人物性格鮮明、感情細膩地表現了愛情主題。
二、長於抒發人的內心世界
民歌運用短小的結構,凝練的音樂語言,極為經濟的音樂素材來表達深刻的思想感情。綏遠民歌《城牆上跑馬》深刻地表達了遊子的思鄉之情;《走西口》表達了離鄉背井、生離死別的親人間的淒婉、依戀之情;《牧歌》短短兩句就勾勒出了一幅清新、遼闊、寬廣的草原景象。
三、具有口頭性、集體性、即興性和變異性
民歌是民眾集體智慧的結晶。在世代相傳中,不同時期(或時間)、不同地區的不同歌唱者,常按個人需要,將某首現成民歌作為藍本,進行即興編詞,見啥唱啥,想啥唱啥,這就是民歌創作和歌唱中的即興性。在即興編詞的同時,民歌的曲調必然發生不同程度的變異,因此出現了一首民歌有許多變體的現象,如《孟姜女》、《鮮花調》、《剪靛花》等的變體遍布大江南北,也出現了某一地區擁有幾個典型曲調和特性音調的現象。

特徵

簡介

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廣大人民民眾在社會生活實踐中,經過廣泛的口頭傳唱逐漸形式發展起來的,和人民生活緊密地聯繫著的歌曲藝術,悠久深厚的歷史傳統,複雜多樣的自然環境,博大的文化背景,眾多的民族和人口是造就民族音樂的最大原因,民歌有著三個基本特徵:
1.和人民的社會生活有著最直接最緊密的聯繫,民歌的作者是人民民眾,是他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實踐中,為了表現自己的生活,抒發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意志,願望而創作的,在過去,勞動人民被剝奪了掌握文化的權力,不識字,更不懂譜,但他們卻用口口相傳的方式編唱自己的歌曲,以滿足生活的需要,如《長工苦》、《攬工人兒難》,傾吐了遭受欺詐壓迫的長工的悲苦情懷,《繡荷包》,抒發了少女對情人的思戀和對幸福生活的憚憬等。(明·馮夢龍)有“但有假詩文,無假山歌”之說,民歌所表現的人民民眾的思想是最真實,最深切的。
2.民歌是經過廣泛的民眾即興編作,口頭傳唱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無數人的智慧結晶。(民歌的創作過程和演唱過程,流傳過程是合而為一的,在傳唱過程中即興創作,在編制過程中演唱流傳)
3民歌的音樂形式具有簡明樸實,平易近人,生動靈活的特點。

號子

是人們在體力勞動過程中編唱並直接為之服務的民歌,它的音樂堅實有力,粗獷豪邁,和勞動者關係十分密切,號子對勞動有著實用性和表現性兩種功用,號子有以下5種:①搬運號子(包括裝卸、挑抬、推車號子等);②工程號子(包括打夯、打硪、建房、採石等);③農事號子(包括車水、打糧號子等);④船漁號子(包括行水、打魚、船務號子等);⑤作坊號子(包括打藍、鹽工、榨油、制麻等)。在民歌中,勞動歌產生的最早,魯迅先生認為:我們不會說話的祖先原始人,在共同操勞得特別吃力的時候,懂得唱歌謠來減輕股肉的疲乏,來集中注意力……。號子的領唱者就是勞動的指揮者,他用富於號召性的歌腔指揮眾人的勞動,號子的結奏極為短促,歌詞也比較單一,勞動者隨著節奏調整身體的協調,作為一種語言藝術,勞動歌最突出的藝術特點就是它強烈的節奏感。

山歌

是產生於山野勞動生活中,聲調高亢、嘹亮、節奏較自由,具有直暢而自由抒發感情特點的民歌,山歌產生在遼闊寬廣的大自然環境之中,是人們上山砍柴,田間勞動,山野放牧,或行腳、小憩時,為了抒發內心的感情或向遠處的人遙遞情意,對答傳語而即興編唱成的,山歌在藝術表現上有三個特徵:①感情抒發的直暢性;②編唱形式的自由性;③形式手法的單純性,山歌又分為北方山歌,與南方山歌兩大類,北方山歌主要分布在西北色彩區,西北山歌大多集中在幾個歌種之中。主要有:陝北的“信天游”,甘肅、寧夏、青海的“花兒”,內蒙西部的“爬山調”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等,南方山歌比北方普遍,幾乎各地都有,大多以地名稱之:江浙山歌,用吳語方言,稱之為“吳歌”,客家山歌,湘鄂山歌、西南山歌、南方的田秧山歌等,山歌的聲調高亢嘹亮,常用上揚的自由延長音來抒發感情,樂段結構較簡單,樂句內容的結構變化手法較多,它不僅簡單,樂句內部的結構變化手法較多,它不僅與向遠方喊話口氣語調直接相通,而且擅長表現熱烈、爽快、坦率、真誠的情緒與性格。

小調

是產生在民眾日常生活的休息娛樂、集慶等場合中的民間歌曲,它的流傳最為廣泛、普遍,形式較規整,表現手法較多樣具有曲折,細緻的特點,小調產生在人們勞動之餘,一般有兩種場合:一是休息或從事家務勞動的時候,人們常常用小調來泳嘆自己的心思,美化自己的生活環境;二是集體娛樂在街頭巷尾,酒樓茶館或者逢年過節,婚喪喜慶等時候,用以消遣助興,小調的音樂表現特點是:表達的途徑比較曲折,常常寓意於敘說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風物,或藉助於傳說古人,婉轉地表現出內心的意思來;表現方法比較細膩,較善於表現矛盾複雜的心情,含蓄內在的隱衷曲折多層的事物發展過程;形式比較規整化,修飾化,小調可分為北方小調,南方小調兩類,北方小調:1、北方時調,時調是小調的一種是在民間休息娛樂時為消遣助興而唱的民歌它還常被民間的職業,半職業藝人在城鎮市集酒樓茶館,街頭巷尾,遊覽勝地用來為人們演唱,時調的音樂形式比較成熟,結構嚴謹、完整、節奏規整,常用樂器伴奏,表現手法也較豐富,漢族地區的時調分布很廣,北方、特別是華北色彩區的時調尤為突出,流行最廣的,有“茉莉花調”、“剪靛花調”、“孟姜女調”、“繡荷包調”、“對花調”等。2、華北、東北的其他小調《小白菜》這是一首河北一帶流傳的兒歌,《花蛤蟆》,這是山東菏澤地區的一道兒歌,3、西北的其他小調《攬工人兒難》是一首流行在陝北的長工訴苦民歌。《三十里舖》是一首旋律非常優美,感情真切動人的陝北民歌,南方的小調有江浙,閩粵台小調、湘鄂、西南的小調等,形式多樣,調式變化和襯詞襯腔的運用都較豐富。
至清末民初,中國民歌在經歷了數千年的傳播、流變、創新、積累之後,一方面是為適應不同社會階層以及不同的民俗場景而形成的題材範圍和體裁類別都以達到十分豐富成熟的境地,另一方面則是它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特定環境下所蘊積起來的民族和地域性風格的全面展示,從而使這類民間音樂成為歷史悠久、傳承不斷、體裁多樣、色彩斑斕、蘊藏豐富的一個民族文化寶庫,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明確指出:中國民歌是中華民族社會生活的一部“百科全書”,也是為其他民間音樂提供豐富營養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歷史在不斷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民歌從山野飄向都市、融入“城市文化大餐”,成為溝通城鄉獨特的情感語言,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為海內外各民族的民歌文化藝術交流搭建了一個平台,民歌節的作用不僅僅是把潛藏在民間的藝術活力藉助現代傳媒展現在人們面前,從民歌的優美旋律中,人們感受到團結、祥和、繁榮、發展的時代脈搏和健康向上的美好氣息,我們要充分挖掘民歌文化中的審美精神,從中提升出有益於現代社會和現代人的文化理想和生活理念,營造現代生活的藝術氛圍。
新的世紀,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和交流我們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民族復興中極為重要的任務,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優秀民歌既是精神文明建設的結晶,也是傳播精神文明的使者,民歌要為時代的進步鼓與呼,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我們要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深刻認識民歌這一特色鮮明文化藝術形式的重要作用,用十六大精神指導民歌藝術的創新與發展
中央電視台有一個專門講訴民歌的節目叫《魅力28》,是由董卿主持的,這個節目會用各種不同的手法去詮釋一首民歌,還會講這首民歌的由來。
宋祖英曾首次將中國民歌唱響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悉尼歌劇院和維也納金色大廳,大力宣傳了中國的民歌文化。

漢樂府

什麼是“樂府”?;它的涵義是有演變的。兩漢所謂樂府是指的音樂部門,樂即音樂,府即官府,這是它的原始意義。但魏晉六朝卻將樂府所唱的詩,漢人原叫“歌詩”的也叫“樂府”,於是所謂樂府便由機關的名稱一變而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的名稱。
如《文選》於騷、賦、詩之外另立“樂府”一門;《文心雕龍》於《明詩》之外又特標《樂府》一篇,並說“樂府者,聲依永,律和聲也”,便都是這一演變的標誌。
六朝人雖把樂府看成一種詩體,但著眼還在音樂上。至唐,則已撇開音樂,而注重其社會內容,如元結《系樂府》、白居易《新樂府》、皮日休《正樂府》等,都未入樂,但都自名為樂府,於是所謂樂府又一變而為一種批判現實的諷刺詩。宋元以後,也有稱詞、曲為樂府的,則又離開了唐人所揭示出來的樂府的精神實質,而單從入樂這一點上出發,是樂府一詞的濫用,徒滋混淆,不足為據。
樂府一名,最早見於漢初,惠帝時有“樂府令”,但擴充為大規模的專署,則始於武帝。作為一個供統治者點綴昇平、縱情聲色的音樂機關,漢樂府的任務,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製成曲譜並製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它不同於後代的一個最大特點,或者說一項最有意義的工作,便是採集民歌。
《漢書·札樂志》說:“至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采詩夜誦。”所謂采詩,即采民歌。同書《藝文志》更有明確的記載:
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於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雲。
這件事,在文學史上也是有其重要意義的。白居易說:“周滅秦興至隋氏,十代采詩官不置。”(《采詩官》)其實,和周代一樣,漢代也是采詩的。而從上引文獻,我們還可以看到當時采詩的範圍遍及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比周代還要廣。兩漢某些頭腦比較清醒的統治者較能接受農民大起義的歷史教訓,也頗懂得反映人民意向的民歌民謠的作用,經常派遣使者“使行風俗”“觀納民謠”,甚至根據“謠言單辭,轉易守長”(《後漢書?循吏傳敘》)。這種政治措施,說明當時樂府采詩雖然為了娛樂,但也有作為統治之借鑑的政治意圖,即所謂觀風俗,知薄厚;而在客觀上也起了保存民歌的作用,使民歌得以集中、記錄、流傳。
據《漢書·藝文志》所載篇目,西漢樂府民歌有一百三十八首,這數字已接近《詩經》的“國風”,東漢尚不在內,但現存的總共不過三四十首。最早見於記錄的是沈約的《宋書?樂志》,郭茂倩編《樂府詩集》有所增廣。郭氏將自漢至唐的樂府詩分為下列十二類:
⑴郊廟歌辭⑵燕射歌辭⑶鼓吹曲辭⑷橫吹曲辭⑸相和歌辭⑹清商曲辭⑺舞曲歌辭
⑻琴曲歌辭⑼雜曲歌辭⑽近代曲辭⑾雜歌謠辭⑿新樂府辭
這個分類很全面,也系統。漢貴族樂章載在“郊廟”一類,全是文人所作,其中惟《郊祀歌》的某些作品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如《練時日》之創為三言體,《景星》等篇之多用七言句,《日出入》之通首作雜言。漢樂府民歌則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和“雜曲”三類中,相和歌中尤多。在音樂上,這三類也各具特色。相和是美妙的民間音樂,所謂相和,是一種演唱方式,含有“絲竹更相和”和“人聲相和”兩種意思;鼓吹曲則是武帝時吸收的北方民族的新聲,當時主要用作軍樂;雜曲只是一種聲調失傳的雜牌曲子。在寫作年代上,郊廟歌辭中的《房中歌》最早,為高祖唐山夫人所作;鼓吹曲辭中的《鐃歌十八曲》是西漢作品;相和歌則大部分產生在東漢,其中題為“古辭”的,幾乎全是“漢世街陌謠謳”;雜曲年代最晚,已出現不少文人的作品,可以看出民歌的影響。

西北

民歌時人類文化中最寶貴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源於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生活,也廣泛而深入地影響著人民的生活。因此,馬克思說:“民歌時唯一的歷史傳說和編年史”。
民歌多為民眾在口頭相傳中不斷加工提高的集體創作。其音樂語言簡明洗鍊,音樂形象鮮明、生動,表現手法豐富多樣。常見的民體裁材有:勞動號子、山歌、小調、兒歌、風俗歌等。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陝西、山西、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的民歌。其中以“花兒”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兒”是流行在青海、甘肅、寧夏的一種山歌。其旋律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節奏自由,旋律高亢遼闊、起伏較大的;另一種是節奏工整、結構嚴謹、旋律平穩、表達感情較為細膩的。

花兒

流行於甘肅、青海、寧夏的一種山歌,以歌唱愛情為主,主要產生於甘肅的洮岷、臨夏和青海的東部農業區,是當地漢、回、土、撒拉、東鄉、保全等民族以及部分裕固族、藏族民眾用漢語歌唱的一種口頭文學藝術形式。
按傳統說法,男歌手將女情人稱為“花兒”,女歌手將男情人稱為“少年”,故“花兒”又叫“少年”,(在青海)唱“花兒”也稱“漫少年”。歌唱方式為獨唱或對唱,演唱時即興編詞,聲調高亢舒長。花兒的演唱不論是那個民族,都用漢語演唱,唱法有尖音(假聲)和蒼音(真聲)之別,也有真假聲並用者,一般男聲多用假聲,女聲多用真聲,男女齊唱對唱時,唱同等音高。花兒的詞有著獨特的格律,這種格律是區別“花兒”與其它民歌的顯著標誌。花兒的唱詞格式多樣,襯語十分豐富,曲體結構也有較多樣式。
花兒除在農事勞動和山野運貨等勞動場合歌唱外,各地還有“花兒會”的習俗,一般在農曆四到六月間(以六月初最盛),選擇風景秀麗、名山古剎坐落的地方,會期多則三四天,少則一兩天。屆時民眾雲集,對歌聲此起彼伏,氣氛頗為熱烈。
花兒分河湟花兒和洮岷花兒兩大系列,河湟花兒曲調豐富多彩,“令”多達一百餘種,歌者多是自編自唱。有時也有對唱,但人數不是很多,三五一群,一人唱完一首,大家隨之呼應“歐——歐”之類的尾音,以烘托氣氛,激發情緒。而洮岷花兒曲調則比較樸實單純,只有少數的幾個“令”,多集中在花兒會上演唱,相互答問對唱。
花兒的曲調極為豐富,不同的曲調用不同的“令”來表示,每個“令”有獨特的音樂風格。

中國
1.茉莉花2.青藏高原3.東方紅4.南泥灣5.在那遙遠的地方
6.成都印象7.走西口8.;草原之夜9.康定情歌10.你的眼神、彎彎的小路
11.;讚歌12.;好日子13.;搖籃曲14.;陽光中國15.;敖包相會
16.掀起你的蓋頭來17.阿里山的姑娘18.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19.烏蘇里船歌20.;月光下的鳳尾竹
21.;牧歌22.美麗的草原我的家23.;吐魯番的葡萄熟了24.;出塞曲25.;阿拉木汗
26.;北京的金山上27.;北國之春28.蒙古人29.;小河淌水30.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31;洪湖水浪打浪32.半個月亮爬上來33.;新疆好34;北風吹35.;瀏陽河
36.;和平陽光37.;珠穆朗瑪38.思鄉曲39.;蝴蝶泉邊40.;美麗的姑娘
41.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42.;邊疆處處賽江南43.;三十里舖44.;九九艷陽天45.紫竹調
46.誰不說俺家鄉好47.長城謠48.山丹丹開花紅艷艷49.;蘭花花50.;草原夜色美
51.;月亮走我也走52.龍船調53.;想親親54.星星索55.;在銀色的月光下
56.深深的海洋57.;小白菜58.回娘家59.;畢業歌60.鳳陽花鼓
61.;黃土高坡62.;美麗的心靈、63.;走進西藏64.;對花65.;請到天涯海角來
66.花兒與少年67.;八月桂花遍地開68.采檳榔69.;采紅菱70.沂蒙山小調
71;漁光曲72.小背簍73.;太陽島上74.;毛主席的光輝75.;送情郎
76.;高天上流雲77.;森吉德瑪78.;孟姜女79.二月裡來80.;牡丹之歌
81.;辣妹子82.;冰山上的雪蓮83.;有一個美麗的傳說84.青春舞曲85.;草原戀
86.;達坂城的姑娘87.;天涯歌女88.;下四川89.;紅豆詞90.;馬兒啊你慢些走
91.花兒為什麼這樣紅92.;月牙五更93.;馬鈴兒響來玉鳥唱94.小放牛 95.;逛新城
96.;人說山西好風光97.桃花紅杏花白98.親疙蛋下河洗衣裳99.太陽出來喜洋洋100.大紅公雞毛腿腿
101.和平陽光102.十送紅軍103.紅軍阿哥你慢慢走104.蘇區幹部是好作風105映山紅、106滿山紅葉似彩霞

作用

民歌與我國人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它貫穿人生的各個階段,覆蓋生活的不同層面,成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除了娛樂作用外,它在社會生活中還具有許多實際功用。

教育與傳承

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中,流傳著歌唱長篇敘事詩,歷史詩的民歌,例如彝族的‌“梅葛”、苗族的‌“古歌”、瑤族的‌“盤王歌”、哈尼族的‌“開天闢地歌”、景頗族的‌“木瑙齋瓦”、獨龍族的‌“創世紀”、僳僳族的‌“木刮基”等等。
這些歌曲記述了有關宇宙與人類起源的古代神話和傳說,先民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認識以及歷史、生產、生活和禮儀知識。這些歌曲曲調起伏較小,吟誦性強,篇幅長大,有的歌詞長達數萬行,一般需要數小時,甚至幾天才能唱完。這些歌曲多在節日、祭祀或婚喪禮儀中由巫師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唱,氣氛肅穆。

人生禮儀

人生有四個最重要的階段,即誕生、成年、婚姻和死亡。在我國許多民族中,民歌貫穿於這四大禮儀。例如彝族接生婆所唱的《秧子歌》,廣西壯族男子18歲成年時所唱的《十八歲之歌》,蒙古族、普米族的婚禮歌曲,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土族、傣族、侗族、彝族、哈尼族、土家族、漢族的《伴嫁歌》(或‌“哭嫁歌”),壯族、苗族、普米族的喪葬歌曲等等。
祭祀與驅邪
在一些民族中,民歌常用於祭祖活動,以及由巫師、神婆主持的祭神驅邪、除病免災的儀式。例如傣族的‌“祭神調”、‌“師娘調”、‌“卜卦調”,侗族的‌“踩堂歌”(侗語叫‌“多耶”或‌“耶”)等等。

交際

民歌的交際功用包括戀愛、交流、送往迎來及對歌鬥智等。它作為異性間交往的媒介,是我國許多民族中民歌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功用。一些民族的傳統歌唱節目也往往與此相關。例如壯族的‌“歌墟”,苗族的‌“遊方”,佬族的‌“走坡”,西北地區土、回、撒拉、東鄉、保全及漢族的‌“花兒會”等等。在節日的那一天,成百上千名青年男女聚集到專設的戶外歌場交遊、嬉戲和對歌,歌聲通宵達旦,可持續數晝夜。還有一些民族,如布朗族、基諾族、傣族及南部侗族地區,有小伙子去姑娘家對歌尋偶的習俗。而哈尼族、黎族、景頗族等,則是由村寨或部落興建專用的公共房屋,供未婚青年男女對歌社交。青年男女從相識到定情,往往要有一定的過程,對歌的內容也就形成了一套程式。例如苗族的‌“遊方歌”的程式為第一次見面唱‌“見面歌”,歌詞內容為雙方的自謙;再次見面唱‌“相思歌”;第三次見面以後,才開始通過對歌了解對方更多的情況。
在雙方感情的進展和曲折中,又有相戀歌、婚誓歌、斷心歌、逃婚歌、斷情歌、分心歌、抗婚歌、詛咒歌等等。這些對歌形式的發展,在娛樂的同時又充分展示並推動了民間文化的發展。
總之,中國的民歌歷史悠久、蘊藏豐富,具有豐富的體裁和多樣的風格,它在反映人們生活的同時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對於各民族文化間的交流和社會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是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庫,是世界民族文化中的藝術精品。

聲樂分類與唱法

聲樂是指用人聲演唱的音樂形式。
分類人聲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異,可以分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唱法美聲唱法:聲樂藝術的發展歷史上,Bel Canto是最重要的發展主線,Bel Canto應翻譯為“美好的歌唱”,在中國一般譯為“美聲唱法”。
民族唱法:廣義地講可以包括戲曲曲藝民歌和帶有這三類風格的創作歌曲的唱法,這裡所指的民族唱法則是作為狹義地來理解,主要是指演唱民族風格較強的聲樂作品時所用的技術方法及一些規律。
通俗唱法:流行唱法(又名通俗唱法)始於中國二十世紀30年代得到廣泛的流傳。開始叫流行歌曲唱法,後來稱通俗唱法。
原生態唱法:是中國各族人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原汁原味”的民間歌唱音樂形式,它們是中華民族“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