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又名偽藥效應、代設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安慰劑效應於1955年由畢闕博士提出。與之相對應的是反安慰劑效應,即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安慰劑效應並不是由所服用的藥物引起的,而是基於病人心理上對康復的期望。對此效應的大小,研究仍存在爭議。

概述

安慰劑效應安慰劑藥物
安慰劑效應(英語:placeboeffect,來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將安慰”),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安慰劑效應於1955年由畢闕博士(HenryK.Beecher)提出。

與之相對應的是反安慰劑效應(Noceboeffect),即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這是由於接受藥物的人對於藥物的效力抱有負面態度,因而抵銷了安慰劑效應,出現了反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並不是由所服用的藥物引起的,而是基於病人心理上對康復的期望。部分研究者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人類生理反應,但也有研究認為這是醫學實驗設計所產生的錯覺,科學對此暫無定論。

研究歷程

發現

安慰劑效應安慰劑效應

1955年,畢闕博士(Henry K. Beecher)首次提出安慰劑效應,亦理解為“非特定效應”(non-specific effe cts)或受試者期望效應(subject-expectancyeffect)。有報告紀錄,大約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劑的病人,表示有關痛症得到舒緩。這些痛症的舒緩,不單是靠病人報稱,而是可以利用客觀的方法檢測得到。這個痛症改善的現象,並沒有出現於非接受安慰劑的病人身上。

實驗

由於發現了這個效應,美國政府管制機關規定新藥必須通過臨床的安慰劑對照測試,方能獲得認可。

研究發現模擬手術亦會出現相似的現象,因此有部分外科手術技術必須進行安慰劑對照研究。美國曾公布了一項有關抗抑鬱藥的整合分析,發現服用安慰劑的群組中出現自殺或企圖自殺的情況下降了30%。

安慰劑與痛楚

嚴謹的研究發現,安慰劑可以舒緩痛症,而安慰劑對於舒緩早前已出現的痛楚比由實驗誘發的痛楚更為有效。但是醫生迪倫·伊文斯於2004年提出質疑,指出安慰劑效應是透過抑壓身體急性反應而出現,不是以急性反應為主導的醫學症狀不會出現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與抑鬱

2002年,AndrewF.Leuchter以定量腦電圖技術研究安慰劑效應,發現出現安慰劑效應的抑鬱症病人,大腦血液的流動會出現變化,而對抗抑鬱藥有反應的病人,亦有同樣的腦部功能變化。

作用原理

對於安慰劑如何產生作用,有以下兩個假設:病人期望效應(Subject-expectancyeffect)及條件反射。

病人期望帶來效應

安慰劑安慰劑

病人期望效應引導病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報告病情得到改善,因此導致安慰劑效應的出現。AsbjørnHróbjartsson於文章中質疑“大部分病人有禮貌地傾向為迎合實驗人員而報告病情得到改善,即使他們並不感到改善。”主觀的偏見亦可能使病人潛意識相信病情因為得到關注及照料而改善。

條件反射帶來效應

古典制約是一種關聯學習模式,使受訓者在特定情況下作出特定的反應。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實驗:於每次給予狗食物之前都發出鈴聲,經多次反覆後,每當鈴聲一響,狗就會自動分泌唾液,原因是狗已經學習到將鈴聲及食物關聯起來。所以,安慰劑使病人產生與有效藥物相似的生物反應,也是安慰劑效應產生的可能原因之一。

套用

醫療套用

安慰劑效應安慰劑效應(漫畫)
醫務人員可利用安慰劑,以激發一些重症病人的安慰劑效應,提高他們對自己戰勝疾病的信心。當病人對某種藥堅信不移時,可增強該藥物的治療效果,提高醫療質量。安慰劑效應在藥物使用過程中較為普遍,如心絞痛這樣嚴重的器質性疾病,使用安慰劑也有1/3以上的患者獲得症狀的改善。許多鎮痛劑都具有明顯的安慰劑效應。

生活套用

在現實生活中安慰劑效應也可套用,解決一些在緊急條件或者特殊條件下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望梅止渴等現象。

心理諮詢套用

心理醫生說服患者相信治療會使他們身體症狀好轉,或者提供安慰劑的方式能夠增強其心理效果,讓病人自信可以戰勝病魔,安慰劑藥物或醫療過程的效力會大大提高。例如:注射安慰劑比服用安慰劑通常效果要好,因為注射藥物比吞服藥片能產生更大的心理影響。研究發現,以藥片的方式服用安慰劑時,其顏色、大小和形狀都會影響其效果。

爭議

安慰劑效應安慰劑效應
2001年,AsbjørnHróbjartsson發表研究結果質疑安慰劑效應。他認為與不接受治療的群組比較,不論結果是主觀的或是客觀的,安慰劑都沒有重大的影響力。在試驗中,安慰劑有正面影響,但影響力隨著試驗群組增大而下降,這顯示安慰劑影響可能只是偏見所造成的,因為何安慰劑效應在一些偏重主觀性質的病患(例如頭痛、胃痛、哮喘、敏感、壓力、痛症)中較容易表現出來。

安慰劑研究專家羅莎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安慰劑未必能起到真正又持久的療效,而真正意義上的治療卻會被耽誤。因此在疾病救治過程中,應該謹慎使用,以免耽誤真正的治療。

相關發現

2012年9月10日,英國研究人員做出數學模型,分析免疫系統運轉的成本和收益,從進化角度解釋免疫系統是否受精神控制,可否激活免疫系統。研究人員認為,安慰劑效應可能有助於激活免疫系統,未來安慰劑研究重點在於如何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而非治療效果。更好地理解安慰劑的作用可能改變醫療人員治療方法,挽救患者性命。

人類心理效應

心理學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的一門科學。心理學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直到19世紀初葉,德國哲學家、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
社會科學——心理學>>>回到科學頻道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又叫禁果效應。心理學的一種人際交往效應。指有好感的異性間,受到的外界干涉越多,他們的感情就會越深。
從眾心理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
暈輪效應是指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誇大的社會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輝,在雲霧的作用下擴大到四周,形成一種光環作用。
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馬太效應在經濟、教育、股市等領域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巨觀經濟需要考慮的現象。
安慰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期望效應期望對於人的行為的巨大影響。積極的期望促使人們向好的方向發展,消極的期望則使人向壞的方向發展。
霍桑效應起源於1924年至1933年間的一系列實驗研究,其後,從1927年到1932年,喬治·埃爾頓·梅奧(George Elton Mayo)教授持續多年對霍桑實驗結果進行研究、分析。
維特效應源自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所著《少年維特之煩惱》1774年出版後,很多人效仿主人公維特自殺,“維特效應”因此得名。
刻板效應是指對某人或某一類人產生的一種比較固定的、類化的看法。
破窗效應是關於環境對人們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誘導性影響的一種認識。
負性效應指人們認識他人的時候,對正負信息(也就是這個人做的好事和壞事)形成的印象不均等。

著名心理學效應

心理學效應是根據歷史上的著名事件折射出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效應對於我們在特定場所中處理特所事件具有指導意義。本任務就是分析歷史上的著名心理學效應。

人類心裡的十大神奇效應

心理效應,是指大多數人在相同的情況下或對某種相同的刺激,產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應的現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異性。

管理定律(一)

1920年產品工業化生產以後,管理成為一個流行的話題,每個行業,每個部分多滲透著管理的科學,其中套用了很多的管理定律,讓我們用互動百科的力量一起來學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