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
地膚子,甘草。【製作用法】
粉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每日3次,飯後服用,3個月為1個療程。【臨床療效】
共治療86例,治癒20例,占23.3%;顯效46例,有效1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4.2%。【資料來源】
朱勤厚.陝西中醫,1999;20(9):400中藥方劑之地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地膚子丸,補虛清熱。適用於慢性B型肝炎。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地膚子,別名:地葵、地麥、落帚子、拉丁文名:Fructus Kochiae Scopariae.石竹目、藜科、地膚屬植物,一年生草本,高約50~150厘...
形態特徵 藥品簡述 生長習性 物種分布 栽培技術黃連丸對於治療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狀如魚腦,里急後重,臍腹疼痛,口燥煩渴,小便不利具有很好的效果。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地膚子,又名地葵、千頭子、地麥、鐵掃把子。其提取物為棕黃色粉末,寒;辛、苦;歸腎、膀胱經。主要用於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用於小便澀痛,陰癢帶下,風疹,濕疹...
決明子原產熱帶美洲,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偶數羽狀複葉,夏天開花,花蕾黃色。莢果呈長角狀,略有四棱,決明子丸主治風熱上沖眼目,或外受風邪,眼目疼痛,視物不明。
概述 不同用途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決明子丸 《證治準繩·類方》卷七:決明子丸槐子丸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肝虛風邪所致目偏視。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羊肝丸是一種治療藥物,主要由木賊、夜明砂、蟬蛻、羊肝、當歸製作而成,治目疾內障。
藥物簡介 羊肝丸 羊肝丸 羊肝丸四物五子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七十二引《澹寮》。具有補肝血,益肝腎之功效。主治肝腎不足,體弱眼昏,內障生花,不計遠近。
歌訣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千金翼》卷十二引華佗方。 (《聖惠》卷九十八。 (《聖惠》卷九十八。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健志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準繩·類方》卷五。具有久服令人不忘,耳目聰明,身體輕健之功效。主治肝腎虧虛之健忘。症見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經閉不孕,性機能減退。...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