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康

石康

石康,1968年3月14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男編劇,作家。大學在聯大航天工程學院電子系讀計算機軟體專業,研究生在哈工大管理學院讀技術經濟專業,理科碩士。 電影《大腕》和電視劇《奮鬥》的編劇之一。

基本信息

獲得榮譽

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

2008年,石康以36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第三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9位,引發廣泛關注。2009年11月奮鬥續集《奮鬥烏托邦》出版,並且繼續在寫著。

最愛

石康 石康

新銳作家石康最喜歡的一本書居然是一部“二戰”作品,這讓喜愛他的讀者多少覺得有些意外。但就是這樣一部出自英國大作家、被美國文豪威爾遜稱作“自蕭伯納以來英國惟一的一流喜劇天才”伊夫林·沃之手的《舊地重遊》,讓石康明白: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更自我、更內在的方式。他相信閱讀很獨特。

《舊地重遊》成書於1945年。這部小說為伊夫林·沃贏得了大西洋兩岸的如潮歡呼,《紐約時報書評》恰如其分地評價道:“《舊地重遊》具有那種只有在一個處於創作巔峰期的作家那裡才會找得到的深度與分量。” 毋庸置疑,石康現在就是一個處於創作巔峰期的作家。

8年不是一個很短的時間,其間,作家石康從青年人變成中年人,寫作也從一個青年人的目光開始向中年人的目光轉移。心境雖然不同,目光的焦點還是泥沙俱下的人世間———在寫作目標上,石康從未改變,他力求準確簡潔地複製那些被遺忘的時間與現場,只想寫得誠實和準確。事實上,他說:“我一聽到有人說他的寫作會改變我就想笑,因為只有騙子才會改變,誠實的人如何改變呢?”

隱私小說不屬於我

石康 石康

“頹廢”是很多人評論石康作品常用的詞語。有人說:“石康把自己的鬱悶發泄了,讀者們卻頹廢了。”對此,石康的解釋很坦誠。他說:“我從來不覺得我的文字頹廢,反倒覺得自己一直積極地直面人生,我盯著生,同時也盯著死,當把生命當成必死的生命來看待時,別人便說那是頹廢,我看是說的人簡單片面。”他說,他想儘量做到文如其人。個人是遺傳、自我與社會三方面綜合力量塑造出來的。個人創作也是一樣。他覺得真實叫人清醒,叫人更客觀,免得對自己對別人想入非非,同時,也叫人更努力。

有人說:“在古典主義作品中,美人是高尚的。石康小說中的女人,只是在拚命地把男人往黑暗的陰道拉扯,只是讓自己同時也讓男人完全沉浸在肉體的欲望滿足中。”在石康的小說敘事中,讀者看不到女人和“我”之間心與心的交流,卻只能看到相互的遊戲,調情取樂。

石康解釋:“因為現實生活中就只有這些。我認為,在現實中,心與心的交流是有的,但後一句卻是胡說八道,愛情已是最高境界,還往哪裡升啊,說是性慾升華成愛情還差不多。我認為,說這句話的人在講他自己,他是什麼人,就只能從我的書中看到什麼。如果讀者太頹廢———無論通過失戀失業或失敗都能頹廢,但讀者選擇了看小說,看完就賴到小說頭上,結論是,讀者們太糊塗了。”石康認為,自己的寫作是真實地表現自己,把自己真實的生活經驗告訴別人,但並不算隱私類小說,他期望文學能夠有自己獨立的形式感。

作品介紹

《那些不值錢的經驗》

那些不值錢的經驗 那些不值錢的經驗

我說我喜歡你,我就是比你更長久地喜歡你,不依你的態度而改變,你自然很難懂得這一點;我說我想你,我就是總會想著你,儘管我沒有天天告訴你我想著你,我不是一衝動才說出某一句過後就會改變的話,我是想過之後才說的。我的話比你的更堅定,當然你也很難理解這一點;那一次你感動了我,你就是幾乎是永遠地感動了我,因為我會記住那感動。我理解你是易變的,反覆的,矛盾的,我懂得你寒酸的人生與貧乏的夢想。你不會懂得,正是它們在打動我,你的偽裝同樣會打動我,在我識破你小小的交換與自我保護的時候,我喜歡你,就連你的自以為是也一點不影響我喜歡你,我離開你也不會影響我喜歡你,當我記住那一刻,那一刻的你忘乎所以,表現出超乎於一切的真誠。

《支離破碎》

石康 石康

這是我第三次試圖寫我與陳小露的故事,我一寫再寫,直至寫無可寫,我想我寫得不好,我一定是丟失了某些非常重要的東西,當然,它們有可能存在於我寫的文字之中,也可能真的被丟失了,還可能湮沒在記憶深處,它們也許存在,也許不存在,我不知道,我說過,我無論做什麼,都始終有一種徒勞感,即使我會再次重生,我也無法確定這種徒勞感是否能夠離開我,事實上,我不希望重生,倒是想讓身邊這無聊的日子快點過去,我想為無聊插上翅膀,讓它飛得快一些,但我知道,那沒有用,飛得再快也沒有用,因為我不知道要飛向哪裡。

《奮鬥》

《奮鬥》 《奮鬥》

陸濤、高強、華子、向南四個人就是這樣的畢業生,他們從畢業前半年就開始找工作,希望有機會服務社會,但社會似乎對他們很失望,他們自己也很失望。

畢業典禮就要開始了,四個人卻待在學校的小花園裡為高強的事兒唉聲嘆氣。那是一個美麗的夏天,楊樹的葉子一片碧綠,草色青青,蟬聲陣陣,有三個穿裙子的女生從他們背後一跳一跳地走過去,消失在不遠處的小徑盡頭。

既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不能太客氣了,人在哪裡我們就混到哪裡,上學的時候老師教育我們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從中拿走什麼,而是要努力為這個世界增添光彩,那時候我同意,現在我也同意,可是怎樣才能做到呢?我相信這一點他們也不清楚,就是清楚他們也不一定能做到,他們告訴我們的只是他們的夢想,好吧!我們聽他們的,把他們的夢想當成我們的,我們像他們一樣,為了夢想去奮鬥,可是夢想是艱難的,因為那夢想就是我們所有人的人生,就是我們的愛情,我們的事業,我們的幸福。可是,當我們把那抽象的夢想變成一件件具體的事情的時候,我發現我們離那夢想很遙遠,特別遙遠,但是我們不會放棄,我們會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會碰到很多好事兒,也會碰到很多壞事兒,今天以前它們都過去了,明天它們還會跟我們迎頭相撞,我們的態度是,我們誰也不怵壞事兒。

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 ▪ 2008-05 第1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編劇獎 奮鬥 (提名)

創作歷程

老康起步很早,大概是跟丁天差不多同時寫的,但後來丁天出道了。剛畢業那陣子,老康跟王胖子一起拎著吉它跟人碴琴,所有的人都覺得無論從嗓音條件還是從彈琴技巧,他都勝王胖子一籌。但自從一曲《同桌的你》後,王胖子搖身一變變成老狼而紅透天邊,老康也只好把吉他默默地扔

石康 石康

在床底下,任憑歲月的塵封。只是偶爾在老康掃地碰到它時,它才發出一聲沉悶的長鳴。 老康的父母反對他寫作,覺得他不是作家的苗子,他們更希望他做生意。為此,他爸給他買了輛捷達和一塊金撈滿天星。大家不止一次聽老康抱怨,說那塊金撈上鑲的鑽石太多,在太陽底下根本看不清時間。至於那輛捷達,更成了他的負擔。因為他父母經常要用,而且必須隨叫隨到,不然的話,他母親,就管他叫“狼孩”。

老康最怕他母親。他母親退休前是醫生,所以老康和他妹妹一到歲數,就被他母親把扁桃腺和闌尾割了。後來,他母親還要割兩人的肚臍,多虧兄妹倆大吵大鬧,才把肚臍保住。按以往的情況,兄妹倆對母親都是無條件服從的,但這次是例外。老康憑直覺認為,肚臍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即使是在人生下來以後。老康說他母親之所以熱衷於這事,完全是出於技癢以及對退休生活的一時不適應。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老康都是悶在家裡發奮寫作。當然,閒下來的時候,他還是覺得無聊。於是,他便跑到商店裡買回一隻電子狗。剛開始那狗還挺好養,但越到後來毛病越多。據老康講,這狗開始要求配眼鏡,後來發展到每天睡覺時,都要老康給它講故事。老康把他的《支離破碎》和《晃晃悠悠》念給狗聽,狗一聽就睡著了。照理說這招很靈,但老康心裡很不是滋味。最令老康不能容忍的是,隨著年齡增大,這狗開始發情,鬧著要交女朋友。有一次鄰居大媽來收電費,這狗竟衝著大媽表示個不停。老康一怒之下,便配了副毒藥,把這狗毒死了。老康心想,哥們兒自己還慌著呢,哪兒有功夫滿足你這小小的欲望。

個人生活

這些年來,老康也遇到過若干異性誘惑,但每次愛情之神都與他擦肩而過。

石康 石康

一次是某飯店公關部的一個小姐打來電話,上來就說您是有成就的著名作家、編劇,能請到您作為我們金卡俱樂部會員是我們莫大的榮幸。您將在我們這裡享受到如下優惠:一天的免費住房,用餐八五折優惠,外送一個果盤或一客冰激凌,如果您帶一位客人用餐,那么這位客人是免費的。另外,我們還有保齡、健身……。如果您不介意,頭一頓飯可以由小姐我來請。老康問你們怎么知道我的?小姐說喲瞅您說的,您的大名家喻戶曉,難道還需要打聽嗎?再說我本人也特喜歡文藝,尤其是影視藝術,對你們這些名人特別仰幕。老康一聽就知道自己被朋友出賣了,否則這位小姐不會知道他家裡的電話和他的情況,那時候他的書還沒出。但聽了小姐的甜言蜜語,他不禁又有些動心。另外,他還有一些實際想法,比如哪天可以在飯店的客房裡開燭光派對等,於是便答應可以考慮考慮。誰知小姐一聽考慮二字就急了,說您這么一個堂堂大男人,怎么比我這么一個弱女子還優柔寡斷,要不然咱倆調過來算了。這件事情的結果是辦理手續那天,老康被領到金卡部,一名男士熱情接待了他,並為他辦妥了一切,那位公關小姐連面都沒露。 老牛給老康介紹過一個製片人。這天中午,製片人打來電話,說要到老康家去談劇本,讓老康進城接她。老康頓時變得十分振奮。他放下電話,從床上爬起來,洗了一個澡,仔細刷了牙,刮乾淨鬍子,換了一個灰色套頭衫,一條黑色燈芯絨褲子,外面罩上皮夾克,直奔製片人家。製片人家在香格里格拉附近,老康記得離她家不遠的地方有個十字路口總是堵車,後來出了個特有名的交通警,把這個十字路口的交通疏理得井井有條,電視台對他進行過追蹤報導。但沒過多久,新聞媒體就不怎么宣傳他了,據說是因為他的指揮動作雖然很漂亮,但太過花俏。話說老康心裡胡思亂想著,把車開到橋下。他看到四周的車都不動,心想這下完了,又堵了。可半天過後,四周圍的車還是沒動靜,老康這才知道自己把車開到橋下的車場裡了。

不知為什麼,老康總能鬧出類似的笑話,據老葵講,老康出書的事曾遇到過一個麻煩。在對北京作家的一次例行體檢時,老康被查出在寫作的過程中,服用興奮劑來著。其實,大家清楚,老康服用的所謂興奮劑,不過是兩杯茉莉花茶。還有一次,老康去海口寫劇本,臨出門前突然聽到風傳,說京城要發生地震。雖然地震局僻謠說近期並沒有破壞性地震,老康心想,就是觀賞性的地震也受不了。尤其在聽說某郊區縣己組織民眾疏散,一些要害部門都派了重兵把守後,老康更是不敢馬虎。他買了許多速食麵、礦泉水,把它們擺放在家裡的各個角落。在所謂確切訊息將被證實的那段時間,老康還跟女友到天安門廣場蹲了兩個晚上。

一天夜裡,在回東高地的路上,老康的車被一輛送奶的車颳了。車剛買來時間不長

石康 石康

,老康心痛得夠嗆。送奶車司機一看也傻了眼,因為責任明顯在他。老康說你看這事怎么辦吧,是你現在賠錢,還是我先去修車,然後拿發票到你這兒報銷。送奶車司機說,我身上真沒帶錢,不信你翻。老康說,那也不能颳了白刮呀,我要是去車廠修完車再找你,這費用可就高了。送奶車司機說,您不能把發動機也給換了。老康一聽就火了,揪著送奶車司機要去派出所。送奶車司機見勢不妙,趕緊提出要把一車袋裝奶賠給老康。老康心想,這么多奶也沒法喝,於是把後備箱和車后座裝滿後,便把送奶車放走了。這件事情的結果是幾乎老康的每個朋友家都出現了許多袋奶,就連老康的女友的舞蹈團里也人手一袋。好些人喝得直拉稀。誰知老康說你們拉稀也是沾了本哥們兒的光。老康平時不沾酒。但如果人家玩命勸他,他也能喝上一口。半杯酒下肚後的老康經常是一邊嘮叨著,一邊在飯館裡疾走,誰要是想讓他在這時候坐下來消停消停根本沒用,只能眼瞅著他在飯館狹窄的空間裡大步流星。過不了多久,保準是大家一塊兒犯暈。

還有一次,也是在飯桌上,老康給一新認識的女孩兒簽名贈書。可能是那個女孩長得較靚,也可能見了生人,老康那天表現得有點兒慌慌張張。他先是慌慌張張地到車裡拿書,又慌慌張張地給女孩兒簽名。聽說女孩兒第二天要去法國,老康竟在扉頁上寫上“某某某收”。他本應該寫的是斧正呀惠存呀之類的。誰都沒想到老康的那根筋會搭到別的地方。但平心而論,比起老康三十多年的成長經歷,比起他才情涌動的作品,這個小小的筆誤又算得上什麼。

作品風格

石康的書太過頹廢,愛與不愛,我不想多說。很多人都看過並且喜歡馮小剛的《大腕》,但不知道有幾個人知道它的編劇是石康。還有如今這火的冒煙的《奮鬥》。有人說石康是因為寫小說混不下去了才改寫劇本,呵呵,我說什麼呢,感謝石康寫不出小說,給我們編一些個好看的電視、電影。

關於年輕人的理想,所謂奮鬥的目標,我也在迷茫,也許迷茫著也就那樣了,生活嘛,活著就要瞎折騰。

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奮鬥》給奮鬥完了,喜歡米萊那是不用說的,石康的書中總有一個這樣的姑娘讓人感動,而總是那么的不完美,大團圓的結局看多了,這樣的結局難免會有一些酸楚,但顯得格外的真實。

記得兩個畫面:陸濤喊陸亞遜爸的那個鏡頭,關於成長、關於父子之情、關於太多太多,從中我看到了我自己,這一聲爸叫的我淚如雨下。陸濤掏了錢包所有的錢去買街頭藝人的破碗,其中的寓意,我想很多人都明白,這是真的感動。

石康的作品充滿了意識流。

仔細地分析他的行文,會發現敘事和抒情是分開的,暫且把它叫做抒情吧,雖然糅合了很多意境的描寫。這基本上算是石的強項。原文沒記住多少具體的句子,大概類似於“泡沫”的詞語很多,就好像在作者腦海中正在經歷著一場自然演變過程,作者娓娓道來,讀者不覺枯燥,反而有一些共鳴。

我想,我們是否能把他的作品看作是一幅抽象派風格的油畫?也許這樣的想像存在於我的潛意識裡面,一個對事件漫不經心的描寫,仿佛在油畫的中下部用黃色的塗料斜著畫出一條直線,當發生下一個事件時,又連線上一條直線,繼續用淺色的塗料來延伸出直線,直線不斷的延伸。在敘事的間隙,石康常常會潑灑一些深色的塗料來點綴,甚至喧賓奪主,讓我更多的思考深色的部分,但不時地看到一些淺色的直線,這真讓人混沌。

他的敘述有目的嗎?他的抒情有對象嗎?就像你現在所想到的,你不再為期末考試的成績所困擾,你不再為了青春期的問題而困擾,那這些問題存在過嗎?答案是肯定的。經過的事情,變成了過去,我們難道會再去要一個答案嗎。或者說,這些目的、對象一旦說出來便無味。

寫這篇評論時,我有一個錯覺,我以為石康寫這樣的小說是為了娛樂。娛樂?或許是別的詞語。原諒我對詞語意義的不確定,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當你身處不同的環境,跟不同的人交流,你所說的詞語,在每個群體中都有不同的含義。石康寫作時的生活狀態和想要表達的思想混合了,於是作品產生了。這樣看來,滿足了我們窺視的欲望,而他當時所處的群體是什麼樣的人或事件組成的,我們無法了解。於是更偉大的意義產生了,這書記錄了當時當地的社會風情。

在小時候的科普讀物上,有這樣的命題,一張地圖只要四種顏色就可以把任何地域分隔開來,簡稱四色定律。石康的作品就是地圖,而他的描述方式就運用了四色定律。你明確,因為它色彩簡單,你混沌,因為色彩混亂。這些在物理學上有更好解釋,你處於時空的交界處,當你行動時,你不知道是走過時間上的距離還是空間上的距離,你沒有穩定的行走。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書名是《晃晃悠悠》了。

石康的書,走的是頹廢路線,又不像王朔那樣憤世嫉俗,也不像莊羽那樣的粉飾。

他的書的好處就是好玩,輕鬆,看完書後,你特想去北京,去看看書里描寫的糜爛狂歡的生活是否那么精彩。

訪談記錄

80後的愛情與奮鬥

主持人:我就不用介紹了,因為10月份的時候石康老師剛來新浪聊天。聊的是《奮鬥》這部劇,跟趙寶剛導演一起來的,這次石康老師帶來了新書, 《那些不值錢的經驗》。可能和《奮鬥》不一樣的地方,《奮鬥》是以小說的形式展現80後這個話題的,這本書是用隨筆的形式來闡述這樣一個主題的。我想問一下石康老師,在您眼裡80後是怎么樣一個群體呢?

石康:我覺得80後和一切其他年輕過的群體一樣,年輕過的人一樣,只是他們比較年輕,他們處在人生的一個上升的周期里,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兒,我覺得。

主持人:就是說70後,60後就是年輕一點。

石康:對,就是年輕,缺乏經驗。他有一點好像不同於其他年代的是時代賦予他的特徵,比如二幾年出生的人年輕的時候,他們會搞革命什麼的,就是會極度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極度的現實主義,他的青春暴力直接拎著槍參軍打仗去了。現在80後趕上這個時代不是一個戰爭時代,社會矛盾沒那么激烈,視野比較寬,就上網、交友、掙錢,或者去爭取當財富英雄。我覺得這是時代賦予他們的特徵,但是要從年輕的角度來講,就是任何一個年代的年輕人都有年輕人的那種特質,只有這一點是相同的。

我要重新定義奮鬥這個詞

主持人:您在《奮鬥》裡面是以80後這個群體為主角的,很多人就說《奮鬥》裡面的人物其實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奮鬥,但是您取了這樣一個標題,就是這樣一個作品的名字,怎么解釋?

石康:我們想重新定義奮鬥,就是不再用一個新詞,我們還用一個老詞,但是賦予它新意,我覺得現在很多80後把一個詞語的意思理解得特別簡單,比如他把奮鬥就理解成創業,創業和奮鬥不是一回事。

主持人:您是怎么定義的?

石康:我覺得20年代的人參軍打仗建立新中國也叫奮鬥,現在的年輕人去公司當白領,或者自己創業,或者說受僱於大公司,同樣都是奮鬥。每個人在自己的層面上只要他盡了非常大的努力,努力去把事情做好,我覺得這樣的人都叫在奮鬥。

主持人:就是您把這個含義擴大化了,只要是自己努力的都可以歸納為這個詞。

石康:對,他的目標是不一定的,我覺得現代年輕人特別愛把社會價值單一化,比如奮鬥就是成功、出名、發財,就是那幾樣。

主持人:就是比較具體。

石康:對,你看在《奮鬥》那個書里,很多奮鬥是內心的奮鬥,而且目標不一樣,為了得到一段好愛情,我覺得也叫奮鬥。甚至對年輕人來講比事業和金錢重要的多。比如像南方人,他就會說先把家給弄穩當了,這時候你立業起來比較紮實,踏踏實實往上走。如果你老在那兒挑選你的終生伴侶,老在感情漩渦里,你就沒時間和精力去幹事業,這樣你事業就缺少那種可持續性的發展。

主持人:您能不能用一個比較感性的句子來形容?我看到網友最近討論《奮鬥》的特別多,他們用各種各樣的比喻來形容《奮鬥》。比如這一句,說奮鬥就好向像驢腦袋的胡蘿蔔,你覺得你快吃到了,其實人家是忽悠你的,等你走出沙漠才明白奮鬥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他們用這種比喻形容奮鬥。

石康:我覺得每個人對奮鬥的理解太不相同了。奮鬥就像對愛情,甚至對數學、科學、宗教、信念,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它是不可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因為這個詞語本身就有一種開放性。我老舉一個例子,李嘉誠兒子的奮鬥和一個農民的奮鬥,或者是一個小白領的奮鬥,從外在看那個差別是非常大的,或者再跟一個科學家的奮鬥比,或者跟一個宗教家的奮鬥比,你幾乎很難找到他的共同點,我們能找到的就是他們在努力,在奮鬥,在盡力為自己的目標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每個人面對的最具體的困難是最難表述的

主持人:我之前看您之前那些小說,《晃晃悠悠》,還有《心碎你好》,《奮鬥》顯得積極很多,這是不是很您自己的成長階段有關係?

石康:我覺得其實也不全是。《晃晃悠悠》那一系列小說我覺得就是什麼人從裡邊能讀出什麼東西來,它也是一個含義非常開放的文本。比如《晃晃悠悠》,那個小說里表現出來人的那種面對巨大的世界,或者宇宙的那種負面心情,實際上我覺得它本質上反而比《奮鬥》更有一種積極性。因為人了解到自己的位置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可以忽略不計的時候,它會促使人去做非常長期的、艱苦的、巨大的努力,而不是短期的、心想事成的、夢想成真的爆發性的成功,他知道人生是非常艱苦的。我覺得那些書,像《晃晃悠悠》我是把人在這個社會上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甚至對整個宇宙或者對整個社會相處的那種非常小的,非常脆弱的,非常不堪一擊的那個位置做了一些描述。它的本意我覺得描述的雖然有點兒那個,就是從字面看好像是有點兒傾向負面,但我覺得正是因為你了解到你的情況多么不好,所以你才會激起人的鬥志去努力,去爭取成功。

主持人:那《奮鬥》裡面的人物可能就更加平順一點,他沒有小到那么低的一個位置。

石康:對,《奮鬥》是講的1975年到1985年的,人群比較特定,是大城市裡的一小撮人。

主持人:更加一帆風順一點。

石康:我覺得不是一帆風順。一帆風順是外邊的人看一個人,比如我看李嘉誠或者看柯林頓,我覺得他們就是一帆風順:幾乎不用乾任何事。像兩個小甘迺迪,你從外邊看是一帆風順,但是當你真的理解這個人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經歷了很多很多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而且那個困難是非常個人化的。這個例子你用在比如《奮鬥》里寫的那個人身上,如果他細看那個《奮鬥》是能看出人面對的精神上、事業上的各種挫敗和他如何克服一點一滴的挫敗。

其實,個人面對的最具體的困難我覺得是最難表述的。比如講愛因斯坦,你知道他發明了相對論定律,你只是知道他克服了這幾個,比如說前人提出的問題對別人來講是非常難以逾越,他克服過去了,在你嘴裡只是這么一說就過去了,但你不知道這個問題有多難,你不知道一個人,一個天才的內心要凝聚多大的力量才有可能翻過那個障礙.這個常人,一,他不了解這個問題;二,他沒有經歷過跟愛因斯坦相同的努力,所以他怎么說怎么是錯的,除非你發現你跟愛因斯坦是同等級別的天才,你才知道他的處境。很多人說《奮鬥》那些人沒奮鬥,我覺得那是一些說閒話的人,他們在部落格留言,說你應該寫寫我們這些白領,我說要真寫你們就沒人看了,我如果細寫你,我一定會寫到你為什麼會到現在這么慘的位置,比如你國小成績就不好,為什麼你沒努力學習,你沒當過第一(笑)你就不知道什麼叫超級努力,你不知道每天睡六個小時把一件工作做完美是什麼意思,我順著往下寫,越寫你會發現我要真實地表述一個,比如一個不讓人感興趣的人,他就會變成一個失敗者。

主持人:那就不為難你了(笑)。您這本書裡面有五個章節,第一個章節就是愛情,裡面還分了十個篇章。我認為您有時候會把愛情和欲望等同起來,就是你覺得得不到愛情的時候,可能就覺得這是一種欲望,所以你要去克服。

石康:不是,我覺得我個人從頭就是把愛情和欲望分得非常開。我有一本書叫《在一起》,裡邊花了很多篇章來講愛情和欲望之間的差別,我覺得愛情是欲望的升華,而且愛情是一種,如果要從一種形而上的觀點看,我覺得愛情就是一個生命對外在世界的一種感受——而那個感受用愛情的方式表達,它實際上又是一種策略。人面對一個世界他有兩種選擇,他可以恨這個世界,也可以愛這個世界。而恨這個世界會讓人感到不適,是一個壞策略,因為你恨這個世界並不能導致你幸福,並不能導致你快樂,解決不了問題,所以你還不如乾脆去愛這個世界,這是一個更好的策略。而愛情最後它對這么廣大的宇宙,山川樹木,星星,人,動物,所有這些東西要鋪開了的話愛情太廣大了,所以人們往往把它落實到非常具體的東西上,可能是一件非常精緻的物品,有可能是一件物品,也可能是一個人,一個兄弟,一個朋友,一個姐妹,也可能是一個情人,或者是一個人生伴侶,都是可能的。無論這個愛情落到什麼地方,就是當這種形而上的感情落地以後,落到一個非常具體的東西上的時候,人會表現出一定的相同的地方,就是當你對某種東西,也就是說我對某種東西產生了愛情。產生了愛情你必然會表現出一個特徵,就是愛情有一段會讓你產生忘我的感受,就是你突然會失去自我,一切以你的感情所投注的那個對象為轉移,你的心隨著他的變化而變化。

相反,另一類人是反過來的。當他的表現與你對戀愛對象投注的幻想不相符的時候,有時候你的估計、預判會失誤,你戀愛的那個對象會產生出跟你不一樣的想法,出乎你預料,往往這時候你就會賴別人,說對方多么不好。實際上是你自己的計算失誤,因為你的愛情實際上並沒有那么專注,並沒有那么清楚,那么全面。你只是太封閉了,自己想像的一種愛情,為你的戀愛對象賦予了很多那個東西。

主持人:您告訴我們的就是如何判別自己是不是真的戀愛了嗎?

石康: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個人的感受,就是愛情是什麼,欲望是什麼,欲望多么灼傷人,而愛情又能讓人產生出種種奇奇怪怪的感受。

主持人:有網友在您的留言裡面講了,覺得愛情畢竟不是理性能夠控制的。

石康:我覺得素質比較高的人——在我理解里就是擁有理性的人,不是不受理性控制。我覺得99.9%的人都不受理性控制,因為他不知道生命就是一種控制,就是一種自我控制,他散漫慣了,他沒有受過那種自我控制的訓練,缺乏專注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所以對他來講我談的那個愛情,其實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他那個愛情就是想怎么著怎么著,叫非理性,非理性就是人所展現出來的,在我的理解里就是動物性的那一面。動物完全沒有理性,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但是你不知道動物的存活機率要比人低。

完美的愛情就是分享

主持人:您心目中完美的愛情是怎么樣的?

石康:我覺得應該是理性的。

主持人:就是說兩個人不會彼此的去占有,有各自的一個空間,自己會足夠獨立,足夠堅強。

石康:有這一方面。我覺得愛情取決於人的能力,而愛情導致的後果我個人認為是享樂和啟示。享樂是大家可以一起分享財富,分享每個人對對方的服務,或者說分享每個人的才華,每個人的音容笑貌,每個人的善良,就是分享那些品質。他還有些啟示,當兩個人都擁有知識的時候還能一起分享啟示,比如兩個智商非常高的人。我們可以舉例子,羅素和他的一個情人,可以分享一種新發現的數學證明,他們會非常快樂。

主持人:但是旁人就無法分享到,只有這兩個人才能分享。

石康:沒錯。因為它又包含著除了兩個人高度的智慧,還包含著兩個人的情感,是混在一起的,那個我覺得是比較理想的愛情。而我們說的那種兩個人在一起,白頭偕老,過小日子,我覺得它本質上就是利益最大化,實際上是由兩個能力稍微低一點的人,或者是運氣比較不太好的人,合作起來能使他們的生活變得好一些:如果分開了他們可能更不幸福,合在一起稍微能好一點。電視劇《金婚》里那一對兒就屬於那種……

主持人:它不屬於愛情的範疇嗎?

石康:在我的理解里,那完全是非常扭曲的生活。那是我個人看法,你可以有客觀的看法。我覺得很多人能過上那種生活已經非常幸福了,你看那倆人完全不知道什麼叫分享知識,就是天天在一起(笑)。

主持人:您要求太高了(笑)!

石康:對,吵架,鬥來鬥去,是在非常悲慘的生活條件下辛苦熬出來的那么一部分人。我們說他們是值得同情的值得理解的,但我認為那不是所謂人的夢想,一個人還應該有更高一點的要求。

只有奮鬥才能解決人生的空虛

主持人:您書里還寫了一個,你說你特別反感年輕人把無聊、空虛、寂寞掛在嘴邊。現在很多人時常會有心理上的抑鬱,經常會有這樣一個情緒,你覺得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來解決嗎?從您自己的個人經驗來看。

石康:我覺得只有努力、勤奮能解決。如果是由懶惰產生的無聊和空虛,我覺得這就是動物性的無聊和空虛,說明這樣的生命是一個在生命競爭中非常容易失敗的生命,我覺得這樣的生命是把自己放在生命的一個陰影里去進行存活,或者戰鬥的生命,他會導致的是抑鬱和不高興,缺少活力,我個人不太提倡這種生活方式。

主持人:我覺得有時候他可能不是因為懶惰,也不是因為其他一些原因,他可能就是自己找不著目標,有時候會思考一些人生終極的意義,可能一下子就想不通了。

石康:我覺得這樣的思考反而是積極的,你說的這個,如果他是因為他自己很勤奮,很努力,而發現的一種無聊和空虛,正好是跟我的《晃晃悠悠》那個小說碰上了,如果他是一種形而上的空虛,說明這個人正在積極思考,我相信由此早晚他有一天會想明白,然後對他後邊的人生產生更強的動力,會推動他的人生往前走。

主持人:那您覺得您人生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石康:我不相信人生有終極目的,沒有所謂終極目的。

主持人:把握好這樣一個當下的生活就行了?

石康:不是。我覺得人生它的目標特別逗,當你實現了一個目標,那個目標會又給你產生出好幾個分目標來,這就是向上奮鬥,我覺得它其實是開放性的,總體上是讓人越豐富越好,我覺得。

主持人:您一直在強調奮鬥這兩個字,您覺得生活是不是本身就是應該辛苦的,所以不應該有特別多的抱怨?

石康:對,我覺得生活本來就是艱難的,是艱辛的,如果我們不認可生活的艱苦和辛苦那一面,我們就會抱怨,而我們認可它了,我覺得反而會把它當做一種樂趣。

主持人:但有時候惰性就是一種天性,他可能很難克服,您完全沒有過這樣的一個惰性嗎?

石康:我當然有過,但是我覺得克服那種惰性是一種快樂。比如,你早上原來起不來,慢慢你能起來了,原來你每天必須睡到10個小時,現在縮到8個小時,這都是一種樂趣,會讓人振作的。

主持人:您克服惰性有具體的方法嗎?完全靠意志嗎?

石康:我覺得基本上靠自我要求,就是你把自己看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你把自己看成一個有意志力的理性的人,我覺得是能夠克服的,但是如果你自我縱容,那就沒有希望了。你要老覺得自己做什麼都對,怎么都合理,那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任何人都可以談論幸福

主持人:我在您的書裡面還看到一句話,您說幸福是一種事後的回憶,是一種情緒的總結,人們的幸福是衝突的,社會只能是勢利的,讓取勝的人去得到幸福。那您覺得是不是只有成功的人才有資格來談論幸福?

石康:我覺得任何人都能談論幸福,因為幸福對有些人是已經實現的客觀實在,對有些人來講是一種夢想。而生活的本質我覺得我很難分清,你要說到哲學上的生活,就是從形而上的觀點看你很難分清它是真實的還是幻覺,所以每個人談論的幸福我覺得在某種意義上講都是正確的幸福。如果說只有某種人有某種資格來談論幸福,我覺得那是一個不公平,或者說是一種歧視的態度。好多人沒有資格談論抽象的幸福,但在具體問題上是有資格的。比如我們談論一個數學問題,如果一個沒有受過初等數學教育的人去指手畫腳談論高等數學,或者再往上的數學問題,那么這個人叫做沒有資格談論,因為他完全不了解,他也沒有尊重前人的數學經驗,就是自己張嘴瞎說。

中國著名作家

中國作家以豐富的作品、獨特的風格、鮮明的個性、誘人的魅力而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光彩奪目的明珠。

2006-2010中國作家富豪榜

簡介中國作家富豪榜被媒體譽為“中國文化界的奧斯卡盛典”,每年通過深入調研,發布當年度中國版稅收入作家財富排名,均引發巨大轟動,迅速吸引億萬讀者火爆熱議作家群體,關注文學原創。自2006年由吳懷堯首創至今,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文化盛會,每年引爆全球媒體關注,在華人世界迅速形成現象級話題。

2010年
第五屆

第1-5名:楊紅櫻(版稅2500萬)| 郭敬明(版稅2300萬)| 鄭淵潔(版稅1950萬)
當年明月(版稅950萬)|曾仕強(版稅780萬)
第6-10名:名郎鹹平 | 李可[職場小說作家] | 韓寒| 尹建莉 | 天下霸唱
第11-15名:王樹增| 金庸| 李敖| 南派三叔| 麥家
第16-20名:龍應台| 星雲大師| 錢文忠| 笛安| 六六
第21-25名:袁騰飛| 小橋老樹| 周國平| 王蒙 | 賈平凹

2009年

第四屆

第1-5名:鄭淵潔(版稅2000萬)|郭敬明(版稅1700萬)|楊紅櫻(版稅1200萬)
當年明月(版稅1000萬)|吳曉波[財經作家] (版稅750萬)
第6-10名名:饒雪漫 | 錢文忠 | 韓寒 | 李可[職場小說作家] |石康
第11-15名:王曉方 | 易中天 | 余秋雨 | 蔡駿 | 馬未都
第16-20名:劉震雲 | 崔曼莉 | 安意如 | 王蒙[國務院參事] | 閻連科
第21-25名:阿來 | 麥家 |葉永烈 | 孔二狗 | 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2008年

第三屆

第1-5名:郭敬明(版稅1300萬)|鄭淵潔(版稅1100萬)|楊紅櫻(版稅980萬)
饒雪漫(版稅800萬)|馬未都(版稅745萬 )
第6-10名:郭妮 | 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 何馬 | 石康 | 滄月[作家]
第11-15名:明曉溪 | 王曉方 | 余秋雨 | 王立群 | 當年明月
第16-20名:蔡駿 | 麥家 | 韓寒 | 楊志軍 | 海岩
第21-25名:池莉 | 安妮寶貝| 易中天| 畢淑敏 | 李西閩

2007年

第二屆

第1-5名:郭敬明(版稅1100萬)|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版稅1060萬)
易中天(版稅680萬)|鄭淵潔(版稅570萬)|饒雪漫(版稅520萬)
第6-10名:王朔| 楊紅櫻 | 曹文軒| 王躍文[作家]| 余秋雨
第11-15名:蔡駿 | 都梁| 韓寒 | 畢淑敏 | 安妮寶貝
第16-20名:王海鴒| 海岩 | 閻崇年| 天下霸唱 | 陸天明
第21-25名:石鐘山[作家]| 當年明月 | 劉心武| 楊志軍| 賈平凹

2006年

第一屆--

第1-5名:余秋雨(版稅1400萬)|二月河(版稅1200萬)| 韓寒(版稅950萬)
蘇童[作家] (版稅900萬)|郭敬明(版稅850萬)
第6-10名:唐浩明 | 易中天 | 鄭淵潔 | 楊紅櫻 | 姜戎
第11-15名:安妮寶貝 | 王蒙[國務院參事] | 陳忠實 | 賈平凹 | 鐵凝
第16-20名:海岩 | 周梅森 |張平 | 余華 | 莫言
第21-25名:阿來[作家] | 池莉 | 張悅然 | 劉心武 | 劉震雲

中國百年文壇巨星

魯迅的《阿Q正傳》打破了中國千年的八股文言文化,開始了白話文體的小說,在這一百里中國的文壇又是如何發展,有誕生了多少文化名人。

內地十大實力派電視劇編劇

編劇,簡單的說就是通過文字創作出劇本的作者,其往往是電影電視劇的故事源泉,顯而易見,編劇的重要性。就單從美國編劇大罷工到《士兵突擊》、《亮劍》、《順溜》等一批內地電視劇的成功,更加看到了編劇在整個影視創作中的核心作用。

中國知名影視編劇

編劇是通過文字創作出劇本的作者,其往往是電影電視劇集的故事泉源。 編劇又可以尊稱為劇作家,最著名的是莎士比亞、唐滌生、曹禺等。 盤點中國知名影視編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