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個人經歷

1913年,3歲即隨繼母看戲,得以觀賞京劇、河北梆子、山西梆子、唐山落子、文明戲等中國傳統戲劇,這些戲曲為他將來的創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922年,秋考入南開中學為二年級插班生。在校期間積極參與各種戲劇活動,且加入南開新劇團。
1929年,父親中風逝世。同年九月由南開大學轉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二年級,在清華潛心鑽研戲劇,廣泛閱讀從古希臘悲劇到莎士比亞戲劇及契訶夫、易卜生、奧尼爾的劇作,這為他後來的創作帶來巨大影響。
1933年,夏秋之間作《雷雨》,秋入讀清華研究院。開始與鄭秀戀愛,秋季應聘赴保定明德中學任英語教員。
1935年3月,著名電影演員阮玲玉自殺。曹禺甚表憤慨,於是創作《日出》。
1936年6 月,與魯迅、巴金等77人共同簽署《中國文藝工作者宣言》。同年秋作《原野》。
1937年5 月,《日出》獲《大公報》“文藝獎”
1938年,夏秋之間與宋之的合作改編《全民總動員》,易名《黑字八十二》,同年10月上演。

1942年,年初辭去國立劇專職務,由江安到重慶。在復旦大學兼課,教授英語和外國戲劇。創作改編出四幕劇《家》和獨幕劇《鍍金》。
1943年1月,翻譯莎士比亞名劇《柔密歐與幽麗葉》。
1946年,受美國國務院邀請與老舍一同赴美講學。
1947年,2月由美國抵達上海。秋,電影劇本《艷陽天》完稿,自任導演,由文華公司拍攝。年底由中共地下黨組織安排秘密離滬去香港。
1949年,在中共地下黨組織安排下化裝成商人,由香港乘船抵煙臺解放區。4月,參加以郭沫若為團長的中國和平代表團,於捷克首都布拉格國民議會會場舉行世界和平大會。同年,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成立,當選為常務委員。隨後,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中華全國戲劇工作者協會,全國電影工作者協會相繼成立,分別當選為常務委員、編輯出版部負責人和委員。
1951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宣告成立,任院長一職。
1954年,發表《明朗的天》。
1960年,創作並完成歷史劇《臥薪嘗膽》完成,後易名為《膽劍篇》。
1978年,五幕歷史劇《王昭君》發表。
1996年 12月13日,因長期疾病,在北京醫院辭世。
婚姻家庭

鄭秀是曹禺的第一位夫人,同時也是愛曹禺時間最長的一位痴情女子。她是曹禺清華大學的同學。1933年早春,在學校的校園戲劇活動中,曹禺讓好友孫浩然出面,特別邀請鄭秀出演英國劇作家高爾斯華綏的話劇《罪》,擔任女主角,同時開始了對鄭秀的熱烈追求。曹禺被鄭秀的美麗而打動,幾次追求未果,最後在曹禺的一場大病中兩人開始相戀。經過3年的愛情長跑,1936年11月26日,曹禺與鄭秀於南京平倉巷德瑞奧同學會舉行隆重訂婚典禮。曹禺穿西式燕尾服,鄭秀穿旗袍。靳以、巴金從外地趕來參加。巴金送上一個洋娃娃,鄭秀非常高興:“我捧到了一個金娃娃,家寶要沒有巴金的賞識,《雷雨》不出版,還只是一個窮學生。”馬彥祥、張天翼等也出席典禮。1937年春,曹禺與鄭秀在長沙國立劇校舉行簡單婚禮,校長余上沅主婚,賓客有吳祖光等劇校師生,曹禺和鄭秀正式結為夫妻。
曹禺和鄭秀婚後不久,便和方瑞有了長達十年的婚外戀情。這段戀情從一開始就處於半公開狀態, 曹禺數次向鄭秀提出離婚,此時鄭秀已育有二女,堅決不離,但二人夫妻關係名存實亡,他們一直分居到1951年。鄭秀在十分孤寂和痛苦中離婚。鄭秀對曹禺的同窗好友張駿祥說:“過去我愛曹禺,嫁給了他,現在我還是愛他。我同意離婚,因為我希望他幸福”。鄭秀於1989年10月去世,始終未再婚。
1951年曹禺與方瑞正式結婚,直到文革時期。 曹禺沒遭到批鬥,被下放到農場勞改。方瑞受到驚嚇身體垮掉,靠大量服食安眠藥才能入睡。1974年的一天,方瑞在自家床上離開了人世,臨死時床上各處都散落著大量的安眠藥片。
方瑞去世後,鄭秀及曹禺的兒女們有意兩人複合。而曹禺卻在1979年和李玉茹結了婚,至此開始了他的第三段婚姻生活。李玉茹陪伴曹禺走完了最後一程——直到1996年曹禺去世。
人物軼事
洗澡讀書

刪改台詞
1954年春天,北京人藝排演《雷雨》,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第一次。作為劇作者和院長的曹禺,竟對台詞做了比較大的刪改。
第二幕,蘩漪原來有這樣一大段獨白——“熱極了,悶極了,這裡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變成火山的口,熱烈烈冒一次,什麼我都燒得乾淨,當時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凍成死灰,一生只熱熱地燒一次,也就算夠了。我過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哼!什麼我都預備好了,來吧,恨我的人,來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忌妒的人,都來吧,我在等著你們。”
這段獨白一共有156個字,結果被刪改成——“熱極了,悶極了,這樣的生活真沒法子過下去了。”
這段刪改後的獨白只剩下了20個字。大約,真可以叫做“精益求精”了。
優秀演員
曹禺在天津南開中學學習期間參加戲劇活動,曾擔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劇的主角。據曹禺的女兒萬昭與萬黛回憶:“爸爸在挪威現實主義劇作家易卜生的名劇《娜拉》(《玩偶之家》)中扮演女主角娜拉。劇中娜拉背著丈夫準備離家出走,爸爸演這段戲,一個人在台上又說,又歌唱,又跳舞,把她在丈夫面前慌亂、複雜的心情,演得精彩極了;爸爸還扮演根據法國古典主義劇作家莫里哀名劇《慳吝人》改編的《財狂》主角,在韓伯康發現丟錢的那場戲中,他一人又是哭,又是鬧,最後‘蹦蹬’一下暈倒在台上,把韓伯康這個守財奴表現得活靈活現,入木三分,受到當時報刊的高度評價。”
臨終遺憾

那段時間,曹師的枕頭邊上常常放著《托爾斯泰評傳》之類的書。他看起來很是認真,很有興致。有時,他看著看著突然一撒手,大聲說:“我就是慚愧啊,你不知道我有多慚愧。”“我要寫出一個大東西才死,不然我不甘。我越讀托爾斯泰越難受。你知道嗎?”
個人作品
劇本創作
五幕劇 | 四幕劇 | 三幕劇 | 獨幕劇 | 電影劇本 | |||
北京人 | 王昭君 | 雷雨 | 日出 | 蛻變 | 明朗的天 | 正在想 | 艷陽天 |
戲劇理論
編劇術 | 曹禺論創作 |
論戲劇 |
翻譯作品
1946年 | 羅密歐與朱麗葉 |
散文書信
書信集 | 散文集 |
曹禺致李致書信 (李致 編) | 迎春集 |
藝術特色
戲劇結構

語言風格

語言個性鮮明的性格化是優秀戲劇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是曹禺戲劇的一大特點,曹禺筆下的人物個性化語言,非常突出。如《日出》中李石清:“你簡直就是個大廢物”,這個世界不是替你這樣的人預備的。”寥寥數字,充分地暴露了李石清陰險卑劣、殘忍無情、無恥的思想性格。《日出》中這樣的幾乎沒有特彆拗口的台詞,做到了通俗易懂,精練深刻。而且,台詞里充滿了精妙的停頓和省略,使觀眾隨著劇情的發展完全進入台詞所創設的情景中。
戲劇語言的動作性指劇中人物不僅表現出在說話,而且出表現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動、思想感情,它是和手勢、表情、形體動作結合在一起的`,推動著劇情的發展。而曹禺的語言恰巧也有富於感染力的動作性,如《原野》第三幕仇虎在森林中逃跑的幻覺描寫,曹禺別開生面地展示了仇虎的內心悲劇衝突,重現了他所遭受的種種不公,他在種種幻覺糾纏下拚命掙扎、苦鬥,反抗意志愈益頑強。另外蘊含著豐富的潛台詞也是曹禺慣用的手法,在《雷雨》中,優秀的潛台詞比比皆是如:大海打周萍時所說的“你準備好了?”就是指你是準備好跑了呢?還是準備好挨打了呢?

獲獎記錄
中國電影金雞獎 |
|
人物影響
文藝影響

曹禺的作品不僅在國內不斷出版和上演,受到讀者和觀眾的歡迎,一些劇作已被譯成日、俄、英等文字出版,並在許多國家上演,也受到國外讀者和觀眾的好評,並因此在國內外產生了深厚的影響。
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經典劇作,使中國現代話劇劇場藝術得以確立,並在中國的觀眾中紮根,使中國的現代話劇由此走向成熟。曹禺既是現代話劇真正意義上的奠基人,也是現代話劇藝術的一座高峰,他的劇作影響、培養了幾代中國劇作者、導演、演員,在中國現代話劇整體面貌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記。
教育影響
曹禺作為卓越的戲劇教育家,為推動我國文學藝術事業和戲劇事業的繁榮發展所建立的不朽功勳。1936年至1941年,曹禺在中國第一所國立劇校任教6年,為我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戲劇專門人才。解放後,曹禺長期兼任中央戲劇學院負責人,一直關心中戲的教育與建設,熱情鼓勵和支持藝術學子的追求和創新。
人物紀念
曹禺祖居

祖居內的“廳屋”、“堂屋”、“德馨堂”、“塾館”及“萬德尊臥室”、 “台屋”等26間廳室是根據《萬氏家譜*祖居》所記載的景況復原的,展出“曹禺家族譜牒”及曹禺祖上所留家什、農具等2000餘件(套)。展線長820米,向人們展示了一代戲劇大師曹禺先生祖上耕讀人家、書香門第的家族歷史。
曹禺祖居通過大量圖片、文字、實物、音像、視頻、雕塑等形式,集中展現了曹禺先生耕讀世家的歷史形態。曹禺祖居的落成,為世人了解曹禺,為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曹禺提供了珍貴的資源。
紀念館

曹禺紀念館共兩層,館舍面積為3000平方米。第一層氣勢恢弘的大廳中央屹立著曹禺銅像,兩側石壁之上鐫刻著《曹禺生平》和曹禺的名篇《我是潛江人》,大廳右側是取自曹禺的父親萬德尊的詩詞集《雜貨鋪》之名的參觀接待廳,左側是名人書畫廳。第二層中央是取自曹禺名劇《雷雨》和散文集《迎春集》之名的會議廳和會客廳,兩個主體展覽廳位居其左右。這裡珍藏著曹禺的著作、手稿、照片等各類實物資料3000餘種(件),3個展區473米展線,按創作篇、演出篇、管理篇、教育篇、知音篇、鄉情篇、緬懷篇等章,運用聲光電等技術手段,全面介紹了曹禺的生平、創作及其劇作的廣泛影響,充分展示了一代戲劇大師的人文魅力。
天津故居
曹禺故居位於天津市河北區民主道東側。是一棟坐東朝西,磚木結構的二層小樓,始建於清末。2008年被天津市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曹禺劇院
曹禺大劇院位於湖北省潛江市曹禺文化產業園區。該劇院規劃占地面積170畝,按照國內一流劇院的標準建設,按1200座設計,可滿足戲劇、歌劇、芭蕾、音樂等高端文化文藝演出需求。在曹禺大劇院的左側還有中國戲劇家協會曹禺劇本獎創作基地,右側有中國戲劇家協會梅花獎藝術交流中心,主要為培訓、創作、研討、演出、展覽、收藏等文化藝術活動提供條件。
冠名獎項
曹禺戲劇文學獎
曹禺戲劇文學獎創辦於1980年,曾名全國優秀劇本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中國曹禺戲劇獎等,2005年改名為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兩年一屆,是中國戲劇劇本創作的最高獎,在戲劇界具有崇高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30多年來,曹禺戲劇文學獎評選了400餘部優秀劇作,推出了數百名優秀作家,為中國戲劇創作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曹禺教育獎
2011年為為紀念大劇作家曹禺以及促進潛江市教育事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湖北潛江市始設立“曹禺教育獎”。該獎用於獎勵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以助推潛江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教師隊伍素質提升、教學質量提高、教育科學研究創新,引導教師的發展方向和學生的培養方向。
人物評價

胡絜青:“戲劇音容炳後世,終生浩氣反帝封。”
《大公報》文藝獎審查委員會:“他由我們這腐爛社會層里雕塑出那么些有血有肉的人物,責貶繼之以撫愛,真像我們這時代突然來了一位攝魂者。在題材的選擇,劇情的支配,以及背景的運用上,都顯示著他浩大的氣魄、這一切都因為他是一位自覺的藝術者,不尚熱鬧,卻精幹調遣,能夠透視舞台效果。”
孫慶升:“文明戲的觀眾,愛美劇的業餘演員,左翼劇動影響下的劇作家”
朱棟霖:“中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
余秋雨:“曹禺作為一位戲劇大師,不僅是中國話劇藝術的奠基者,而且是20世紀世界話劇藝術發展的一個傑出代表。”
于是之: “他是劇作家,更是一位詩人,一位現實主義的戲劇詩人。他的作品情理交融,詩意濃郁,鮮明地表現出在追求戲劇的詩的境界。”
解璽璋:“曹禺的戲劇創作活動開始得很早。《雷雨》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創作於1933年,那一年他24歲,是個將要從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如果從他翻譯外國劇本算起,那就更早了,大約只有20歲左右。但是,他的創作一旦開始,便如油井噴發一樣,不僅強勁有力,而且源源不斷。繼《雷雨》之後,1936年,創作《日出》;1937年,創作《原野》;1939年,創作《蛻變》;1940年,創作《北京人》。至此,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已全部完成,他在中國戲劇史上的不可替代性已經確立,他已經像一座豐碑矗立起來,而且,至今也還沒有人能夠超越。而那時,他只有31歲,剛過了而立之年。”
曹禺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之一,與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齊名。他是中國現代戲劇的泰斗,戲劇教育家,歷任中國文聯常委委員、執行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文聯主席;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名譽院長;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等職務。作為戲劇教育家,他為中央戲劇學院的創建,為戲劇影視人才的培養作出了特殊的貢獻;作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創建者之一,他和大家一道,歷經半個世紀的奮鬥,把北京人藝建成了一個具有中國演劇體系和風格的聞名於世的劇院;作為一個天才的演員,他所創造的每一個角色,都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1934年曹禺的話劇處女作《雷雨》問世,在中國現代話劇史上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它被公認為是中國現代話劇成熟的標誌,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曹禺在世界戲劇文化史有其地位。曹禺的作品不僅受到中國觀眾的歡迎,也受到世界各國觀眾的青睞。他的劇本被翻譯成多國文字,並以影視、京劇、歌劇、花鼓戲、音樂劇、芭蕾舞劇等藝術形式,在美國、蘇聯、日本、越南、朝鮮、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蒙古、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廣泛。他多次訪問蘇聯、日本、印度、美國、英國、法國、瑞士等國家,為傳播中國文化作出了積極貢獻。1984年,法國總統密特朗授予曹禺法國最高榮譽軍團勳章,以獎勵他為中法文化交流所做的貢獻。
中國著名作家
中國作家以豐富的作品、獨特的風格、鮮明的個性、誘人的魅力而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光彩奪目的明珠。 |
中國百年文壇巨星
魯迅的《阿Q正傳》打破了中國千年的八股文言文化,開始了白話文體的小說,在這一百里中國的文壇又是如何發展,有誕生了多少文化名人。 |
中國文聯主席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簡稱中國文聯),是由全國性文學藝術家協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全國性的產業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組成的人民團體。它成立於新中國誕生前夕的1949年7月,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發起單位之一。 |
歷屆 | 主席 | 背景 |
第一屆 | 郭沫若 | 1949年6月30日至7月28日召開了第一次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7月19日,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正式成立。 |
第二屆 | 郭沫若 | 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將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更名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改選了領導機構。 |
第三屆 | 郭沫若 | 1960年7月22日至8月13日,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召開,改選了領導機構。 |
第四屆 | 周揚 |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召開,改選了領導機構。 |
第五屆 | 曹禺 | 1988年11月8日至12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修改了會章,改選了領導機構。 |
第六屆 | 周巍峙 | 1996年12月16日至20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修改了會章,改選了領導機構。 |
第七屆 | 周巍峙 | 2001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修改了會章,改選了領導機構。 |
第八屆 | 孫家正 | 2006年11月10日至14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修改了會章,改選了領導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