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脾溫胃散
藥物組成:陳皮5錢,蒼朮5錢,白朮5錢,白茯苓5錢,甘草5錢,防風5錢,肉桂2錢。
處方來源:《玉案》卷六。
方劑主治:小兒瀉利清水不止。
製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每服1錢,生薑湯調下。
中藥方劑之和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和脾溫胃散主治小兒瀉利清水不止。
和脾溫胃散
藥物組成:陳皮5錢,蒼朮5錢,白朮5錢,白茯苓5錢,甘草5錢,防風5錢,肉桂2錢。
處方來源:《玉案》卷六。
方劑主治:小兒瀉利清水不止。
製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每服1錢,生薑湯調下。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和脾溫胃散主治小兒瀉利清水不止。
名稱 藥物組成 處方來源 製備方法 用法用量和脾溫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丹台玉案》卷六。具有健脾溫中,化濕止瀉之功效。主治小兒瀉利清水不止。
丁桂溫胃散是一種非處方藥品,本品為棕色的粉末;氣芳香,味辛。主要用於溫胃散寒,行氣止痛。用於寒性脘痛及寒性腹痛。
注意事項 中醫辭彙解釋理脾和胃除濕膏主治理脾和胃。
簡介胃是消化管的擴大部分,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人體胃的容積為1000~3000毫升。胃的上口為賁門,下口為幽門。胃分上、中、下三部,即上脘、中脘、...
外形 形態結構 功能 胃液分泌的調節 生理功能《脾胃病奇效良方》是2006年1月1日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抗。本書主要介紹了治療脾胃病的奇效良方,有較強的實用性。
概要 內容 目錄定氣散主要由高良姜半兩,草豆蔻(去皮)1個,定氣散甘草(炙)1分,木香(炮)1分等成分組成。處方來源於《聖濟總錄》卷二十五。方劑主治傷寒時多嘔噦不止等症...
處方來源 藥理作用 製備方法 功能主治 相關選方脾病,泛指脾臟各種病證。《內經》曾載述脾風、脾熱、脾瘧、脾咳、太陰嘔吐、泄瀉、脾脹、脾疸、脾痹、脾心痛、太陰腰痛、脾疝等多種病證,後世臨床文獻又有較多的...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辨證施治 預防保健溫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六。主治①《備急千金要方》:胃氣不平,時脹,咳不能食。②《奇效良方》:憂思聚結,脾肺氣凝,陽不能正,大腸與胃...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附方 重要文獻摘要