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于是之(1927—2013),原籍天津,1927年出生於唐山,後遷至北京,曾在北平孔德國小讀書,畢業於北師附小;國中就讀於北平師大附中,畢業後因家貧輟學。
15歲起曾做倉庫傭工,後當抄寫員;1942年參加北平青年組織的業餘戲劇活動,1945年秋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不久失學,加入祖國劇團,參與《蛻變》、《以身作則》等劇的演出。
1947年進入北平藝術館,參加《上海屋檐下》、《大團圓》等劇的演出;1949年2月參加華北人民文工團(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前身);1951年他在話劇《龍鬚溝》中飾演程瘋子,使該角色深入人心;同年,在歌劇《長征》中飾演毛澤東。
1958年,他在話劇《茶館》中塑造的茶館掌柜王利發的藝術形象,更是奠定了他話劇表演藝術家的地位。
此外,他在《關漢卿》、《雷雨》、《名優之死》、《女店員》、《丹心譜》、《請君入甕》、《洋麻將》、《太平湖》等劇中創作的角色,都取得成功。
此外,他還在電影《青春之歌》、《秋瑾》、《以革命的名義》、《丹心譜》、《大河奔流》等中飾演角色,並和曹禺、梅阡合作創作了歷史劇《膽劍篇》,與英若誠、童超合作改編了話劇《像他那樣生活》。
于是之於1985年當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88年當選為北京市戲劇家協會主席。
2013年1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其文字作品有《演員于是之》、《于是之人生漫筆》、《于是之論表演》等。
人物生平
于是之同志,原名於皛,原籍天津,1927年7月生於唐山,後遷至北京。童年時期就讀於北京孔德國小, 1938年畢業於北師大附小,國中就讀於北師大附中,畢業後因家貧輟學。15歲起做倉庫傭工,後當抄寫員。1942年參加輔仁大學由學生組織的業餘戲劇活動。
1945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不久失學,同年加入祖國劇團,參加了話劇《蛻變》、《以身作則》等劇目的演出。1946年到天津參加職業劇團演出,改名于是之。演出了《孔雀膽》、《升官圖》等戲。1947年進入北京藝術館,參加了《上海屋檐下》、《大團圓》等劇目的演出。
1949年2月參加華北人民文工團(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前身之一),1951年在話劇《龍鬚溝》中飾演程瘋子,使這一角色深入人心。同年,在歌劇《長征》中飾演領袖毛澤東,是建國後最早飾演毛澤東的演員。
于是之同志幾十年來在話劇舞台上和影視作品中飾演了30多個主要角色。
他刻苦學習、勇於探索,善於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塑造的《龍鬚溝》中的程瘋子、《虎符》中的信陵君、《名優之死》中的左寶奎、《駱駝祥子》中的老馬、《女店員》中的宋爺爺、《日出》中的李石清、《關漢卿》中的王和卿、《茶館》中的王利發、《丹心譜》中的丁文忠、《洋麻將》中的魏勒以及電影《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澤、《以革命的名義》中的捷爾任斯基、《秋瑾》中的貴福等各類藝術形象都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他於1958年在話劇《茶館》中塑造的茶館掌柜王利發的藝術形象,更奠定了他話劇表演藝術家的地位。
他的表演既體現出對生活高度凝鍊的感性認識,又充滿了耐人尋味的審美價值。他善於總結,融生活與藝術為一體,把表演技巧深隱於形象創造之中,形成了獨特的現實主義表演方式,並根據自己多年的藝術創作和表演經驗寫就了《于是之論表演》一書,在全國戲劇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為豐富發展我國的話劇表演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
于是之同志是北京人藝劇本創作和劇目建設的傑出組織者、領導者。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他身為劇本組領導,精心設計,聚集創作人才,建立起精悍的創作團隊。
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劇院創作並演出了《天下第一樓》、《狗兒爺涅槃》、《小井胡同》等十餘部優秀保留劇目,其中有許多劇目曾榮獲全國或北京市各類藝術獎項,在國內戲劇界和廣大觀眾中產生了極大影響。每一個劇本創作的過程中都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和辛勤勞動,從選擇題材、結構提綱、人物設定、語言文字潤色到反覆修改定稿,他都積極參與。對於其中的人物和歷史背景,他精讀了大量的參考書籍,有時為一個人物的動作和一句台詞冥思苦想多日,每個劇本都要審看二、三十遍。有些作者感動於他付出的辛勤勞動,提出在作品中也署上他的名字,都被他婉言謝絕。他還與曹禺、梅阡同志合作創作了歷史劇《膽劍篇》,與英若誠、童超同志合作改編了話劇《像他那樣生活》,兩劇上演後都廣受好評。
1984年,于是之同志擔任了北京人藝第一副院長並主持工作,他與領導班子成員一起,為傳承和發揚劇院的優良傳統、推進改革發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87年,他親自起草了北京人藝精神文明建設規劃和措施,在經費包乾、分配製度、輪換上演、票價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嘗試。
1988年,他組織五部優秀劇目赴上海演出並引發了轟動,被媒體稱為“劇壇盛事”、“話劇鏇風”。他經常深入首都大專院校和工廠參加各類藝術活動,為普及話劇藝術傾力奉獻。他著力抓好青年藝術人才培養,諄諄教導、精心培育,在“團帶班”經驗的基礎上與中央戲劇學院合辦話劇表演本科班,為劇院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表演人才,使藝術生產、藝術建設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新局面。
于是之同志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文藝事業。他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各項方針政策,認真貫徹黨的文藝工作方針,為話劇事業的繁榮發展嘔心瀝血,做出了巨大貢獻。1985年當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88年當選為北京市戲劇家協會主席,1991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他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第七、八屆代表大會代表。
2013年1月20日17時19分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享年86歲。
所獲獎項
1984年 榮獲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電影《秋瑾》)
1987年 被文化部批准為全國尖子演員
1989年 榮獲中國話劇金獅獎“演員榮譽獎”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6年榮獲“表演藝術成就獎”
2007年 榮獲“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稱號
2009年 榮獲首屆“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
人物評價
于是之同志道德高尚、修養深厚、高風亮節,他數十年如一日嚴於律己、真誠待人、謙虛謹慎、表里如一,儘管一生中獲得諸多崇高榮譽,但他始終稱自己為“平民演員”。在其晚年患重病的十餘年中,他與病魔進行了頑強的抗爭。于是之同志的辭世,是中國文藝界的巨大損失,也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巨大損失,令人深感悲痛和惋惜——但他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崇高品格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緬懷。
于是之是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在表演藝術上最傑出的代表之一。他的表演風格本色自然、含蓄深沉且富含詩意。他同時又是一位孜孜不倦的求學者與理論探索者,長期致力於豐富發展由焦菊隱先生倡導建立的北京人藝演劇學派的理論。
作為一代話劇表演大師,于是之所演的眾家人物們出神入化,傾倒一大批 “痴情”者,僅提《茶館》,都知戲中有個做了一輩子順民的王掌柜;曾有一位戲迷,堪稱為于是之的頂禮膜拜者,看《茶館》已不下十幾遍,其迷戀程度竟達這般:晚上乘十一時的火車欲出差,他事前算計好了時間,先去首都劇場看場《茶館》,待“暈”夠了,戲散罷則直奔火車站;而劇中凡王掌柜的台詞,這位朋友不僅能脫口而出,其熟練利索如珠落玉盤,而且對於先生的聲調語氣、抑揚頓挫,皆盡模仿之能事,惟妙惟肖,這也是一種愛屋及烏。
人物語錄
1、1950年,北京人藝要排老舍的《龍鬚溝》,于是之演程瘋子,對他來說這真是天賜良機;于是之自己寫道:“劇本的第一遍朗讀,已經把我帶到生我長我的地方。那些人,我都似曾相識;那些台詞,我都是一句一句聽著它們長大了的。這以後,在工作中,我不斷地想起許多故人往事:四嫂子讓我想起我的母親,王大媽也讓我想到我的一位親戚……”
2、他在《我演程瘋子》一文中說:“解放前的程瘋子,在一種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境界中,勉強培養出一個自己的小天地來……解放後,溝真的修了,而且程瘋子也看上自來水了,有事情做了……程瘋子性格的發展與其說是從‘瘋’到‘不瘋’,不如說是從‘不實際’到‘實際’。”
3、于是之在《〈茶館〉排演漫憶》一文中說:“譬如王利發第二幕的手,一種雖常操勞而好乾淨的人的手,便是我從陳大爺的身上‘剽竊’來的。一個演員捕捉到一個對角色最恰當的手勢,是多么要緊的吶!”
4、于是之在《演“王利發”小記》中說:“含蓄是藝術的本性,沒有含蓄,就沒有藝術。”
5、上級組織曾經請于是之出任文化部副部長,他拒絕要職時的語氣,冷淡得令人皺眉,他說:“我管一個劇院都很吃力,文化部的事我管不了。”他私下還說:“我當了行政領導,(結果就會)由一個內行變成了兩個外行。”
此外,于是之先生的經典語錄還有:
1、新劇本不通讀兩遍,絕不肯提意見。
2、大師不能滿街走,我不是大師,只是個普通演員。
3、玩世不恭的演員,大約是連玩世不恭的角色也演不好的。
4、(最後一次公演《茶館》)每幕戲都出漏洞。我在台上痛苦極了,好容易勉強支撐著把戲演完,我帶著滿腹歉意的心情向觀眾去謝幕。我愧不可當。觀眾偏偏鼓掌鼓得格外熱烈……我的一生從演戲以來,只知道觀眾對演員的愛和嚴格,卻從來沒有想到過觀眾對演員有這般的寬容。
5、我沒有受過專業的基本訓練,生活的庫存,我十分狹窄。對本民族的戲劇傳統,我並無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