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 四味肥兒丸加乾蟾1兩,蕪荑5錢。 |
主治: | 脾疳,飲食少思,肌肉消瘦,肚大頸細,發稀成穗,項間結核,發熱作渴,精神倦怠,便出酸臭,愛食泥土;或口鼻頭皰;或肚見青筋,齧齒下利,便白五疳。 |
用法用量: | 每服10-20丸,木通湯送下。 |
製備方法: | 上為末,豬膽汁或米糊為丸,如黍米大。 |
同名方劑匯總
中藥方劑之大字類二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大肥兒丸主要用來治療脾疳,飲食少思,肌肉消瘦,肚大頸細,發稀成穗,項間結核,發熱作渴,精神倦怠,便出酸臭,愛食泥土。
組成: | 四味肥兒丸加乾蟾1兩,蕪荑5錢。 |
主治: | 脾疳,飲食少思,肌肉消瘦,肚大頸細,發稀成穗,項間結核,發熱作渴,精神倦怠,便出酸臭,愛食泥土;或口鼻頭皰;或肚見青筋,齧齒下利,便白五疳。 |
用法用量: | 每服10-20丸,木通湯送下。 |
製備方法: | 上為末,豬膽汁或米糊為丸,如黍米大。 |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