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生活中,我們會默認周圍各種奇怪的按鈕有其獨特的功能,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但實際上很多看起來很厲害的按鈕,只是一種擺設,按下並不會有實際的用途,只是商家用來安慰一下你罷了。
舉例
電梯關門鍵
![安慰劑按鈕](/img/1/f38/n5GcuM3X1gTO5AjM3YTOxADMxUTM3cTN4QjMxADMwAzMxAzL2k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這種沒有實際功能的按鈕能對人的心理產生奇特的影響,因此被心理學家稱為“安慰劑按鈕”。
實際上,我們按關門鍵並不是節約那幾秒,而是為了緩解等待的焦慮。你按了關門鍵,過了會門關上了,焦慮得到緩解,導致你以後每一次坐電梯都手欠,根本停不下來!
信號燈按鈕
![安慰劑按鈕](/img/b/786/n5GcuM3XxgjNycDN0cTOxADMxUTM3cTN4QjMxADMwAzMxAzL3k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但當人急著過馬路的時候,往往都只會想辦法衝過車群,而這種沒啥用的按鈕往往能吸引到人們注意,讓他們不要做出危險的傻事,進而拯救許多人的性命。
洗衣粉中的彩色顆粒
同樣使用到心理學“安慰劑效應”的還有洗衣粉中的彩色顆粒。彩色顆粒實際是一種化學酶,需要在恆定20℃水溫中才能起到去污的作用,然而用戶洗衣服場景從來不會是恆定水溫,這個時候彩色顆粒其實並沒有起到去污的實際作用。即便沒達到實際去污效果,但對用戶有洗的更乾淨的心理的暗示。
原因
我們的大腦喜歡把相關的事物建立聯繫,即使兩者根本沒有什麼聯繫,大腦也會創造一個。按下沒有實際用途的按鈕,可以讓我們獲得心理安慰,當心懷期望的結果得以實現時,我們會不斷持續這樣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