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光碟機

藍光光碟機

藍光光碟機,即能讀取藍光光碟的光碟機,向下兼容DVD、VCD、CD等格式。

簡介

定義

藍光光碟(Blu-ray)或稱藍光光碟(Blu-ray Disc,縮寫為BD)利用波長較短的藍紫色雷射(405nm)讀取和寫入數據,並因此而得名。而DVD光碟需要使用紅色雷射(650nm)來讀取或寫入數據,CD則使用裸眼不可見的近紅外(780nm)雷射進行讀寫操作。通常來說波長越短的雷射,能夠在單位面積上記錄或讀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藍光光碟極大地提高了光碟的存儲容量,對於光存儲產品來說,藍光光碟提供了一個跳躍式發展的機會。

當前的發展

目前為止,藍光是最先進的大容量光碟格式,BD雷射技術的巨大進步,使你能夠在一張單碟上存儲25GB的文檔檔案。這是現有(單碟)DVDs的5倍。在速度上,藍光允許1到2倍或者說每秒4.5至9兆的記錄速度。

特點

存儲安全保障

藍光光碟擁有一個異常堅固的層面,可以保護光碟裡面重要的記錄層。飛利浦的藍光光碟採用高級真空連結技術,形成了厚度統一的100µm的安全層。飛利浦藍光光碟可以經受住頻繁的使用、指紋、抓痕和污垢,以此保證藍光產品的存儲質量數據安全。

各大公司支持在技術上的支持

在技術上,藍光刻錄機系統可以兼容此前出現的各種光碟產品。藍光產品的巨大容量為高清電影、遊戲和大容量數據存儲帶來了可能和方便。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高清娛樂的發展。目前,藍光技術也得到了世界上170多家大的遊戲公司、電影公司、消費電子和家用電腦製造商的支持。八家主要電影公司中的七家: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華納、索尼、米高梅、 獅子門的支持。

技術解剖

DVD光碟使用視覺顏色呈紅色的雷射進行讀寫,而藍光的波長更小,也就是在碟片上的聚焦點更小。這樣就能把更多的數據儲存在同樣大小的碟片上。這就是藍光光碟容量巨大的原因(普通單面藍光光碟可存儲25~27GB的數據,遠大於傳統DVD)。

藍光技術規格標準介紹

藍光光碟的硬體結構規格標準 藍光光碟採用了波長為405納米的藍紫色雷射讀取和寫入數據。而DVD使用紅色(650nm)雷射進行讀寫,CD使用近紅外(780nm)雷射進行讀寫藍紫色雷射波長更短,可以在12cm大小的盤上存儲更多的信息。

藍光光碟的尺寸和容量標準

類型 物理尺寸 單層容量 雙層容量
標準光碟 直徑12cm,單面 25GB 50GB
迷你光碟 直徑8cm,單面 7.8GB 15GB

通過降低波長,縮小刻寫孔徑,同時覆蓋層更薄,以避免不必要的光學效應,讓雷射束集中在一個較小區域,這使得同一塊區域可以存儲更多數據。對於藍光光碟,刻寫孔徑大小是580納米。隨著藍光編碼技術的改進,藍光光碟的性能將得到進一步提高。藍光25GB和200GB兩種光碟 由於藍光光碟數據層接近光碟的表面,相對於DVD來說更容易刮傷,因此需要放置在塑膠盒裡進行保護。

藍光光碟保護塗層

TDK公司是第一家開發有藍光光碟保護塗層的,這種保護層名為Durabis。另外,索尼和松下的藍光燒錄方法已經包括專門的保護塗層,其中索尼的可擦寫媒體是通過鏇轉式塗布方法來加上防刮傷及抗靜電塗層。Verbatim則有獨家的防刮傷塗布技術,可以進行藍光光碟的刻錄和擦寫。

藍光

藍光影碟機是用藍色雷射讀取盤上的檔案。因藍光波長較短,可以讀取密度更大的光碟。那么藍光為什麼可以讀寫密度更大的光碟呢?這要從雷射談起:

讀寫用的雷射,是一種十分精確的光,精確到極限,就是光波長的一半,由於DVD使用的紅色雷射波長達到了650nm,而藍光光碟使用的藍紫色雷射卻波長僅僅只有405nm,所以藍紫雷射實際上可以更精確一點,能夠讀寫一個只有202.5nm的點,而相比之下,紅色雷射只能讀寫325nm的點,所以同樣的一張光碟,點多了,記錄的信息自然也就多了!

Blu-Ray Disk

Blu-Ray Disk是藍光光碟,是DVD的下一代的標準之一,主導者為索尼與東芝,以索尼、松下、飛利浦為核心,又得到先鋒、日立、三星、LG等巨頭的鼎力支持。存儲原理為溝槽記錄方式,採用傳統的溝槽進行記錄,然而通過更加先進的抖顫定址實現了對更大容量的存儲與數據管理,目前已經達到驚世駭俗的200GB(8×25GB)。與傳統的CD或是DVD存儲形式相比,BD光碟顯然帶來更好的反射率與存儲密度,這是其實現容量突破的關鍵。

HD DVD

與藍光相對的是HD DVD陣營,原本東芝已經加入藍光陣營,然而利益的分配以及相關技術特性誘使東芝斷然退出該組織,轉而聯合NEC開發Advanced Optical Disk,並且得到DVD-Forum的鼎力支持,改名為HD DVD。由於藍光DVD和當前的DVD格式不兼容,直接加大了廠商過渡到藍光DVD生產環境的成本投入,因此大大延遲了藍光成為下一代DVD標準的進程。不過另外一位DVD論壇的主要成員東芝則帶來了一款和藍光完全不兼容的新技術AOD(Advanced Optical Disk)光碟。 由東芝和NEC聯合推出的AOD技術相比於藍光光碟最大的優勢就在於能夠兼容當前的DVD,並且在生產難度方面也要比藍光光碟的生產難度低得多。

藍光光碟的直徑為12cm,和普通光碟(CD)及數碼光碟(DVD)的尺寸一樣。這種光碟利用405n藍紫色雷射在單面單層光碟上可以錄製、播放長達25~27GB的視頻數據,比現有的DVD的容量大5倍以上(DVD的容量一般為4.7GB),可錄製13小時普通電視節目或2小時高清晰度電視節目。藍光光碟採用MPEG-2壓縮技術。

歷史

早在1998年,飛利浦就與索尼公司率先發表了下一代光碟的技術論文,並著手開發單面單層實現 23GB ~ 25GB 的技術方案,給業界帶來了一個驚喜。

藍光光碟的誕生

2002 年2月19日,以索尼、飛利浦、松下為核心,聯合日立、先鋒、三星、韓 LG 、夏普和湯姆遜共同發布了 0.9 版的 Blu-ray Disc(簡稱 BD )技術標準。 Blu-ray 是 Blue Ray (藍光)的意思,因此 2 月 19 日也正式表明下一代 DVD 候選人——藍光光碟的誕生。

BD 集團隨後在 2002 年 6 月 14 日向外正式發售 BD 規範 1.0 版,一共 3 冊共 5000 美元,至此標誌著 BD 的設計已經完全確立下來。

雖然目前BD與HD DVD誰將作為下一代的藍光存儲標準這一爭議一直存在,但這也促使兩家不斷推陳出新,進行技術改革。2003年,藍光雷射頭達到投產水平,但是適合投放市場的藍光產品在2006年才開始出現。

藍光元年

2006年,索尼、先鋒、華碩、三星等等都發布了其藍光技術與藍光產品,並且都提出了自己的藍光計畫。在中國市場,2006年7月19日,明基第一個推出了其成型的藍光產品。可以說,2006年,是真正意義上的“藍光元年”。

2008年2月19日,隨著HD DVD領導者東芝宣布將在3月底結束所有HD DVD相關業務,持續多年的下一代光碟格式之爭正式劃上句號,最終由SONY主導的藍光光碟勝出。

區碼分布

A區

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不包括法屬蓋亞那)、日本、中國台灣、韓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及東南亞

B區

歐洲、格陵蘭、法屬殖民地、中東、非洲、澳大利亞及紐西蘭

C區

印度、俄羅斯、中國大陸、孟加拉、尼泊爾、巴基斯坦及南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