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阿格雷

彼得·阿格雷

彼得·阿格雷,科學家。1949年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小城諾斯菲爾德,1974年在巴爾的摩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博士,現為該學院生物化學教授和醫學教授。2004年來到杜克大學,擔任醫學院副院長。由於發現了細胞膜水通道,即細胞膜中存在一個2納米的空隙,僅容許小分子水進入皮膚真皮層的細胞中,參與生命活動。在2003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彼得·阿格雷1949年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小城諾斯菲爾德,1974年在巴爾的摩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博士,現為該學院生物化學教授和醫學教授。2004年到杜克大學,擔任醫學院副院長。他與麥金農分享總額為1000萬克朗(約合130萬美元)的獎金。

瑞典皇家科學院2003年10月8日宣布,將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彼得·阿格雷和羅德里克·麥金農,以表彰他們在細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開創性貢獻。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本特·努丁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阿格雷得獎是由於發現了細胞膜水通道,而麥金農的貢獻主要是在細胞膜離子通道的結構和機理研究方面。他們的發現闡明了鹽分和水如何進出組成活體的細胞。比如,腎臟怎么從原尿中重新吸收水分,以及電信號怎么在細胞中產生並傳遞等等,這對人類探索腎臟、心臟、肌肉和神經系統等方面的諸多疾病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諾貝爾科學獎通常頒發給年齡較大的科學家,獲獎成果都經過幾十年的檢驗。但阿格雷只有54歲,而麥金農才47歲。他們的成果也比較新:麥金農的發現產生於5年前;阿格雷的工作於1988年完成。瑞典媒體評論說,這在諾貝爾科學獎歷史上是比較罕見的。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及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結果都顯示出了當代科學跨領域研究的趨勢。

離子通道是另一種類型的細胞膜通道,神經系統和肌肉等方面的疾病與之有關,它還能產生電信號,在神經系統中傳遞信息。但由於科學家一直不能弄清楚它的結構,進一步的研究無法展開。而麥金農在1998年測出了鉀通道的立體結構,“震驚了所有的研究團體”。評選委員會說,由於他的發現,人們可以“看見”離子如何通過由不同細胞信號控制開關的通道。

獲得榮譽

獲獎情況

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彼得·阿格雷和羅德里克·麥金農,分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膜水通道,以及對離子通道結構和機理研究作出的開創性貢獻。

獎項: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

獲得者:彼得·阿格雷 羅德里克·麥金農

成就:表彰他們在細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獲獎理由

羅德里克·麥金農 羅德里克·麥金農

人類在內的各種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如同一個由城牆圍起來的微小城鎮,有用的物質不斷被運進來,廢物被不斷運出去。早在100多年前,人們就猜測細胞這一微小城鎮的城牆中存在著很多“城門”,它們只允許特定的分子或離子出入。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表彰的就是有關這些“城門”的研究成果。

瑞典皇家科學院8日宣布,將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彼得·阿格雷和羅德里克·麥金農,分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膜水通道,以及對離子通道結構和機理研究作出的開創性貢獻。他們研究的細胞膜通道就是人們以前猜測的“城門”。

生物體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水溶液,水溶液占人體重量的70%。生物體內的水溶液主要由水分子和各種離子組成。它們在細胞膜通道中的進進出出可以實現細胞的很多功能。

20世紀50年代中期,科學家發現,細胞膜中存在著某種通道只允許水分子出入,人們稱之為水通道。因為水對於生命至關重要,可以說水通道是最重要的一種細胞膜通道。儘管科學家發現存在水通道,但水通道到底是什麼卻一直是個謎。

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科學家彼得·阿格雷研究了不同的細胞膜蛋白,經過反覆研究,他發現一種被稱為水通道蛋白的細胞膜蛋白就是人們尋找已久的水通道。為了驗證自己的發現,阿格雷把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細胞和去除了這種蛋白的細胞進行了對比試驗,結果前者能夠吸水,後者不能。為進一步驗證,他又製造了兩種人造細胞膜,一種含有水通道蛋白,一種則不含這種蛋白。他將這兩種人造細胞膜分別做成泡狀物,然後放在水中,結果第一種泡狀物吸收了很多水而膨脹,第二種則沒有變化。這些充分說明水通道蛋白具有吸收水分子的功能,就是水通道。

研究過程

2000年,阿格雷與其他研究人員一起公布了世界第一張水通道蛋白的高度清晰的立體照片。照片揭示了這種蛋白的特殊結構只允許水分子通過。

水通道的發現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目前,科學家發現水通道蛋白廣泛存在於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它的種類很多,僅人體內就有11種。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比如在人的腎臟中就起著關鍵的過濾作用。通常一個成年人每天要產生170升的原尿,這些原尿經腎臟腎小球中的水通道蛋白的過濾,其中大部分水分被人體循環利用,最終只有約1升的尿液排出人體。

早在1890年,威廉·奧斯特瓦爾德(190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就推測離子進出細胞會傳遞信息。20世紀20年代,科學家證實存在一些供離子出入的細胞膜通道。50年代初,阿蘭·霍奇金和安德魯·哈克斯利發現,離子從一個神經細胞中出來進入另一個神經細胞可以傳遞信息。為此,他們獲得了196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不過,那時科學家並不知道離子通道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彼得·阿格雷 彼得·阿格雷

1988年,羅德里克·麥金農利用X射線晶體成像技術獲得了世界第一張離子通道的高清晰度照片,並第一次從原子層次揭示了離子通道的工作原理。這張照片上的離子通道取自青鏈黴菌,也是一種蛋白。麥金農的方法是革命性的,它可以讓科學家觀測離子在進入離子通道前的狀態,在通道中的狀態,以及穿過通道後的狀態。對水通道和離子通道的研究意義重大。很多疾病,比如一些神經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就是由於細胞膜通道功能紊亂造成的,對細胞膜通道的研究可以幫助科學家尋找具體的病因,並研製相應藥物。另外,利用不同的細胞膜通道,可以調節細胞的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中藥的一個重要功能是調節人體體液的成分和不同成分的濃度,這些成分可以通過不同細胞膜通道調節細胞的功能。有專家認為,對細胞膜通道的研究可以為揭示中醫藥的科學原理提供重要的途徑。

重要貢獻

早在100多年前,人們就猜測細胞中存在特殊的輸送水分子的通道。但直到1988年,阿格雷才成功分離出了一種膜蛋白質,之後他意識到它就是科學家孜孜以求的水通道。阿格雷於2003年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說,這是個重大發現,開啟了細菌、植物和哺乳動物水通道的生物化學、生理學和遺傳學研究之門。

盤點美國知名科學家

古拉斯·尼葛洛龐帝
傑夫·霍金
艾賽亞·鮑曼
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
阿瓦德斯·特凡尼安
喬治·華盛頓·卡弗
威廉·亨利·皮克林
道格拉斯·麥克羅伊
艾倫·J·巴德
約翰·馬伯格
喬爾·梅特卡夫
W·E·莫爾納爾
愛德華·諾頓·勞侖次
理察·斯莫利
羅伯·雷頓
匠白光
希伯·柯蒂
吉爾伯特·牛頓·路易士
羅歇·吉耶曼
保羅·勞特伯
威廉·莫里斯·戴維斯
K·C·尼古勞
毛昭憲
保羅·卡拉斯
佛瑞德·布魯克斯
赫爾曼·約瑟夫·馬勒
翰·繆爾
赫伯特·豪普特曼
詹姆斯·尼古拉·格雷
卡羅琳·舒梅克
約翰·道布森
邵正元
阿弗雷德·赫希
文森特·迪維尼奧
羅伯特·柯爾
約翰·巴科斯
沃爾特·阿爾瓦雷茨
吉姆·卡吉雅
丹尼爾·卡爾頓·蓋杜謝
彼得·舒爾茨
賀拉斯·帕內爾·塔特爾
基普·索恩
貝拉·巴納錫
乍德·特魯希略
安德魯·沙利
喬治·瑪麗·塞爾
布萊恩·施密特
詹姆斯·B·薩姆納
凱文·格蘭納達
路易斯·斯威夫特
阿蘭·麥克萊德·科馬克
維斯托·斯里弗
奧托·斯特魯維
陳品山
阿爾伯特·班傑明·普雷
約翰·彭伯頓
查爾斯·佩德森
麥可·斯通布雷克
亞當·里斯
約翰·丹尼爾·克勞斯
伊莉莎白·羅默爾
亨利·諾利斯·羅素
查爾斯·狄龍·珀賴因
拉斯·昂薩格
約翰·霍華德·諾思羅普
尤金·派克
羅伯特·S·馬利肯
賽斯·尼克爾森
孟懷縈
埃德溫·麥克米倫
約書亞·布洛克
威廉·利普斯科姆
法蘭斯·萊文沃思
潘文淵
諾曼·艾布拉姆森
亨麗愛塔·勒維特
丹尼爾·柯克伍德
威廉·斯坦迪什·諾爾斯
查爾斯·科瓦爾
法蘭克·迪普勒
傑爾姆·卡爾
愛德華·卡爾文·肯德爾
羅伯特·赫爾曼
霍爾登·凱弗·哈特蘭
馬中佩
埃德溫·克雷布斯
里卡爾多·賈科尼
詹姆斯·弗格森
雷蒙德·史密斯·杜根
保羅·莫卡派喬斯
羅伯特·修奇
埃德溫·福斯特·柯丁頓
賽斯·卡羅·錢德勒
詹姆斯·克里斯蒂
安妮·坎農
威廉·羅伯特·布魯克斯
黃桑希蘭
葉乃裳
約翰·富蘭克林·恩德斯
約翰·貝內特·芬恩
喬治·邦德
拉爾夫·阿爾菲
喬治·阿貝爾
沃爾特·亞當斯
范·雅各布森
威廉·亨利·霍爾姆斯
赫伯特·亨利·道
阿爾文·溫伯格
羅德·霍夫曼
羅伯特·夏皮羅
約瑟夫·德西蒙尼
竇維廉
查爾斯·奧弗伯格
查爾斯·利伯
傑瑞·馬奇
托馬斯·米基利·梅勒
巴里·特羅斯特
尤金·賓漢
約翰·軒尼詩
塞繆爾·丹尼謝夫斯基
哈里·格雷
梅爾文·卡爾文
赫伯特·布朗
史丹利·羅斯特·本尼迪
馬克斯·列夫琴
喬治·沃爾德
拉瑞·克倫普爾
阿爾佛雷德·艾侯
西奧多·周
喬治·亨利·彼得斯
史蒂文·沃格特
查爾斯·薩克爾
克萊德·湯博
安德魯·斯圖爾特·塔能
艾倫·桑德奇
馬丁·史瓦西
萊曼·史匹哲
大衛·史提芬遜
哈羅·沙普利
古斯塔夫·所羅門
薇拉·魯賓
斯坦利·科恩
大衛·拉比諾維茨
賈德·戴蒙
愛德華·查爾斯·皮克林
克里斯蒂安·亨利·弗里
魯道夫·閔可夫斯基
法蘭克·穆勒
傑佛瑞·馬西
弗雷德里克·查爾斯·倫
傑夫·拉斯金
塞繆爾·蘭利
羅伯特·科什納
布萊德·確斯
歐文·羅斯
馬丁·紐維爾
愛德溫·哈勃
喬治·埃勒里·海耳
羅斯貝
馬文·閔斯基
亨利·德雷伯
米高·E·布朗
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
芭芭拉·利斯科夫
葛麗絲·霍普
查理斯·艾博特
約翰·威斯利·鮑威爾
彼得·秀爾
尤利烏斯·紐蘭德
克日什托夫·馬蒂亞謝夫
喬治·懷特塞茲
常瑞華
王瑞駪
肯尼斯·艾佛森
詹姆斯·高斯林
格羅特·雷伯
巴里·夏普萊斯
威廉·巴頓·羅傑斯
菲利普·肖瓦特·亨奇
胡流源
張可昭
艾德文·卡特姆
弗蘭克·舍伍德·羅蘭
朱有花
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
馬克斯·德爾布呂克
李中漢
菲巴斯·利文
威拉得·利比
馬丁·卡普拉斯
達德利·赫施巴赫
法蘭·艾倫
歐文·蘭米爾
羅納托·杜爾貝科
羅伯特·格拉布
維農·德沃夏克
威廉·吉奧克
克利夫蘭·阿貝
保羅·弗洛里
尤金·舒梅克
華萊士·卡羅瑟斯
馬克·維瑟
卡爾·斐迪南·科里
蘭迪·波許
倫納德·阿德曼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小羅伯特·伯納姆
弗里茨·茲威基
徐遐生
彼得·阿格雷
黎頓郝斯
阿諾·彭齊亞斯
王贛駿
肯·湯普遜
理察·卡普
阿薩夫·霍爾
羅伯特·弗洛伊德
法蘭克·德雷克
德克·布勞威爾
威廉·邦德
約翰·霍蘭德
琳·康維
詹姆斯·范·艾倫
亨利·陶布
文頓·瑟夫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理察·施羅克
斯圖亞特·L·施萊伯
溫德爾·梅雷迪思·斯坦
安東尼奧·穆齊
約翰·麥卡錫
哈里森·施密特
哈里·哈蒙德·赫斯
理察·赫克
查爾斯·馬丁·霍爾
約西亞·威拉德·吉布斯
蘇珊·霍克菲爾德
亨利·艾林
艾倫·紐厄爾
羅伯特·梅特卡夫
約瑟·亨利
丹尼斯·里奇
帕西瓦爾·羅威爾
艾倫·佩利
高德納
喬治·伽莫夫
約翰·繆爾
史提芬·古克
布萊姆·科恩
下村修
謝爾蓋·布林
郭曉嵐
艾倫·麥克德爾米德
艾倫·黑格
安娜·菲舍爾
羅德里克·麥金農
卡爾·薩根
傑拉德·柯伊伯
卡爾·央斯基
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
哈羅德·克萊頓·尤里
西奧多·威廉·理查茲
萊納斯·鮑林
克勞德·香農
利蘭·哈特韋爾
赫伯特·西蒙
奧利弗·史密斯
班傑明·富蘭克林
諾姆·喬姆斯基
理察·阿克塞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