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組成
地榆(炙,銼)1分,黃連1分,乾藍葉1分,川升麻1兩,川楝子半兩,苦楝根半兩。
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軟飯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消毒止痢。主治小兒蠱痢。腸中蓄毒,下血如豆汁,或諸惡物。
用法用量
每服10粒,乳食前米飲送下。
處方出處
《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張渙方
中藥方劑之地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地榆丹,又名他榆丹,中藥方劑。出自《幼幼新書》。主治小兒蠱痢。腸中蓄毒,下血如豆汁,或諸惡物。
地榆(炙,銼)1分,黃連1分,乾藍葉1分,川升麻1兩,川楝子半兩,苦楝根半兩。
上為細末,軟飯為丸,如黍米大。
消毒止痢。主治小兒蠱痢。腸中蓄毒,下血如豆汁,或諸惡物。
每服10粒,乳食前米飲送下。
《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張渙方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將淨藥材或切製品置熱鍋內,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黃色或至規定程度時,噴淋清水少許,熄滅火星,取出,晾乾的炮製方法。本品形如地榆片,表面焦黑色,內部...
中藥屬性 藥理作用 臨床經驗回生丹,中醫方劑,主治中風不語,半身不遂,肢節頑麻,痰涎上涌,咽嗌不利,飲食不下,牙關緊閉,及一切酒毒,藥毒,緊急霍亂,中暑。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華丹腎炎靈顆粒,中成藥主要成分有旱蓮草、女貞子、地黃、山藥、當歸、川芎、赤芍等。清熱涼血,滋陰養腎華丹腎炎靈顆粒,用於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普通型肝腎陰虛內...
成分 性狀 功能主治 一般資料 醫學研究語出:明 朱鼎 《玉鏡台記·獄中寄書》:“昨見二位夫人,丹貞貫日,不勝忻羨。”
組成: 內消痔漏。 痔漏。
參考資料婦人赤白帶下。 每服50-60丸,空心米湯送下。 上為細末,米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參考資料立效丹,中藥方劑。主治:聤耳底耳,有膿不止;口吻邊生瘡,浸淫不愈;牙痛不可忍,及頭腦項背痛,微惡寒飲,大惡熱飲,小便滑數者等。
立效丹1 立效散2 立效散3 立效散4 立效散5【名稱】排毒養顏丹 【作用範圍】本品為外用保健用品。 【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