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肉蓯蓉35g、炮附子35g、木鱉子50g、天南星30g、白附子30g、覆盆子30g、菟絲子30g、赤小豆30g、骨碎補30g、何首烏30g、炙川烏10g、炙甘草10g、川椒35g、地龍50g、防風30g、羊膝35g、草薢30g、羌活30g、狗脊30g、人參20g、黃芪20g、白朮10g、茯苓10g、白酒3000ml製法
1. 將上述藥材洗淨一同搗成碎末,用紗布包裹;2. 放入酒中浸泡60餘天,過濾,去渣備用。
功能與主治
益氣健脾,補腎溫陽,壯筋骨,活經絡。主治五勞七傷,腎氣衰敗,精神耗散,行步艱難,飲食無味,耳聾眼花,皮膚枯燥;婦人宮冷無子,下部穢惡,腸風痔漏,吐血瀉血,諸風諸氣。用法與用量
每次5~10ml,每日1次(晚間飲用較佳)。木鱉子有毒,飲用時宜從小劑量開始。備註
(1)肉蓯蓉、菟絲子、何首烏、覆盆子:補腎固精。人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補脾益氣。草薢、牛膝、狗脊、骨碎:強筋壯骨。羌活、防風、白附子、川烏、地龍、木鱉子:祛風通絡。川椒、附子:溫陽散寒。烏藥南星:理氣化痰。赤小豆:利水濕。中藥方劑之地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