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楊林肥酒,出產於雲南省嵩明縣楊林鎮。楊林肥酒歷史悠久,明代著名醫學家,《滇南本草》的作者蘭茂,在楊林隱居時,曾以“農歌早稻黃,太平春酒濺”的詩句描述當時釀酒業的興盛。1880年楊林人陳鼎創製了楊林肥酒,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釀製方法
楊林肥酒是用玉米、稻穀、大麥原料釀製成白酒,白酒經反覆提升提純後加入黨參、陳皮、丁公香、拐棗,茴香等十餘味中藥材和蔗糖糖,蜂蜜而製成的。楊林肥酒灑色呈碧綠色,瑩亮透明,氣味清香無藥味,飲後令人心曠神怡。
產品特點
![楊林肥酒](/img/0/5a9/n5GcuM3X1MTNyYTN1UDM2EjMwUTMxMTNwgTMxADMwAzMxAzL1A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據說,適量常飲此酒,能活血健身,調和腑臟,延年益壽。因配製此酒的幾種主要中藥材具有滋補作用,故被稱為“肥酒”。
歪傳
![楊林肥酒](/img/5/971/n5GcuM3X1gzNzMDOxYDM2EjMwUTMxMTNwgTMxADMwAzMxAzL2A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之二:你可能還會聽到:在酒中加入油脂只是製作工藝的一部分,肥酒除了在蒸酒的時候,上面吊著一大塊肥肉,油滴入酒中,關鍵的應該還是後面用糯米和肥羊肉製造工藝。
之三:老人們卻說,肥酒本來是不叫肥酒的,後因為人們把酒罈懸於井內數十年,當初遺忘在壇口的一塊肉不小心掉入酒中已被酒溶解。故得名“肥酒”。
之……
然而,一百年的時間太久,時間的長河記載下太多的關於“肥”字解釋的傳說,其中流傳的美麗故事賦予了楊林肥酒神秘的色彩,人們用這樣獨特的方式記載並傳承了它的文化和歷史,這些傳說在人們的心中給了它一個永恆的生命。但楊林肥酒一個世紀從未間斷過生產的原因,並不是依靠人們這些美好的猜想,而是與真正的肥酒之“肥”有關。真實的“肥”字解釋中是絕對不含油脂為原料,喝此酒會變胖的說法也沒有科學依據。楊林肥酒名字的由來就還得從肥酒製作工藝說起:它利用雲南地處高原,空氣濕潤得天獨厚的優勢,用獨特的山、水、氣候釀酒,有助於釀酒業所需的多種微生物的繁衍生息和生化反應,對除去新酒中的暴辣味也十分有利。採用來自高原地表深處晶瑩透亮的天然礦泉,吸納優質的高粱、小麥、糯谷、玉米之精華,藉助精湛的傳統釀造工藝,陳釀精製,加入黨參、拐棗、陳皮、回香精心泡製而成。
楊林肥酒的配方源於明朝雲南著名的藥物學家、詩人蘭茂著的《滇南本草》。清末,楊林釀酒業主陳鼎設“裕寶號”釀酒作坊,依據蘭茂《滇南本草》中記載的“水酒十八方”,採用自釀的純糧小麯酒為酒基,將黨參、拐棗、陳皮、桂圓、大棗等十八味名貴中藥加入浸泡。酒色碧綠,清亮透明,清香而無藥味,酒味醇和圓潤,內含葡萄糖、蛋白質酵素、維生素A、維生素C、果糖、棗酸、精油等成分,有養胃、健脾、潤肺、生津、補中、益氣、增強心肌之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之作用。適量常飲此酒,有益於活血健身、調和腑臟,故得名肥酒。
可見,“肥”在這裡是營養、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意思,“肥”所強調的是其酒本身的健康特質。同時把此酒取名為“肥酒”的釀酒人,也想借用“肥”字來表達自己的美好祝願:願美釀天成、馥郁濃香、清冽乾醇、酒色翠綠、綿甜甘烈、香味協調、回味綿長,更希望楊林肥酒把健康帶給所有飲酒人。
榮譽
民國初年,雲南省舉行首屆物產品評會,楊林肥酒金榜奪魁,榮獲一等銀質獎。1987年,楊林肥酒廠成功研製出只有38度的低度肥酒,並通過省級技術鑑定,被評為昆明市優質產品。
已有131年歷史的雲南“楊林肥酒”獲得國家商務部發布的全國第二批“中華老字號”名稱。該企業是嵩明縣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中華老字號”被譽為“.中國”域名品牌,主要涉及領域為食品、醫藥等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