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散--《嵩崖尊生》卷十二
【處方】
柴胡7分5厘,地骨皮7分5厘,桑白7分5厘,枳殼7分5厘,前胡7分5厘,黃耆7分5厘,茯苓5分,五加皮5分,人參5分,甘草5分,桂心5分,白芍5分。【功能主治】
肺熱,熱在皮膚,日夕甚,喘咳洒淅。【用法用量】
加生薑,水煎服。
【摘錄】
《嵩崖尊生》卷十二
地骨散--《朱氏集驗方》卷九
【處方】
地骨皮、生地黃、黑參、甘草木通、黃芩各等分。【製法】
上為粗末。【功能主治】
心經受熱,眼赤或生翳膜。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九
地骨散--《聖惠》卷七十四
【處方】
地骨皮半兩,黃芩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黃耆(銼)半兩,葳蕤半兩,麥門冬(去心)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赤芍藥半兩,柴胡1兩(去苗)。【製法】
上為散。【功能主治】
妊娠煩躁,體熱疼痛,口乾食少。【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差半分,淡竹葉2-7片,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四
中藥方劑之地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