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縣

平遙縣

平遙縣位於山西省中部,四周與介休、祁縣、文水、汾陽、沁源等縣市接壤。總面積1260平方公里,現轄14個鄉(鎮),總人口48萬人。是中國境內保存完整的明清時期古代縣城的原型。平遙古城擁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平遙是山西省的文物大縣,有300多處古蹟。“匯通天下”的日升昌票號被譽為“中國現代銀行的鼻祖”,雙林寺被專家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鎮國寺萬佛大殿是中國現存最早最珍貴的木構建築之一。平遙縣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遙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與雲南麗江、四川閬中、安徽歙縣並稱為中國現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平遙縣位於中國北方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東部的太原盆地西南。全縣總人口49萬(2002年數據),其中縣城人口10萬左右。縣城東北距首都北京616公里,北至省城太原90公里,西到古都西安543公里,東達天津市港口758公里,南及廣州海岸2390公里。全縣總面積1260平方公里.平遙古城,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雲南麗江、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今山西省平遙縣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1370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遙是中國境內保存完整的明清時期古代縣城的原型。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21屆大會決定將平遙古城以古代城牆、官衙、街市、民居、寺廟作為整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是研究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和宗教發展的實物標本。平遙古城是依據中國漢民族文化思想和建築風格建立起來的。現在城牆及城內建築均保持著14—18世紀的歷史風貌。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國家郵政局為紀念這一中國文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於2000年8月18日向全國發行題為“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特 種郵資明信片,一套10枚,均為60分面值,發行量50萬套。圖案分別為:古城牆、鎮國寺、文廟大成殿、雙林寺、市樓、清虛觀、日升昌票號、明清民居、平遙社火、古城鳥瞰。這是我國第一次嘗試發行主圖與郵資圖不同的特種郵資明信片;同時尊重廣大集郵愛好者的意願,僅發行國內明信片資例60分一種。每張明信片以大小兩幅圖,畫龍點睛般反映了漢民族明時期城市建築的傑出範例和特徵;10張明信片組合在一起,展現出一幅漢民族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2001年開始舉辦的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是平遙的又一重要名片。

歷史沿革

平遙縣平遙縣

平遙古城已有2800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級城市,因其所有特徵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而載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周代

在古代,城牆構成了中國城市的基本框架,是城市的具體形象。平遙城與全國其它許多城市一樣,是先修築城牆後而形成城市,平遙城牆肇建於何時,史書中未見有確切的說法。唯清光緒八年《平遙縣誌·建置》中載:“舊城狹小,東西二面俱低,周宣王時,大將尹吉甫北伐獫狁,駐兵於此,筑西北二面。”就平遙的歷史而言,西周時代,“此”地沿無縣、邑的行政區劃,但尹吉甫率師北伐時,既“駐兵於此”,建設防禦工事,當屬首要。他們既在“西北二面”築牆防守,那末東南二面也決不會空若曠野。很顯然,那次浩大的軍事防衛工程為後來的平遙城牆奠定了基礎,平遙城牆的雛形就在“宣王中興”的年代裡告成了。

秦朝

秦朝統一中國後,廢封國,實行郡縣制,置縣平陶,屬太原郡。漢朝時,平遙為京陵、中都二縣及鄔縣地。

北魏

徙漢平陶(原址在今文水縣西南)於京陵城西,並因避太武帝拓跋燾名諱,改平陶為平遙,東遷至今址,平遙城作為縣治之所在,是平遙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隋唐

為防禦北方突厥族的侵入,作為“表里山河”的軍事重鎮山西,在戰略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其時,平遙以一座土夯的城垣,經歷過冷兵器時代一場場自衛戰爭的嚴酷考驗。

北宋

趙匡胤為討平北漢政權派兵焚燒平遙城,然而平遙城池畢竟土不為火克,永葆著“城”的偉觀。唐宋時期,平遙古城商貿初具規模。

元朝

從城內一冀姓市民的先祖 遺言中得知,元朝至正九年(1349)時,今城內沙巷街以西尚屬城外,那裡“桑園成林,百鳥爭鳴”。

明朝

平遙縣平遙縣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大水成災,衝垮西城牆,留滯了紅色泥沙,那末當年的北城牆必不遠於窯場街一帶。照此判斷,舊城的周長與史傳明洪武三年之前原平遙舊城為“九里十八步”是十分相符的。

明洪武三年(1370年),平遙城牆在周長“九里十八步”的“舊城”基礎上開始擴建,重建築成“周圍十二里八分四百、崇三丈二尺、濠深廣各一丈,門六座,東西各二,南北各一,城牆已磚石包牆。明代中葉以後,城市經濟的繁榮和人口的增長,促使城市建築向外擴展,正德四年(1509年)在親翰門外築起了“附郭關城”一面,“附郭關城”是加築在“關廂”之外的又一道城垣。牆身素土夯成,牆高約6米,上砌女兒牆。牆間辟拱券城門一道於龍王廟之左,習稱“東關門”。“東關門”面臨惠濟河畔,北望“九眼橋”,是去向“官道”(如同今之國道)、通往太原府的必經之路。

明代中葉,古城商貿得到進一步發展。在明清兩代500餘年間,平遙城牆歷經26次修葺增補,形成了現存的已有規模。即周長6162.68米(與明初“周圍十二里八分四厘吻合),平遙城三華里見方城門六道,南北各一,東西有二,形如“烏龜”頭南尾北,所以平遙城又稱龜城。作為城的標示—城樓,在明代已有之,清康熙年間重修。古城內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街也形成明清時期,體現縣置的平遙縣衙建成於元至正六年(1346年),歷經元、明、清各代,保留至今。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歷代古城人民的多神信仰生動體現在文廟、武廟、城隍廟、清虛觀、財神廟、雙林寺、鎮國寺等宏大建築中,這些寺觀廟堂香火不斷,明清盛極一時。構成古城主體的民居宅地,商鋪作坊,是在十五世紀初隨著晉商文化的中心城市逐步形成,而漸漸興建起來的。到明清時期,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在賀蘭仙橋、市樓金井等舊有八景的基本上,光緒年間又有清虛仙跡、書院弦歌四景增入邑聖。古平遙十二景勝名遠播。邑人一向重視文化教育、樂於興學。明初的卿士書院,康熙年間的西河書院,嘉慶道光年間的古陶書院(超山書院),鹹豐年間的鳴風書院為晉商文化,古城文明培育了代代人才。

清代

古城商業貿易一度興盛,曾發展為全國的商業金融中心,有“拉不完,填不滿的平遙城”之說,當時城內大小街巷商鋪鱗次櫛比,繁華異常,南大街、東大街、西大街、城隍廟街、衙道街等主要街道的商鋪以經營大批量,大宗項的中轉業為主,各種南北貨物源源不斷地載進平遙,再發往其他各縣以至省名。占地2.25平方公里的古城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十五個市場區域,市中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車水馬龍。清道光三年(1823年),日升昌票號誕生,平遙商幫迅速崛起,進一步促進古城貿易的發展,此後持續百餘年之久。

平遙古城創建以來,一方面是周而復始地遭災罹禍,或受水患,或為火燔,或遇兵燹受損,或愛風雨侵蝕,多次瀕於坍塌;另一方面又有人不折不撓地進行救護和重建,從守土之吏到愛鄉之民,無不將保護古城視為自己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繩繩相繼,代代相傳。每當出現毀壞之後,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去修復。多少年來,修舊補缺者有之,落架修葺有之,改形增制者有之。但從清末到民國年間,由於戰亂等在,一度有毀無建。

民國

民國七年以後,公路、鐵路相繼開通,促進了平遙的開放。各種洋貨大量流入平遙,占領市場。

1938年2月,日本侵略者入侵平遙城,古城經歷了日本法西斯七年的燒殺掠搶,許多建築或毀壞或改為軍事設施。日軍推新經濟封鎖政策,城內商鋪減少,滿目蕭條。

20世紀中期,附郭關城最終遭遇了建設性的毀滅,如今已難得覓其蹤影。

新中國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重視平遙古城保護。五六十年代時,就撥款維修文廟大成殿、雙林寺等文物古蹟。當時,由於實行公私,個體商鋪銷聲匿跡,城市商業以集體供銷社為主,城內興建起柴油廠、棉織廠等國有企業。

1965年5月24日,山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平遙城牆、雙林寺、鎮國寺和文廟大成殿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經費得不到保證,加之“破四舊”、“深挖洞”之風盛行,古城內原許多文物古蹟或被占用或被拆除,遭到了自然的、人為的損壞。城牆周圍開始修起大量民宅。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古城保護工作步入正常軌道,縣政府建立管理機構,制定政策法規,大力融資維修古蹟、修建道路、整治環境、開發旅遊。

1979年,國家拔專款修繕雙林寺、鎮國寺、城牆。這一時期,城內個體私營商業雨後春筍地發展起來,日用百貨齊全,批發零售兼營。城市一片繁榮。

1986年,平遙古城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1990年,平遙城市布局劃分為古城保護區、新城發展區。

平遙縣平遙縣

1993年,平遙城牆牆體全體復原如故,72座敵樓重新聳起,魁星樓再現菜昔日風采,太和門、親翰門、風儀門三座瓮城恢復原狀。以後數年間,城內縣衙、城隍廟、文廟、明清一條街等建築在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遷出後,相繼大量修復。

1997年,12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平遙古城列入世界文化名錄。平遙縣搶抓機遇,進一步加快了古城的保護和開發,到2000年底,平遙古城基本恢復了明清時期建築風格、歷史風韻。隨著知名度的提高,中外旅客大量湧入。現代化賓館、飯店及交通設施成為平遙新城最亮麗的風景。城內的民俗客棧,古色古香,傳統名吃,風味獨特,吸引中外來賓流連往返,平遙城進入了中國重要旅遊城市行列。

2000年底,平遙古城基本恢復明清原貌。現在的平遙古城,集金、元、明、清及民國初年曆代建築之大成,城牆巍峨,衙署森嚴,街道如故,商鋪林立,傳統民居鱗次櫛比,樓閣、橋樑、祠廟、道觀、佛寺、教堂,星羅棋布,渾然一體,世澤綿長,規模和格局與明清時期相符。平遙世風淳厚,文心蕩漾。人們走進平遙古城,猶如神遊於明清時代,置身於一座龐大的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

古城外的東、南、西為新城發展區,總面積是古城的二至三倍。東區以平遙一中為中心形成了教育新區,南區以黨政辦公大樓、機關、學校、醫院為代表形成了綜合發展區,西區以綠色都城、柳根花園為代表居民新區。高樓林立。馬路縱橫,霓虹閃爍,市場繁榮,充滿現代氣息。

2005年,在新一屆縣委、政府的領導下,圍繞建設國際更具知名度、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旅遊城市之一。平遙古城開展了規模空前的建設開發。城牆外圍的大片建築被拆除,形成了既整潔,又廣闊的綠化帶,一座完整的古城雄姿正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行政區劃

轄5個鎮、9個鄉:古陶鎮、段村鎮、東泉鎮、洪善鎮、寧固鎮、南政鄉、中都鄉、岳壁鄉、卜宜鄉、孟山鄉、朱坑鄉、襄垣鄉、杜家莊鄉、香樂鄉。

平遙縣行政區劃

古陶鎮

轄: 東城 村、 西城村 、 南城村 、 北城村 、 乾坑村 、 十九街村 、城 南堡 村、 新南堡村 、 新莊村 、 閆壁村 等

段村鎮 轄, 馬壁 村, 普洞村 , 邢家莊村 ,水策窪村,平道頭村,上永厚村,下永厚村, 文祠神村 , 下莊村 , 四十畝村 , 史家 莊村, 段村 , 旭莊村 , 陳西村 , 廉莊村 , 阮莊村 , 希賢村 , 希堯村 , 橫坡村 , 北常村 , 南常村 , 北羌村 , 南羌村 , 東安社村 , 西安社村 ,弓村, 堡和村 , 七洞村 等
東泉鎮 轄, 東泉村 , 龍坡村 , 圪塔村 , 水磨頭村 , 任家莊村 , 雙井村 , 彭坡頭村 , 梅槐頭村 , 修德村 , 東戈山村 , 西戈山村 , 南湖村 , 遮胡村 , 飛沿村 , 常村 , 東趙村 , 西趙村 , 東源祠村 , 趙壁 村, 木瓜村 , 千莊村 , 南嶺底村 , 上莊村 ,黃 西溝村 ,峙嶇頭村, 林坡村 , 三岔口村 , 宋家莊村 , 北嶺底村 , 窯溝村 ,油房溝村, 艾蒿 坪村, 李家莊村 等
洪善鎮 轄, 洪善村 , 新營村 , 南營村 , 白家莊村 , 北營村 , 蘭村 , 東山湖村 , 西山湖村 ,南 長壽村 , 北長壽村 , 郝村 ,宋家堡村, 東堡村 ,沿村堡村,新盛村, 東莊村 , 冀郭村 , 欽賢村 ,東大閻村, 西大閻村 , 小沿村 , 京陵村 ,尹村, 五里莊村 等
寧固鎮 轄, 油房堡村 , 蘇封村 , 岳封村 , 王智村 , 魚市村 , 新建村 ,蘆村, 寧固村 , 南堡村 , 左家堡村 , 梁家堡村 , 任家堡村 , 南侯村 , 北侯村 , 東張趙村 , 西張趙村 , 河西村 , 灘頭村 , 淨化村 , 營里村 , 曹家堡村 , 豐依村 , 魏樂村 , 王郭村 等
南政鄉 轄, 南政村 , 閻家莊村 , 娃留村 , 侯郭村 , 東劉村 , 西劉村 , 小劉村 ,南 北莊村 , 里村 , 王家莊村 , 田家 堡村, 小王家莊村 , 小徐村 , 蔣家堡村 , 道備村 , 西遊駕村 , 東遊駕村 , 李家橋村 , 西堡村 , 賈家莊 村等
中都鄉 轄, 道虎壁村 , 東達蒲村 , 西達蒲村 , 東莊村 , 西莊村 , 南三狼村 , 北三狼村 , 梁周村 , 曹村 , 南姚村 ,北 姚村 , 南良如村 , 北良如村 , 侯冀村 , 杜村 , 橋頭村 , 梁趙村 , 西胡村 等
岳壁鄉 轄, 岳中村 , 黎基村 , 岳南 村, 岳北村 , 尹回村 , 小城村 , 西源祠村 , 梁村 , 東郭村 , 金莊村 , 西郭村 ,閻 良莊村 , 高林村 , 梁坡底村 ,北西泉村, 南西泉村 , 偏城村 , 下溝西村 ,原家莊村,東 九龍村 , 西九龍 村, 梁家莊村 , 趙家寨村 ,等
卜宜鄉 轄, 西卜宜村 , 梁家灘村 , 梁家寨 村, 遐角村 ,敖坡村,南 石渠 村, 北石渠村 , 東卜宜村 , 永城村 , 棗樹坪村 , 軍寨村 , 范村 ,武村, 南杜家莊村 , 落邑村 , 林泉村 , 小胡村 ,靳村, 南王家莊 會村, 東胡村 , 果子溝村 , 明子村 , 東坡村 , 西坡村 , 堡子上村 ,上神南村,下神南村, 董家莊村 , 尚家莊村 , 路牛村 , 石城村 , 牛郎溝村 , 南莊村 , 北莊村 ,西 觀寺村 ,上 青沙村 ,下青沙村等
孟山鄉 轄, 照四角村 , 魏家莊 村, 二郎 村, 下石庵村 ,石圐圝村, 昌源莊村 , 賈封村 , 安窪村 , 花溝 村, 石家坡村 , 康家莊村 ,孔子峪村, 南灣 堡村等
朱坑鄉 轄, 辛村 ,黃倉村, 坡底村 , 梁家村 , 陽莊村 , 郭家坡村 , 源神廟 村, 郭休村 , 東青村 , 西青村 , 喜村 , 北堡村 , 龍峪村 , 六莊村 , 東勝村 ,河西凹村, 趙家莊村 , 喬家山村 ,東 侯壁村 ,西侯壁村,東堡寨村, 大虎嶺 村, 南依澗村 , 北依澗村 ,東堐窯村, 許家莊村 ,嬰 溪村 , 侯家坪村 , 山坡頭村 , 侯家莊村 , 賈家坡村 , 宋家嶺村 , 花堡 村, 盤石 村, 韓莊村 , 張家莊村 ,溫 家底 村, 南頭村 , 新窯村 , 郭家河村 , 程家莊村 , 雷家莊村 , 興旺村 , 東郭 休村,杏元坡村, 蘇家莊 村,唐河底村, 馬村 ,圪塔村, 上店村 , 朱坑村 , 大汪村 , 小汪村 ,南 汪湛村 ,北汪湛村,龎莊村, 洪堡村 , 龍躍 村, 南坡村 ,西崕窯村,西善信村, 莊則村 等
襄垣鄉 轄, 郝洞村 , 郝家堡村 , 桑冀村 , 曹冀村 , 柏森村 , 白城村 , 郝開村 , 府底村 , 東良 鶴村, 襄垣村 , 梁官村 ,西良鶴村, 桃園堡村 , 羅鳴 後村, 長則村 ,東善信村, 窯頭村 ,桑城村, 郝溫村 , 郝橋村 , 青沙村 ,曹壁村, 上汪村 ,中汪村, 下汪村 等
杜家莊鄉 轄, 杜家莊村 ,閻 長頭村 , 蘇家堡 村, 南良莊村 , 東良莊村 , 西良莊村 , 回回堡村 ,仁莊村, 梧桐村 , 東鳳落村 , 西鳳 落村等
香樂鄉 轄, 香樂村 , 安固村 , 雲家莊村 , 趙坦村 , 陶屯村 , 郝莊村 , 青落村 , 北薛靳村 , 南薛靳村 , 武坊村 , 西王智村 , 趙家堡村 , 大堡村 , 三家村 , 羅城村 , 大羌村 , 西羌村 , 薛賢村 , 南官地村 , 中官地村 , 北官地村 , 郝家莊村 等
平遙縣平遙縣

2000年,平遙縣鄉鎮區調整前,平遙縣轄5個鎮、19個鄉。總人口477373人,各鄉鎮人口:城關鎮73918、段村鎮26365、東泉鎮19539、洪善鎮18771、寧固鎮16130、南政鄉23098、達蒲鄉 32946、岳壁鄉 51112、卜宜鄉 27594、果子溝鄉 6535、普洞鄉 5898、梁坡底鄉13264、孟山鄉 4199、千莊鄉 2252、朱坑鄉 11402、辛村鄉12058、南依澗鄉 7264、襄垣鄉 23344、王家莊鄉20565、沿村堡鄉 16590、杜家莊鄉 18706、香樂鄉 12529、西王智鄉 12192、淨化鄉 21102。(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建國後,各民族大融合,轄區內有漢族、滿族、回族、壯族、藏族、維吾爾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哈尼族、錫伯族、朝鮮族、土家族、黎族、白族、土族等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下一個就是回族,別的少數民族人數很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遙縣位於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太岳山之北,太行山,呂梁山兩襟中央,地理坐標為東經112°12′~112°31′,北緯37°12′~37°21′之間。東接祁縣,西鄰汾陽市,南靠沁源縣,北連文水縣,西南與介休市接壤,東南與武鄉縣、沁縣毗鄰。汾河和南同蒲鐵路、108國道穿境而過。縣城距首都北京616公里,距天津港758公里,距廣州海岸2390公里,距古都西安543公里,距山西省會太原94公里,距晉中市政府駐地榆次區81公里。距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僅有90公里。

水文地貌

平遙古城旅遊景點1平遙古城旅遊景點1

平遙縣主要有汾河、惠濟河、柳根河、嬰澗河、沙河、昌源河、官溝河等河流。平遙縣15km以上的河流10條,長度為343km。除汾河外,河流流向和山脈走向基本一致,均為季節性河流。

平遙縣境東南部群山環繞,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為廣袤的平川。占地比例分別為44.2%、14.4%、41.4%。最高點孟山,海拔1962米;最低處境內汾河下游兩岸,海拔735米。

氣候特徵

平遙縣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多風少雨,春季旱象比較明顯,夏秋兩季雨量集中,比較濕潤。常年多晴朗天氣。據近40年記錄統計,年平均氣溫10.6℃,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5.4℃,極端最低氣溫-24.1℃,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4.2℃,極端最高氣溫達41.1℃。一般在10月中旬,日最低氣溫始降至0℃或以下,4月中旬升至0℃以上。平均初霜期始於10月上旬,終霜期在4月中旬,全年無霜期平均約183天(指白霜)。年平均降水415.5毫米,年降水量分配亦相差懸殊,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內。按季節分配:春季(3-5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15%;夏季(6-8月)約占58.8%;秋季(9-11月)約占22.7%;冬季(12-2月)約占3.5%。地形對風的影響很大,6-9月份盛行東北風,其它各月均盛行西南風。年平均風速2.1米/秒,冬、春較大,夏、秋較小,年出現7級或以上的大風日數平均為7天。

自然地理

平遙縣位於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南端,東連祁縣、北接文水,西鄰汾陽,西南與介休接壤。南靠沁源,東南與沁縣、武鄉毗鄰,總面積1253平方公里。

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多風少雨,春季旱象比較明顯,夏秋兩季雨量集中,比較濕潤。常年多晴朗天氣。

平遙縣平遙縣

由於受地形影響,也帶來了本縣氣候分布上的差異。據氣象站的資料,基本上代表了北部平川區的氣候狀況,該區種有小麥、玉米、穀子、高粱、棉花等;中部丘陵區,無霜期約160天左右,易乾旱,多種玉米、穀子、棉花等。而南部山區,氣溫偏低,無霜期約為130天左右,只耕種少部分莜麥、山藥等耐寒作物。全縣每年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旱、雹、洪、霜凍等災害天氣。乾旱對本縣丘陵地區危害較大,個別年份的春天,甚至幾次下種,仍然缺苗斷壟,致使減產。。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相對較好的氣候環境,構成了具有平遙特色的區域比較優勢,歷來是晉中重要的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平遙縣富藏煤、鐵、石膏、石灰石等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區,煤炭儲量113億噸,鐵礦13萬噸,石膏礦1000萬噸,石灰石5000萬噸。

平遙縣水資源非常貧瘠,境內有惠濟河、柳根河、嬰澗河和汾河四條季節性河流,年均降水455毫米,水資源總量1.1億立方米,人均、畝均占有量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平遙縣生物資源比較多樣,自然植被有草叢、灌叢、疏林和針葉林,人工植被有針葉林、經濟林、農作物等。動物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南山區林區和西北部汾河沿岸,主要有野豬、野兔、野雞、狐獾、狍子、鼠類、蛇類、鳥類等。

資源概況

自然資源

平遙縣富藏煤、鐵、石膏、石灰石等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區,煤炭儲量113億噸,鐵礦13萬噸,石膏礦1000萬噸,石灰石5000萬噸。

平遙縣水資源非常貧瘠,境內有惠濟河、柳根河、嬰澗河和汾河四條季節性河流,年均降水455毫米,水資源總量1.1億立方米,人均、畝均占有量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平遙縣生物資源比較多樣,自然植被有草叢、灌叢、疏林和針葉林,人工植被有針葉林、經濟林、農作物等。動物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南山區林區和西北部汾河沿岸,主要有野豬、野兔、野雞、狐獾、狍子、鼠類、蛇類、鳥類等。耕地773235畝,人均1.86畝。縣境東南部群山環繞,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為廣袤的平川。占地比例分別為44.2%、14.4%、41.4%。最高點孟山,海拔1962米;最低處境內汾河下游兩岸,海拔735米。東南山區森林茂密,草坡遍布,宜林宜牧;南部山區富藏煤、鐵、錳、石膏、耐火粘土、石灰石等礦產,尤以煤豐;東、南丘陵區溝梁交錯,宜植林果;西、北平川區地肥水美,盛產糧棉。境內有季節性河流惠濟河、柳根河、瀴澗河、昌源河、官溝河和過境河流汾河,為黃河水系。全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半乾旱氣候,年均氣溫10.1℃、無霜期158天、降水量439毫米。

文物資源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平遙縣堪稱文物寶庫,旅遊勝地。名勝古蹟星羅棋布,舉目皆是。已發現的地上地下遺址、遺蹟、古建築達300餘處。國家、省、縣三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99處,其中國家級3處,省級6處,縣級90處。組成了一個以古城池為主體的古文物群,吸引著國內外眾多遊客。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始建於西周、擴建重築於明洪武三年(1370)的平遙古城牆,上築垛口3000個,敵樓72座,象徵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氣勢恢宏,雄偉壯觀,列全國至今保存最完整的4座古城之首,為山西省十佳旅遊景點之一。有重建於北齊年間的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內有各類彩繪泥塑2000餘尊,多為明代遺作,大者丈余,小者尺許,形象優美,氣韻生動,以其精湛的彩塑藝術享譽“東方彩塑藝術寶庫”,被聯合國人類居住中心專家稱為“世界珍寶”和“真正的、獨一無二的珍寶”。有全國珍貴的北漢建築鎮國寺(原名京城寺),寺內古建築以萬佛殿為奇,是全國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精品之一。殿內彩塑作品,是全國寺觀廟堂中至今罕見的五代作品,頗具晚唐風格,至為珍貴,對於研究中國雕塑發展史和唐、宋兩代雕塑演進過程,提供了極為可貴的資料。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全國各地孔廟中唯一的金代建築文廟大成殿;有重建於金代的冀郭村慈相寺及高聳入雲的麓台塔;有重建於元、明時期的道教建築清虛觀,內有“懸樑吊柱”、結構奇特的龍虎殿;有重建於清代、雄踞全城中央的的古市樓;有元代始建的金莊文廟,殿內有孔子及其儒家門徒“四配”、“十哲”彩塑珍品;有中國金融史上的“活化石”、全國首創而“匯通天下”的日升昌票號舊址(今中國票號博物館)。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諸如北魏時期的千佛崖,東魏、北齊時期的西溝摩崖造像,歷代碑刻石雕、樓塔橋堡、寺觀廟堂、民居店鋪、館藏文物以及革命紀念地等遍及城鄉,舉不勝舉。眾多的文物名勝,雖經歷代滄桑歲月,然史跡昭然,至今不衰。無愧聯合國人居中心專家傑伊·穆爾和斯托潘諾夫考察平遙時所說:“平遙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人類文明的瑰寶”,“平遙古城不僅是中國的文化遺產,而且也是全人類的財富,應當全面保護。”本縣豐富多彩的文物古蹟,為世人提供了極好的人文景觀,成為國內外遊人嚮往的旅遊勝地。時下,邑地人民遵照政府提出的切中當地發展要略的“旅遊興縣”之良策,著眼長遠利益,加大保護與開發力度,旅遊事業正在蓬勃興起。

旅遊資源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人稱平遙有三寶,其中由青磚砌成的古城牆便是其一。在建城之初,此城牆僅為夯土築成,規模較小。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才擴建成至今的規模,至今雖歷經632餘年的滄桑風雨,其雄風猶存。這座周長約6公里的古城牆,有3000個垛口、72座敵樓,據說這象徵孔子的三千子弟及七十二賢人。除此之外,清朝後期,在古城東南角還曾修建了一座象徵古城文運昌盛的魁星閣,由此可見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影響之深遠。

平遙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國漢民族傳統城市規劃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縣城。在封閉的城池裡,以市樓為中心,由四大街、 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經緯交織在一起,它們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條。城內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磚灰瓦的四合院,軸線明確,左右對稱,特別是磚砌窯洞式的民宅更是具有很濃的鄉土氣息。全城現存四合院民居3797處,其中有400餘處保存相當完好。除此之外,城池內還建有一些大小廟宇,老式鋪面亦是鱗次櫛比,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築原汁原味地勾勒出明清時期市井繁華的風貌。

出古城北門向東北有鎮國寺,它是古城的又一寶。該寺的萬佛殿建於五代(公元十世紀)時期,目前是中國排名第三位的最珍貴木結構建築,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殿內的五代彩塑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藝術珍品。古城的另一寶則是位於城西南方向、重建於北齊武平二年(公元571年)的雙林寺。在該寺的10餘座大殿內有元代至明代的彩色泥塑2000多尊,被人們譽為“彩塑藝術的寶庫”。事實上古城之寶不勝枚舉。像重建於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在中國現存很少的文廟大成殿和始建於唐顯慶二年(公元657年)的清虛觀,它們無一不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的博大精深。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說平遙就不能不說“晉商”和“票號”,因為這裡是“晉商”的發源地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票號的誕生地。明清時期,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晉商一些大商號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設總號,在外地設分號,跨地區經營的商業系統。在此種情形下,大宗的批發、運銷勢必帶來巨額現銀的解運業務,於是一種新的解款方式——“票號匯兌”便應運而生。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就在平遙西大街“西裕成”顏料鋪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專營匯兌、兼營存放銀業務的“日升昌”票號。三年之後,在山東、河南、遼寧、江蘇等省先後設立分支機構。19世紀40年代,它的業務更進一步擴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當時,在“日升昌”票號的帶動下,平遙的票號業發展迅猛,鼎盛時期這是的票號竟多達二十二家,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可見,在中國近代金融史上,平遙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古老的平遙是輝煌的,現在的平遙依然充滿了魅力。在時下許多文化古城為興商業而被肢解破壞時候,平遙卻如此完好地保存了下來,這實在是平遙人的聰明所在。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全會上一致通過,將平遙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便是對平遙古城的最佳褒獎。

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全部特徵,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平遙縣常住人口為502712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77373人相比,增加25339人,增長5.31 %,年平均增長率為 0.52%。平遙縣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44866戶,家庭戶人口為478367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30人,比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68人減少了0.38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261291人,占51.98%;女性人口為241421人,占48.02%。總人口性別比由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5.81上升為108.23。

民族

平遙縣有18個民族,其中有苗族、滿族、回族、蒙古族、彝族、佤族、傣族、藏族、土家族、壯族、哈尼族、白族、拉祜族、侗族、傈僳族、維吾爾族、黎族等17個少數民族。

經濟發展

2012年,平遙縣地區生產總值92.7億元,比2011年增長8.9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8249元,比2011年增長8%;財政總收入12.05億元,比2011年增長9.43%,一般預算收入5.4億元,比2011年增長28.79%;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13億元,比2011年增長5.8%;糧食總產量24.58萬噸,比2011年增長6.93%;工業總產值105.89億元,比2011年增長18.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6.1億元,比2011年增長12.5%;固定資產投資51億元,比2011年增長2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1億元,比2011年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4.6元,比2011年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7735.6元,比2011年增長15.3%。

三次產業構成比例為13.8:43.0:43.2。三次產業可比價貢獻率分別是7.1%、44.0%、48.9%,一、二、三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0.6、3.9和4.3個百分點。

2012年,平遙縣工業產業累計完成投資277480萬元,同比增長9.5%, 占全部完成投資的54.4%。

2012年,平遙縣完成財政總收入120467萬元,同比增長9.43%,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4453萬元,同比增長28.79%,一般預算支出159473萬元,同比增長11.72%。 國稅部門完成49315萬元,同比下降18.72%,地稅完成50600萬元,同比增長39.02%,財政完成20552萬元,同比增長57.9%。

2012年,平遙縣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510457萬元,同比增長21.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平遙縣衙博物館平遙縣衙博物館

平遙縣中國小校總數182所,其中國小147所,國中28所,高中5所,民辦高中1所,特教學校1所。平遙縣教師總數5640人,其中,高中1135人,國中1876人,國小2629人。平遙縣省級學科帶頭人25人,骨幹教師26人;市級學科帶頭人53人;縣級學科帶頭人115人,骨幹教師160人;縣級以上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占有量為6.7%。平遙縣中小學生總數80062人,其中,小學生35829人,占學生總數的44.8%,國中生27652人,占學生總數的34.5%,高中生16581人,占學生總數的20.7%。

文化事業

平遙縣現有農家書屋30個,興建改建鄉鎮文化站14個,縣城有文化廣場5個,圖書館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個,其中,省級11個,市級18個,縣級60個。有國家級傳承人1名,省級5名。

特色文化
平遙國際攝影節 平遙中國年
《 又見平遙 》 平遙大戲堂

醫療衛生

平遙縣共有三級醫療機構365個,其中,縣級醫療衛生機構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西、南、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14個,鄉鎮衛生站6個、村衛生所337個。平遙縣共有醫生1465人,每千人擁有醫生數2.99人;共有床位130張,每千人擁有床位2.65張。

2006年起,被列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到2010年參合人數達到390609人,參合率達到95%。

交通運輸

鐵路

南同蒲鐵路、大西客運專線貫穿縣中,平遙火車站在縣城的西北部,高鐵車站平遙東站位於中都鄉侯冀村。

公路

108國道與汾屯公路交匯於此,大運高速公路與在建的汾平高速公路以及平榆高速公路也在平遙縣交匯,是溝通呂梁與晉東南的咽喉之地。

文化藝術

平遙國際攝影節

平遙國際攝影節( Pingyao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 ,簡稱 PIP )始創於 2001 年。2001年,在國家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首次創辦的“平遙國際攝影節”,完全按照國際規範操作,國內與國際接軌、傳統與現代互動,使平遙古城獨特的風貌、古樸的民風以及形式多樣的攝影活動交相輝映,在海內外產生了出乎預料的轟動效應。

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是中國十大著名節慶之一,榮獲“IFEA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十大節慶活動”獎,是當代攝影家最盛大的節日,是國際攝影藝術和中國攝影發展、引領各種攝影流派和頂級學術活動的重要展示平台。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是世界上最大的攝影展示,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節慶活動,全球攝影人的奧斯卡!

平遙國際攝影節平遙國際攝影節

平遙國際攝影展已經成為平遙文化活動的一個品牌,已連續舉辦13屆了,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創辦於2001年,13年來,累計有3萬多中外攝影師參加大展,展出各種風格流派的攝影作品15萬餘幅,300多名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優秀策展人亮相平遙。

據悉,瑞典當代攝影展、澳大利亞攝影節精選展、紐西蘭奧克蘭攝影節精選展等也將在13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展出。

在國際展覽上,由國際著名策展人阿拉斯戴爾·福斯特擔任總協調人,包括哥倫比亞、古巴、瓜地馬拉、委內瑞拉、墨西哥五個拉美國家的“拉美五國展”,將向觀眾展示拉美攝影藝術的熱情奔放和豐沛的想像力。其中瓜地馬拉將特意為大展舉辦一次攝影比賽,選出最優秀作品參加大展,這也是首次為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而舉辦的外國攝影大賽。

大展的亮點“亞太攝影節聯盟(APP)”,在平遙舉辦圓桌會議。該聯盟是由亞洲太平洋地區攝影節慶共同建立的組織,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作為重要的創始成員,將承辦此次聯盟會議,並齊集亞太地區重要攝影節慶的主席,與中國同行對話。

《又見平遙》

《又見平遙》大型實景演藝項目是“又見系列演藝項目”在中國北方地區的第一個項目,是山西省在“十二五”期間由能源大省向文化大省轉型跨越的重要旅遊發展項目之一。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先後三次會見又見團隊,市委、市政府成立項目協調組,投巨資支持項目建設。2013年2月18日,大型情境體驗劇《又見平遙》在山西平遙正式公演。

又見平遙又見平遙

導演:王潮歌、樊躍

與以往“印象”系列的實景演出有很大不同,《又見平遙》突破了原來利用山水實景的布景,而是挪到了室內,並把古城的元素和演出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迷宮般的劇場有著繁複的空間分割,完全不同於傳統劇場:在90分鐘的時間裡步行穿過幾個不同形態的主題空間,觀眾可以撿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遙城,鏢局、趙家大院、街市、南門廣場等,從紛繁的碎片中窺視故事端倪……看實景演出就像一次“穿越”,觀眾有時像看客,有時又像親歷者。

這次實景演出可謂是一次新的嘗試,對此,王潮歌認為,“印象系列”就是實景演出,從《印象劉三姐》到《印象麗江》再到《印象西湖》等,都是以山水為核心,創建實景演出已經10多年了,一個藝術家應該永遠敢於再邁出一步。 “在北方不太適合做室外,冬天能把大家凍夠嗆,平遙古城不是大山水,完全是人文的特徵,所以想要藝術再現的話,不是要接近它,而是稍微出離一點,在外圍讚美它,所以要在這裡蓋個大劇場。 ”

平遙中國年

平遙中國年活動是從2000年“我在平遙過大年”的活動和晉商社火節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大型喜迎春節的活動,每年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十六在平遙古城舉行。活動在做好燈展精品的同時,將展覽、遊樂、表演、抽獎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融民俗性、觀賞性、參與性為一體。規模宏大,設計新穎,創意超前,雅俗共賞,展現獨特的魅力,受到了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山西文藝廣播電視台、搜狐旅遊網站、山西經濟廣播電台、山西晚報等媒體的高度關注。平遙中國年作為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確定的“我們的節日——春節”的主陣地,得到了中外遊客與當地民眾的一致好評,讓平遙人民與遊客度過歡樂祥和、熱鬧喜慶的春節。平遙中國年的成功打造,成為了山西冬季旅遊的又一品牌。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平遙中國年將通過“印象見平遙、燈火靚平遙、戲曲樂平遙、社火鬧平遙、年味濃平遙、翰墨書平遙、經貿促平遙、影像展平遙”八大板塊,展示平遙獨具特色的戲曲、社火、燈火等春節民俗民風和中國漢民族傳統的年俗文化。活動期間,遊客不僅可以在平遙古城住客棧、吃年飯、包餃子、貼春聯、賞花燈、看大戲、觀社火,還可以欣賞到古城各景點景區推出的縣太爺拜年、財神爺送元寶等地方特色表演。

活動期間,平遙縣除了舉辦傳統的街區燈會、書法名家現場潑墨送春聯、迎賓儀式、元宵節民間社火展演和焰火晚會等活動外,還將舉辦平遙縣首屆春聯書法作品展、2013迎新春書畫家邀請筆會、傳統手工技藝展覽展銷、2013推光漆器春季博覽會等活動。同時,各舉辦方還將推出平遙中國年動漫創意作品徵集大賽、第四屆平遙中國年攝影大賽、2013平遙中國年首屆DV作品大賽等活動,運用媒體影像新技術,實現傳統與現代相融合,彰顯古城特色。同時,篩選不同年齡段的幸福夫婦組織舉辦百戶幸福家庭平遙過大年活動,體驗濃郁的漢民族春節氛圍,感受平遙千年古城對每個家庭最深情的詮釋。

著名人物

平遙著名人物
廉頗 李予昂
孫楚 張樹林
孫綽 張逢文
孫盛 王智興
梁瑛 郭興銀
劉基 (伯溫) 郭蘭英
雷履泰 閻維文
侯士敏 程玉英
冀運程 李琦
梁學岸 鞏志偉
高王氏 安多民
張保日 張昭森
張法中 段滋明
張光星 房闌凝
張光壽 劉旺
梁奔前 賀剛
侯外廬 侯精一
王瑤 雷任民
郝德青 李凝
成致平

特色美食

平遙美食
八八宴席 長山藥
熟肉 平遙 碗脫
案案糕 碗脫宴
平遙牛肉 薰肉
“長升源”黃酒 精製麵食
平遙麵塑

建設發展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境內交通便利,108國道、東(觀)夏(門)公路分別與汾(陽)屯(留)公路十字交會,同蒲鐵路與108國道、大(同)運(城)高速公路並行穿境而過,縣鄉公路四通八達。十里城垣完整的古縣城雄踞境西北腹部,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之中心。

追溯往昔,平遙創過輝煌的歷史,也有過蕭條時期。在封建土地制度長期剝削和戰亂創傷下,勞苦大眾生活苦不可言。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翻身作主,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百廢俱興,諸業競榮,人民生活逐步提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人們思想解放,勤勞致富,經濟騰飛,市場繁榮,建設加快,人民生活有了明顯改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顯著發展。全縣基本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教、科、文、衛、體活動網路。

經濟概況

平遙縣是一個典型的人口大縣、農業大縣、文化大縣、旅遊大縣。2011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下同)84億元,同比增長15.1%;財政總收入11億元,增長21.6%,增收1.95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4.23億元,增長20.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8.9億元,增長15.4%;固定資產投資42.04億元,增長3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億元,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16元,增長15.45%;農民人均純收入6918元,增長23.2%。主要指標全部完成或超額完成。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現代農業取得了產業發展、龍頭壯大、農民增收的新成效。糧食總產超過24.7萬噸,平均單產421公斤,連續8年雙增長;設施蔬菜面積6030畝;21個健康規模養殖場(區)開工建設,16個完工,畜禽飼養量1431萬頭(只),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2060元,淨增350元;編制完成了44個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發展規劃,完善水果專業村31個,初步建成襄垣3萬畝精品酥梨標準化生產基地,新發展優質水果1.1萬畝,良種核桃1.2萬畝;冠雲肉牛繁育基地、龍海3萬噸雞肉熟製品生產線、國青和全根雙百萬隻蛋雞養殖園區進展順利,13戶企業申報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45個,累計423個,農業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20億元;鋪開了7000畝超山水源涵養地保護工程;治理土地1.4萬畝;累計流轉土地11.2萬畝,位居全市之首。

新型工業邁上了規模擴張、產業升級、節能環保的新路子。原煤產量222.8萬噸,納稅3.13億元;機械鑄造新上了消失模、電熔爐、成品電機和冷芯造型等技改擴建項目,邁出了轉型升級步伐;平遙推光漆器成功註冊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是全國四大漆器中唯一的地域品牌證明商標,“永隆”商標被認定為全國漆器行業首箇中國馳名商標,是我縣繼“冠雲”牛肉和山西省平遙減速器廠的“信凱”牌減速器後的第三個中國馳名商標。致力推進節能降耗和環保攻堅,峰岩集團被確定為山西省循環經濟試點示範企業,關停取締搬遷污染企業4戶,6項環保指標控制在任務之內,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降至2.61噸標準煤。納稅超億元企業2戶,超千萬元企業6 戶,超500萬元企業9戶,工業稅收占到財政收入的61.87%,支柱地位更加鞏固。

國際型旅遊業呈現出秩序好轉、品牌提升、發展強勁的好態勢。以“一打擊、二叫停、三統一、五取締、十規範”為重點,持續引深旅遊秩序整頓,古城美譽度進一步提升;成功舉辦了第11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第6屆平遙中國年和第3屆漆文化藝術節,“古城風韻”迎賓儀式成為新的旅遊亮點;舉辦了首屆梨花旅遊節、酥梨採摘節,鄉村旅遊邁出了較大步伐;新公布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1處;紗閣戲人、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薛生金大師工作室被評定為全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師工作室;中央電視台《歡樂中國行》播出了平遙專場;平遙古城繼被《紐約時報》評為“全球最值得旅遊的41個地方”之後,躋身全國20大最受關注的景區行列,入選首批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榮獲2011“最中國文化名城”獎;古城門票成功調價,全年接待遊客130萬人、增長12.7%,門票收入1.45億元、增收4500萬元,以旅遊業為主導的第三產業總產值37.72億元,占到GDP的46%。

晉商源地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自古山西為商賈之鄉,平遙可稱晉商源地。邑人好商賈、善金融之風世代相傳。

早在明代中葉,平遙地少人多,土地瘠薄,多有人外出經商謀生,“跋涉數千里,率以為常”。商賈足跡,遍布全國。

延及清初,境內商業逐步繁榮。到康熙年間,以平遙商幫為勁旅的晉商,不僅稱雄江北,且將勢力擴展到江南。平遙商人多在當地設總號,在外地設分莊。

到嘉慶十八年(1813年),邑地“邇來商販雲集,居奇羅珍增前數十倍”。嘉慶末年,平遙商幫已遍布全國通都大邑,水陸碼頭。總號與各分莊及與客戶之間,大宗項的批發、運銷、中轉業務興旺發達,不少商鋪批零兼營。各種貨物源源不斷運進古城,又直接發往省內外。平遙成為晉中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有“填不滿,拉不完的平遙城”之說。商業的繁榮帶動和促進了金融業的發展。

道光三年(1823年),平遙商人首創日升昌票號,總號設在平遙城內西大街,在全國各大城市遍設分號。隨之,票號業興起,先後成立的平遙票號總數達22家之多,在全國70多個城鎮碼頭設立分號400餘個,承攬了全國各地上至官銀、稅賦、軍餉,下至商號、店鋪的資金及個人私銀的匯兌、存放業務。平遙城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票號中心城市。故有“進了平遙城,銀子元寶絆倒人”之說。商業金融的鼎盛發展,為平遙創建了長達數百年的世紀性繁華和富庶。著名學者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一文中寫道:“在山西最紅火的年代,財富的中心並不在省會太原,而是在平遙、祁縣和太谷,其中尤以平遙為最。”明清時期,平遙商業繁榮,富甲天下,其原因並非靠固有的資源,而是靠邑地一大批有遠謀、講信義、善經營、會管理、具有開拓精神的商業人才。其經商宗旨是“以德為懷”,“雖處財貨之場,而修高潔之行;雖利而不污,利以義制,名以清修”,使事業垂諸久遠而綿長。平遙商人的這種商業道義和晉商精神,給中國商業文明增添了不少人格意義上的光彩,為全國商界所仰慕,為世人所矚目。清末民初,因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和軍閥混戰等頻仍動亂之影響以及商業機制時代性轉換的制約,一次次阻斷了中國經濟的自然演進,平遙商家也隨之衰落和受到摧殘。民國年間,境內諸多商鋪倒閉,市場蕭條。新中國成立後,國營、集體商業獲得較大發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私營商業再度崛起。進入90年代後,縣委、縣政府舉“商貿活縣”之策,其發展速度與規模在全區首屈一指。1992年,境內最大的交易場所古陶市場被國家工商局授予“全國文明市場”稱號。1996年,全縣商業服務網點5379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3596.5萬元。

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平遙城牆始建年代不詳。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築,由原“九里十八步”擴為“ 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變夯土城垣為磚石城牆,按照相傳的“山水朝陽 ,龜前戲水,城之攸建,依此為勝”說法,取神龜“吉祥長壽”之意,築為“龜城”。明清兩代先後有26次維修,城牆平面呈方形,周長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頂寬3—5米,牆身素土夯實,外包青磚,內牆磚砌排水槽77個。牆頂外築2米高的垛口牆(又稱擋馬牆)取孔子弟子、賢人之數,設垛口3000個,敵樓72座,內砌女兒牆。四隅角樓四座,東城牆上有點將台,東南角城頂上築奎星樓和文昌閣。出於軍事防禦需要平遙城牆建有重門瓮城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南曰迎熏,北曰拱極,上東門太和,下東門親翰,上西門永定,下西門鳳儀,每座瓮城都建有重檐歇山頂城樓,六座重門瓮城外原設有吊橋。城牆外四周有護城河寬3米。城南有麓台山和柳根河,“山水朝陽 ,龜前戲水”。

瓮城;建在城門外小城 ,又叫月城 ,用以增強城池的防禦能力。《武經總要前集·守城》記載:“其城外瓮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平遙古城的瓮城城門與大城門的朝向多數呈90°夾角(南門和下東門除外),即便敵軍攻破了瓮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禦,由於翁城內地方狹窄不易於展開大規模兵力進攻,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瓮中捉鱉。

城樓

修築於城池的城門頂,古代有時稱“譙樓”。平遙城牆的城樓共有六座,創修於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 )補修重築,城樓高16.14米,寬五間13.72米,進深四間 10.04 米。造型古樸、典雅 ,結構端莊穩健。城樓是城牆頂精緻美觀的高層建築,平常登高瞭望,戰時主將坐鎮指揮,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禦設施。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角樓;建於城牆四角上的樓櫓 , 主要用以彌補守城死角即城牆拐角處的防禦薄弱環節,從而增強整座城牆的防禦能力。角樓分別指西北角的“ 霞 疊”樓,東北角的“棲月樓”。西南角的“瑞靄樓”,東南角的“凝秀樓”。

點將台;位於上東門和下東門之間城牆頂上,現為磚砌高台。相傳公元前 827年周宣王即位後,派大將尹吉甫率兵北伐獫狁,連戰連捷,後奉命屯兵今之平遙,增築城牆,並在此訓練士卒,點將練武。明代中葉,人們為紀念尹吉甫功績,在尹曾點將閱兵的地方修築了高真廟。明清維修城牆時一併將“高真廟”連成一體,是城頂寬闊的高台,登高遠眺,心曠神怡,詩曰:“層台百尺縣城連,吉甫勛名雉堞前。塞草久消征戰壘,龍旗怯意出車年”。

城濠與吊橋:護城河;即圍繞在城下的濠溝。遠古人類為了防禦外敵侵擾,在聚落四周掘塹挖濠,隨之形成的帶狀高地,使人們受到修築牆垣的啟示。城濠的產生則可視為最初夯築城垣時,就地取土的結果。濠內積水而成池,成河,成了難以逾越的一道防線,“惟城圍民,惟池圍城”,“池”是“城”的屏障,故常以“護城河”稱。吊橋是橫跨在護城濠上的木板橋,橋面向外的一端結有繩索,通過滑輪、絞盤可隨時將橋面吊起,以斷來路。

角台與角樓:角台是突出於城牆四角、與牆身聯為一體的墩台。每個角台上建樓櫓一座,名角樓。角樓之朝向與大牆呈135°角,樓的高度、體量介於城樓與敵樓之間 。戰時,角樓內的守御者居高臨下,視野廣闊,可監控和痛擊來自多種角度的進犯之敵。角台與角樓以其非同尋常的戰略位置,在平遙城牆的歷代維修工程中 ,每被列為重要項目。清道光 、鹹豐間持續六年之久的大修中,索性把殘破的“四隅敵樓”(即角樓)拆倒,重新修起了更高大的磚木結構二層樓閣。樓的平面呈方形,占地27平方米,正立面辟拱券門,內有磚階可通往二層,二層四面開圓形瞭望窗,樓身為磚砌,置木樓板,樓頂歇山式,五脊六獸。傳統的建築藝術融進了軍事堡壘之中。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馬面與敵樓;“ 馬面 ”是城牆中向外突出的附著墩台,因為它形體修長,如同馬的臉面,故稱。“馬面”之設,既增強了牆體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衛戰中得以消除戰場的死角:一旦敵人兵臨城下,相鄰的馬面上的守夫可組織成交叉射擊網,讓來犯者左右受敵而一敗塗地。平遙城牆每隔60米-100米即有馬面一個,馬面上築有瞭望敵情的樓櫓,稱“敵樓”。據舊志稱,明代初年重修平遙城牆時,僅建“敵台窩鋪四十座,隆慶三年(1569)增至94座,萬曆三年(1575),在全城以磚石包城的同時,重修成磚木結構的敵樓72座,後經歷代修葺,遺存至今 。”敵樓平面呈方形,占地10.24平方米,雙層,四壁磚砌,硬山頂,筒板瓦復蓋(太和門瓮城左右的兩敵樓頂有脊飾),底層面向城內的一面辟拱券門,樓內設木樓梯,上層置樓板,樓上四面各開拱券窗兩孔。仰望那一座座敵樓,如同林立的崗哨,莫不令人敬畏。樓上的窗孔酷似巨人的耳目,有多數的敵樓,尚且正對著城內的某條街巷,從中進行監控。可見不論在平時和戰時,敵樓又具有治安防範的功能。

周城3000個垛口,72座敵樓,以數理與孔子“三千名弟子,七十二賢人”的歷史典故相吻合。此番獨特的建築物表明,儒學思想貫串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各個領域,孔子的政教主張滲透到龐大的軍事防衛設施中,希望喚起人們的良知,使其厭惡戰爭,鼓舞仁德之師,通過正義的戰爭去爭得和平。

牆體與關城

平遙城牆的平面布局呈方形,坐北向南,偏東15°城之所以追求"方正",如果不是在解釋古人"天圓地方,道在中央"之說,便是出自科學的建築構思:除了圓形之外,最短的周邊能圍合成最大面積的只有方形。城之朝向,固然面南為尊,但縣城不比皇城,故因地制宜取朝東15°偏向,正好順應著常年的主導風向,每日沐浴著充裕的陽光。城池前有中都河水,遠方是麓台山和超山,迎山接水,生機盎然。平遙城牆周長6162.68米(與明初"周圍十二里八分四厘"吻合),其中東牆1478.48米,南牆1713.80米(東西兩牆南端的直線間距也不過1500米),西牆1494.35米,北牆1476.05米,東 、西、北三面俱直,唯南牆隨中都河蜿蜒而頓縮逶移如龜狀。中國古代禮制規定:天子的城方九里,公爵的城方七里,侯爵和伯爵的城方五里,子爵的城方三里。平遙城三華里見方 ,顯然是古代最低一級(即縣城)中最大的城了。史傳明洪武三年之前的平遙舊城為九里十八步 。從城內一戶冀姓市民的先祖遺言中得知,元朝至正九年(1349年)時 ,今城內沙巷街以西尚屬城外,那裡"桑園成林,百鳥爭鳴"。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大水成災 ,衝垮西城牆,留滯了紅色泥砂,次年擴建城池時,城牆西遷,遂有現在沙巷街。再者,今城內窯場街的街名來自明洪武年間燒造城磚的窯場,既是窯場,理當位居舊城之外,那么當年的北城牆必不遠於窯場街一帶。照此判斷,舊城的周長與"九里十八步"的說法是十分相符的。明洪武三年的擴建重築,奠定了現存城牆的基本形制,牆高"三丈二尺",底寬8 米-12米,頂寬3米-6米。早期的牆體用素土夯築,夯土牆基用自然土夯填。明代遺留的夯土層中有直徑6厘米-7厘米的木栓,由地面以上起,每二米為一層,木栓平面分布的間距為2米-3米。夯土內的夯窩直徑為15厘米,深2厘米-3厘米,夯層12厘米-15厘米。牆體收分15%-20%。夯土牆外側有條石作基, 以特製的青磚(34厘米*17厘米*7.7厘米)包砌擋土牆。擋土牆內側每隔5米-6米築有58厘米*80厘米的磚砌內垛,與夯土牆聯接。擋土牆厚度由底至頂分別為87厘米、70厘米、53厘米,各層高度約占牆體總高度的三分之一,牆體收分為9 %。牆身的斷面形成一個梯形。外檐牆根,順大牆走向築散水台階,俗稱小城牆,台階高1米,寬3米-5米,台面以半磚側鋪。外檐牆頭,磚砌垛口牆,高2米,厚53厘米,每垛長1.39米,上施檐磚3層,中有高25厘米、寬17.7厘米的瞭望孔。垛堞間留有垛口,寬53厘米,好供射擊。每段垛口牆下,辟一與垛口同樣大的矩形"銃眼",用以容納炮身,跪姿發射。具有3000個垛口的垛口牆在平遙城頭虛實相間,從造型上消除了高牆厚垣的刻板,在易學上滿足了陰陽平衡的追求,戰時的守城兵馬則足以遮擋矢石,因而,垛口牆又稱擋馬牆。內檐牆頭,磚築護衛安全的矮牆。城牆頂以青磚海墁,散水於女兒牆下的水口,通過磚砌水槽,排往城馬道"。

龜城

城門與城樓:平遙城有古城門六道,東西各二。鳥瞰平遙古城,形同一隻欲行未動的烏龜,"龜"頭南尾北,東西四門比擬為龜之四足,民間故有"龜城"之說。南門之外,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過,從而引發了古代文人"龜前戲水,山水朝陽,城之攸建,以此為用"的感慨。烏龜是吉祥、長壽的象徵,"龜城"之說源於古人對"四靈"的崇拜,"龜城"寓意固著金湯,長治久安。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平遙城南高北低,四方開門,民間以朝向和地勢相區別,將六道城門分別叫南門、北門、上東門、上西門、下東門、下西門。其實,原本各有其名。據明萬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o建置卷》載:隆慶三年知縣岳維於六門外各修吊橋,各立磚門,皆立臥石,上刊二字,以壯偉觀。東門二:一曰械口,一曰口順,今存。西門二:一曰刺口,一曰威敵。隆慶六年知縣孟一脈城以磚,按察使梁明翰為之記。萬曆二十二年增築,瓮圈拆廢,南門曰焚口,北門曰洗戎。"至清代 ,城牆在道光三十年後的一次大修中,知縣劉敘將六門重新命名,並親收匾額,分別為:迎薰 、拱極、太和、永定、親翰 、鳳儀。城池既面南而偏東,南門迎納著東南方的和薰之風,是為"迎熏門";古人以北極星作為北方的標誌,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門稱“拱極門”,取四方歸向,眾人共尊之意;上東門地處朝氣方位,取生機盎然、保合太和之意,“太和門”;上西門命名“永定門”,期冀江山永固,國泰民安;下東門自古為本邑戰略要衝,門匾書" 親翰"二字,意在告誡人們“戎事乘翰”,務以衛國保家為己任 ;下西門之取名" 鳳儀門",似乎受到早年關於西門外有鳳凰來朝的神話影響,"簫韶九成,鳳凰來儀",鳳凰來而有容儀,是吉祥的瑞應,令人進而想到德政惠民,國運隆昌。

城牆是戰爭中用於防守的牆垣,城門則是防線上的弱點,為了加強防衛,在隨牆而辟的城門之外,再築起一道重門,用以構成里門之外的又一道防線,里外門之間的圍合空間猶如大城外的一座小城,“小城”即謂之“翁城”。戰時,瓮城為守城將士提供了同敵人迂迴的絕好條件,風水家則借瓮城以"避煞",而十分現實的是瓮城足以遮避來自郊外的風塵。中國翁城之制起於漢,本邑何時始有瓮城,查無考證,只知明正德四年(1509年)修了下東門瓮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筑北門瓮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更新了城樓,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修築東西瓮城者三,皆以磚石",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補修南門瓮城,四十年(1701年),補修上東門瓮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皇帝西巡路經平遙,於是六座城樓了為之修繕一新。四十四年(1705年),又補修了上東門大門樓門洞。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鹹豐六年(1856年),進行了一次全方位 、大規模的城牆維修工程,曾"興工東西北五門,悉仍舊基補築,惟南門高加數尺",造就了現存的規制。在六道古城門中,東西四道 ,兩兩相對,上東門、上西門、下西門的重門均向南而開,面對遠方的山河,使之“納氣”;下東門的重門中軸線則與里門中軸線平行 ,它朝向通往京都的官道,以示對朝廷的尊敬。南門的重門雖與里門相錯,但因勢利導,仍然面南。北門的重門與里門呈90°而向東開,沐浴著東方的曙光。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城樓,指城牆上的門樓,是"城"的標誌,其雄偉壯麗的外觀顯示著城池的威嚴和民族的風采。平遙的城樓,明代已有之,清康熙年間重修。南、北二門的城樓為三重檐二層七檁歇山迴廊式,東西四門的城樓為重檐二層七檁歇山迴廊式。在古代或近代的戰爭中,磚木結構的城樓是瞭望所,是守城將領的指揮部,又是極其重要的射擊據點。到了現代的守衛戰中,其功能不足以為然了。

平遙古城的南大街也稱“明清街”,全長750米,寬5米。南大街自古以來就是平遙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也是晉商最主要的發源地和清朝中晚期全國的金融中心。南大街是古城的中軸線,大街以市樓為中心貫通南北。市樓南東側腳下有水井一眼,相傳“井內水色如金”,故又名“金井樓”,清朝時期被冠以平遙縣十二景之一。

明清街兩旁

店鋪林立,古票號眾多。明清時期,街道上車水馬龍,這些車馬來自全國各地,馱載著金錢,馱載著風險,馱載著驕傲,馱載著九州的風俗和方言,馱載出一個南來北往經濟血脈的大流暢。舊時以該街為中心,被譽為“拉不完,添不滿的平遙城”和“中國華爾滋街”。

西大街,西起下西門(鳳儀門)、東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東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就誕生於古城西大街,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

日升昌票號創建於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 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緊湊,功能分明。百年滄桑,業績輝煌,執全國金融之牛耳,開中國民族銀行業之先河,並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其分號遍布全國30餘個城市、商埠重鎮,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日升昌票號創立後,先後有介休、太谷、祁縣相競效仿。

東大街,東起下東門(親翰門)、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西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

北大街,北起北門(拱極門)、南通西大街中部。

八小街和七十二條蚰蜒巷,名稱各有由來,有的得名於附近的建築或醒目標誌,例如衙門街、書院街、校場巷、賀蘭橋巷、旗桿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於祠廟,例如文廟街、城隍廟街、羅漢廟街、火神廟街、關帝廟街、真武廟街、五道廟街等;有的得名於當地的大戶,例如趙舉人街、雷家院街、宋夢槐巷、閻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馬家巷等;古城東北角有一座相對封閉的城中之城,類似於古代城市中的坊,附近的四條街道也就被命名為東壁景堡、中壁景堡、西壁景堡和堡外街;還有一些街巷則已經無法探究名稱來歷了,例如仁義街、甜水巷、豆芽街 、葫蘆肚巷等。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民間有句俗語:“平遙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條是“房子半邊蓋。”平遙民居之所以大多為單坡內落水,流傳最廣的說法稱之為“四水歸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處乾旱,且風沙較大,將房屋建成單坡,能增加房屋臨街外牆的高度,而臨街又不開窗戶,則能夠有效地抵禦風沙和提高安全係數。而院內緊湊的布局則顯示對外排斥,對內凝聚的民族性格。

城隍廟位於城東南的的城隍廟街,由城隍廟、財神廟、灶君廟三組建築群構成。城隍神是古代漢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祗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城隍廟的宣傳詞“皇帝有難上天壇,縣官有難到此來”不知出自於何處,但在歷史上尤其是明代,城隍受封的官職確實高於縣令,明太祖詔令各地必需要建城隍廟,與縣衙署對稱設定,“陰陽各司其職”,這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確反映。

清虛觀位於東大街東段,創建於唐,鼎盛於元,現存主體建築是明代遺物,為山西省重點文保單位。

南大街是平遙古城的中軸線,北起東、西大街銜接處,南到迎熏門,在明清之際就是最為繁盛的傳統商業街,這裡商賈雲集,老字號與傳統名店鱗次櫛比。

西大街與東大街為一條筆直貫通的交通主幹線,連線著下西門與下東門。

1986年平遙古城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歷史名人

廉頗廉頗

古往今來,平遙這塊黃土地上孕育起來的一代又一代出類拔萃的人才,以其辛勞和智慧為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戰國時期趙國名將廉頗。

西晉文學家孫楚,才藻卓絕,“漱石枕流”,以直言敢諫而流芳千古。東晉玄言詩人孫綽,博學善文,“擲地有聲”,為敢於挺身上書而名播史冊。

東晉史學家孫盛,秉筆直書,“詞直理正”,以不畏權勢而名揚天下。

金末元初,統兵元帥杜豐、梁瑛,百戰百勝,為元朝統一大業屢建奇功。

元末明初,祖籍為本邑之劉基(伯溫),清廉正直,博通經史,以奇才大略輔佐朱元璋開創明朝社稷。

清代商人雷履泰,以其超人的聰明才智和開拓精神,首創全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成為中國金融史上拔乎其萃的顯赫人才。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抗美援朝中,本縣1496名優秀兒女獻身於革命事業。侯士敏、冀運程、梁學岸、高王氏、張保日、張法中、張光星、張光壽和劉胡蘭式的女英雄梁奔前等等英烈,為了民族的生存,浩氣凜然,慷慨就義。

近代世界著名歷史學家侯外廬,堅信馬列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以畢生精力為中國革命和歷史科學的發展,作出開拓性貢獻。

曾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的著名文學家王瑤,為魯迅研究和中國現代文學事業的發展傾注了心血。

曾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的外交家郝德青,在長期的外交生涯中,為增進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著名經濟學家、建國後第一任稅務總局局長李予昂,博學多才,愛好廣泛。

原國家海軍司令通信部部長、雷達聲吶部部長張樹林。

著名企業家張逢文、王智興、郭興銀等。

在當代文化藝術界,平遙更是人才濟濟,數不勝數。有全國著名歌唱家郭蘭英、閻維文,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程派晉劇創始人程玉英。

著名畫家李琦、著名作曲家鞏志偉、當代肖形印大師安多民。文學家張昭森、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英國劍橋授予世界五百傑出人物、著名書法家 段滋明、南開大學教授,書法、篆刻藝術家房闌凝等。

神舟九號航天員劉旺、著名演員賀剛。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侯精一、國家外貿副部長雷任民、北京電影製片廠作曲李凝。

藝苑名家,譽揚四海,為家鄉平遙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熠熠光彩。

旅遊信息

交通狀況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平遙縣位於山西省中部,周邊與介休、祁縣、文水、汾陽、沁源、武鄉等縣市接壤,南同蒲鐵路、大運高速、汾屯公路、108國道和東廈線穿境而過,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利。

航空

縣城距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僅90公里,太原武宿國際機場是一座位於山西太原市的民用機場,是海南航空的重點城市之一,是國內幹線機場,山西省國際航空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備降機場。

鐵路

南同蒲鐵路貫穿縣中,為該縣的交通運輸大動脈,平遙火車站站址在山西省平遙縣古陶鎮,郵政編碼031177。建於1933年。離太原站108公里,離華山站420公里,隸屬太原鐵路局臨汾鐵路分局管轄。已開工建設的大西客專將貫穿該縣,並在該縣設定平遙東站。

公路

108國道與汾屯公路交匯於此,大運高速公路與在建的汾平高速公路以及平榆高速公路也在該縣交匯,是溝通呂梁與晉東南的咽喉之地,該縣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公路網四通八達。

旅遊景點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始建於西周,已有2800年的歷史,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國漢民族傳統規劃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縣級城市。1986年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古城占地2.25平方公里,共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道蚰蜒巷,是完整的古城牆、古街巷、店鋪、古廟宇、古民居組成的大型古建築群,中軸明顯,布局左右對稱,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古城內具有保護價值的傳統四合院民居有3797處,其中400餘處保存完整,基本保持了明清時期的民居風貌,是中國明、清時期縣城的活標本。 城牆外呈方形,東、西、北三面俱直,唯南面頓縮崛,若龜狀,城牆高12米、寬5米、周長6163米,環周共有72座碟樓、3000個垛口,象徵著孔子的72賢人和3000弟子,是國內現存的最完整的古城牆之一。

建築按照封建傳統禮制“左祖右社”,又按照朱元璋“高築牆”的政策,以及金代建造的文廟大成殿等各大街小巷組成一個龐大的八卦圖案。平遙還有中國最早的金融機構票號其中以日升昌為首的八大票號.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濃郁的晉商文化氣息,深宅灰牆、市樓落日。以平遙為中心的晉中民宅群落,又何止四家大院大紅燈籠高高掛。另外還有雙林寺的彩塑、綿山......

平遙古城在山西太原以南90公里處,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也是聯合國批准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鎮國寺: 鎮國寺是國內僅存的五代建築。門票:20元,位於平遙縣城北15公里郝洞村,始建於五代北漢時期,寺院分為前後兩部分,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該殿規模雖然不大,但造型雄偉,氣勢非凡,殿內共有彩塑14尊,殿內佛壇正中供有釋迦牟尼像,迦葉,阿難兩大弟子侍立左右,具有濃厚的中唐風格,三佛樓是後院的主要建築,因殿內供奉法自佛,報自佛,應自佛三尊主佛而得名,此殿內最有名的就是周圍牆壁上的明代壁畫,以佛祖釋迦牟尼的一生為主要內容,構圖完整,流暢,是明代壁畫中的珍品。

平遙城隍廟

是一座年代久遠、宗教規制齊全的官祀道教廟宇。

清虛觀

是依託道教建築籌建的平遙歷史博物館,記憶體珍品數千件,其中紗閣戲人屬“中華一絕”。

文廟大成殿:

文廟位於縣城東南雲路街北側,占地8000平方米,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顧名思義是跟文化有關。裡面有大成殿(學業有成之意,小孩願意的話可以叫他去拜拜)、龍門(要雙腳併攏跳過去,千萬不能絆著)、提名金榜、尊經閣(內藏全國唯一的一張狀元試卷)、狀元試卷(讀不懂,但那蠅頭小楷著實漂亮)、獨占鰲頭(若拍照,千萬要站在鰲的頭上,否則拍了也白拍)。

日升昌看晉商文化:

在平遙,最能體現晉商文化的就是這家日升昌。日升昌在外患頻頻、內亂不斷的風雨飄搖中縱橫一百年,並形成了一整套讓西方優秀管理學家嘆服的管理制度。如今的日升昌票號已改為中國票號博物館,共設有二十餘個展廳,大體上分為史料展示和原貌展示兩部分,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民族銀行業的發展軌跡。日升昌開中國金融業之先河。

票號必游之處:

1.在“櫃檯”的牆上,有當年日升昌創造的順口溜,這是兌換匯票的一套密碼,裡面暗藏匯票的時間、地點、金額等內容。正是依仗這套密碼,100多年來,日升昌從未發生過錯誤。

2.在“會客廳”大炕頭旁邊的 爐煤灰地下,更是日升昌的身家性命所在的常備金庫入口,通常金庫都會有幾十萬到幾百萬的庫存銀兩。

雙林寺

雙林寺寺院規模宏大,殿內現存宋、元、明、清大小彩蛔2052尊,形態各異,栩栩如生,被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

雙林寺觀明代彩塑

雙林寺彩塑雙林寺彩塑

工藝絕頂精湛的佛教彩塑大觀。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建於北魏早期,現存殿宇多為元明建築,在三進院落的10座殿堂中共保存了宋、元、明、清11代約2000多尊佛、觀音、金剛、羅漢、百姓等彩色塑像。值得一提的是惟妙惟肖的供養人像,是古代難得的世俗化的塑像。另外,寺內宗教主題的塑像也不那么程式化,每座雕像都形神迥異、生動傳神,是難得的古代藝術珍品。其中的“渡海觀音”、“自在觀音”更是妙。門票: 25元,憑學生證12元。

交通:需要從平遙縣城僱車去,一般15元一個來回。

平遙古縣衙:

平遙衙署是全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縣衙博物館。占地2.6萬平方米,縣衙里機構龐大、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像極一個微縮的國務院及其各部委古市樓:5元/人,可俯瞰街景,(以上三處均物有所值,不可不看)。

平遙縣梁村: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古村落,素有“平遙四百零八村,數一數二數梁村”的美譽。早在民間也流傳有“先有源池梁村,後有平遙古城”。梁村是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山西第三批歷史文化名村。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韻深厚的古村。

梁村,位於古城東南6公里處,距平孟線1公里,梁村由五個古堡組成,分別是東和堡、西寧堡、昌泰堡、南乾堡和天順堡。五個古堡容納了梁村的大部分民居建築。東和堡年代最久,地勢最險,西寧堡兩面環水,景色最秀,昌泰堡以四合院為多,五個古堡中尤以天順堡和南乾堡保存最為完整。

2010年10月13日召開平遙·梁村中法建築與城市遺產保護聯合設計成果展覽暨答謝儀式(法國駐華大使館舉辦)

2006年11月15日被評為第二批山西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2007年6月20日入選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平遙周邊古蹟有“華夏第一宅”之稱。這裡所說的王家大院是指王家分布於靈石縣的眾多房產中最有特色的兩座——高家崖和紅門堡,整個建築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高家崖是一座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築,堪稱建築藝術的博物館。大院依山而建,氣勢恢宏。紅門堡與高家崖東西相望,因堡門是紅色的,故而得名。堡內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石雕融南北風情於一體,是清代雕刻藝術的典範。

張壁古堡

這座千年古堡的主要特色,正如一位專家的題詞:古廟神佛異,明堡暗道奇。據推斷,張壁古堡建設於隋末唐初,實際應該是個軍事要塞。內有一套龐大的地道,若把村民所述的洞口位置連線起來,地道的總長度足近萬米。山西各地有地道的村子不少,但像張壁這樣複雜而且規模巨大的地道卻還未見第二個。

土特名產

千百年來,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中,心靈手巧的平遙人民,利用當地優勢,以特有的技藝,培育出了數以百計獨具特色的名貴特產和佳品妙物。早在清代中葉,就有布匹、藥材、推光漆器等銷往俄國、日本、馬來半島等國家和地區。民國年間,有棉花、乾果、杏仁等大量農村土產、山貨運往天津出口。

平遙推光漆器平遙推光漆器

新中國成立後,出口商品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

到1996年,出口商品有果品、食品、糧食、土特產、畜產品、醫藥保健品、紡織品、礦產品、工業品、工藝品等10大類98個品種,遠銷4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平遙推光漆器、皮毛玩具、燈芯絨坯布、地毯等為省、地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平遙推光漆器源於商周,發展於唐代,鼎盛於明清。歷史悠久,做工考究,色彩絢麗,古樸典雅。

平遙推光漆器

以用中國特有的大漆(自然生漆)為料和人工手掌推光的獨特工藝著稱於世,有耐高溫、耐酸鹼、耐老化等特點。至今已有300餘年的出口歷史。主要生產彩繪、鑲嵌、雕填、刻繪、堆鼓等五大類千餘個品種的傳統漆器。有桌、櫃、屏、幾四大類及旅遊工藝品等系列產品。

1979年,被國家輕工部定為優質產品。

1990年,在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獲國家金杯獎。產品遠銷西歐、北美和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被國外稱為“中國人參”的平遙長山藥(又稱薯蕷、懷山藥),是邑地久負盛名的特產。其製品營養豐富,性溫味甘,是健身、扶脾、養胃的上等滋補藥品。產品遠銷南洋群島、日本、美國等地。風味獨特的平遙牛肉,清代時已譽滿神州。製作工藝獨特,色澤紅潤,綿香可口,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之特點。

1956年,在北京全國食品博覽會上被評為全國名產之一。

1991年,獲“七五”全國星火計畫博覽會銀獎。

1993年,平遙食品公司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部認證為“中華老字號”企業。

1995年,平遙牛肉集團公司生產的冠雲牌牛肉,榮獲’94太原全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和’94成都全國星火科技精品展示會金獎。本縣土特名產,品種繁多,諸如平遙碗脫、郝溫村酥梨、南依澗鄉蘋果、果子溝檳沙果、孟山醋柳(沙棘)汁(飲料)、汾河區高粱……,都各具風味,名不虛傳。歲月遞嬗,歷經滄桑。

“走進平遙,就如同走進一座大型的歷史博物館。”許多到過平遙的人如是說。 那么平遙果真如此嗎?這座位於中國山西省中部小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前782年),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自公元前221年中國實行“郡縣制”以來,這裡就一直是縣治所在地。迄今為止,它還較為完好地保留了中國明清時期縣城的風貌,可以說它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完整的古城。

特色餐飲

八八宴席八八宴席

平遙名吃眾多,大到豐盛的宴席,小到風味獨特的小吃,若是全部雜陳於人們眼前,必會給人以琳琅滿目、香氣撲鼻之感,可謂色、香、味俱佳,給人以視覺、嗅覺、味覺上的享受。

“八八宴席”乃平遙傳統名餚,早在清代初年“八八席”已初具規模,基本形成。到了清道光、光緒年間,隨著票號的興起,“八八席”便開始風行於平遙城。光緒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光緒皇帝西行時路經平遙,在上東門趙舉人家駐蹕,趙舉人便安排了此席,博得聖心大悅,讚不絕口。

幾乎每個平遙人說起平遙小吃來都會如數家珍:

牛肉、薰肉、豬頭肉、長山藥、碗脫則、牛腰腰、薰雞、薰肘、薰鴿子、黃酒、薰蛋、薰豬蹄、水晶蹄子、醬拔肉、冬瓜盒子、薰乾子、豆腐腦兒、茄盒子、甜茶、油茶、醪糟、水煎包兒、肉火燒、水煎卷卷、焦包子、乾麵餅子、案案糕、桂花元宵、旋兒粉、活鮮粉、小蔥拌豆腐、扭嘴嘴包子、撈豆腐、澄沙糕、石頭乾餅、云云糕、大棗粽子、豆沙包、大米涼糕、小壽桃、油蛋蛋、芝麻酥、香椿芽豆腐、乾饃饃……

平遙小吃早在清代就已馳名中外了,古城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平遙三件寶,熟肉、碗脫、案案糕。”

碗脫

平遙碗脫則是平遙縣的一種傳統風味小吃,也是佐酒佳品,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碗脫則為清光緒初年,平遙縣城南堡的名廚董宣師傅所創,距今已有100年的歷史。

碗脫則主要由白麵粉製作。它集涼粉與灌腸的優點於一身,既有涼粉的清爽利口,又有灌腸的濃烈香味,精而不膩,滑利爽心。夏可涼拌,冬則熱烹,老少皆宜,四季風行,是人們極喜愛的一種風味小吃食品。碗脫則的傳統製作工藝代代相傳,並不斷有所改進。目前,以董宣師傅第四代傳人董興旺所制為最精。

牛肉

平遙牛肉這一美味食品歷史悠久,最早由何人創始,史無記載。從《平遙縣誌》看,平遙牛肉源於漢代,明代已負盛名。清朝先後在平遙城內開業的興盛雷、自立成牛肉鋪享有很高聲譽。平遙牛肉就是繼承興盛雷、自立成傳統風味而發揚光大。

平遙牛肉平遙牛肉

平遙牛肉製作工藝獨特,色澤紅潤,綿香可口,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的特點。

現在的平遙牛肉多採用現代化加工和包裝工藝,其品牌眾多,知名的有“冠雲”,以及“歡春”等等,均為上品。

酥梨

平遙東南部為丘陵地區,海拔800至1000米,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地肥水美,綠樹成蔭,是晉中的“林果十強鄉鎮”之一。由於晝夜溫差較大,果品養分積累較好。特別是近幾年來,以科技為先導,在果品生產中大力實施深翻擴穴,穴貯肥水,生物復蓋,疏花疏果,人工授粉,鋪反光膜,果品套袋等十幾項科技組裝技術,進一步提高了果品質量。作為平遙古城的特產的套袋酥梨1996年榮獲省首屆優質水果展評會“銀質獎”,國際果品及技術設備展覽會優質產品獎”。1999年,在“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被認定為名牌產品。套袋酥梨以其表面光潔,個大豐滿 ,多汁酥脆,營養豐富和無公害等幾大特點,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

豆腐腦

豆腐腦平遙風味小吃,以其經濟實惠、方便適口的特點、歷數百年而不衰,至今仍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 平遙豆腐腦別具特色,以其“打滷”見長,把好的粉條、黃豆、澱粉及各種調料煮製而成的滷汁。售賣時,將銅鍋架在籠圈套盒裡,下置木炭火盆以保溫。食時,澆上銅鍋里的粉條、黃豆、滷汁,後將一勺腦豆腐盛入碗內,真是鮮嫩可口,香氣四溢,食畢渾身暖烘烘的令人留連忘返。

黃酒

黃酒用糯米釀成,其香味濃郁醇厚,酒性溫和,既是一種婦孺老少皆宜的低度飲料,還是理想的烹飪調料,據分析黃酒含有18種胺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黃酒中賴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數倍,為世界營養酒類中所罕見。因此人們稱其為“液體蛋糕”。經醫學證明,黃酒具有健脾、益胃、舒筋、活血之功效。

冠雲熏雞

該產品屬五香型燒烤肉製品。採用經嚴格檢驗的白條雞為原料,配以名貴中藥材經醃製、蒸煮、真空包裝、滅菌等工藝加工精製而成,產品色澤金黃,造型完美,口感鮮嫩,綿香可口,含有大量人體必備胺基酸,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冠雲風味狗肉

冠雲風味狗肉選用經嚴格檢疫的新鮮白條狗肉為原料,採用現代科技工藝精製而成,產品色澤紅潤、組織細膩、清香爽口,富含多種營養成份又配以多種中藥材。常食可滋補氣血、壯陰補腎、暖胃祛寒,使氣血充沛、百脈沸騰。民間有“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過冬”的俗語。

長山藥長山藥

長山藥

又名懷山藥,是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潔白的長山藥製品長山藥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經加工後是健脾 、養胃 、益氣的滋補藥品。外國人把長山藥稱為“ 中國人參 ”。不僅如此,它可以起到人參起不到的作用。人參燥熱,青年人不宜服用,但長山藥老年人、青年人和少年兒童都可以服用。在筵席上常見的拔絲山藥、蜜餞山藥等佳肴,更是獨具特。平遙長山藥是與平遙牛肉、推光漆器齊名的土特名優產品之一,以種植歷史悠久、品質優良而著稱。長山藥是藥食兩用的薯蕷科植物 ,在《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等歷代藥典中皆被視為健身、扶脾、養胃的上等滋補佳品 。

長山藥性溫不火,營養豐富,青年 、老年、婦女、兒童、嬰兒均能食用 。據化驗,長山藥中富含蛋白、澱粉、還含有鈣、鎂、鋅、鐵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長山藥既是藥典佳品,又是純天然 、無公害 、高營養的綠色食品。平遙長山藥多年來出口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市場,被譽為“中國小人參”。長山藥,又叫薯蕷和懷山藥,是薯蕷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山西省平遙、太谷等縣盛產,每年可提供商品山藥20萬公斤左右。平遙縣岳北村生產的長山藥,條粗條長,皮薄質細,在晉中一帶很有名氣。《神農本草經》上說:“薯蕷味甘溫,主傷中,補虛贏,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是祖國醫學寶庫中不可缺少的一味健身、健脾、養胃的滋補藥品。

購物指南

牛肉牛肉

平遙縣土特名產,品種繁多,諸如平遙牛肉、平遙推光漆器、平遙長山藥、果子溝檳乾、南依澗鄉蘋果、孟山醋柳(沙棘)汁、汾河區高梁……,都各具風味,名不虛傳。

推光漆器

推光漆器以手掌推出光澤而得名,做法工序複雜,分木胎、灰胎、漆工、畫工和鑲嵌等五道工序,使用松木做出各種家具的木胎後 ,用白麻纏裹木胎 ,抹上一層用豬血調成的磚灰泥,上漆後再用水砂紙蘸水擦拭,再用手反覆推擦,之後依次用粗砂紙、細砂紙、棉布、絲絹報、一縷人發,手蘸麻油 、手蘸豆油,掌心反覆推擦而得。外觀古樸典雅,經久耐用。一般黑色為木胎,紅色、褐色為漆胎。

推薦購買地:南大街市樓南路永龍號漆器舊址,平遙漆器藝術博覽館門市。(可在此向服務員了解製作過程)

牛肉

平遙牛肉源於漢代,明代已負盛名。清朝先後在平遙城內開業的興盛雷、自立成牛肉鋪享有很高聲譽。平遙牛肉就是繼承興盛雷、自立成傳統風味而發揚光大。其製作工藝獨特,色澤紅潤,綿香可口,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之特點。

推薦購買地:南大街市樓南路永龍號漆器舊址對面的店賣的觀雲牌散牛肉,椅子上印有708號,價隨時間變化而變化,一般在25元/斤以上。

檳乾

平遙古城往南二十公里,有一泉水淙淙,溪水清澈,林茂草豐,果木飄香的深溝--果子溝。溝內生長著多種野果,其中以檳果歷史最悠久,品質最優良。從明代成化年間人工種植以來,果子溝檳果以其鮮艷的色澤、濃郁的芳香、酸甜的味道享譽海內外。用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的平遙檳乾,口味獨特,具有養顏滋肺,消食解乏之功效,尤其適合婦女、兒童、老年人食用。歷史上,曾遠銷東歐和俄羅斯一帶,深受歡迎。

平遙縣境內有豐富的檳果資源,正常年份年產檳果100萬公斤,可加工檳乾20萬公斤。現採用傳統的檳乾加工工藝,推出的包裝精美,風味獨特的名優特產--平遙檳乾,投放市場後,很快贏得消費者的好評。

長山藥粉

平遙縣岳北村生產的長山藥,條粗條長,皮薄質細,在晉中一帶很有名氣。《神農本草經》上說:“薯蕷味甘溫,主傷中,補虛贏,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是祖國醫學寶庫中不可缺少的一味健身、健脾、養胃的滋補藥品。

推薦購買地:南大街市樓南路永龍號漆器舊址對面的店賣的威壯牌長山藥粉,椅子上印有708號。

手工鞋

“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足”。手工布鞋最顯著特點是透氣、吸汗性強,並增強足部對周圍環境的伸展性和適應性,進而實現對人體從足部到身體的保養。貓頭鞋又名虎頭鞋,最能體現中國傳統的女紅水平。鞋體模貓狀虎,憨態可掬,寓意避邪消災、吉祥富貴。柔軟的胎體對小兒的足部起到很好的保養作用。

推薦購買地:長升源對面的寶龍齋,明清一條街上靠近市樓處(可去廠家看製作過程)。

剪紙

清代到民國年間,本縣民間剪紙比較普遍。常見的有窗花、頂棚花、燈籠花。圖案種類有“蛇盤兔”、“榴開百籽”、“哈蟾吹笙笙”、“喜鵲登梅”、“鴛鴦戲水”、“喜”字團花。男婚女嫁的圖案有“長命百歲”、“百年好合”、“喜氣臨門”、“吉祥如意”等。新中國成立後,文化館每次舉辦的美展中都有剪紙的一席之地。1953年,梁趙村李玉花的作品《劉海戲金蟾》、《蛇盤兔》、《喜鵲登梅》、《軍民魚水情》、《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等參加了全省舉辦的展覽。李玉花被山西省藝術館譽為剪紙藝術家。1980年,南政村毋矜賢的作品《團花》,在山西省民間工藝品展覽中獲獎。進入90年代,本縣較出名的剪紙藝人還有橋頭村曹巧英、淨化村張玉英等。

推薦購買地:政府街56號的古城剪紙(可看製作過程)和平遙西大街的剪藝苑。

平遙縣平遙縣

存銀票、錄用證

留作紀念的小玩意兒,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不一定非要在存銀票上添上象徵財富的銀兩數量,所有的感情與心情也可暫存於此。

購買地:中國第一家票號,中國現代銀行的開山鼻祖-日升昌內。3-5元/張。

黃酒

黃酒用糯米釀成,其香味濃郁醇厚,酒性溫和,既是一種婦孺老少皆宜的低度飲料,還是理想的烹飪調料。據分析,黃酒含18種胺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黃酒中賴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數倍,為世界營養酒類中所罕見,因此人們稱其為“液體蛋糕”。經醫學研究證明,黃酒具有健脾、益胃、舒筋、活血之工效。

推薦購買地:長升源,明清一條街上靠近市樓處。

臉譜

“臉譜”是指中國傳統戲劇里男演員臉部的彩色化妝。這種臉部化妝主要用於淨(花臉)和醜(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類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內行的觀眾從臉譜上就可以分辨出這個角色是英雄還是壞人,聰明還是愚蠢,受人愛戴還是使人厭惡。京劇那迷人的臉譜在中國戲劇無數臉部化妝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京劇臉譜以“象徵性”和“誇張性”著稱。它通過運用誇張和變形的圖形來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徵。眼睛,額頭和兩頰通常被畫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狀,再加上誇張的嘴和鼻子,製造出所需的臉部效果。京劇臉譜色彩十分講究,看來五顏六色的臉譜品來卻巨細有因,決非僅僅為了好看。不同含義的色彩繪製在不同圖案輪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臉譜圖案非常豐富,大體上分為額頭圖、眉型圖、眼眶圖、鼻窩圖、嘴叉圖、嘴下圖。每個部位的圖案變化多端,有規律而無定論,如:包拯黑額頭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潔。

六合泰枕頭

據說,慈禧太后西行至平遙,人困馬乏,在品嘗了當地特色食品、美酒後,準備就寢。但是出宮在外,一路顛簸跋涉,加之當時內憂外患,慈禧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在外侍候的平遙官吏急忙獻上了當時平遙特有的“六合枕”,使得慈禧安然入睡。次日,慈禧頓感心曠神怡,便問此枕為何叫“六合”,得知“六合”乃指枕上有六個孔,而且各孔互通,代表了上下、東西、南北,寓意天下太平祥和。慈禧大悅,脫口說道“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啊”於是賜名為“泰”。從此,“六合泰枕”便傳了下來!

特色活動

祭星

平遙縣平遙縣

正月初八夜,打麵茶,制糕燈,設供桌於院內,祭祀值年歲君和滿天星君。有人因命星受歲星所克,恐生災難,便同時祭祀本命星官。

添倉日。

添倉日又稱“填倉日”、“天倉日”。西漢淳于衍,曾做過糧倉官,為人正直,遭人陷害,判死刑入獄,經女兒抗訴赦免。後人為了紀念他,把正月二十日和二十五日定為添倉節(正月二十小添倉,二十五老添倉),此日,家家戶戶用白麵包紅糖製成口袋或元寶形狀的麵餅,俗稱“布袋袋”。入夜鋪燈燒香,供奉添倉官,大聲喊“倉官爺,添倉來,糧食元寶添到咱房來。黑小子,趕車來,糧食元寶趕到俺房來”。意在祈禱豐收,希望生活富裕。

祭灶君

臘月二十三日,有食粞瓜的習俗。傳說這天灶君升天向玉帝匯報,人們以粞瓜祭灶,意在“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爆食

臘月初一日,有食爆米花的習俗,取意祛百病。

當地旅遊注意事項

1.因其所在的山西省地勢較高,東南面又有山嶺阻擋海洋氣流,故較鄰近的華北平原氣溫低,降水少,晝夜溫差較大,特別是春季的風沙很大,所以到此旅遊最好準備太陽鏡、帽子等物以防風沙。

2.平遙的飲用水口感微鹹,飲時會稍感不適,建議直接購買純淨水代替。

3.砍價,這裡住宿、吃飯、購物、交通什麼都能砍。但不要砍的太狠。

4.建議找或蹭一個導遊,要不然有把魚翅當冬粉吃的感覺。

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城市

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將以“和諧之旅”為主題,以“點燃激情 傳遞夢想”為口號,前往五大洲(國家、地區)的21個城市,並在境內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傳遞,還將抵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傳遞時間為130天,傳遞總里程約13.7萬公里。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將是奧運史上傳遞路線最長、傳遞範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火炬接力,將在奧林匹克運動史上譜寫輝煌的篇章......

山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全省轄11個地級市,以及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
太原市杏花嶺區 | 小店區 | 迎澤區 | 尖草坪區 | 萬柏林區 | 晉源區 | 古交市 | 陽曲縣 | 清徐縣 | 婁煩縣
大同市城區|礦區| 南郊區 | 新榮區 | 大同縣 | 天鎮縣 | 靈丘縣 | 陽高縣 | 左雲縣 | 廣靈縣 | 渾源縣
陽泉市城區|礦區|郊區| 平定縣 | 盂縣
長治市城區|郊區| 潞城市 | 長治縣 | 長子縣 | 平順縣 | 襄垣縣 | 沁源縣 | 屯留縣 | 黎城縣 | 武鄉縣 | 沁縣 | 壺關縣
晉城市城區| 高平市 | 澤州縣 | 陵川縣 | 陽城縣 | 沁水縣
朔州市朔城區 | 平魯區 | 山陰縣 | 右玉縣 | 應縣 | 懷仁縣
晉中市榆次區 | 介休市 | 昔陽縣 | 靈石縣 | 祁縣 | 左權縣 | 壽陽縣 | 太谷縣 | 和順縣 | 平遙縣 | 榆社縣
運城市鹽湖區 | 河津市 | 永濟市 | 聞喜縣 | 新絳縣 | 平陸縣 | 垣曲縣 | 絳縣 | 稷山縣 | 芮城縣 | 夏縣 | 萬榮縣 | 臨猗縣
忻州市忻府區 | 原平市 | 代縣 | 神池縣 | 五寨縣 | 五台縣 | 偏關縣 | 寧武縣 | 靜樂縣 | 繁峙縣 | 河曲縣 | 保德縣 | 定襄縣 | 岢嵐縣
臨汾市堯都區 | 侯馬市 | 霍州市 | 汾西縣 | 吉縣 | 安澤縣 | 大寧縣 | 浮山縣 | 古縣 | 隰縣 | 襄汾縣 | 翼城縣 | 永和縣 | 鄉寧縣 | 曲沃縣 | 洪洞縣 | 蒲縣
呂梁市離石區 | 孝義市 | 汾陽市 | 文水縣 | 中陽縣 | 興縣 | 臨縣 | 方山縣 | 柳林縣 | 嵐縣 | 交口縣 | 交城縣 | 石樓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