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經濟發展
小佳河鎮綜合經濟實力較強。2001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1.53億元,比2000年增長0.6%,其中鄉鎮企業產值0.76

農業產業化格局初步形成。該鎮是饒河縣最大的農業鎮和糧食主產區,也是饒河縣最大農副產品集散基地。由於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依靠科技進步,適應市場需求,加強標準化作業,增加生產投入,農業生產登上了新台階。特別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建立以綠色、特色農產品和優勢產業為支撐的農村經濟新格局,確定“打特色經濟牌、走結構調整路”的鎮域經濟發展戰略,全面實施綠色有機工程,使全鎮的農業經濟得到全面發展,初步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市場農業轉變,由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式經營轉變。2001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7700萬元,糧豆薯總產量達到3.8萬元,分別比1998年增長29.4%、15.7%,農業產業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綠特色種養業已初具規模,綠色種植業面積達到6.8萬畝,其中綠色水稻種植2.5萬畝,綠色有機大豆3萬畝,經濟作物1.3萬畝;特養殖業重點發展了“兩黑一白”項目,東北黑蜂發展2000箱,地栽木耳50萬袋,絨山羊5000餘只,並且培植了水草資源豐富的杏樹村成為養殖絨山羊的專業村。綠特色經濟的發展使農民年人均增收200餘元,基本形成了稻米、浸油、蜂蜜等企業集團,並已經運行,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為主要形式的農業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非國有經濟發展勢頭旺盛。隨著工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鄉市場繁榮活躍,購銷兩 旺。市場載體迅速,商飲服務網點大幅度增加,現有綜合封閉市場和綜合批發零售集貿各一處,商飲服務網點175個,構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商批發、零售市場體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0餘萬元,城鎮集市貿易總額120萬元,個體工商業戶和自營經濟從業人員已達0.25萬人。非國有經濟呈現出投資少、效益好、發展快、生命力旺盛的特點,為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方便了人民民眾日常生活所需。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在“小城鎮帶動戰略”和強鎮富民政策的指引下,為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鎮域經濟發展的要求,加強城鎮區域建設與管理,制定出台了《小佳河鎮2000年——2010年小城鎮建設發展遠景規劃》。自1999年以來,城鎮基礎設施先後投資150餘萬元,維修鎮內所有道路。總面積10067.2平方米,鋪砂石19680立方米,主街道兩則砌“U”管2000米,達到砂石化平整,排水通暢,在商業街、鎮東路安裝路燈20盞,新建停車場1600平方米,自來水入戶率達40%,商品住宅樓10幢,辦公樓,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到1564門,電話普及率達到45%,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獲得長足發展。幾年來,教育工作獲先進鎮,擁有教職員工214名,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35人,小佳河鎮中學為市級先進中學,中心國小及村小為省級“兩全”先進學校,兒童入學率和鞏固均達到100%;電視轉播和插轉台1座,可同時播和放16套電視節目,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85%,鎮衛生院占地240平方米,住院樓、門診房達120平方米,X光、B超等醫療設施完善,內、外、兒、婦、牙、中醫等各科室齊全,醫院床位20張,醫療防疫人員64名,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1‰,村衛生所,鎮敬老院都達到規範化標準。

新農村建設

小佳河鎮紮實推進“一鎮二個試點村三個推進村”的新農村建設工作。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實地測量,針對該鎮中心低四周高、雨水大易積水的實際,投入資金5萬元,下涵管39節,治理鎮北、鎮西5條排水溝4000餘延長米,切實方便民眾生活;出動機動車50餘輛,鋪墊砂石2000餘立方米,清理垃圾、占道物40餘處,有效方便農民民眾出行;引導農民民眾栽植花草和樹木,使全鎮綠化面積達到10500平方米,栽植楊樹3.5萬株,松樹1萬株,垂柳1000株,全鎮基本實現美化、綠化、淨化的目標。他們還開展文化場所建設,建成了集圖書館、活動室和電視、廣播等文化設施於一體的鎮文化站和文體活動廣場,村屯建立村民活動室,並投入使用,豐富了農民民眾的娛樂生活;積極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加大農村醫療衛生的投入,全面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使全鎮農民參保率達到95%,基本解決了農民看病難、就醫難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