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白防己2兩,庵(艹閭)子5兩,豬苓7兩,六安石斛2兩,占斯4兩(1名良無極),鍾乳5兩(研),蓯蓉7兩,麥門冬2兩(去心),茯苓5兩,牡丹皮7兩,地膚子5兩,澤瀉2兩,桂心5兩,甘草5兩(炙),白朮7兩,胡麻3升(熬令香),當歸5兩,覆盆子5兩,薔薇5兩,牛膝3兩,八角附子3兩(炮)。
【製法】
上藥治下篩,蜜1升,生地黃汁3斤,取汁合令相和,微煎以和前藥,曬乾,以作散,每服方寸匕;或為丸,如梧桐子大,曬乾。
【功能主治】
強中益氣,補力不足,長養肌肉,通和百脈,調利機關,輕身潤澤,安定五臟,強識不忘。
【用法用量】
以酒湯飲送下30丸。
【注意】
【摘錄】
中藥方劑之大字類二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