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
18世紀末—19世紀的前半期是女低音的黃金時代。韋伯《奧伯龍》中的國王侍從、羅西尼《湖上美人》中的馬爾科姆等,均出色發揮了這一聲部的聲音特色。

女低音還可以演書童或少年,如唐尼采蒂《夏摩尼的琳達》中的彼羅托,《路克萊莎·波其亞》中的奧西尼等。除了羅西尼的《灰姑娘》中的辛德瑞拉《賽米拉密德》中的阿薩斯等角色之外,女低音的形象又常與蕩婦、懶婆娘、老年婦女等聯繫在一起。例如彭奇埃利《歡樂的歌女》中肓眼母親拉傑卡、華格納《羅恩格林》中的女巫敖德路特等。
還有格林卡的《伊凡·蘇薩寧》(1836)中蘇薩寧的養子瓦尼亞由女低音演員扮演。他為挽救新立沙皇羅曼諾夫的生命,連夜趕路報訊,竟使坐騎急奔斃命。這裡,瓦尼亞的女低音演唱頗為動人,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歌詞大意
歌詞大意:可憐的馬,被累死了,我只好徒步跑,已經來到城郊,趕快告訴米寧,波蘭人已逼近我們的大門了。教堂里很寂靜,所有的人都在熟睡,怎樣叫醒他們?快開門!
為何我不是勇士?為何我不是巨人?上天啊!賜給我力量打破牢固的鐵門,才能叫醒人們,叫醒疲倦的駐軍,我要呼喊,善良的人們哪,快起來!我的聲音像巨鍾在嗚響,把熟睡的人們都叫醒。起來,快開門,快快開門!沒有人理睬,多么的冷,半夜快過去,不能再等。黎明來臨,敵人進攻,我們將被俘,不!不可能。
啊,不幸,我這不幸的孩子,啊,為何我這可憐的人沒有力量,力量在哪裡,使我能救出我的父親,使我能救出我的祖國!?誰能在這裡幫助我這可憐的孩子,難道需要幫的人得不到幫助? 人民能救出祖國,我親愛的父親,請原諒我,再見了,萬歲俄羅斯!
後來由於沒有好的女低音的角色,許多女低音歌手的演出原先是為女中音寫的聲部,如《假面舞會》的尤麗卡,《桑松與達麗拉》的達麗拉等。又因為好的女低音歌手很少,所以把原先《塞爾維亞理髮師》中羅西娜角色由女低音改為女中音了。
世界著名女低音歌唱家
E·舒曼-海因克(ErnestineSchumann-Heink,1861-1936,奧地利)克拉拉·巴特(DameClaraButt,1872-1936,英國)英國歌唱界的女皇,穿越英吉利海峽的聲音。
西格麗德·奧涅金(SigridOnegin,1889-1943,瑞典-德國)
瑪麗安·安德森(MarianAnderson,1897-1993,美國)美利堅至寶,百年難遇的聲音。
凱薩琳·費麗爾(KathleenFerrier,1912-1953,英國)
克拉拉瑪·特納(ClaramaeTurner,1920-,美國)
愛娃·波德萊斯(EwaPodles,1952-,波蘭)當代最正宗的全能女低音。
娜塔莉.斯圖茲曼(NathalieStutzmann,1965-,法國)
(僅根據出生年月從前至後排序)
相關條目
聲樂分類與唱法
聲樂 | 是指用人聲演唱的音樂形式。 |
分類 | 人聲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異,可以分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
唱法 | 美聲唱法:聲樂藝術的發展歷史上,Bel Canto是最重要的發展主線,Bel Canto應翻譯為“美好的歌唱”,在中國一般譯為“美聲唱法”。 民族唱法:廣義地講可以包括戲曲、曲藝、民歌和帶有這三類風格的創作歌曲的唱法,這裡所指的民族唱法則是作為狹義地來理解,主要是指演唱民族風格較強的聲樂作品時所用的技術方法及一些規律。 通俗唱法:流行唱法(又名通俗唱法)始於中國二十世紀30年代得到廣泛的流傳。開始叫流行歌曲唱法,後來稱通俗唱法。 原生態唱法:是中國各族人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原汁原味”的民間歌唱音樂形式,它們是中華民族“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