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大菟絲餅組成
菟絲子(酒浸1宿,別搗)1兩,鹿茸(去毛,酥炙)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澤瀉1兩,石龍芮1兩,巴戟天(去心)半兩,桑螵蛸(炒)半兩,芎半兩,五味子半兩,覆盆子半兩,木香半兩。出處
《普濟方》卷二一八。主治
虛勞痿弱,元陽痼冷。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製備方法
上為末,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附註
本方方名,據劑型當為“大菟絲丸”。相關方劑
5.進食丹[《雞峰》卷十二。]
6.進食丸[《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王氏手集》。]
7.麻藥[《喉科枕秘》卷二。]
8.麻藥[《咽喉經驗秘傳》。]
9.馬乞[《飲膳正要》卷一。]
10.乞馬粥[《飲膳正要》卷一。]
中藥方劑之大字類二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